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一种让人心酸痛苦的环境下,爸爸又时常出差工作,她也是一个人独自把我们三姐妹照顾长大成人。由于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们三姐妹都是妈妈自己一个人照顾的,奶奶没有帮过忙,以前没有尿片,没有奶粉,妈妈晚上还要起来好几遍给小孩子“把尿”。白天一边背着小孩子,还要一边干农活!
妈妈说,好几次,她都累晕在地!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每次妈妈跟我们说起这些往事时,我总是很沉默,不是我很冷血,我的泪流在了心里。我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要想办法挣到钱,去把她的脚医好!
可是,妈妈不这么想,她永远是想着让我嫁一个好人家,她才安心。现在我儿子又是这样,是好是坏还是未知,我很怕触及这些让人伤心的往事,让人痛心的苦难记忆,现在更多的是沉默。
后来,大姐有了宝宝,那时她选择了在我们家照顾宝宝,妈妈可以抱抱宝宝,大姐也可以帮家里做饭,照顾妈妈,她们就是这样相依为命。姐夫在广州打工,有空就会回来看宝宝。又有一次,又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条蛇(妈妈后来告诉了我,那时我已在外面打工了),大姐抱着她的宝宝,当时被吓得嘴里只会一直喊着“蛇!蛇!”,声嘶力竭,别的什么也不会说,妈妈后来说,在邻居的帮助下,终于逮住了那条蛇!还好那蛇没有伤到人!
再后来,大姐和姐夫搬出去住了,把宝宝接到了自己身边。妈妈不想接受陌生的环境,她说她习惯了在老家,那时两个姐姐就轮流去照顾她。
我这会子带着宝宝回去了,她们就可以暂时歇上一歇了。
相比以前,现在已经算是好多了,家里后面的荒地已经被夷为平地,铺上水泥路了,不会再有蛇出现了。我房间窗外的一小块空地也铺上了水泥,墙边还特意留了一排空地,妈妈称之为“绿色地带”,妈妈种了些姜,葱,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在“绿色地带”里。家里虽然是残破了一点,因为在一楼,家里还是“冬暖夏凉的”,夏天很凉爽,感觉是“自带空调”,一进门凉气就扑面而来,让人很舒服,冬天只要把窗和门关好,里面是很暖和的。
所以邻居出门回来时都要在我家坐上一坐,“吹吹牛”,再回去他家。这里就好像是邻居一个休息的“开心驿站”,妈妈也是很开心很热情跟邻居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什么的。
小镇上的日子很是惬意,邻居之间的小孩子都长大了,我宝宝最小,他们每天都会过来逗逗我的宝宝(与在老公家不同的是,这里的小孩子很喜欢我宝宝,喜欢逗他玩),我每天早上都会自己一个人慢慢悠悠地去街上买菜,遇到赶集日就和邻居的大婶大娘们一同去“进货”!
有人帮忙看着宝宝就是不一样呵,可以两手空空地去逛街。
我们小镇也就两大街道,一条是卖日用品,衣服,家用电器和拿着一个大喇叭吆喝着“卖老鼠药和狗皮膏药”的摆地摊的街道;另一条就是专门卖蔬菜瓜果的,街道的尽头就是卖生禽肉类的。村子里的叔叔阿姨们这个时候就早早地来到了我们的小镇上,有序地把他们的劳动果实摆放好,等街顾客的挑选。
因为小镇很小,会经常遇到“熟人”,亲戚、朋友或小时候的玩伴,同学,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送些手上刚买的水果或零食之类的给你尝尝,街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回来的时候,我总是能满载而归。因为妈妈喜欢吃红薯,芋头这类“重量级的食物”,我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买回来,而我这个瘦子总是拿不动,每次都要卖家帮我“挑着担”送回家去。这个时候,我总是很有成就感。
小镇真的很小,把整个小镇逛遍了,也不过就是一个小时左右,但是每次赶集日,我都异常兴奋,乐此不疲。买了菜回来,我总是能听到宝宝乐呵呵的笑声。这让我感觉很满足。妈妈说以后要直接叫宝宝的名字,让他从小就知道他的名字并习惯别人这么叫他。于是,我和妈妈每天都要叫上几十遍他的名字“小明!小明!看这里!”刚开始,他也不知道叫谁,慢慢地习惯了并且知道他自己的名字了,你叫他,他就会看向你。
每天,我都会带小明去别人家里串串门,偶尔还会抱他去逛逛街,呼吸一下户外的清新空气。
在家里,他的外婆也变着戏法逗他玩,外婆看到小明的手老是握着拳头,就往他手里塞支笔给他玩,好让他的手稍微放松一点。
小明喜欢玩纸,一次无意中外婆看到小明把放在桌子上的抽取式纸巾抽了出来,小明抽完后看到还有一张,又抽了出来,就这样抽了一张又一张,外婆立马来了兴致,干脆让小明坐在桌子上,背和脖子靠着外婆,那时小明还不会坐,脖子也摇摇晃晃的。妈妈叫我拿了个干净的袋子,给小明放。
小明一下就来劲了!左右手一起来,没一会功夫,就把一包抽取式纸巾,全扯完。我们把袋子打上结,里面的拔出的一大堆纸巾留着慢慢用。就是这么一个简单地动作,小明却能玩开心,很兴奋。
他有时也玩玩波浪鼓之类的小孩子玩的玩具,跟正常的小孩子一样。小明爱吃爱玩,但是脖子和腰始终是软软的,妈妈因为不能走路,所以她经常是抱着小明在家里看电视,或者给小明抓支笔在本子上写写划划。经常有邻居或者老家的亲戚朋友过来串门,逗他玩,还给他唱着歌儿,想起那个时候啊,小明真像个“小皇帝”,我要一边给他唱歌,一边拍手,他才肯“接受”外婆的“喂粥”(外婆是一边抱着他一边喂的)......
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外婆抱着很舒服,也许是小伙伴们的陪伴分散了注意力,慢慢地,外婆抱着他的时候,他乱动地次数逐渐减少。
这样平静的日子过了几个月,便进入了初秋,秋高气爽,凉风习习。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首词《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嘴里念着这首词,我不禁悲从中来,仿佛意识到,这之后将会是我人生中无比凄冷的寒冬。
晚上,我吃过饭,照例抱着小明去安头镇政府门口的小广场上散步,看着满广场的大人小孩子们都在玩耍:大妈们在中央跳广场舞,中年人们在体育设施上锻炼,小孩子们在周围玩“沙子”,“套圈圈”,“坐车车”……
这个小广场让傍晚时分冷清的小镇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小明每天晚上都要过来转转,玩玩,一天不来晚上很难入睡,就算来看看,坐坐也好,偶尔坐坐摇摇车,玩玩跷跷板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他玩累了,我就会找个干净的石板抱着他坐下来,看大妈们跳广场舞,那时的我和小明一样竟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狂人!你怎么也在这里!”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
“小平!咦,你怎么也回来了啊!”我转头一看,是我小学及初中的老同学,不禁喜出望外。
我们俩是很好的同学,又是同桌,有好多年没见了,我俩都是乐天派的,也都喜欢开玩笑,两人只要一碰到,就能听见我们爽朗的笑声。但这次,我笑不出来了,尽管我在小镇上的日子很悠闲,但是心里总是隐隐有些不安,我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她和我一起坐了下来。
小平也有一个女儿了,和我的女儿一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