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江国正清秋 风竹月夜

77. 第四十七章 檀心初吐

小说:

江国正清秋

作者:

风竹月夜

分类:

穿越架空

《江国正清秋》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总管太监潘濂站在仪凤门下,不时搓一搓发冷的手指,半是疑惑半是焦急。

根据龙武卫昨天传回的消息,公主今日便能安然返抵王都。昭王闻信派他亲自到宫门迎接,谁知左等右等,眼瞅天都黑了,满天星星都开始争相向他眨眼睛,却仍不见公主玉驾。

他叉着手立在原地,跟星星们眉来眼去,心内一会儿埋怨禁军消息不靠谱,一会儿担忧昭王雷霆之怒迁到自己头上,不知不觉发起呆来。

一骑快马扬尘而至,“咻”的一声,飞到他眼前的鞭尾惊险收住,扣进一只素白的手中。

“吁——”

马上人勒缰回头,向他笑道:“大晚上的,潘总管不在父王跟前伺候,出来夜观星象?”

潘濂定睛一看,喜从中来,趋步近前轻抚马头:“公主可算回来了!陛下等得急呢,公主不必下马,这就请随奴婢面见陛下吧。”

自从公主归国以来,昭王对其爱重之心与日俱增,他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时又怕回命太迟令昭王不满,便有意先在沈安颐这里讨一点人情。

沈安颐哪能真的驰马入宫?会意微笑:“多谢总管,只是于礼不合。我自己路上遇到点麻烦,耽搁了天色,倒教父王牵挂,总管费心了。”

潘濂听她口吻和气,言辞中归因于己,并不捎带旁人,知道事情妥帖了,不由松了口气,见她下马,忙殷勤来扶。

说话间身后又有几匹马驰近,原来是上官陵带着尹璋和石荣赶到。几个人拴好缰绳,潘濂早向宫门守卫传过昭王口谕,因而不需额外通名,径直入宫。

长年殿内高烛炽燃,煌煌如昼。

“臣等奉旨护送公主往返,幸不辱命。”

上官陵三人在丹墀下恭敬行礼,如实禀告路上所遇诸事。昭王倚榻而坐,四指无声点敲着身旁檀木几上的棋枰,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听见钟离煜行刺,方才神容微变。

“钟离煜?”

“是。”

无须多余的言辞,这一个名字就已经传达了一切。

但相对于深广如海的君王之心,它能激起的涟漪也不过转瞬即逝。

“你们都知道了?”昭王问得平静。“知道”二字,自然是指临皋近来的变故。

上官陵再应:“是。”

昭王没再说话,气氛变得滞重起来。稀薄麝烟之中,沈安颐望着父亲锁成川字的苍眉,忍不住轻轻开口。

“父王打算如何处置二王兄?”她的声音也轻柔得像一缕麝烟。

昭王移目看向她,却问:“你想让为父如何处置呢?”

沈安颐敛衽鞠躬:“女儿身在庙堂之外,所知不过众人传言,难辨情伪。惟愿父王明察实情,慎重发落,莫令亲痛仇快,骨肉蒙冤。”

昭王眼皮抖了抖,抬起两指按揉了一会儿额角,沉叹道:“晚了。”

沈安颐一愣。

“本王今日遣人密传他入宫问话,结果得到回报,他人根本就不在府中,逃了。”

“逃了?!”几名臣子都吃了一惊。

“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跑的,整个王城里都找不到人,禁军已经出城搜了。”昭王右手屈握成拳,沉重而又悄无声息地扪在棋枰上,日渐松弛的面颊竟在此刻绷出了一点棱角,语气里泄出几丝烦躁和忧愤,“本王现在只希望他能放聪明一点,千万不要跑出国境……”

否则一旦落入敌国之手,事情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沈安颐默然无言,凝向昭王的目光里漫开绵绵不绝的忧心。她的父亲在烛灯下显得过于憔悴,这场变故似乎极大地消耗了他的生命力。在她临走之前,他的病情分明已有所好转,可现在却像被一仗打回原形,衰颓之感更胜从前。

她独在异国羁泊六年,好容易返归故土,父亲的生命却如映火残冰,实在让人情难以堪。

昭王的思绪已经从沈明良的事情上转开,责问起石荣:“本王命你接回公主,你为何竟敢玩忽职守,关键时刻不在身边护卫?”

石荣低垂着头,心内叹苦。他原本就是怕荒郊野外耽搁出意外,想让公主早些回宫,这才叫尹璋护着公主先走,谁想到如此背运?公主偏就在自己没跟上的时候出了岔子。

面对昭王问责,他不敢顶撞,只得自己默吞苦果,口称“臣知罪”,老老实实跪地接受处罚。

昭王于是唤潘濂:“传旨,革除石荣龙武卫统领之职,贬出禁军,永不复用。”

石荣身躯僵住。他知道昭王会降罚,却没料到会罚得这么重,他出身寒微,与很多贵胄子弟不同,坐到这个位置完全是凭着真本事一步步爬上来的,昭王这一开口,不但阻断了他的前程,更抹杀了他数年的汗水辛劳。

他心头愤懑,却终究在昭王威严的审视下咽回了求饶的话,含悲忍泪起身,准备跟随潘濂退出去。

“父王。”

沈安颐悦耳的声音突然响起,截停了二人的脚步。

“他并非有意渎职,倒是为怕耽误了进城才建议女儿先走一步。况且虽是他所提议,最后做出决定的人却是女儿,望父王明鉴。”

她和缓清晰的言辞听起来恳切而又坦荡,昭王闭目靠在座中,懒懒问道:“你想给他求情?”

