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寒门长媳的日常 冰可乐

21. 意外爆火

小说:

寒门长媳的日常

作者:

冰可乐

分类:

古典言情

纸面上的事情商议好,孟月便真正地把自己当成了策展人,下定决心要把这次的“当头一棒”搞好。

上一世时,孟月也喜欢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看展,各类的艺术展、绘画展,或者是行为艺术展等,她都喜欢去瞅一眼。

甚至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她一落地就要去提前预约的当地博物馆看一看。

久而久之也就是一身的“艺术细菌”。

而书展又跟这些展不太一样,孟月要把她所看过的书展中,最有创意的地方都汇集起来,整成一个“创意大乱炖”。

当然,这只是最初的版本。

------

阿砚下学回来,说是学院会放五日的春假。

孟月心头一喜,这不正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嘛!

她于是更加卖力地想书展的每一个细节,三个孩子都自觉地不在她眼前来晃,只因爹爹告诉过他们,他们的娘亲正在做一件大事。

这头岳三娘也停了春假期间,她家姑娘的“私教课”。

原因无他,龙门书肆两位合伙人不允许书展有意外,如果有,那也是好的那种。

------

“走过路过,都过来看一看,瞧一瞧喽!”

龙门书肆的室外书展,选在了学子们春假的第三日开始。

地点选在平安伯家的一处私家园林——怡园。

------

最初选址时,孟月挑了好几个地方,但最终定下这里,还是因为小叔子陈寅信里说的“益京城有个金水池,达官贵人们都爱在那里去逛街踏青。”

她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中,说在北宋汴京有一个金明池,每逢四时八节,那里几乎就是北宋子民们的网红打卡地;而穿越到大晏,大晏的都城益京,竟也有一个金水池,不得不说有时候真是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巧合。

而等她想依样画葫芦,在当涂县找出一个“金水池”来;可多番打听一对比,当涂县小,拢共就一个靠着县衙旁边的巴掌大的湖——镜湖。

说巴掌大还真是不夸张,连半个马球场的大小都没有。

于是,孟月便又转换了另一条思路,把目光转向了当涂县的豪门富户。

之前她抄写过《大晏风物考》,里头就有记载,说到节庆日时,一些州县的豪门巨贾,就把自己精心打理的花园暂时开放几日,以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景。

可惜的是,这本书的主人吴太夫人已经去世,而吴员外家近来又搬迁到了别的州县去,故而这条线便算是断了。

------

可巧,某日孟月见婆婆李桂兰在描祥云纹给阿绯做小布鞋,她便想到还有一人可用——平阳伯。

岳三娘一听就说真准能行,“据我所知,在当涂的平阳伯府,是除了当涂县衙最大的私宅。而且每年春假都会敞开大门,让你我这样的平头百姓进去畅玩。”

“我们需要的场地可能不小,咱们又是头一次办展会,不能选太贵的地方。”

“哈哈,月妹妹,你耐心听我讲完……”

岳三娘比她在当涂县生活的时间长,她竟告诉自己,平安伯家的这个怡园竟然是分文不取,免费让大家来游乐!

原因自然是一来平阳伯太夫人礼佛心善慈悲;二来这个地方是人家的多个园子之一,原本就不收钱;三来还真是因为孟月的缘故,她不是之前替太夫人抄过佛经嘛,所以当岳三娘亲自登门去拜访时,老夫人听说是孟月也是这次书展的策划人之一,便不仅不收费,还会额外为她们提供些座椅条凳呢!

“太夫人说,只当是结善缘啦。”

孟月就高兴,道这感情好。善缘再一次应验,果然要多行好事啊。

------

说回书展,这回倒真是借了春假的光。

学子们呼朋引伴地来,原是只想着踏春赏景,再带点好吃的来,只当是郊游了;怡园里头大,能装下他们肆意聒噪的少年意气,更能容下他们那些蹩脚的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才情诗篇,说不得还能遇上个心仪的小娘子……

可等他们来了,却发现,今年的怡园好像和往年不一样。

竟然还有一个那么大的卖书的展位!

更离奇的是,还有一个“随便装,一兜封顶九十九文”的吆喝声。

学子们本就是闲来无事出来玩,见到有新奇的东西,都要来看个明白。

“真的是一兜随便装,只要九十九文?”

不止一个人这样问。

孟月亲自下场解释,“是,只要你的兜子装得下,装到装不下为止,都九十九!”

但前提是要用书展提供的袋子,“一个袋子十五文。”

“我来试试!”人群里轰然来了兴趣,一个姓陈的学子掏出十五个铜板来,“方才我逛了一圈,先前光是四册一套的《状元笔记册》,就要卖两百文,东家,若你真的如此,不得血本无亏吗?”

说着,他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一套《状元笔记册》和一套《蒙学笔记册》装进兜子,“我也不贪心,东家,我就要这两套这个,再来两支羊毫笔……”

“本店童叟无欺,说一兜装满九十九,就一定会兑现,学子你再挑一点儿……”

孟月见他自说自己姓陈,也算是本家,就好好地提醒他。

岳三娘也过来,从每一个展位上的书都拿了一册,主动装进陈学子的麻布兜里。

“这些当真给我?这五六本每本平时都要至少三十文一册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那会算账的,心里的算盘都已经拨拉开了,羊毫笔六十文一支,两支便是一百二十文;两套笔记册三百五十文,再加上五六本书也是一百多文,加起来总共都有六百多文,可就因为能装进那一个麻袋兜子里,就只要一百文!

这还不算,因为这陈姓学子是第一个买的人,他还得到了龙门书肆赠送的两块小点心——竟是和这四月满目苍翠应季的绿豆糕!

!!!这简直就是跟买白菜一样的价格了!傻子才不占这个便宜吧!

这次书展,想不火爆都难呐!

------

在怡园呆了大半天的时间,带出来的书、文具和绿豆糕、青团等早就供不应求。

岳三娘好几次都想再回书肆搬一些过来,可孟月说什么也不肯。

所以不到日暮时分,她们就准备收摊儿。

有那慕名而来的学子们,还有怡园临近的街坊,在空空如也的摊位前无不遗憾。

------

“感谢诸位捧场,我们的书展因为成本,仅限今日。但我们掌柜的仁义,书展的后三日,书肆里的文具和书本也有三档不同的组合价位,欢迎大家光顾!”

孟月的这一招,其实叫饥饿营销。

确实今日看着卖得很多,但其实刨除成本和人工费,总赢利才五贯。

按照之前说好的分红比例,她今日能分到的就有一贯。

但好在,这样“亏本”的买卖也就这一日,亏不了太多,龙门书肆的名号也就更响了,对往后书肆的经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岳三娘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