阅读记录

《想摆烂的我,却被迫参加了歌手》

第112章 清末民众真实影像

《想摆烂的我,却被迫参加了歌手》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金陵城。

朱元璋不禁想象那个场景,一个个小房子伫立在大地上,代替了原有大片大片的水稻和麦田,然后不断地吐出粮食。

原本5亩地可能只够一口之家生活的,现在这5亩地上能放3000多个这种机器那效率提升都不止一点半点了。

而且这种机器运作,完全是脱离了人都可以自行运转,那岂不是再不用饿肚子了?

那时候物产会丰盈到了什么程度啊?

朱元璋突然有些想看看后世的菜市场,想看看他们平时都吃些什么,物价如何。

“原来水稻小麦是靠光合作用才结出果实的,里面的成分叫淀粉。”科学部中的人将之记录了下来,包括此前的雌蕊雄蕊授粉、自花/异花授粉植物区分、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基因等,众人对生物一门学问实在是知之甚少。

“或许可以拿显微镜看一下水稻禾和其他叶子?”

“好主意啊!”孙传时眼前一亮,此前他们都是着重研究细菌,终于找齐了天幕提到的各种细菌的形状,并且一一为他们命名并且研究其致病性。

这两个月来,除了到处发现细菌外,众人还着重寻找了病毒,这个比细菌小了很多的东西.只是找不到,即使使用了更加好的镜片。

在众人的沉思中,天幕再次切换,是模仿医生诊断情景。

【患者1:医生赛前有人唱衰我主队怎么办?】

【医生:没事,去WB搞他就好了,下一位】

【患者2:医生,我赛前不小心唱衰别人主队,他们粉丝要搞我怎么办?】

【医生:没事,只要TES能赢就好了,下一位】

【患者3:医生,有人赛前唱衰我,结果我真没打过怎么办?】

【医生:没事,只要G2能赢下T1就好了,下一位】

【患者4:doctor,wewillfighttoT1,whatshouldido(医生,我们要和T1比赛了,该怎么办?)】

【医生:没事,我帮你联系一位RNG名宿】

奉天殿前。

众人捋了一下才捋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此前他们虽然不在意,但天幕刷得多了,也就顺理成章记住了一些战队的名字。

“这是什么游戏的比赛?农药?三国杀?吃鸡?”科学部中有人皱眉,看众人摇头问出了一个个游戏的名字。

由于其大部分人都是国子监中提拔上来的,年纪都较轻,因此喜好和后世年轻人都接近。

看着后世各种花里胡哨的游戏,除了三国杀他们能复刻出来之外,其他都只能干看着。

其中三国杀众人闲暇时玩了几把,无不是着了迷,奈何他们只知道几个传统武将,如袁绍、黄盖、陆逊、大宝等的技能,其他的一概不知。

所以由国子监的学子按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等书籍,重新制定各种武将的牌面技能,一开始这游戏只是国子监等年轻人多的地方盛行。

但由于其高超的可玩性,主公选角的不同让每局游戏其他人选择的武将千变万化,又因明暗身份的不同,颇为刺激,并且上手难度低,于是慢慢就流行了起来。

“是撸啊撸。”

“哦。是那个大什么熊猫玩的那个游戏啊”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想了起来,什么“没事兄弟们我还有僵尸.”、“一刀两刀、八十八十.”等语音,听个两三次就莫名其妙记住了。

朱标也乐了,望向科学部的人,眼神里是有些羡慕的,只是一眨眼又收了起来。

他贵为太子,未来天子,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朝堂,整天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稍稍表露出沉迷这种纸牌游戏、玩乐的想法,都会引来无数奏章进谏。

况且他立志要做个贤君,自然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奏折处理、科学部各种研发的事情上,倒是没时间参与过这些个游戏。

【现在看到的真实影像是距今112年前,清末时期北京大街上民众的市井生活,影像拍摄的时间为清宣统三年】

【而就在此段影像拍摄后不久,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被迫退位,由此该影像也是清朝的绝版资料,现在就让我们穿越到真实的清朝末年,共同感受下生活在封建时期的民众生活】

