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Z世代艺术家 起酥面包

第272章 都给我疯

小说:

Z世代艺术家

作者:

起酥面包

分类:

悬疑推理


上辈子的《英雄》国内票房2.5亿,便已经足够鼓舞人心。

现在,票房即将冲刺4亿,堪称是举国轰动。

没在这个时代生活过的人完全理解不了,《泰坦尼克号》的3.6亿票房到底给中国电影人带来了怎样的压抑和绝望。

在原本的历史中,大船的票房记录直到十一年之后才被特殊电影《建国大业》打破。

十一年间,02年的《英雄》2.5亿,06年的《黄金甲》2.9亿,07年的《变形金刚》2.82亿,08年的《非诚勿扰》2.5亿……

有哪部电影接近过大船吗?

严格来讲,没有。

98年的3.6亿和08年的2.5亿俨然是天壤之别。

很多软骨头常常不屑的讲:“国产电影怎么破3亿?破不了的你知道吗?!”

现在是2003年初,情况还没有恶化到那种程度,可是国产电影最高几千万的票房只会让差距看起来更大。

有尊严的中国电影人在开会时根本不敢提大船。

对外开放派开会时必提大船。

谁能想象那种难堪?

方星河就属于理解不了的那类人,所以,在得知《英雄》即将冲击3.6亿票房时,他哦了一声,点点头,示意知道了,然后转头就重新扎进自己的事业中。

如此轻描淡写,不以为意。

然而,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早在《英雄》刚过3亿就开始发癫。

“**!《英雄》不会真能干翻大船吧?!”

网络上随随便便一条留言,开启了全网跟踪票房的盛况。

每一天,天涯里的最热贴都是《英雄》的今日票房。

其实到了3亿以上,该看的想看的人早已看过,《英雄》的日票房一路回落至500万左右。

哪怕是双版本来回割,也只有年轻人买账,还得是城市青年才有看两遍的闲钱。

任谁来看,《英雄》的票房潜力都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

卫萍天天出面接受采访,大嘴巴一顿叭叭叭,想尽办法拉动市场,但是,每日票房还是一路走低。

满天星?

满天星也冲不动了,她们是第一时间看的电影,然后又在方版上映时重看了不止一遍。

国内的中坚级满天星人数真不少,一千多万,但现在的中国可不是二十年后的那个盛世,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所有人进行娱乐消费。

按照方星河之前的测算,女性、粉级足够高、城市户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内地满天星最多最多100万人。

剩下的1000万出头,想赚她们的吆喝都派不上用场。

非自媒体时代,这些粉丝唯一的作用就是向上提纯、留待日后,指望她们冲票房冲销量纯属异想天开。

所以,国内满天星基数虽大,贡献却远远不及日韩。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很多县城,10块钱一张票的那种老式影院都是初中生消费不起的高奢活动。

大概在总票房冲到3.3亿的时候,《英雄》的日票房就已经回落到300万左右。

看样子,只能是靠时间去磨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间点,人民日报转载《电影周刊》主题文章,忽然主动吹响冲击3.6亿票房的号角。

“中国电影之光!”

大标题之后的小标题是“全华班阵容的《英雄》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可能在Z世代看来,这题目不怎么样,但在此刻,副标题里面全是敏感词,太容易让国人高潮了。

文章的主题就一个——

好莱坞电影压在我们头上那么久了,你们能忍吗?

本质上就是在玩情绪,可这一次,他们真的在正确的时间戳对了点。

“孱弱的中国电影行业仿佛曾经百年积弱的中国,那时的我们不得不打开国门,羡慕地看着洋火、洋酒、洋烟大行其道,并在洋枪洋炮的威胁下坐视我们的手工业一片哀嚎……

本质上如今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局面和当时没有丝毫不同,好莱坞大片甚至比那时的联军更强大,它早已兵不血刃地轰开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文化大门,用更高级的叙事、更精美的画面、更华丽的特效、更可怕的资本实力碾压所有贫瘠落后的市场……”

