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躺着上王者

第44章 这真是....造孽啊!

小说: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作者:

躺着上王者

分类:

现代言情

应天府作为京城,应天府尹的职位不低,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日常也要参加奉天殿朝会。

而眼下的应天府府尹名叫杨顺,字德才。杨顺是洪武朝的老人了,在朝中十六年,三次贬谪又三次复用,一来他的能力不错,被老朱看中,二来就是杨顺在官场上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他有着敏锐的直觉,知道哪些人能惹,哪些人不能招惹。

除此之外就是他卓然的**智慧以及甘愿被贬的魄力.

想在洪武朝安然无恙地当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这一个个哪个不是聪慧过人,功劳傍身的主?可又有哪一个善始善终了?

杨顺能在朝中十六年不仅安然无恙还坐到了如今正三品的应天府府尹的位置上,他自然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除了心中不轻视每一个人,分辨出哪些人万不可招惹之外,杨顺他还擅长审时度势,一旦感觉朝廷的风头不对,他就会考虑远离

是的,远离!

这就是他的办法。

个人无法阻挡老朱的意志,朝堂的漩涡不会因为个人的努力而消失半点,所以杨顺选择远走避祸,主动外派。

胡惟庸案的时候他提前离开了应天府,下放到了地方当差,虽然官位下来了,可小命却保住了.

马皇后去世,他又一次主动离开了应天府

每一次朝中遭逢大变之初的时候,杨顺的第一反应就是离开避祸!

而眼下.

杨顺陷入了纠结中

他的理智告诉他,眼下的朝中时局动荡,各方势力暗中发力,朝廷之中暗流汹涌,最近老朱的表现也颇为异常,从表面上看好似和蔼了不少,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暴虐了一辈子的人,会忽然变成一个好脾气的好好先生?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杨顺是不信。

那么如今的这异常表现,也就极有可能意味着陛下在隐藏着什么.

应天府府衙,今天倒是清闲,没有什么棘手的案子,杨顺坐在位置上脑海里思考着这些日子以来朝中的局势,同时分析眼下的时局揣测老朱的想法.

“陛下性情大变,是在隐藏什么?亦或是在谋划,图谋什么?”

杨顺心中惴惴不安。

他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皇储之争逐渐激烈,朝中每天大臣们都是互喷,撕破脸,而陛下却全然没有半点动怒的意思。

这不对劲,这很不对劲!

杨顺心里升起了警兆.

倘若是十年前,眼下的这局面,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风紧扯呼,自己请罪下放地方锻炼,甭管如何先躲一阵子

哪怕是五年前,杨顺也会说走就走,不带犹豫的。

可现在.

入朝十六年,如今年近五旬

眼下有事皇孙争储的关键时刻,倘若此时离开,或许这辈子就再难回来了

年纪大了,杨顺没有了从头再来的信心和勇气

所以他在犹豫,这一次的选择对他而言十分重要。

是急流勇退,还是再搏一把?

“难难选啊”

杨顺纠结了好几日了,可依旧没有做出决定。

他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以往也十分果决,可这一次,他当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关系往后半辈子甚至关系到整个杨家以及后世子孙.

就在杨顺纠结时,忽的应天府府衙外响起了一阵喧闹.

他的思绪也被这一阵喧闹声给打断。

杨顺不禁皱眉。

这应天府府衙外往日可从未有过这样的喧闹,这好歹是府衙,大明的百姓对于府衙还是有着先天的敬畏感的,不敢在府衙四周大声喧哗.

“外面何事喧哗?”

“你去外面看看。”

杨顺随意点了个人。

“是,大人。”

那人赶忙出门查看

片刻后人就匆匆回来了,脸上满是惊慌之色.

“不不好了大人!祸事了!”

“是燕王,燕王殿下入京了!”

“燕王殿下?”

杨顺一愣,旋即豁然起身。

他是朝廷的三品大员,可在燕王面前,什么都不是,那可是陛下亲子,大明实打实的王爷!