沈安颐流光晶莹的眼波从石荣身上一转而过,道:“安颐不愿蒙蔽父王圣聪。”

昭王静了片刻,忽然笑了一声,冲站在下边候命的潘濂吩咐:“石荣降两级,暂且……留在龙武卫听用吧。”

“谢陛下!”

石荣屈膝叩恩,似乎无意地扫了一眼沈安颐。

待到臣子们依次退出宫殿,昭王才复又睁开双目,随手从藤篓里抓了一把棋子。

“来,陪为父下一盘。”

沈安颐欣然从命。这是父亲病中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只要不在他太过劳神的时候,她从来都是乐意奉陪的。

自从回国以来,她的棋力长进不少,然而与昭王相比仍有差距。到了中盘,沈安颐渐觉吃力。她正在捻子斟酌,忽听昭王幽幽叹道:“可惜。”

沈安颐怔了怔:“父王?”

“本王倦了。”昭王推开棋枰,缓慢地转动身体寻找合适的躺卧角度。

沈安颐放下棋子起身走过来,扶着他躺下,又命宫人端来一盏桂花茶,柔声劝道:“父王倦了就歇息吧。天黑得越来越早了,捂着暖暖身子也好。”

“为父的精神真是一如不如一日。”昭王就着她手中饮了一口热茶,苦笑着叹气,“现在连一盘棋也下不完。”

沈安颐转过脸,顺着他的视线望住那半盘棋。纵横的经纬之上黑白交错,嵌合蜿蜒,有如鏖战的蛟龙,却在搏击的关键时刻戛然不动了。

她隐约感觉到这声叹息弦外有音,父王所忧虑的,仅仅是一局下不完的棋么?

“为父是真的老了……”昭王仰躺下来枕住圆枕,怅然若失地凝望着上方的虚空,“可惜,你的两个哥哥是指望不上的……”

沈安颐心头一紧,到底没有吭声。

昭王又道:“老二的妾室昨日诞下一名王孙。”

沈安颐略略一忖,道:“倘若父王愿意,也可以立小王孙为嗣君。”

单从法统上讲,立小王孙自然也是名正言顺的。但沈安颐知道父王并不中意这个人选。

昭王的作风从来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得坚持到底,在更法改制的大问题上尤其如此。沈明良虽然一直旗帜鲜明地支持新政,但昭王知道,那多半是为了博取他的好感。等到自己死后,他能自己做主时,是否还会顶着压力甚至危险将事情继续下去,却是极大的疑问。

幼主继统呢?那意味着太后称制。她的二王嫂并无政才,权柄不是落在外戚手中就是落在丞相手中。冯虚虽然忠诚,对新政却向来不置可否,将来若冲突加剧,为了安定朝内,放弃新政是他很可能会做的选择。

昭王理想中的嗣君,应该既能以温柔的表象暂时稳住反对派,又能心怀坚志,按照预订的计划逐步推进新政,完成他未竟之业。

沈安颐知道自己何等适合。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只在于她是公主,而非王子。

“母弱子幼,社稷难安。”昭王缓缓道,“本王如今也想开了,与其对从前的旧怨耿耿于怀,倒不如保住眼前。本王有意向北桓投书称臣,好歹让子孙免于外患之苦……”

沈安颐猛吃一惊:“父王!”

这个宣告大出意外,意外到简直让她觉得匪夷所思。脑子里嗡嗡作响,她的手脚一阵一阵地发冷,仿佛得了寒病,几乎要打起摆子来。胸膛迅速被愤懑和耻辱感充溢,使得她一方面想把头埋进地砖缝里,另一方面却又险些控制不住要跳起来喝止。

昭王的视线漫不经心地扫过她:“你有异议?”

声气中全无慈蔼,俨然竟是殿堂质询臣下的威慑之意了。

“父王!”沈安颐情绪难忍,一下跪倒在榻沿边,“父王一向英明,怎会以为投书称臣就能使昭国免于外患?北桓虎狼之志,虺蜴为心,所图在于天下,又岂会满足于寸金之礼?以战志求太平则国存,以偷安求太平则国亡,外取诸侯之辱,内寒贞臣之心,纵能偷安一时,倾覆也只在旦夕而已!”

昭王默不作声。

沈安颐难以置信地望着他,脸色越来越苍白。

“父王……”她的嗓音突然哽咽,“就算您不肯顾念捐躯的将士,也求您想一想您枉死的女儿……”

安颀的死从来都是父女两人共同的心病,她无论如何不敢相信,自己深为敬爱的父王有朝一日竟会怯懦到骨肉血仇都能忘却。

昭王眉头一皱,似乎终于被触及隐痛。胸脯几度起伏,方才慢慢稳住呼吸,语气松动了些许:“可是,倘若唯此一途呢?”

沈安颐忽而笑了,泪星未逝的明眸中精光灼灼。

“纵使前路绝尽,安颐愿尽此身,为昭国开辟生途!”

昭王没有说话,胡须却渐渐震颤起来,双颊泛起一种激动的红晕。他欲罢不能地注视着自己的女儿,突然伸出手去,扣住了她的肩膀,用力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胛骨。

“你果真愿意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