文章的前半部分非常悲观。

——或许不应该形容为悲观,因为它阐述的是事实,只是相对刻意地引导了情绪。

于是,后半部分的扬,确实叫人激荡且释放。

“幸亏在艺术世界里,资本、工业、制度、经验、市场……所有的所有,都要为才华让路。

一个天才,便可以跨过一切不利要素,实现非常规反超。

我们通常管这种反超叫做‘天才的灵光一闪对于规范性工作成果的碾压’,好莱坞有强大的电影工业,而我们有天才。

天才演员、天才编剧、天才导演、天才武指方星河的第一次出手,便为原本只是一部画面奇观的《英雄》添上了至关重要的灵魂……”

省略一万句对方哥的赞美,文章的最后,图穷匕见。

“方星河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英雄》的海外成绩是他的功勋章,他充分证明了中国电影人完全能够拍出享誉世界的好电影。

现在,轮到我们去做该做的事了——告诉世界,中国影迷有审美、有热情、有态度,愿意为了国产的好电影贡献力量。

我们将向压在头上4年之久的那座大山发起冲击,彻底掀翻它,并且继续鼓励所有全心全意探索电影边界、用心去拍好电影的中国电影人,叫他们只管专注于创作……

泱泱华夏,过去、现在、未来,从不曾让英雄孤军奋战,方星河已经向好莱坞乃至于全世界发动冲锋,而我,绝不会驻足观望、怯懦畏战、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我将竭尽所能,有声音便发声,有力量便出力,做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做一个英雄背后的普通人,做一个幸福的影迷……

是的,我是幸运的,你们也是幸运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蛮荒的时代,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你们和我,将是这场奇迹共同的见证者和缔造者。

而要做到这些是那样的简单——走进电影院,发自内心的享受这场英雄盛宴,剩下的尽管交给时间,交给领袖,交给天才……”

现在还是文字的时代,人们喜欢阅读那些带有强烈情绪的长文,而不是用一个简单的表情来高度概括心情。

因此,当这篇文章被广泛转载之后,普通百姓忽然就燥起来了。

看电影=爱国=文化自信,等式简单粗暴,却格外有效。

因为从大众口碑的角度出发,方版《英雄》确实是一部好电影,画面惊艳打戏震撼故事完整,哪怕特别不喜欢结尾也不至于感觉票钱白花。

在质量足够优秀的前提下,能以如此简单的方式进行一次爱国行为,太多人愿意付诸行动。

于是,开始有大量的普通人走进电影院。

此处的普通人,指的是平时没有电影消费习惯、一年最多看一场电影的非爱好者。

他们或者是中年夫妻,或者是工作忙碌的蓝领,或者是重度盗版影碟用户,这一次,在一股爱国浪潮的驱动下,带着十足的新鲜感走进影院。

《英雄》的票房,忽然反弹到千万级。

3天时间,轻松冲过3.6亿!

当《泰坦尼克号》终于被赶下影史第一宝座的那天,到处都是欢呼。

互联网上,天涯、语聊、QQ、星网……

现实中,精神股东们呼朋引伴意兴飞扬……

报刊电视台,全频道播报,各种贺词花样百出……

《英雄》在全世界拿到了4亿多美元的票房,在国内却不如这3.6亿更重要。

因为意义格外不同。

然而一切仍然没有结束。

2月15号当夜,新闻联播用5分钟时长详细介绍方版《英雄》的海内外成绩,将之形容为“文化阵线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百姓愈发激动,除了那些怎么样都看方星河不顺眼的所谓文化精英、城市小资、哈外洋奴,普通群众全都欢欣鼓舞。

自发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人数,进一步扩大。

再过3天,票房直冲4亿。

破掉4亿记录的时候,票房潜力真正意义上耗尽了。

但是……咱家自有特殊国情。

教育口忽然开始组织学生观影,理由非常强大且正当,出自于**——

“我国杰出电影《英雄》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意识是对广大中学生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自古以来,大一统思想便是根植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是的,教育口专门提起了大一统思想。

经过一顿乱战,方星河那片《中美方世》仍然没能打服国内文化买办们的硬嘴,高呼自由的斗士仍然振奋激昂,但是官方不跟他们玩了,官方直接下场定性定义定调。

虽然教育口没那么权威,但是他能影响到的学生多啊!

霎时间,《英雄》票房重新打满鸡血,嗷嗷叫着一路上涨。

学生们也满意——尤其是小学生。

不用上课,看的还是《英雄》这种功夫电影,简直不要太开心。

父母不带他们看,学校组织了,看爽了之后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