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王爷想从良,王妃偏不让 濡笙

141. 精锐十人

小说:

王爷想从良,王妃偏不让

作者:

濡笙

分类:

古典言情

他的剑好沉,寻常女子根本拿不动……顾惊鸿抽出来,也只是一阵乱砍。

他看着她猩红的眼底那片空茫的疯狂,心尖刺痛,宁愿她将这滔天的恨与怨尽数发泄一番。

“哐当!”案几的一角被削断,文书雪片般落下。

“咚——”支撑着营帐的杆子几乎要被砍断。

“哗——”营帐中间的帘幕被对半劈开。

萧承砚起初只是闪避,身形在狭小的空间内腾挪。

直到他瞥见她紧握剑柄的指缝间渗出殷红的血,他终于身形定住,眸光一凛。

“阿鸿,松手!”他低喝一声,瞅准一个空隙,右手探出,扣向她持剑的手腕。

顾惊鸿似是未发现一边,手腕一旋,剑锋本能地反向撩起!

“嗤——”一声极轻微的、利物划过硬物的声响。

萧承砚手臂猛地一颤,眉心瞬间拧紧、。

玄色甲胄的臂缚上,留下一道不深不浅的白痕,须臾间,内里才有暗红的血色缓缓渗出,浸染了玄甲。只因颜色深,一时间竟看不真切。

顾惊鸿对此毫无所觉,剑已被他趁机狠狠夺下,“铛啷”一声被掷到远处。

武器脱手,她像是被抽空了力气,却又被更汹涌的情绪淹没。

她赤红着眼扑上去,拳头、手掌,毫无章法地落在他坚硬的胸膛、肩甲上。

“为什么……为什么都要逼我……”

“报仇……你们都在看着我……”

“滚开!都滚开!”

她语无伦次,声音嘶哑,仿佛在与无形的敌人作战。

萧承砚终于猜到了她脑海中的混乱,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在她耳边低吼:“顾惊鸿!你看清楚!是我!”

可他的声音传入她耳中,只是模糊扭曲的噪音,与她脑海里那些纷杂的、要求她复仇的嘶鸣混在一起,更加刺激着她的神经。

她挣扎得越发厉害,胡乱间,指甲在他颈侧刮出一道血痕。

他猛地收紧双臂,将她死死禁锢在怀里,任凭她如何踢打也不松手。随后,他低下头,薄唇覆上了她那双不断吐出破碎字句、染着血与泪的唇。

“唔……!”

唇上传来尖锐的刺痛,伴随着浓郁的血腥味在两人唇齿间蔓延开。这痛楚如此真实,像一道强光,骤然劈开了她脑海中混沌的迷雾。

那些纷乱的面孔和叫嚣声潮水般退去。

顾惊鸿剧烈挣扎的动作猛地一滞。

感官逐渐回归。

她感觉到了他怀抱钢铁般的力度,闻到了他身上熟悉的、混杂着血与甘松香的味道,尝到了……熟悉的味道。

她涣散的眼神慢慢聚焦,映入眼帘的,是萧承砚近在咫尺的眉眼。

他的脸再也不是扭曲的苍白,依然俊美无俦,只是眸中有深不见底的痛楚和一种几乎要将她吞噬的浓烈情绪。

她终于不再挣扎,脱力般软在他怀里,只剩下急促的/和微微颤抖的身体。

萧承砚缓缓松开了她的唇,两人额头相抵,呼吸交融。

他没有说话,只是看了她一眼,眼神复杂而又深邃。

随后,他打横将她抱起,走到榻边,轻轻放下。

他转身取来药箱,执起她那只仍在渗血的手,动作极致轻柔。

他用沾了清水的棉帕,一点点拭去她手上的血污和尘土,露出掌心那道刺眼的不停流血的伤痕,然后挖出药膏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去,再用干净的细布,一圈一圈,仔细为她包扎。

帐内只剩下两人尚未平息的呼吸声。

令人心慌的平静。

“你说我是你杀父仇人的儿子?”他打完一个漂亮的蝴蝶结,抬眸望向她,声音又冷又直。

顾惊鸿看着他的眼睛:“难道不是么?我是南风皇室之女,南风皇室皆死于雍朝皇帝之手……我亦是不知该如何了。”

他看着她眼中的迷茫,声音低沉,“所以,这就是你的选择吗?被‘血海深仇’这四个字困住,忘记我是萧承砚,忘记你是谁,忘记我们之间发生过的一切?”

她不甘示弱,“是你先忘记的。”

他抬起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擦去她唇上那抹血迹,动作带着无限的温柔。

她感受着他指腹的温度没说话,只是垂眸看向地面。

他继续,“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说得对,我是雍朝皇子。但当年南风灭族之事另有蹊跷,你的杀父仇人,从来不是我父皇。”

顾惊鸿回过神来抬眸看着他:“你说什么?”

萧承砚的脸上泛起一抹温和的笑容,笃定又从容:“你以为,我在认出了你是顾宁之后,还会不认真去调查一番当年南诏灭国的实情吗?我会由着这么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横亘在我们之间?嗯?”

顾惊鸿:“……”

他继续道,“当年南风国破,真正的幕后推手,是急于攫取军功、稳固地位的公孙烈,以及里通外敌的南风权臣。我父皇,不过是他手中的那把刀。”

顾惊鸿问:“可不是你父皇亲口说的,‘凡南风皇室余孽者,一经发现,格杀勿论’么?”

他听到她的质问,脸上温和的笑容略一僵,她连这都知道,不愧是潜渊阁主,信息尽在掌握——可皇家极致隐秘又岂是那般容易窥探的。

他看着她的眼睛,眸光温柔,很耐心地解释:“没错,诏书是他下的,话也是他亲口说的。但阿鸿,坐在龙椅上的,首先是一个皇帝。”

“一个被权臣蒙蔽、被战功裹挟,事后为了维护帝王威严和朝廷稳定,不得不将错就错、甚至亲自盖棺定论的皇帝。”

他站起身,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孤寂。

“我查到的线索指向公孙烈与南风内部勾结,但所有的证据链,都在最关键处被人干净利落地斩断。指向明确,却死无对证。”

“当时大局已定,南风已成历史。父皇难道要为了一个已亡之国,在毫无铁证的情况下,去动当时战功赫赫、手握重兵,且看似‘忠心耿耿’为他扫平了南风的肱骨之臣吗?”

“他不会。帝王心术,在于权衡。为了一个无法挽回的结局,去动摇国之根基,引发朝局动荡,这不划算。”

“所以,‘格杀勿论’与其说是追杀令,不如说是一道遮羞布。是为了掩盖他被臣子利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