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海南淘宝考科举(种田) 兰双

第 23 章

小说:

海南淘宝考科举(种田)

作者:

兰双

分类:

穿越架空

“你小子之前不是说不进书院吗?”

稷山对沈宜年之前说的那番范大夫当官无效时间不如直接经商的言论记忆犹新,没想到这个沈宜年几天不见就改了主意?

看来还真是小孩心性没有个定性,就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稷山有些不满,沈宜年见此赶紧说道:

“主要是我家里囊中羞涩,还有娘和小妹要照顾。现在我爹爹回来了,家里也有了起色,我有了空余时间,这才想着终于能够读书好好读书考试了。”

至于考试是为了赚大红包这种事沈宜年就不说了,毕竟他怕挨先生打…

“原来是这么回事。”

听了这话,稷山也就点了点头:

“但是今年书院的报名已经结束了。那你就明年再来吧,参加明年的科举试试。”

“先生,我想试试今年就参加。”

反正考试能攒大几百的红包,这怎么能错过?

再说了,前世考公务员的时候,大家也都是不管准备的怎么样,总要去报名参考练练手,熟悉一下考场氛围。

总之,就是一个重在掺和。

甭管考的考能不能考上,要的就是这种参与感。

稷山听完就摇了摇头,不大赞同:

“你这小子年纪轻轻才读了多少书,就想参加今年的科举?”

“先生,您书房里的书除了诗集我还没读之外,其他都读完了。”

对于在信息爆炸的现代考过十几年考试的人来说,这种古代的书只理解不用背诵的,那读起来还是很快的。

也就是一开始对古文言文不太熟练,等到沈宜年后来读多了,速度起来之后一天就能读好几本。

“什么?几乎都读完了?”

一听这话,稷山都吃了一惊,他看了看这书房书架上上上下下海的书籍,不相信的问道:

“好啊,既然这样,那我考考你。你要是都能回答对了,我就破例再招收你这个学生。”

“先生请出题。”

稷山一路从论语的理解问到了大学中庸,最后还专门加了一道诗词的题目。

虽然沈宜年还没有读到诗集,可是诗词阅读理解嘛,那可是现代高考人的专项擅长!

“首先,要从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开始分析,李白当时刚刚辞官......”

正巧,还是唐朝李白的将进酒,沈宜年当然是从诗词背景一路开始做阅读理解,这回答,只把稷山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个诗词理解居然说的这么好,简直满分!

能无师自通到这份上,要是再稍微加以点拨,说不定这小子还真能考出个样子来?

虽说书院报名早就结束了,可是稷山也不是迂腐之人,碰到这么好的苗子,也就让沈宜年收拾收拾,明天就来来书院上学。

“多谢夫子!”

“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多加勤勉,争取早日考中功名!”

然后就可以暴富买房买地躺平收租了。

沈宜年八心里想的话咽了回去,作揖谢过夫子之后,就离开书院开始买买买。

以前都是在沙滩上练字,现在进书院了,笔墨纸砚当然都得买起来!

束脩就要十两银子,好在手头还有四十两,沈宜年立刻去了集市,一看那掌柜推荐的上好白色宣纸和松香墨就要几十两,沈宜年当然是大手一挥,决定都不要。

有墨能写字就行了,要什么松香味,还有那宣纸,买那么好的能当饭吃?

对于极简主义的现代人来说,笔墨纸砚能用就行,什么高雅上得了台面,还不如留着钱盖房子实用。

“客官,您再看看这砚台,这个砚台虽然贵了点,但是上面雕着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砚,也就只要五十两。这拿出去放在桌上,多有面子?”

“是面子能当饭吃,还是你家砚台能当饭吃?

不要不要!给我找个陶泥做的能洗笔的砚台就行。多于五百文,坚决不买!”

掌柜的:………

掌柜的一番极力推销,然而沈宜年无动于衷,最终只花了三两银子,就把笔墨纸砚全都解决了。

很好,这才符合他们种花人买货的性格,便宜!皮实!划算!

不过,以前都是在沙滩上练字的,他还是得在纸上练练怎么写字才能不染墨,免得明天第一天去书院让人笑话。

“怎么又去买笔墨纸砚了啊?上个月不买过了吗?单单买个砚台你就花出去三十两?”

此时,小周氏刚对完这个月的账,见到这花钱如流水的就花出去了五十两银子,简直是又心疼又抱怨。

要是以前做官的时候这点钱她才不心疼呢,可是现在不比以前了,哪怕她这般算计下来,家里也就只剩下二十亩地,每个月靠粮食和卖鱼,还有女儿编竹蔑做缝纫活的收入,撑死了也就只有二三十两。

“娘啊,这笔墨纸砚都是读书必要的。我要是用的太差,同窗岂不是要笑话我?又怎么会与我结交呢?”

乐文浩还觉得委屈,他都没有买五十两的那个砚台,居然还要被嫌花钱多。

“真朋友是不会因为你用的好砚台和你结交的,你就是虚荣。”

乐香儿编着竹篾说出这话后,乐文浩便立刻瞪了他姐姐一眼:

“你懂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都是考功名必要的花费。”

“怎么你弟弟花点钱你都不乐意?他读出来有功名,你不也嫁的好吗?

