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被他重重地顿在桌面上。
金红色的茶水猛地晃荡出来,溅在深色的木板上,洇开几片不规则深斑,像干涸凝结的血。
“用尽了赔偿的钱,掏光了家里的积蓄……最终……人还是没救回来。”
“好好一个人……就那么没了。”
“丢下一双儿女及寡母。”
他的声音干涩,眼神空洞地望着对面墙壁,仿佛穿透了坚实的水泥砖石,望见了那个摇摇欲坠的山村寒舍,“娘一下子就垮了,整天不言不语地盯着墙角那截没刻完字的木牌牌。”
“她勉强撑了不到半年,那根弦……”
他重重地吸了口气,像是要把肺里的痛都吐出来,“那根死死绷着的弦,也断了。”
“医生说是癌……查出来没多久,就紧跟着父亲走了……”
江昭阳清晰地听见刘明迪胸腔里极力压抑的抽气声,也看见他搭在桌沿那只手背上因过度用力而绷起的青筋,像蜿蜒的山丘凸起。
刘明迪苦笑着摇头,“母亲是长期忧思过度,积郁成疾。现在想来,母亲或许是故意随父亲去的,她太累了,累到再也撑不下去了。”
沉默沉重得像块湿透的厚毡布,压在两人之间。
窗外忽然刮过一阵风,竹影在窗纸上疯狂摇曳,仿佛无数只挣扎的手。
刘明迪端起茶杯,手指微微颤抖着送到唇边。
茶水已经凉了,带着一股涩味滑过喉咙。
他放下杯子,瓷器碰在桌面,又是一声脆响。
那溅开的水渍已半干,在深色桌面上留下浅褐色的顽固印记。
“爹娘一走,家……彻底塌了。”
他垂下眼睑,声音低沉,像是从胸腔深处一点点掏出来,“现在只有一贫如洗的家。”
“真正的一贫如洗……锅碗瓢盆都凑不齐四个。”
“姐姐当时……高三下学期刚开学没几天。”
他的目光停在桌面深褐色的茶渍上。
“她一直都是成绩拔尖的那几个,老师同学都说她是能跳龙门的好苗子……清北不敢说,顶尖的大学是有指望的。”
“那时候,亲戚都是穷亲戚,谁也指靠不上。”
“老师和几个亲近的同学来过家里,想劝,想拉扯一把,想凑点钱让她把最后那点高中念完……”
刘明迪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有某种坚硬如铁的东西哽住了他的喉咙。
他用手指无意识地来回描摹着那深褐色的水印边缘。“可面对家里连米缸都快
见底的破败光景,看着刚上初中、瘦成豆芽菜一样的弟弟,姐姐……一声没哭……谁也没告诉。”
“就是自己默默跑回学校,没去上课,径直去了教导处……”
说到这里,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肩膀不自觉地向上耸动了一下,仿佛胸口承受着某种无形的重击,“一张退学申请书,就那么递上去了。”
“没有告别?”江昭阳的声音很低沉,近乎于自言自语。
这些细节太过真实,不可能是编造的。
刘明迪抬起头,眼神像打磨过的黑色燧石,锐利而冰冷:“告别?跟谁告别?”
“跟书本告别吗?”他嘴角牵起一丝没有温度的笑,是冰,带着彻骨的寒意。
“她回来时,脸色白得像一张漂在水里的纸,眼神却是空的,看人直直的,一点光都没有。”
“手里捏着几张皱巴巴却沉得要命的钱——那是学校看不过眼,给的最后的助学金——就这么点钱,被她攥得比命都紧。”
他再次停顿,似乎需要从追忆的那片冰寒与空白中汲取开口的力量:“从那天起,她就扛起了本该属于一个男人的担子。”
“那时候,她……她还不到十八岁。”
刘明迪的声音微微有些发紧,“退学在家,那点子助学金能撑多久?要吃饭,弟弟要上学。那就……自己刨食!”
她站在父母的坟前,拉着弟弟的手说:‘这个家以后就靠我们俩了。你一定要继续读书,考上大学,这是爸妈最大的心愿。’”
江昭阳的目光落在刘明迪那只依旧按在桌面茶渍上的手。食指的指腹无意识地在深褐色边缘刮擦着,动作细微却带着一股狠劲,仿佛要刮掉什么洗不掉的污痕。
“从那以后,姐姐就扛起了整个家。”
“她天不亮就摸黑下地。”刘明迪的声音缓慢地碾过空气,每一个字似乎都沾满了那些沉甸甸的、灰蒙蒙的土坷垃,“别人家精壮劳力才干的活,她咬着牙抢锄头。”
“肩上勒出紫红色的道子,肿了消,消了肿,最后结了厚厚的老茧。”
“手指缝里永远洗不净带着锈红的黑泥。”
“农闲了,就用背篓背上一点点自家地里舍不得吃的细菜,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集市上。寒冬腊月,集市的地面冻得硬邦邦的,风割得人脸皮子疼。”
“她缩在墙角,手指冻得萝卜似的……呵,那还是冻裂的口子,见风渗着血!”
