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椿,下次你替我参加乡试吧。”
“大公子,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李椿一直照着谢夔的字练字,笔迹已有九成像他。
对于李椿这个弟子,谢夔十分上心,甚至提前为她规划好了出府后的差事:“若日后出府,你先支个摊子写家书写对联糊口。等嫁人了,就去大户人家教那些闺秀。”
李椿不解,歪着头问谢夔:“为何要等嫁人后才能去教书呢?”
“你见过哪家的教书先生是个年轻姑娘。”
“万一奴婢一直未嫁人呢?岂不是只能糊口度日。”
李椿对谢夔为她选择的差事,有太多的意见。
谢夔觉得她孺子不可教,白白辜负他的一片苦心,反问她:“那你准备做什么?”
“和二公子一样,走遍山川湖海。”
“你这点月俸,估计走到第一处便花完了,你到时准备怎么办?”
“就支个摊子写写家书与对联呗。”
谢夔:“……”
期间,沈良玉来过一次,见主仆二人和好如初,以为自己的红娘大业又有了起色。
趁李椿去东厨端茶,她凑到谢夔身边:“你和李椿怎么回事?”
谢夔面无表情:“能怎么回事?李椿日后嫁人后要出府,我多教她点赚钱的法子罢了。”
“唉,我注定做不成红娘了。”
谢斐临走前,曾让沈良玉想想日后想做什么。
这日,她把红娘二字从纸上狠狠划掉。
新岁前几日,建昭帝突然召公主与谢夔入宫赴宴。
李椿时隔很久又见到万家六小姐,她如今已是万嫔,时刻跟在万皇后身后伺候。
当初打了她四巴掌的嚣张姑娘,如今被深宫磨平一切棱角。
安静地端坐在韦妃旁边,不声不响。
李椿第一次见到韦妃,和品红说的一样。
韦妃长得极美,眉宇间有一股英气。
宫宴将开,建昭帝才与萧成道有说有笑地进殿。
赴宴者寥寥无几,建昭帝今日点人,谢夔成了第一人:“听说九龄这次又未中举?”
“回陛下,是。”
闻言,建昭帝笑着与身边的万皇后调笑道:“谢太傅天纵英才,两个儿子却天差地别。庶子梦笔生花,前程大好。嫡子屡试不中,不知是天资如此还是另有隐情?”
待他笑够,又转过头笑意盈盈地问起公主:“姑姑,今日谢太傅未与你一起来吗?”
宁国公主与谢太傅不睦二十余年,宫中人人皆知。
此话一出,公主全身僵直,许久之后才慢慢回了一句:“回陛下,并未。”
见宁国公主面色难堪,建昭帝自顾自和万皇后说起他昨日听到的一个故事:“前朝有一个公主,因年少受宠便瞧不起他人。等到自己失势,他人得势,又巴巴跑来巴结。”
“跟癞皮狗一样,甩都甩不掉。”
当年宁国公主对他说过的话,今日的他一并奉还。
万皇后附和着,捂嘴笑了笑:“陛下这故事,当真好笑。”
帝后二人相视一笑,万嫔也跟着笑起来。
这个故事意有所指。
公主近日频繁入宫,表面说是陪孤寂的万太后消遣日子,实际是想为谢夔谋一个好妻子。
建昭帝察觉后,设今日这场鸿门宴,意要彻彻底底断了她的念头。
谢夔和公主跪在殿中,耳边是上位者高高在上的嘲笑声。
第一个听不下去的是韦妃:“陛下,臣妾心口闷得很,先行一步。”
万太后收了公主不少的字画,不好为难她。
看建昭帝笑完,赶紧让他们母子起来:“长月,先起来吧。”
跪了太久,脚步虚浮。
公主起来时需谢夔搀扶,才堪堪走回座位。
出宫前,谢夔莫名消失。
等他再出现,脸色阴沉进了马车。
“你为何就是不肯听我的劝告?”
他已问过萧成道,今日建昭帝为何突然提起旧事?
萧成道顾左右而言他,最后支支吾吾半晌,才吐露实话:“我听说是因为姑姑塞了不少字画和银子给太后,想让太后赐婚,把沈家大小姐嫁给你……”
他的娘亲,通过赐婚强行拆散别人的姻缘,得到一个不爱自己的好丈夫。
如今又想把他也变成他爹,让自己和一个不爱的人用姻缘绑在一起一辈子。
公主刚受辱,一听见谢夔的质问,立马语气不悦道:“还不是为了你的前程。”
“你哪里是为了我,不过是以为重新有了权势,他就会和你在一起!”
儿子不行就换儿媳,只要她重新拥有权势,她的驸马就会像他们成婚之初那般,不得不和她在一起。
她一直如此笃定。
马车内母子的争吵传到李椿耳中。
没由来的,她裹紧衣服:“真冷呀,怪不得大公子不愿出门。”
正月初一的早间,谢夔收到一条新的平安带。
有人早早放在他的枕边,大概是希望他一睁眼便能得到祝福。
“愿谢夔春祺夏安,秋绥冬禧。”
和他的字迹几乎无差。
“大公子,下雪了。”
他听到有人在门外喊他,他披了一件狐裘,走上前推开窗。
漫天风雪中,一个穿着蓝色衣裙的姑娘笑着对他说:
“大公子,新岁快乐。”
“嗯。”
谢斐在元宵当日回了大城。
人黑瘦了不少,背着一个大包袱。
孟姨娘开门看见是他,抱着他一直哭:“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他给相熟的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全是他在游历途中特意买的,连李椿也有。
所有人中,只有谢夔收到的是一本书。
还是一本写满批注的山水游记。
谢夔私下与李椿抱怨:“我这个弟弟,对你比对我还好。”
李椿宽慰他:“大公子,二公子是希望自己看到的风景,你也能看见。”
他遍历了山河,希望他的大哥也可以看到。
暂时看不见也没关系,他全部记下了。
这里的山多奇石,那里的水清澈如明镜。
谢斐之所以回来,是因他外放之地已定,不日将前去赴任。
是梁州。
沈良玉最爱的梁州。
饯行那日,有人问他,为何会选偏远的梁州:“梁州这种蛮荒之地,山林多,多少人去了连命都没有。”
那人实在不能理解谢斐的选择,很是为他惋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