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不如给女人做狗 苍岭

25. 第 25 章

小说:

不如给女人做狗

作者:

苍岭

分类:

现代言情

30.

“部堂大人何出此言?”徐太炎压着心底蹭蹭往上冒的怒火,面上不动,身体难以忍受憋闷挪动了屁/股。

他又低头,拿起桌上白瓷碗装的绿茶。

商彧表现并不十分急切,他说道:“我今日,并不是来与徐大人谈论利害的。”

“徐大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我也不会与徐大人谈论利害。”

徐太炎急急吞下两口绿茶,感觉心火降下些许。他这些日子以来,特别是担任这个巡抚,主管雍州土地清丈之事后,总是容易动怒。

又听得这些话。虽然商彧是雍州总督,他是巡抚,但徐太炎自知对商彧的了解还没痴迷他的自己的女儿多。

这个年轻人是从帝京城的朱紫大殿,从太子府翰林院,从云端来到这旷野的。徐五三却是发端于尘埃,是泥土里/根系牢牢抓着泥土的种子,破土而出,千辛万苦才长成的这无边旷野千林万木其中的一棵树。

并不是他不想不愿,是他难以了解。

现在也是,徐太炎能够明白他说的这话的意思,但难以揣度出他的意思。

“部堂大人请说吧。”徐太炎道。

既不谈利害,现在形势大好,为何不乘胜追击,以雷霆之势清除顽疾恶瘤、根灭乌烟瘴气?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一天之内,有黑有白。夏至这天,太阳强照,白的最多。这天过后,天还是很热,白昼还很长,但实际已逐渐缩短。

有夏就有冬,有漫长白日就有绵长黑夜。自然现象是如此无往不复,土地清丈也是如此。”

都是在朝为官的人了,两榜进士,四书五经还没读过吗。

徐太炎懂他的意思,这无非是说,土地清丈中有黑白两方,一方是乡绅耆老,想劝他慢点,他们才好转移资产;另一方是百姓。

商彧的意思是,他用强制力过于迫使乡绅耆老交出强取豪夺之土地,他们这些人会闹。

闹到昏天黑地,闹到大家都不好散场,闹到百姓无立锥之地流离失所,国破家亡。

徐太炎火又上来了。

他不理解,既然土地清丈总是要进行的,而进行他们又必然会闹,那怎么能因他们闹就不改了呢?

他徐太炎不是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伪君子,从小蹲在田埂边,看着爹娘春夏秋冬勤耕不辍,麦子从芽变成米,爹娘脊背弯曲白发苍苍。知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谁,都得以种出食物的百姓为本,否则不反了天了。

那他又岂会因个人安危,背离心中所愿之昭朗日月?

商彧说:“所以我想劝徐大人去长补短,只留春秋。”

“土地清丈毋庸置疑是好事。有言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是水,乡绅耆老也是水。

制度是舟。

现在这个舟有所破损,不该来的水涌进侵入腐蚀舟船,所以修补船坞才是根本。”

“不修补船坞,只一味把水清除出去,破损之处还是会有源源不断不该来的涌进。此为扬汤止沸,于事无补。”

土地清丈是王庸辅提出来的,王庸辅本来是户部侍郎,提出来后没过多久就升任户部尚书,入阁辅政了。

且不论历史洋洋,这事从头到尾都是中枢机构内阁督办,封疆大吏执行。

这都不算修补船坞,徐太炎问这个年轻人:“部堂大人可否告诉下官,什么是修补船坞的根本之政?”

商彧没有正面回答,现在上面还有杨阁老王阁老、胡阁老等人,轮不到他来高谈阔论什么是根本之政。

“政之正也,正者衡平。”

“一片平静美丽的汪洋大海上,不会有两块池塘。行暴政,民反,反之亦然。”

事情同样办不成。

徐太炎将白瓷碗往桌上一掷,怒:“那就不办啦?”

徐太炎还是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可信。问他什么是根本之政,他语焉不详。然后说来说去,兜兜转转,意思还是别得罪惹怒乡绅耆老。

还是那句话,土地清丈总是要进行的,既然进行就会得罪惹怒,那怎么能因为他们闹就不进行了呢。

商彧下意识将要作答,话到嘴边,察觉不对。他们之间,交流并不很顺畅,两人有些驴头不对马嘴。

“不是不办,现在土地清丈一事也只是在雍州一隅推行。虽然只是雍州一隅,但天下乡绅耆老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如果在雍州操之过切,土地清丈这样利国利民的一件事,不免引起全国浩荡反对浪潮。

到时不说当初设想的把这推行全国,就是连雍州都走不出。”商彧平静向徐太炎说道。

徐苒西在门外听着,前面商彧和她爹的对话,她听得云里雾里一愣一愣的,这段话她听懂了。

有种拨云见日,恍然大悟的敞亮感。

徐太炎一怔,后是沉静。

商彧的话有道理吗?有道理。可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君子因时而动。

徐太炎是真看不透这位年轻人了。

他一开始就不明白,为什么商彧靠山这么多,条件这么好,年纪轻轻身体强健位居高位三四载,却不积极主动作为,年纪轻轻就学起那些朽木油条尸位素餐混吃等死了?

然后三四十平稳升入内阁,与世无争担任甘草宰相?其实人各有志,也可以理解......所以徐太炎之前一直对这位敬而远之。

听夫人说女儿倾心于他,徐太炎也是悲喜参半。

悲是女儿竟倾心与他?哼!没有追求,好逸恶劳。

喜是女儿长大了,也有倾慕的人了,他能够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女儿平安富足。

扯远了。

现在他所讲的这些,徐太炎从未想过。不愧是从帝京城的紫朱高楼里来的,思考问题都是放眼全局。

但他坚信了一生的信条,又岂会因其一两句话改变?

商彧也没什么话想说的了。

他之前也没怎么和徐太炎接触过,但明白徐太炎是个好人。

这个好人还是个直人,不喜欢官场弯弯曲曲那一套,说多了还容易急。

这个好人还是个顽人,商彧能看出,自己的劝说并不会起什么作用。

他看着徐太炎刚毅执着的坚定不悔,没来由感到一股沉闷。

31.

他们谈话结束,互相告辞,趴在门边鬼鬼祟祟正大光明偷听的徐苒西本该离开,但她只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