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正常,钱塘王虽是太祖时封的世袭不降等的爵位,跟当今陛下这一系的关系,也是从这代钱塘太妃开始的。
钱塘太妃乃是先帝的嫔妃,跟太后是闺中密友,又嫁了同一个夫君,两人在后宫联手,一个为皇贵妃,一个为贤妃。
钱塘王乃是先帝过继给先王的,算血脉,他跟当今陛下是亲兄弟,这世子跟李从是堂兄弟,血缘这么近,相貌相似也属正常。
“很少有女孩家能跟静儿相处和睦,静儿很喜欢你。”世子大名李续,小名长生,谢明枝早就打听好,与静县主是双生子,生母是先王妃。
“县主赤子之心,谁见了都会喜欢。”
其实静县主只有三岁心智,不太知道轻重,就像现在,哪怕表达喜欢,抱着她的手臂,也太紧了,用了太大力,她的手臂没意外的话应该是青紫了。
可看见这姑娘,她就想起自己的女儿,而且她的确需要借王府的势,所以这些小小的伤势,她完全不放在眼里。
世子笑了笑:“也就只有谢姑娘会这么说,静儿已经,很久不曾这么开心了。”
谢明枝其实不太相信,静县主哪怕痴傻无比,又没亲生母亲护着,可老太妃还在,世子也还活着,纵有愿意巴结她而忍耐着的吧。
“的确有人为了讨好祖母接近静儿,但那些人哪怕是装模作样,都装不下来,她们眼里的瞧不起,总是很赤裸,谢姑娘跟她们都不一样。”
这位世子声音平缓清越,这样的人本该十分受欢迎才对,可谢明枝得到的情报却是,这位世子的婚事一直很不顺利,他今年及冠了才对,可世子妃的人选却一直没定下来。
而且上辈子,在元京宫宴上,钱塘王世子另有其人,并非眼前这一位。
他这样不良于行,身体还病弱,大约是没撑到继承王位的时候,就去了。
怪不得静县主上辈子的结局也那么惨,能继承王位的兄长去世,能保护自己的祖母却越来越苍老衰弱,王府不成为继室王妃一手遮天的地方才怪呢。
她救了县主那天,说是县主自己乱跑,周围丫鬟婆子全都消失,一个心智不全的姑娘,却中了春药,怎么看怎么有猫腻吧。
按照谢明枝的经验,肯定是那位王妃做的手脚。
谢明枝摇摇头:“我跟其他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同,我也有求老太妃。”
世子笑了笑:“就当是这样吧,不过谢姑娘的耐心,比别人要好的多,以后你若能常来,静儿一定会很高兴的。”
“常,常来!”
静县主抱住她的手臂,力气又紧了紧,那双亮晶晶的眼神望着她,像小狗一样。
谢明枝是感觉手臂有些疼的,原本她打算忍耐,救了静县主一命,她也得到了太妃的提携,算是等价交换。
但现在,谢明枝轻叹一声:“县主的力气有些大,这样抱着我的手臂,臣女有些疼呢。”
世子静静的看着,微微挑眉,她如果真的更有所求,就该忍耐才是,然后背地在他跟祖母看不见的地方蛐蛐。
静县主眨眨眼,一脸迷茫。
谢明枝拍拍她的头,将她的手轻轻拽下来,可能察觉她的爱护,静县主并未反抗。
“县主想要有朋友,要跟别的姑娘一起玩,力道就要放轻,因为力气太大,可能会伤害到别人呢,像这样,就很好。”
谢明枝拉着她的手:“牵着手,好嘛?”
静县主呆呆的,重重点点头,已经完全听从谢明枝的话了。
就算心智不全,但可以引导她克制自己,不过看老太妃那溺爱的程度,大约总是端着县主的架子,一力让别人忍让。
静县主脸红红的,往日总是撒泼打滚,让嬷嬷丫鬟头疼的熊孩子,在谢明枝身边,乖的不像话。
谢明枝是生了三个女儿的人,不说被她教育的极其出色的长女玉仙,留在她身边的丽仙、穗仙,都是明事理,非常干练出色的公主。
她教育自己的女儿时,就说过,身为公主,这个身份带来的光环,会有无数想要巴结上来跟她们做朋友的人,可这种巴结里,到底有几分真心,并不好说,想要可以交心的朋友,有时候就要摒弃自己公主的身份,要为对方着想。
静县主更是如此,本就心智不全,还因为是县主,被太妃宠爱的不知天高地厚,没轻没重,怪不得身边的丫鬟婆子没一个真心待她,会为她考虑,全都被继室王妃收买,也侧方面说明,老太妃的失败。
世子叹道:“我真是,从未见过静儿这么乖,谢姑娘你以后常来王府,好嘛?”
谢明枝温声颔首,心里却有计较,来不来的,也不是王府说了算。
“谢姑娘在寿宴上送来的那只瓷花篮,实在惊艳,谢家窑厂之前并没出过这么好的东西,听说是谢姑娘的法子,谢姑娘是闺阁女郎,竟也对烧瓷这么了解吗?”
“的确知道一些方子,不过技艺不精,世子也喜欢瓷器?”
世子有些遗憾:“谁能不喜欢呢,窑火凝脂玉,素瓷传静夜,大周人哪有喜欢瓷器,若我不喜欢,大约也参与不上话题,会更不惹人喜欢吧。”
谢明枝明智的没答话。
这青年虽贵为世子,却很忧郁,显得很破碎。
他的处境,倒也能让人理解,不错谢明枝却很谨慎,并没有迅速下结论。
“不过比起那种万紫千红,我倒是更喜欢单色釉,所谓大道至简,大俗即大雅,而且单色釉有些颜色,更难烧,比如红瓷。”
世子叹了一声:“去年陛下做寿,父王想寻一套红瓷器送去元京,可钱塘这些大大小小的窑厂都烧不出。”
“臣女也许能想想办法,不过臣女也并非那些匠人师傅,若烧不出也请世子不要怪罪。”
“怎么会呢,谢女郎若真能烧出来,是本世子该谢谢你。”
世子忽然顿了顿,望向谢明枝身后。
老太妃站在那里,已经不知看了多久。
被老太妃邀请进内室坐的时候,谢明枝将装着银票的盒子推了过去,老太妃有些满意,温言对她说,已经以钱塘王府的名义推荐了谢家大姑娘,并且把她的名字抹除掉了。
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话之后,老太妃问她,谢家窑场可想成为官窑。
成为官窑,给皇室供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