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珠跪下去时就是’咚’一声,磕头的时候又是’咚’的一声,听得生下来就见人跪的元治帝都不禁牙酸。
夏内监站在身后,眉尾颤了颤,不禁抬眸看了赵宝珠一眼。
这孩子也太老实了些!这小头磕得砰砰砰的,还不得给人心疼坏了。
不得不说,夏内监伴随元治帝多年,很能揣测帝王的心思。元治帝本没想让赵宝珠跪,谁知一个没看住,这孩子瓷瓷实实地就跪下去了。元治帝暗地里转过眼,往叶京华脸上看了一眼,果然见他古井无波的脸上出现一道裂痕,目光落在地上蜷成一团的少年,眉心不自觉地蹙了蹙。
小狐狸到底年轻,若是叶执伦,估计就算听到元治帝要他**,估计眉头也不会皱一下。
但其中,也有他爱人心切的缘故。到底是年轻夫妻,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
元治帝感慨又调侃地想着,又转回目光看赵宝珠。他自十六岁继位以来便是实权皇帝,在他面前下跪的官员数不胜数,其中舌灿莲花,说话中听之人如过江之鲫。然而不知是否是年岁上来的原因,他如今倒是更待见这种实心眼的小孩儿。
比起各路官员拍的马屁,倒是赵宝珠磕磕巴巴的几声吉祥话让他听着顺心。
“好了好了,快起来。”元治帝笑得像在过年宴席上看到可爱侄孙的老人,转头向夏内监道:“快扶起来。”
夏内监笑呵呵地应了一声,上去要将赵宝珠扶起来,没想到这么小小一个人就跟铁块一样垛在地上不肯起来。
赵宝珠跪在地上,紧张地说:“皇上对臣有大恩,臣出身贫贱,亦无才学,无法回报皇上之恩情,臣深知无能,日夜不能寐。如今得见天颜,还请皇上容我行大礼,以彰感恩之意。”
元治帝听着,略有些意外,倒是被勾起了些许兴趣,抬手挥退了夏内监,好奇道:“你且说说,朕对你有什么大恩啊?”
一般来说,靠科举入仕的官员名义上都算是他的门生,若从设科举、招贤才这个层面上来说,所有官员都能说皇帝于他们有恩。
但元治帝直觉,赵宝珠不会是那般阿谀奉承之人。
下一瞬,他便眼见着伏跪在地上的赵宝珠微微颤抖着,伸手从衣襟里掏出两本书来,恭敬地用双手高举过头顶。
元治帝微微蹙了蹙眉,定眼看去,发现那是两本非常破旧的书,封线已经开裂,就在散架的边缘,封面上面的
墨字已经褪色隐约能看出一本是《子书全集》另一本是《论语》。
赵宝珠捧着两本书始终不敢抬头直视圣颜
“幸而元治十三年皇上为教化众民广印诗书下方至各州县不取银钱。臣父得幸取得此书臣方得以启蒙后至童试乡试乃至于会试——”
赵宝珠极真诚说道此处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元治帝的衣袍处:“臣能有今日全赖皇上当年广印诗书之善政皇上于臣之大恩臣无以为报愿今后凡有得用之处陛下切勿挂念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还皇上之恩情!”
说罢他将书本放下结结实实往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暖阁中回荡着他额头磕到地上产生的闷响。
赵宝珠伏在地上闭了闭眼昨夜他在梦境里已将这段话排练了无数遍如今终于说了出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口中一字一句都发自真心。
赵宝珠幼时家中贫寒彼时赵母刚刚去世赵父悲痛异常拿出全副身家打了副上好的棺椁将爱妻下葬。之后赵家父子两个的生活一度极度困苦有时连过冬的余粮都拿不出来还得饿肚子什么拿钱买书买笔买墨甚至送赵宝珠去学堂念书的事于当时的赵家来说可谓是天方夜谭。
然而有一日赵父去县城上卖田里刚挖出来的土豆晚上回家难得的给年仅五岁的赵宝珠带了礼物。
赵宝珠现在还记得赵父用那双冻红的无数次托起过他的蒲扇般的大手拿出两本书来小心地递给了赵宝珠生怕他做惯农活的手将那又薄又细的纸张弄破了:
“小宝这是县衙门发的好东西爹爹看不懂你拿去看吧。”
彼时的赵宝珠接过书也看不懂可他很聪明知道拿着书去问村子里识字的大人一点点儿地将书上的字都认全了。
那是他求学之路的伊始也可以说是他仕途的开端。
赵宝珠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十分幸运的人他虽出身贫寒却一路都有贵人相助。若是没有元治帝广印诗书他根本不会有机会启蒙若不是周围断断续续有好心人教他读书他或许考不过乡试若没有叶京华他或许早就冻死在京城
的冬天里。
所以赵宝珠从不怨怼,他真心觉得自己的命很好。
同时,元治帝的神情已经完全变了。
一开始,他的神情只是好奇,然而随着赵宝珠的叙述,他的目光越来越认真,由惊讶缓缓变为严肃,双眸发出兴奋的光。
“夏长春。”他的声音因为压抑着兴奋而有些微微发抖:“给朕把那两本书拿过来。”
夏内监应声去接过赵宝珠手上的书,元治帝接过来一翻,果然看见书本背面有个已经有些看不清的日期,年份果然不错,旁边儿还有他的宝玺。
元治十三年,他下令广印诗书,免费分发于各州县以劝学。这本不过是他众多政绩中的一项,印几本书而已,花不了几个钱,元治帝原本也没指望能有什么大效用。
所以,当赵宝珠真的拿着这两本书,一路走过童试,乡试,会试,作为朝廷命官站在他面前,元治帝才尤为触动。
于一个当权者,一位有抱负的中兴之君来说,没什么比亲眼看着自己的政令化作现实来的振奋人心。
“好!”
元治帝断喝一声,一双虎目放光,上前几步亲自将赵宝珠扶了起来,口中道:“赵卿,快快请起。”
赵宝珠哪里敢皇帝扶,乖乖地自个儿站了起来,却还是不敢看元治帝的脸、元治帝激动地面带红光,目光如炬,将赵宝珠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命道:“抬起头来。”
赵宝珠这才敢抬起头。
元治帝又细细打量他的眉眼,见少年五官端正,修眉大眼,鬓角眉梢,一看就是刚正不阿的性子。特别是那双眼睛,里头清澈一片,便是少年人的忠诚赤胆。
“好、好、好——”
元治帝连道了三个好字,大喜道:
“这才是我朝男儿,真当是寒门出贵子,此佳话可传千古,叫外头那些个骄奢淫逸的看去了,还不叫他们无地自容!“元治帝一边称赞,忽得想到了什么,转头点了一个小太监道:“你、传话出去!叫国子监学监明日一早滚来见朕!”
那小太监赶忙转身出去传话。夏内监在一旁听了,眉梢一跳,盘算着待会儿悄悄叫人见堂上的黄梨木四开彩雀屏风拿远些。那可是北边儿新上供的好木头,小心别给糟蹋咯。
赵宝珠没想到元治帝这么高兴,被夸的十分不好意思,话都不会说了:“陛下过誉了,微臣才疏学浅,年前会试不过三甲,实在当不得陛下如
此盛赞——”
元治帝当即摇了摇头道:
“爱卿不必妄自菲薄先祖开恩科本为纳天下良才非仅限于前三甲。”他赞赏地看向赵宝珠道:“你出身寒微如此稚龄便能力压这京城众多学子考取进士其中勤勉刻苦必当是寻常人之百倍有如此心智怎不算是千古难得之良才?”
赵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