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蓬雀》

第298章 行天下之大道

《蓬雀》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一直以来大清对仁义社都进行污名化宣传,极尽造谣之能事,虽然也有人带来仁义社的消息,但蓉都平原是西川的统治中心,大清力量非常雄厚,因此对仁义社的错误印象占多数。

但这次新津救援,直接戳破了大清的谎言,整个救援过程,万干的群众在关注,事实胜于雄辩,对人一色的污蔑失败了。

这犹如在大清的胸口上插上了一刀。

现在整个川西坝子提起仁义社,无不伸出大拇指。

夏平这次救援目的圆满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与仁义社作对不是明事之举。

于是各地舵把子有了和解之意,委托雷振天牵线搭桥。

一时之间,新津城外,群雄聚集。

明天冬至,仁义社待在新津的最后一天,明天将全部撤离新津。

实际上前天灾民就全部过完。但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浮桥要拆。租借的木板、竹筏、船、铁锅以及总总物件要还。

周边各个村子要去致谢,工人们的劳务工资,租船筏费用要结。

劳务费用和船筏各种物资租用费,本来雷振天说了他全部负责,但夏平怎么能够这样做。

你叫雷振天之流,把钱给工人。那比登天还难,仁义社在这里耽误了别人六七天的时间,别人还有一大家人要生活,临近过年了,没钱怎么办?

给钱的位置是在船老大王涛家里,王涛是船工界的传奇人物,他十岁跑船,最远跑到过重庆府,驾船经验丰富,对岷江航道非常熟悉,因此常常是船队的领江人物。

他对沿途各码头也非常熟悉,有些舵把子不好出面摆平的事情,他去摆平。

由于位置特殊,常常能代表工人从舵把子手里争取些利益,因此在工人中威望极高。

仁义社给的工资本来就高。最后又每个人加了一块钱的过节钱,由于直接把钱发到工人手里,没有把头的盘剥,工人们拿到钱都兴高采烈,本来对仁义社印象就好,这一下更是好得不得了。

夏平与工人们促膝谈心,聊得非常开心。

正聊得兴起,有人通报,有一群读书人听说夏平在此,特来拜见。

夏平直接告诉通报者没时间。

王涛对夏平又有些刮目相看,读人在他们眼里是高不可攀的一个阶层。夏居然不尿他们。

见夏平说话和气,王涛也就放开了:“夏先生,红姐的名声我们是如雷贯耳,说书的讲她打东洋人的故事,我们背都能背下来。这几天他在雷舵爷那里,听曲的人都追着撵,我都非常仰慕。只是我们也没钱请不起红姐,能不能让我们见一见红姐就行了?”

"我们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怎么不能见?明天冬至也是我们待在新津的最后一天,就明天我们带两只羊过来,我把红姐叫上,在一起好好过一个节,这里哪里有卖酒的?

仁义社如此看得起这些工人。让王涛和工人们心里大慰,当即向夏平表示,酒肉你们都不要管,我来安排。

夏平怎么能不管?怎么能花工人的钱?他立即安排人下去采购。并安排人通知萧红。

正在商量,外面传耒吵闹声,一群读书人簇拥着一位老者来到夏平面前。

老者睨视夏平:“吾读你之《历史评论》,本以为你乃旷世之才,特带学友前来交流,没想到你宁愿与下流之人聊天,也不愿与我等栋梁之才交谈,由此可见,你夏平虽有些本事,但被你傲慢所累,仁义社必定也难有作为。”

夏平看看这些兴师问罪之人。指着工人道:“他们是下流之人,你是上流之人,在这次援助灾民中,你说的下流之人拿出了船,拿出了筏子,拿出了绳子,拿出了木板,甚至门板,搭起了浮桥,便桥。

”河滩上,你说的这些下人。扛米,背柴,搭灶,浮桥出现问题,那,就那个师傅跳下水固定船。

就你说的下流之人,为灾民付出了很多。说也说不完。

“到是你们这些上流之人为灾民做过什么?读了几本书,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才,自以为是人上之人,瞧不上农民瞧不上工人。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你们背得比哪个都熟,但做出了哪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