可一愣之后,杨顺的心中疑惑非但没有变少,反而更疑惑了.

燕王入京,这来应天府府衙做什么?

他入京不该先入宫寻陛下吗?这府衙的位置也不在前往皇宫的位置上啊.

虽然心中不解,可杨顺知道一点,那就是燕王来了,自己得出去迎接。要不然得罪了燕王

,这原本就不好过的日子,那就更不好过了

“大人,眼下如何?燕王殿下好像还带了一群人,就在门外!

“还能如何?杨顺翻了个白眼:“还不快带路,随我迎接王爷?

杨顺深谙这朝廷的规矩,燕王朱棣,是他心中被他定义为不可招惹的存在

原本就心中不安的杨顺,这会儿更不安了

这朝中局面已经够乱了,这燕王又入了朝,唉

杨顺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不敢怠慢,赶忙带着人出府衙去迎朱棣

而此时的应天府府衙门口。

朱棣带着十余个心腹一马当先走在府衙门前,周围是簇拥着的看热闹的百姓,朱棣也并未驱逐,而是任凭他们跟着。

至于朱煐三人则是在朱棣以及他的心腹们的身后,藏在众人身后,并不显眼.

“老大,我们何不上前?要不这燕王还当我们怕他嘞。

“他毕竟是燕王,让他先得意一阵,我等先看看这位应天府尹是何做派。

朱煐真正的目的还是让朱棣能够对自己印象更加深刻。

这就得在他最得意之时再痛击,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朱老四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贵人多忘事,这朱老四太贵,经历的事情太多,这要是不让他印象深刻一些,没等登基呢,说不定就把自己给忘了,这可不成!

朱煐觉得自己还是得尽力而为。

当然,对张平等人自然是不能这般说的,于是朱煐随意编了个理由。

张平和方孝孺互视一眼,两人对于这个理由却是深信不疑。

心中对朱煐不由更加佩服。

没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还半点不慌,还想借此看看我大明的官员是何成色,这俨然就是全然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眼里,别人是视金钱如粪土,这朱御史是视性命如粪土啊!

朱棣以及他的这些心腹可不知道朱煐打的什么主意,见三人往后退,只当是三人临阵怯了。

朱棣看了后面的朱煐三人一眼,心中不屑。

若是几人当真敢在这应天府府衙同自己对峙,那还高看对方一眼,可这事到临头却又怕了,当真是外强中干,不堪至极。

“你们若是怯了也晚了,今日既然将我请到了这府衙,不是我进去,便

是你们进去!”

朱棣对着朱煐三人冷笑道说完也不等张平和方孝孺开口大步就往应天府府衙走。

今日的事指定是闹大了朱棣深知老朱那里一顿责罚是免不了的而这一切都得怪这不长眼的三个儒生!

他得让这三人吃个教训让他们也知什么叫做人外有人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这要是不给这三人个教训朱棣咽不下这口气啊!

按照原本的计划当街纵马最多就是受点责骂但也给了朝廷一个台阶让大家看到了自己的态度并非无故不奉诏。

可现在全毁了!

朱棣正要入门恰好就赶上了带着人马走出府衙的杨顺.

杨顺是洪武朝的老臣了他是认得朱棣的一看到朱棣顿时神色一肃。

当真是燕王!

“下官见过王爷!”

“王爷何时入的京?不知王爷来府衙有失远迎还望王爷恕罪。”

杨顺明白双方身份上的差距主动打招呼。

朱棣听着杨顺的话身子骨都不由站的更直了他这会儿很想看看朱煐三人的脸色可惜这三人站在他的身后眼下又不好转过头去毕竟这伸手不打笑脸人应天府府衙的人这般识趣不好拂了对方面子

“你叫什么名字?是何职位?你认得本王?”

“下官杨顺受陛下信赖添为这应天府府衙府尹入朝十六年早先曾与王爷见过只是王爷不识下官不过下官却认得王爷。”

杨顺笑着冲朱棣说道。

朱棣当即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方的这回答他很满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