好好编你的竹蔑去,我看你个小丫头就是想偷懒!”

小周氏向来向着儿子,骂了乐香儿两句,乐香儿便低下头,不再吭声了。

“还有那个隔壁家的,听说把房子卖给了一户读书人。儿子,这书院里的你可认识?别不会也来和你抢功名的吧?”

听到这里,乐文浩想了半天,除了他们流放来的,这书院里儋州本地的大多才学都不怎么好,有的甚至还连三字经都不会背。

尤其是那个沈宜年,上个月开学见他居然在读千字文,怕是连怎么写字都忘干净了。着实让他松了口气。

“放心,娘,就算是来考科举的,那也比不过你儿子我。”

这么一说,小周氏就放心了,隔壁那买主买了房子之后听说要推了重盖,看起来像个有钱的。

到时候隔壁家新入住,她就找机会多去带着儿子串门蹭几顿饭,还能省下不少饭钱。

小周氏还在心里叭叭的算着账,而此时回了家的沈宜年正赶上拿着地契的自家老爹。

“来来来,咱家盖房的地有了,就差儿子说的水泥青砖二楼大瓦房了!”

周氏赶紧拿过地契去去瞧,见到这白底黑字和签名,高兴的不得了。

终于可以不用再住这破茅草屋子了!

自家男人回来了,这房子也马上就有了,看起来她家的生活是终于回到正轨了啊!

“对了,我都没告诉你小姨,咱家马上就要搬到她家隔壁,到时候等咱家房子盖起来乔迁新居的时候,想想她家那反应,我就乐呵啊哈哈哈。”

看着自家老爹还得意的笑出声来,沈宜年这才发现,原来他老爹也和他一样,是个乐子人。

“嗯,那爹你就等儿子的到时候把这房子一盖,咱家风风光光入住,羡慕死他!”

这么一说,一家四口都很是高兴,晚上连周氏都多吃了一碗蛤蜊汤。

这简简单单一顿饭,又是清蒸螃蟹和蛤蜊,老两样只把吃货小小看的都发愁。

不想吃了!天天都是螃蟹,真的不想吃了呜呜呜!

“放心,明天哥哥就去赶海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新鲜的货,到时候就不用再吃这老两样了。”

周氏倒是对吃的完全无所谓,知道儿子明天要上学了,高高兴兴连夜就缝了一个书箱出来让自家儿子背上试试。

第二天,沈宜年一大清早就准备去读书,周氏急忙把他拽住,让他试试这个缝出来的书箱好不好用?

沈宜年盼着这书箱,有子母扣,还有两个兜,后面还有两条背带,顿时整个人都惊了:

“娘你厉害了啊,咋把书包都发明出来了?”

沈宜年试了一下,这大小还挺合适,关键这防雨布做的书包还防雨,简直不要太好用。

“我这不想着你要读书吗?这要是把书淋坏了多可惜。”

这书包又轻便又好背,还防雨,想来书院的学生肯定都想买,沈宜年顿时眼前一亮:

“娘啊,你可真是太厉害了!我再多买点布,咱以后还能在书院卖书包!”

现在家里面自家老娘靠着一手裁缝手艺,做书包雨衣绣沈氏的袜子字样赚钱,而老爹大手一挥,包下全部家务和饭食,小小左右看看,觉得自己无事可做,便抱着家里新来的龟大爷,坐在三轮车车厢里和自家哥哥一起去赶海。

“不要抓螃蟹了,哥哥我真的不想吃了!”

一个个卧沙的螃蟹在他眼前跑得飞快,沈宜年下意识要抓,就被小小一把抱住腿,于是只能躺平的看着螃蟹和扇贝从他眼前挖沙坑把自己埋好了。

算了算了,今天就放螃蟹们一条生路。

可是不吃螃蟹扇贝,那吃什么?

沈宜年思索了一阵,随后就沿着沙滩走了走,直到看到了一处礁石林立的地方,随后就踩着礁石往礁石底下寻。

小小好奇的跟在后面,她个子小,稍一蹲下便哇的一声:

“水里有蛇,哥哥快跑!”

这儋州究竟是什么地方?林子里全是蛇就算了,怎么水里还有蛇?

小小一下跑出好几十米远,却见到自家哥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小小别怕,这不是蛇,这叫鳗鱼,肉可香了!”

沈宜年说完,就猫着腰悄悄踩到水里。

鳗鱼这东西滑不溜手,可不能让它跑了。

鳗鱼那一嘴牙齿长得还挺尖锐,而且也很凶猛,所以抓的时候一定得小心。好在沈宜年之前在淘宝买的赶海工具里送了了金属大长夹子,正好也可以派上用场。

沈宜年用大夹子够了两下,大白天正睡觉的鳗鱼忽然被捣鼓了几下,一下子就窜逃了出来,然而却一头撞在旁边的礁石上,只把鱼都撞懵了。

晕晕乎乎半天没缓过劲来到鳗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