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冒姓琅琊》

第124章 小阿五的晴天霹雳

荆州城外柳色葱茏绿茵娇软。

草地上一位白衣公子正在练习骑马。旁边站着一个身姿劲俏的青衣女郎。

王扬骑在一匹高大的黄骢马上正全神贯注挽住缰绳拉着马小步绕圈。

那马似乎极不情愿走得别别扭扭时不时地甩动鬃**表示**。

这是王扬花了一万八的大价钱在马市上买的纯种荆州马

尽管不是什么千里宝马但也算是匹良驹起码经过了陈青珊的“专业认证”。

马虽然是好马但骑马可不好学陈青珊说有天赋的人在半个时辰内就能做出“骑浪”的动作来。

所谓“骑浪”是指骑手随着奔跑中的坐骑上下起伏而身体不离开马鞍。

王扬已经专心致志地练了一上午了练得四肢发酸但不要说骑浪就是骑快点都不容易!

“身体不要前倾脚放下不是这么放.对!就这样!自然下垂腿完全跟随马特别是马肋的动作。”

“双膝打开双腿卸力想象自己站在地上”

“马镫向外侧用力不要用力压马腹放松轻推就行一次不行就推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马儿不笨的很快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陈青珊教得用心王扬学得认真一晃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公子!擦汗!”小阿五拿着巾帕、水壶、提个满满当当的包袱跑过来像儿童慰问团一样。

王扬先擦了把脸咕咚咕咚喝了三大口水阿五又变戏法一样递上一袋洗好的桑葚。王扬捡了几颗往嘴里丢阿**知从哪弄出一把大蒲扇垫起脚尖为王扬扇风。一边扇一边招呼陈青珊吃水果。

蒲扇虽然大只是马太高阿五个子太小所以就算小阿五扇得卖力也只能把风送到王扬的腰部。

王扬骑在马上白色的衣摆被风吹起透着阳光在空中飘啊飘小阿五觉得就像云朵一样好看。

“阿五别扇了去玩吧。好好珍惜玩的时间等谢娘子找到蒙学玩的时间可就不多了。”

小阿五立即变得可怜兮兮起来:“公子不要让阿五去好不好?阿**玩阿五伺候公子!阿五还有很多活要做!

王扬失笑:“你把你自己伺候好就行。至于干活等你爹从汤渚村回来就去雇人手以后做菜啊打扫啊就都不用你了。”

所谓“蒙学”就是儿童教育。意即启蒙儿童学业当时也叫“开蒙”。

南北朝没有义务教育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谈不上什么学业开蒙不仅是钱的问题也有观念限制。因为就算学了也没什么用。

所以能自幼就学的大多都是有身份的人家。

有身份的人家自然可以解决老师的问题。故而当时的儿童教育没有官学都是私学。

私学就得有路子要么是寻到合适的先生上门来教要么是请托进已经办好的蒙学比如某族的族学或者是某家的家塾。

至于类似于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这种东西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以前晋代时官府倒是办过小学但自五胡乱华以来小学开始荒废从南朝开始再无小学踪影。南北对峙连年征战财政紧张国家还有哪有余力建什么小学?

王扬自己虽然可以教阿五但一来他还真不一定适合教幼儿二来时间也有限所以用了一道没太拔起丝的“拔丝芋头”请谢星涵帮忙找处蒙学。

当时大族仆婢也不乏通诗书的比如郑玄家奴婢皆读书谈话对答常引诗经。但这种情况要么是从小跟着主人一起受学得到沾染;要么是主人府中设学堂命人教授。还有就是本身有际遇因意外才沦为仆从的。

而把部曲送到外面读蒙学的实不多见。因为既然能想到让下人受学那家中一般都有授课条件。可王扬家宅初立底蕴太薄也只好把阿五送去外面读书。

所以当王扬提出这个请求后谢星涵则更确定王扬身份非同一般!对下人的要求都这么高怎么可能是小门小户能熏陶出来的?

小阿五一听要雇人手顿时觉得自己要“失业”了有如晴天霹雳

“公子.阿五做得不好吗?”小阿五紧抿嘴唇眼圈泛红。

“没有你做得很好啊!但”

“阿五再也不做了藿菜羹了!公子别不用阿五!”小阿五大眼睛里蓄满泪水乞求地看王扬。

“根本就不是藿菜汤的事儿”

王扬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阿五明白他每次看都没有灶台高的小阿五又做饭又洗碗又干杂物的就有一种剥削童工

的罪恶感。

其实阿五做做力所能及的活也可以,但不要做那么老多吧!每天起早贪黑地找活做,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书房收拾得整整齐齐,洗衣服也是大包大揽,昨天一看居然连牛粪都铲上了!

只要没见人影就知道肯定是在哪个犄角旮旯干活,说了也闲不住,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只要闲了就会被扫地出门!

所以王扬让小阿五读书,一来是给她减减负,二来读书是正理,也不说要她成为才女什么的,明理开智,锻炼思维能力,才是关键。

小阿**明白王扬的心思,只觉得自己不能白吃公子的饭,只要能多做活计,就能给公子省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