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琅琊》
庾府深处八个家丁环绕着一间竹舍。
竹舍内
庾于陵闭目盘腿而坐嘴唇干涩脸色憔悴。
这是他绝食的第三天。
庾易一身青碧色长袍缓步走入屋内。
庾于陵有气无力地睁开眼睛见到是父亲便以手撑地想起身行礼。
庾易不以为然地摇头道:“罢了。你连命都不要了还要这些虚礼做什么?”
庾于陵还是执拗地站起身对着父亲作揖声音微弱:“礼不可废。”
庾易冷声道:“礼不在貌而在心。你们儒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这算什么要挟吗?”
“儿子不敢要挟父亲只是想回郡学。”
此时门外传来随从的禀报声:“主人饭菜到了。”
“送进来。”
两个仆人拎着食盒躬身而入。
庾于陵道:“拿走我不吃。”
仆人一声不吭将盒中的菜品食具一一陈列有两碗清粥四样小菜两碟糕点。
庾易淡淡说:“又不是给你吃的。”
仆人为庾易准备好坐垫然后躬身退出。
庾易悠然坐下端起粥安闲地喝了起来。
“汉赋云:‘犓牛之腴菜以笋蒲。’笋如果做得好比牛肉还好吃。会稽人做笋喜欢蒸
庾易夹笋放入口中双眼微闭:“唔入味了。”
庾于陵听着父亲咀嚼的声音艰难地咽着口水强迫自己不去看饭菜。
“坐下我们边吃边说。”
庾于陵嘴唇一动正准备再次申明自己绝食的原则便听父亲说道:“哦我说错了是我边吃边说你坐着听便好。”
庾于陵也确实站不动了只好坐在父亲对面闻着菜肴的香气只觉自己的意志力正在瓦解。
庾易夹了筷鱼肉:“郡学裁撤已定你兄长没和你讲清楚吗?”
庾于陵正在恍惚听到父亲问话强行把目光从鱼身上挪开收敛心神道:
“事定不定由天心尽不尽在我。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想为郡学尽一份心。况且
.况且有王、谢两家相助,事未必不可为。
“王谢?庾易轻轻一笑,“谢朏倒生了个好女儿,把多少高门公子都比下去了。至于王家,你说的是那个王.
庾易一时间想起不起人名。
庾于陵道:“王扬。他学问精深,远胜于我,单论《尚书》一门,我看就算国子学的博士,也未必强于他!
说起王扬,庾于陵一崇拜的表情。
庾易微微仰头想了想,忽然说道:“这个人你以后不要见了。
“为什么?庾于陵愕然。
庾易将碗底剩的粥吃完,用白巾帕擦了擦嘴,站起身:“还有一碗粥是你的。
庾于陵皱眉道:“父亲,我——
“东阳不振,庠序衰废。我可以给临川郡王写信,推荐刘昭出任东阳学官,郡学学子愿意跟着去的,都可挂籍东阳。前提是你把这碗粥喝了。
“东阳郡?庾于陵一愣,“可东阳郡在扬州,不在荆州啊!
“只要学问可以传承,荆扬又有什么分别?借着这个机会,把你们学派传到东阳,说不定是个发展的锲机。当年郑玄师从马融,学毕辞归,马融喟然而叹:‘郑生今去,吾道东矣。’而今荆学东渐,难道就不能有蔚然成势的那一天?
荆学东渐
庾于陵眼睛微微发亮。
“这个提议只在我出门前有效。
庾易背着手向门外走去。
“多谢父亲大人指点!
庾于陵缓过神,急忙大口地喝起粥来。
下午申时初刻,谢娘子的朱络黄牛车准时停在郡学门口。
小凝屈膝向满面春风的王扬行礼,微笑道:“王公子学安。
王扬心情很好,因为刚才刘昭告诉他挂籍的事已经办妥,上午在郡府的户口簿子上造了册,现在王扬算是有荆州的“临时户口了。
只是有一点不好,就是挂籍需要注明原籍,虽然有主办官员——南郡丞宗睿的周旋,省去了以公函发问原籍核对的步骤,但原籍地还是要写的,所以宗睿就自作主张,写了王扬那从没去过、更不知道在哪的家乡——义兴。
关于把义兴当做王扬家乡的事,纯粹是刘昭酒桌上的“一厢情愿,王扬从来没承认过,当然也没否认
过。
可不写义兴又能写哪呢?
王扬也好将错就错,义兴就义兴吧。
反正终于脱离了黑户状态,王扬底气壮了不少,虽然远不能就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