【首先出现的是北京午门,可以看到午门威严肃穆,给人一种十足的压迫感,而这里正是清朝罪犯被执行死刑的地方,由此也衍生出午门问斩的说法】

【沿午门往外走便是当时的菜市口,牵着骆驼的商队在镜头下缓缓走过,身穿清朝官服的官员驾马而来】

【最前方出现的是官员的保镖,后面骑马的便是官员本人,身披一袭风衣的金冠看着霸气十足】

【由于午门是进出紫禁城的唯一通道,因此一群太监正从宫中走出,身穿绫罗绸缎的是太监总管,后方挑着货物的则是小太监】

【午门前面还停放着不少马车,而当时的马车就相当于现如今的高级出租车】

【镜头一转,这是清朝的正阳门,城门之下竟有身穿制服的执勤警察,来到前门大街,一片热闹场景、街上人流络绎不绝】

【在露天理发店,理发师正在给顾客修剪辫子,明朝灭亡前,中国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头发不敢毁伤,也从不留辫】

【但满清入关后为了让汉人臣服,从而强迫所有人剃发束辫,以表归顺】

奉天殿前。

众人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因为.视频中没了后世那种高楼大厦,到处都是矮矮的木质楼房,和如今的情形简直一模一样。

开头是一个年轻男人端着碗在路边摊前吃些吃食,他的穿着打扮与如今大不相同,他并不穿长袍,取而代之的是上下分开的上衣下裤,这一点和后世倒是一样。

不过他们穿着的衣服看起来就老旧破很多,甚至感觉要脏一些。

路上行人挑着或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像草垛,或者让人拉着、推着木车,人流如织,视频虽然像老旧褪色一般,但仍然清晰可以看到大马路上的人,个个脸庞都是乌漆嘛黑,很是瘦弱。

街上还可以看到好几个少年,脸庞乌黑稚嫩,头上辫子盘在头顶,几人合力拉着一车装满了的麻袋,不知道要赶去哪里。

这一切的一切.和如今的金陵城都差不了多少,甚至金陵城还要更繁荣许多。

“没想到区区一百年,竟像是改天换日般。”刘基等人叹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晚清的生活其实才是历史上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似天幕那般,才是不正常的,那国力通过这半年多来的各种视频验证,从各个角度论证,可都是前无古人的强盛。

“应该来说,是70多年的时间。”朱元璋提了一嘴,他清楚地记得以前的一些视频,知道大概的历史时期,知道了后世这短短几十年的发展。

一众人看到大街上好多汉子推着独轮车,独轮车旁边还挂着两个竹编的簸箕,一切都感觉像是在照镜子,金陵城也有许多汉子自己推些货物来销,或者是帮助别人运送货物。

路边的店铺纷纷挂满了招牌,是拿纸粘在在木板上做成的那种招牌,上面的字龙飞凤舞,店铺和店铺之间有时候还吊起了竹竿,晒些老旧的破布,一块块迭着,都旧的发黄了。

马车、骆驼、人力拉车等

“只有将如今的街道拍摄上去,两两对比才知道差距有多大。”胡惟庸叹息一声,其实金陵城百姓过得好不好他一点都不关心,只是真的觉得差距过大感叹出声。

众人的沉默震耳欲聋,满堂公卿实在没有脸皮狡辩什么。

【路边一位补鞋匠正在辛勤劳作,可见其手中的针线在鞋子上熟练地穿梭着】

【一位地主妻子坐在靠椅上,一只手拿着水烟,另一只手拿着旱烟,不知为什么只能借烟消愁】

【来到北运河码头上,工人正在进行搬运工作,一般从事这项工作的都是社会最底层,他们将货物从船上卸下】而后再将码头物品装上木船,虽是体力活,但所得报酬却紧扣】

【湖口木桥上大量行人往返于两岸之间,随着摄像头在对岸缓慢移动,一排有序的房屋伫立在岸边】

【在那个讲究一层建筑的年代里,画面中出现的两层楼房显得格外气派,当时能居住此房屋的只有码头老板】

【大量渔民只能在小船上讨生活,而远离陆地的他们,平日里只能吃烂菜叶,至于荤菜则是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动物内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