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穿书之和亲公主在六零 谁家少年足风流

14. 大学

小说:

穿书之和亲公主在六零

作者:

谁家少年足风流

分类:

现代言情

凌霜晨对赵一纯突然的变脸有些莫名但却本能的感受到赵一纯改变原因的态度非常重要,重要到关系着他这辈子到底有没有机会娶到老婆。

凌霜晨试探道:“赵同志,你是不喜欢吃西餐吗?那咱们换个地方吃饭怎么样?

其实我对这里面的东西也就一般,只是偶尔被朋友拉过来吃个新鲜。

只不过我听朋友说年轻姑娘都喜欢这些东西,我这才想想着带你过来吃饭。”

听到凌霜晨的话,赵一纯的脸色好了一些。

赵一纯道:“你真的只是因为想带我尝鲜才过来,而不是因为别的,比如你喜欢这些?”

凌霜晨摇头,“当然不是,这些东西我吃着都吃不饱,而且这些东西偶尔吃一吃还好,吃多了就让人觉得腻了。”

赵一纯这才恢复了神色,意有所指道:“凌同志不好意思,刚才是我误会了,只是我希望我未来的伴侣是个和我在原则问题上三观一致的人。

我很乐于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但我永远自豪于我的炎黄血脉,自豪于祖先留下来的灿烂文化。你觉得如何?”

凌霜晨秒懂,瞬间变得哭笑不得,原来心上人是在怀疑一位他是个崇洋媚外的不坚定分子啊!

凌霜晨觉得好笑,立刻表示自己好歹也是受过党和国家审核过的人,绝对没有那样的原则问题。

凌霜晨觉得赵一纯太过敏感了,但赵一纯却不那样认为。

这种事是原则问题,偏偏如今的大环境,若有人存在对国外有狂热崇拜,也会小心藏好。

这要是一不小心和和这种人有了亲密关系,赵一纯心里多膈应啊。

而且吧等这十年过去,可是会出现许多移民以及留学生不归国的浪潮的。

她要是没事先试探,和这种人结了婚,赵一纯岂不是呕死的心都有了。

赵一纯也不能说人家移民了就是叛国,毕竟先是满清的高压统治奴性教育,再是百年的屈辱,洋大人压在华夏人头上早已经不止一代,几代的思想钢印让民众变得对国外有所憧憬倒也可以理解。

再加上如今华夏百废待兴,对比国外那些靠着吃干抹净全世界而富裕发达的发达国家差距的确巨大。

百姓对于国外如今的生活心生向往,只要不做出损害华夏的事,赵一纯倒也不会鄙夷。

但是要她也赞同这种做法,那抱歉,做不到!

赵一纯出身的赵氏皇族虽然的确窝囊没用,但心理还是有着天朝上国的自傲的。

作为炎黄子孙,赵一纯永远不会背叛这片土地,所以她选择的伴侣自然不能是一个有着外国梦的人。

偏偏凌霜晨第一次和赵一纯约会就来了西餐厅,赵一纯自然会心生警惕。

谁知道这个选择是不是凌霜晨这人受到了一些影响,是一个移民预备役啊!

尤其以凌霜晨的履历,他是有机会受到这些影响的。

如果凌霜晨真的在原则性方向和赵一纯有着分歧,那以后也就不用继续接触了。

好在凌霜晨给的理由说服了赵一纯,赵一纯放下心来倒是有心好好的品尝了西餐厅里的餐点。

赵一纯这姑娘是个蛮现实的人,她虽然因着华夏百年的屈辱对国外都没好感,但这并不代表她讨厌国外来的东西。

毕竟坏的是人,东西是无辜的,如果自家能学到手里,以后成了华夏的,那就更好了。

而通过小说知晓未来发展的赵一纯知道,这事迟早都会发生。

也因此,赵一纯反而很能公允的对国外传来的东西进行评判。

赵一纯尝了尝凌霜晨点的餐点,果然是提前用心准备过的,都是老莫西餐厅的招牌。

而这些东西能受到追捧果然不只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很可口的。

尤其是那份栗子蛋糕,甜而不腻,可比外面供销社偶尔卖的好吃多了。

赵一纯想到家里的弟妹,又想到了凌家的两个孩子,便麻烦工作人员帮忙打包两份蛋糕,打算等吃完饭后一起带走。

凌霜晨争着要付账,赵一纯笑着眨眼,脸颊上的小梨涡非常可爱。

“这是我给佑安兄妹送的礼物,你就别争了,或者,你也可以把这个当做我给的赔礼,毕竟我刚刚可以怀疑了你的品格呢。”

凌霜晨哑然失笑,两人继续用餐,一边吃饭,一边也在闲聊。

两人到底刚刚第二次见面,彼此了解不足,凌霜晨为了打破僵局,就从凌佑嘉为引子聊了起来。

凌霜晨因着凌佑嘉兄妹的小心思,这几天可是没少和他们谈心。

“我以为我做的很好,但到底还是没能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选择为了我而委屈自己。”

凌霜晨说起这话有些无奈和心疼。

赵一纯想到自己家的几个弟妹,很是明白凌霜晨的感受。

但这种事怎么说呢,只能慢慢的让孩子们改变自己的想法。

赵一纯只能让凌霜晨往好处想,长辈心甘情愿的为孩子们奉献,孩子们感念这份感情宁愿委屈自己。

说明两边都是好人,这样双向奔付的情感只要加强沟通,互不隐瞒,总不会和那些人心不齐的家庭一般酿下苦果。

赵一纯和凌霜晨两人都要年纪轻轻的担起本该父母承担的责任,说起孩子成长期间的各种问题和感动,那可真是越聊越投缘。

两人说着说着,便说起了孩子们的学业问题,慢慢的就说到了二人的求学生涯。

真论起来,凌霜晨可比赵一纯幸运。

凌霜晨毕业时WG还没开始,他是在大学里完整的受过四年大学教育的。

但赵一纯的大学读的其实不算很完整,毕竟如今重视劳动,整个大学生涯有一半都是劳动学习。

而且赵一纯当初学的是中文系,在运动开始后,若说理工科还有一些人因着对国家至关重要日子好过一些,那如中文系这样的学院那可真是十不存一。

除了少数几个曾经有过巨大贡献的先生,绝大多数老师都下了农场。

学生们那时候在学校也得响应号召进行GM,哪有时间和空间给你慢慢学习,想也知道赵一纯的大学生涯过得有多潦草。

而凌霜晨不一样,他是度过了一个极为完整的大学生涯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