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春日后遗症》

15. 第十五幕

《春日后遗症》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据琴心雅舍的老板所言,这把“凤求凰”,是在南朝乾定年间,贵妃扬氏行册贵妃礼时,皇帝赐予她的琴。

“这把凤求凰是当时的大师东方文亲制,琴身取自时年修葺的灵隐寺九层佛塔中的梓木大梁,此等梓木历百年岁月,木头里的水分都自然蒸发,因此质地干燥清爽,坚硬如石。以手敲木,音色清凉,是制琴的极上等佳品,只是颇为难寻。”

“琴上其他器件如冠角、岳山、雁足、琴轸等,则以金丝楠木中最名贵的阴沉木斫制。又请了当时的书法大家柳行之题‘凤求凰’琴名,这张琴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说起这把凤求凰,琴心雅舍的老板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如此气力,只为造这一把名琴,可见皇帝对扬氏的宠爱。只可惜,这扬氏册贵妃礼没几年后就死了。”

沈舟回看向他,“死了?”

“说起来这又是一段故事……当时皇帝南巡时遇刺,扬氏为皇帝挡剑,不治而亡。扬氏是救驾而死,因此死后极其哀荣,皇帝追封她为‘简昭皇后’,又把凤求凰和其他随葬品一同放进了贵妃的地宫。”

沈舟回问:“既然这样,这把琴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琴馆老板哑然失笑:“南朝延续了三百多年灭亡,这之后贵妃地宫被盗,凤求凰流落于世,不知所踪。大概是轮流转了数个主人,最后被我家先祖收入家中,当作传家宝贝供奉在家族祠堂中,一直保留到今天。”

一把琴背后,是这样曲折难言的历史。琴的主人芳华早逝,送琴的人也早已不存于世。曾经辉煌一时的南朝,也终于如同过眼云烟般的,堙灭在历史的尘埃深处。如今,若是再拨琴弦,又是为谁而鸣呢?

沈舟回眉眼淡淡,看向老板,单刀直入:“这把琴什么价?”

……

沈舟回从琴心雅舍回来时,云岭路那边的表演舞台已经搭好了,此时离一小时的倒计时还有一刻钟,那台阿尔法保姆车稳稳停在了舞台旁边。

此时扬婉已经就坐,汤芸也已经站好,二人都已各就各位。杜老爷子也凭着自己的e人属性拉来了一堆观众强势围观。

沈舟回带着琴盒下了车,走到扬婉跟前,他眸光微敛,将琴从琴盒里取出,几乎是触及琴身的瞬间,扬婉从头发丝绷到了脚尖,恍若整个人的关注都被那把琴攫取了。

是凤求凰……

那是她在南朝时的琴,是皇帝在她册贵妃礼时赐给她的,凤求凰出自大师重工,极其珍贵,她时常带在身边。

已经过了整整千年的岁月,她不意,竟能在这里看到凤求凰。

还是他带给她的……

直播间网友看到扬婉这般紧绷神色,以为她是没法现学现弹《采茶歌》,想要临阵脱逃了。

【扬婉是不是发现临场弹难度太大了,看把孩子紧张的】

【实在不行就算了,本身汤老师都说难度大了啊,也不丢人】

【婉婉加油~】

许是先前扬婉的认真打动了网友,这一次,弹幕里的风向不约而同体现出了包容。

此时扬婉那副失魂神色,亦被沈舟回瞧了个清清楚楚。杜老爷子此时突然闪现,咂摸着:“……是凤求凰啊。”

沈舟回:“您怎么知道?”

杜延年指了指琴背面,隶书写就偌大的“凤求凰”三个字:“上面有写。”

沈舟回:“……”

不过老爷子研究南史多年,自然知道这把琴的存在,他打量了一通,道:“这琴书里提倒是提过,只是从未听过音讯,也从没亲眼见过真物。”

“哪里有那么多真东西,”沈舟回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是仿品,便宜得很。”

“哦,那也是。”杜老爷子心道:现在这假东西造得也怪真的……看起来古味十足的,都能以假乱真了。

扬婉眉睫却眨了下,她不知这位沈教授为何要说这把凤求凰是假琴,她作为当事人,是再清楚不过了:这把凤求凰,真真实实,的的确确,就是她在南朝时的那把随身用琴。

琴的背面,就在“凤”字的旁边,有一个小小的磕痕,若不细看,几乎瞧不见。那是她的孩子淳熙将琴撞落在地时磕的,稚子年幼,难免调皮些。那磕痕,方才她亦在这把琴上相同位置瞧见了。

若是仿制,怎么能连这样细微处都仿得一模一样?

然而已经来不及她仔细琢磨,因为此时总编导姜俊已经在报最后的倒计时了:“各位嘉宾老师,请就位,距离正式表演还有三十秒的时间。”

“十五秒……十秒……五,四,三,二,一,音乐,起!”

直播间瞬间刷过密密麻麻的弹幕。

【期待汤芸老师的好嗓子,扬婉也加油!】

【加油两位![握拳]】

【婉婉冲冲冲】

在直播间网友瞩目中,扬婉按住琴弦,《采茶歌》以泛音开始,轻柔舒缓,是她熟悉的凤求凰。她轻拢慢捻,徐徐地弹,汤芸亦与琴声相和,一把好嗓子如山间清泉悠悠流淌:“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

《采茶歌》节奏忽舒缓忽明快,扬婉从容不迫,按揉挑拨,与相熟的琴配合得宜,极烘托氛围,又不喧宾夺主。两人搭档正相宜,台下的松林本地人也不由得认真聆听,细细欣赏起来。

汤芸一边唱着,眼底便闪过了欣赏的目光:这个小扬,音感极好,听这首《采茶曲》不过一个小时,便能凭双耳辨识、记忆曲谱,甚至无需上手练习,就能一弹而就。琴音流畅,衬托歌声恰到好处,却并不夺其光彩——真是个弹琴作曲的好苗子!

两人相互配合,汤芸接着往下,嗓音嘹亮轻快的,似带喊带唱,恰如在山间茶园唱这支歌。

“草中野兔窜过坡,树头画眉离了窝,江心鲤鱼跳出水,要听姐妹采茶歌。……”

“……采茶姑娘时时忙,早起采茶晚插秧,早起采茶顶露水,晚插秧苗伴月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