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爹,大明首辅张居正 李诗情

11. 第 11 章

小说:

我爹,大明首辅张居正

作者:

李诗情

分类:

古典言情

张居正坐在书桌前,揉着酸痛的腕骨。

听到天幕所言,他心念电转,瞬间就有了主意。

李太后虽然尊称为太后,实则尚未荣封,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而今,倒是给他递了个‘雪中送炭’的梯子。

看向天幕中,边疆苦寒,不知有多少将士被冻成冰雕,他心里也难受。

他们用血和汗戍守边疆,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张居正眸色微沉。

腰腹间传来隐约的疼痛,他弓着身子,努力地平息身子的不适。

片刻后,额角便是细密的汗珠。

张敬修递来一方素白的手帕,浸了温水,示意他擦拭。

“爹,朝政固然要紧,你的身子也要静养才是,不要这样劳神,就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

他连声叮嘱。

张居正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说,擦掉额上汗珠后,这才低声道:“拿纸笔来。”

他执笔,认真衡量过措辞,这才缓缓下笔。

隔日,他就拿着写好的折子,去找万历小皇帝了。

寻常见礼过后,便开口了。

“皇上,昨日天幕中说,应当尊称您的生母为李太后。”

万历自然高兴,他想让自己母亲做太后,无可厚非,但有一个拦路虎,就是陈皇后。

倒也不是对方阻拦,陈皇后没有发出任何感想。

但人家是先帝的皇后,是名正言顺的太后。

这就有些不好办了。

“那依张先生而言,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个事?”万历满含期待地问。

张居正递上折子,满脸恳切道:“臣提议,尊封先帝陈皇后为仁圣皇太后,尊封李氏为慈圣皇太后。”

两宫太后,自景泰帝开始,就尊嫡母孙氏与生母吴氏为两宫太后,再有嘉靖朝时,嫡母陈氏和生母蒋氏,也算是遵了祖制。

万历激动的小脸通红,满是仰慕地看着他,笑眯眯道:“张先生,你真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心病。”

他才十岁,正是和母亲感情深厚的时候。

得知能有这样的好结果,他简直高兴坏了。

当即就扎进李太后的怀里,乐呵呵道:“太好了!太好了!”

李太后则心情复杂。

在原先,她是有做太后的念头,毕竟她是皇帝的亲娘,只要把陈皇后熬死,她的上位就理所当然。

但天幕中说她爹如此不堪,她再想上位就难了。

现在首辅愿意递来这个梯子,也是示好的意思,她心里瞬间就明白该怎么做了。

“天幕给我们指了明路,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成为你的掣肘。”

李太后言辞恳切。

说自己已经罢黜父亲的爵位,并且永不再封。

她心里很是感激,觉得废高拱立张居正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以高拱那嚣张狂妄的性子,怕是要压得她们母子透不过气。

*

张府。

张敬修昏昏欲睡地躺在躺椅上。

近来考成法推行顺利,经验值很是上涨了一波。

他特意设置成养身丹的进度条,看着已经破半,心里就高兴。

光从进度条,就能看出他爹这个勤劳的小蜜蜂,真是一点都没偷懒。

现在他爹越发忙碌了,原就宽松的衣衫,挂在身上,更是晃荡。

好在未来可期,感觉养身丹马上就能兑换了。

张敬修乐完,一想到他爹快回来了,但他的功课还有许多,只得蔫哒哒地捧着书。

在现代时,十年寒窗苦读,谁能想到穿越到古代了,再加二十年寒窗苦读。

他有点体会到鲁迅孙子的不快乐了。

据说,当年鲁迅孙子在班上,老师总是让他写作文,他说他不会,没有文采,但老师不信,说你是鲁迅的孙子,怎么能不会写文章。

鲁迅的孙子不胜其扰,就把包袱卷一背,参军去了。

这下你可不能让我再写文章了吧?

然而事与愿违,他又被安排学医。

张敬修现在就很能和他共情,他爹是神童,是江陵才子,但他只想做个大明纨绔子弟!

他翻了个身,接着睡。

“敬儿。”身后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

张敬修心中一惊,慌得连忙爬起来,满脸讨好地笑:“爹,你忙完回来了,我给你捶捶肩,捶捶背。”

他握着拳头就冲上去了。

张居正素来仪容峻整,外庄内平,偏长子跳脱轻佻,隐隐有纨绔之象。

他无奈叹气。

“我不累。”张居正挥手。

他换上家常衣裳,想着歇歇脑子,便提着小篮子,去院中摘辣椒。

牡丹已经开败了,辣椒也熟了。

“近来朝中事忙,那考成法颇为得罪人,你出门时,多带几个家丁护着你,省得吃亏。”张居正叮嘱。

“知道了。”张敬修应了一声。

【我一直在想,假如明朝的皇帝都站在朱元璋面前,那他先抽谁?】

【第一当然是朱祁镇,我们的叫门天子,每一个盘点昏君的帖子,都少不了他断送大明五代明君的光辉事迹。】

【二十万精锐大军,和着一堆将臣全送了,这样的功绩,上下五千年都难寻。】

【第二个就是万历吧,作为摆宗,他的一系列骚操作再次断送大明的气数。】

【然后就让除了朱允炆以后所有皇帝都站着给他抽,谁让他们不是朱标的后代?】

【但要说,明朝的文臣,那真是大明的脊梁系列,文人的风骨,在摆宗之前,那真是比铁还硬,比刚还强。】

【以嘉靖、隆庆、万历朝来说,铁打的内阁,流水的首辅,从杨廷和、张璁、夏言、徐阶、李春芳、高拱、张居正等,都是一等一忠君爱国的人物。】

【但是清算抄家过后,大家发现,哎,我把活给干完了,但是命也丢了,那清算是真凶啊,不光首辅的后代,甚至连兄弟都要连根拔起,和诛九族有什么区别?】

【从此,摆宗怠政加心狠手辣,让内阁成为派系之争,埋下剧烈党争的伏笔。】

【这也是‘明,实亡于万历’这个谶言的原因之一。】

【我设想了很多,连把朱元璋从地府请来把万历抽一顿都想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完全自己就有能力解决这个事。】

【之前就说过,他要是当个刘禅,平衡各方势力,做个半聋半哑的家翁,大明的日子也好过。】

【他要是想奋起,那也很简单,甚至不需要他做什么,只要把首辅大人的拥趸钉在主要位置上,把改革进行下去,他也不至于会被朱元璋抽屁股。】

【所以朱元璋什么时候能从地底下出来,抽一顿万历?】

*

皇宫。

万历看着天幕连他祖宗都骂,人都麻了。

他站在原地跳脚,却又无计可施。

“别骂了!朕知道错了。”他捧着晕乎乎的脑袋。

大明的里子都快被揭完了,他现在已经不担心家丑外扬怎么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