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流行什么呢?
这个问题若放在后代,想必会是个非常有趣的议题。
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总结下来不过一句话:
———严打和改革。
严打的是: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改革的是:经济的整体体系以及各类军事化管理。
两句定义,其实很难概括改革换新的年代更替。
而我们的故事,也就是从这两句定义出发的。
……
在那个推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家用电器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变化,有人欢喜……有人愁。
“戴沅漪!你不好好上课又去哪里鬼混了!”
浑厚的嗓音响彻云霄,也使接听电话的人不自觉将耳朵远离了听筒不少。
那一脸悲壮无奈的神情很是引人发笑。
戴家方圆百里的街坊邻居都知道:
以书香世家出名的戴家膝下有一独女,名为沅漪。
沅漪沅漪,沅水有涟漪。
光是听名字,便能想象出女孩儿知书达理的模样。
可惜,想象也只能是想象。
………
以书香世家出名的戴家膝下有一女,名为沅漪。
那个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弃上学于不顾,整日就爱去隔壁部队大院里“听墙角”的,戴沅漪。
而此刻的当事人正一只手捂着单只耳朵,另一只握着听筒的手缩紧了些、满是委屈的大喊:
“我哪有鬼混!”
明明是去训练了好不好。
像是知道她内心腹诽似的,电话那头声音蓦地提高了几个调:
“你还敢狡辩!我跟你说,趁早灭了你那心思听见没!”
“……”
要说这戴家独女为何会被人尽皆知呢,倒也不全然是因为她时常溜去听墙角的原因。
另一部分呢,还得归功于她的长相。
戴沅漪不是镇上最好看的女孩子,可是见过她的人都说呀:
小姑娘安静呆着的时候,略冷的眉眼与生来优越的骨相结合在一起、是常有清冷文艺气息环绕在周围的。一看就是个读书人。
可是啊,
那时候的女子大多以瓜子脸巨多,而戴沅漪呢、更多是方中带圆。
女性的柔美线条、男性的俊朗顿感交织在一起时,这股清冷也就悄悄添上了一丝英气感。
形成了她别具一格的辨识度。
虽然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辨识度还并未成为主流取向。
可戴沅漪本人却不以为然。
于她而言,有这闲工夫琢磨这些流言蜚语,还不如多练几下散打和擒拿呢!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肯定会好奇的问:
“那戴沅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部队生活的呢?”
答案其实连她自己也不清楚。
沅漪的曾祖辈是作家出身,祖辈和父辈不是教师也是从事文职相关。
出生在这之中的她自然而然也接触了更多与文学相关的东西。
久而久之,戴沅漪听到有关她的评价都是“知书达理”、“饱读诗书”、“大家闺秀”等,再不能平凡的词汇。
是的,用平凡这个词形容最为贴切。
平凡不好吗?
沅漪曾一遍又一遍的反复问过自己。
呆在安稳的家庭、有一份固定工作、日后在合适的年龄嫁人,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柴米油盐生活。
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幸福的吧。
可对她而言,她清楚不是。
从小戴沅漪就知道自己不是个省事儿的主。
对外,她可以装的笑容得体、大方从容。可对内,她爬过多少次门外的大树、多少次因嘴馋而偷偷藏起零食被发现、多少次因不想上课假装迟到的桩桩件件早就在戴家上演的数不胜数。
这种里外不一的生活,终于在她又一次爬树逃课时彻底产生了裂缝。
那时的沅漪正躺在树干上出身,忽然就听见了从不远处传出的号角声。
她紧忙坐起身,仔细辨别着声源方向。
——是那院儿里的方向呀。
得出结论的她放松了身子,却又忍不住陷入沉思。
整个市的人都知道,他们这条街上有着一座部队大院。
那个年代参军的人并不少,为了安置这些军人的生活,组织上就会在相关人员的镇上建立了专属的部队大院。而那些随军的部队子女也会跟着一起生活在此,里面的配属也相当完善。
饭堂、冷库、小卖部、洗澡堂、储蓄所、邮局……可以说是一应俱全了。
更重要的是,大院门口是有二十四小时安保的。
虽然在当时犯罪率还没那么高,但到底周围的居住环境也是百姓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附近有军人驻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所在地的安全指数不假,可这些优良设施和人才一下子都给了军队,反倒在无形间让外界的人对他们添上了不少偏见。
沅漪的父母也曾告诉过她:凡和军方牵扯上关系的人,都容易被卷进是非里。
所谓树大招风,正是这个道理。
“离那座院儿里的人远一些。”
所有的人都是这么警告沅漪的。
除了她的爷爷。
戴爷爷曾告诉她,当年他差点被倒下的梁柱砸到,是解放军人不顾危险救下了他。
“漪漪啊,别被世俗困了自己。”
戴爷爷抱着年幼的沅漪说道。
这番话,随着号角声一阵又一阵在她耳畔回响从童年记忆中被拨开。
这不是戴沅漪第一次听到号角声,可却是她头回看见一排排营房里一盏盏灯有序或无序的熄灭。
号声吹灭了万家灯火,却与背景里的繁星满天融为一体。
而伴随着繁星的,是孩子们的嬉笑、以及小部分人在黑夜中吟诵的歌声。
声音可真响啊。
戴沅漪心想道。
响到……哪怕她的所处地距离那院儿里有段距离,却依然清晰明朗。
也就是那晚过后,沅漪开始关注起了这座部队大院。
因为体系的保障,她不可能堂而皇之从正门进入。
但这并不妨碍她可以从树干上偷偷观看军人子女们的生活嘻嘻。
沅漪看着他们练习擒拿、散打、演唱军歌,过着与普通人无异的日常生活,她的内心不仅不认为他们像是外界谣传的那般妖魔化,甚至还有些佩服他们的持久力。
他们也不会不知道外界对他们的偏见。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还是在努力守护着这座城市、甚至是整个国家。
军人,便是这样的吗?
戴沅漪想着这个问题,让本就在寂静中有了裂缝的躁动更加迫不及待的向外钻出。
她偷看的次数更加频繁,回家后就闷在书房里翻阅更多军事书籍。
就像是一片漂泊在海上的孤舟找到了可以停靠的港湾,沅漪发现了更多隐藏在军事背后的苦楚与伟大。
“没有谁生来是雄鹰,可你有权利选择成为雄鹰。”
戴沅漪捧着找来的军人回忆录,睫毛在阅过这句话时颤了颤。
而这句话,在这份心思被父母发现的那天派上了用场:
“我出身书香门户不假,可在成为戴沅漪之前,我只是我自己!”
“啪———”
直到现在,她仍清楚的记得:
在说完那句话后,
她那向来端庄的父母脸上不可置信的怒火,以及留在她脸上火辣辣的烧痛印记。
可说便是说了,就算再来一次、她还是会给出一样的回答。
戴沅漪捂着脸跑出了家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