“就为了几**几块地凑弟弟的书费学费。”
他的叙述极其平静,不带任何煽情的渲染,越是这样,那些画面越带着原始的粗糙和疼痛,一下下撞在江昭阳心头。
他能想象那个瘦弱而坚韧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生活压得几乎佝偻,却始终挺直着肩背。
“不够,远远不够。”刘明迪的目光缓缓从桌面移开,望向江昭阳背后的某个虚空处,仿佛穿透时光的幕布看到了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女,“念书烧钱啊,高中的书费杂费,笔墨纸砚……更别说弟弟眼看着也要考高中了。”
“她还能怎么弄钱?她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替人剥棉花、糊纸盒,手指磨得一层层脱皮……”
“夏天在砖厂搬砖,手上磨出的血泡一层叠一层;冬天在河边帮人洗衣服,双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那丝冰凉的苦笑又浮了出来,“有一次她在纺织厂打短工加班到深夜,实在太累了,手指被机器绞了进去,差点整根食指都被切掉。”
“为了不让弟弟担心,她硬是瞒着他,自己找了点草药敷上,继续工作。”
见底的破败光景,看着刚上初中、瘦成豆芽菜一样的弟弟,姐姐……一声没哭……谁也没告诉。”
“就是自己默默跑回学校,没去上课,径直去了教导处……”
说到这里,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肩膀不自觉地向上耸动了一下,仿佛胸口承受着某种无形的重击,“一张退学申请书,就那么递上去了。”
“没有告别?”江昭阳的声音很低沉,近乎于自言自语。
这些细节太过真实,不可能是编造的。
刘明迪抬起头,眼神像打磨过的黑色燧石,锐利而冰冷:“告别?跟谁告别?”
“跟书本告别吗?”他嘴角牵起一丝没有温度的笑,是冰,带着彻骨的寒意。
“她回来时,脸色白得像一张漂在水里的纸,眼神却是空的,看人直直的,一点光都没有。”
“手里捏着几张皱巴巴却沉得要命的钱——那是学校看不过眼,给的最后的助学金——就这么点钱,被她攥得比命都紧。”
他再次停顿,似乎需要从追忆的那片冰寒与空白中汲取开口的力量:“从那天起,她就扛起了本该属于一个男人的担子。”
“那时候,她……她还不到十八岁。”
刘明迪的声音微微有些发紧,“退学在家,那点子助学金能撑多久?要吃饭,弟弟要上学。那就……自己刨食!”
她站在父母的坟前,拉着弟弟的手说:‘这个家以后就靠我们俩了。你一定要继续读书,考上大学,这是爸妈最大的心愿。’”
江昭阳的目光落在刘明迪那只依旧按在桌面茶渍上的手。食指的指腹无意识地在深褐色边缘刮擦着,动作细微却带着一股狠劲,仿佛要刮掉什么洗不掉的污痕。
“从那以后,姐姐就扛起了整个家。”
“她天不亮就摸黑下地。”刘明迪的声音缓慢地碾过空气,每一个字似乎都沾满了那些沉甸甸的、灰蒙蒙的土坷垃,“别人家精壮劳力才干的活,她咬着牙抢锄头。”
“肩上勒出紫红色的道子,肿了消,消了肿,最后结了厚厚的老茧。”
“手指缝里永远洗不净带着锈红的黑泥。”
“农闲了,就用背篓背上一点点自家地里舍不得吃的细菜,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集市上。寒冬腊月,集市的地面冻得硬邦邦的,风割得人脸皮子疼。”
“她缩在墙角,手指冻得萝卜似的……呵,那还是冻裂的口子,见风渗着血!”
“就为了几**几块地凑弟弟的书费学费。”
他的叙述极其平静,不带任何煽情的渲染,越是这样,那些画面越带着原始的粗糙和疼痛,一下下撞在江昭阳心头。
他能想象那个瘦弱而坚韧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生活压得几乎佝偻,却始终挺直着肩背。
“不够,远远不够。”刘明迪的目光缓缓从桌面移开,望向江昭阳背后的某个虚空处,仿佛穿透时光的幕布看到了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女,“念书烧钱啊,高中的书费杂费,笔墨纸砚……更别说弟弟眼看着也要考高中了。”
“她还能怎么弄钱?她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替人剥棉花、糊纸盒,手指磨得一层层脱皮……”
“夏天在砖厂搬砖,手上磨出的血泡一层叠一层;冬天在河边帮人洗衣服,双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那丝冰凉的苦笑又浮了出来,“有一次她在纺织厂打短工加班到深夜,实在太累了,手指被机器绞了进去,差点整根食指都被切掉。”
“为了不让弟弟担心,她硬是瞒着他,自己找了点草药敷上,继续工作。”
见底的破败光景,看着刚上初中、瘦成豆芽菜一样的弟弟,姐姐……一声没哭……谁也没告诉。”
“就是自己默默跑回学校,没去上课,径直去了教导处……”
说到这里,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肩膀不自觉地向上耸动了一下,仿佛胸口承受着某种无形的重击,“一张退学申请书,就那么递上去了。”
“没有告别?”江昭阳的声音很低沉,近乎于自言自语。
这些细节太过真实,不可能是编造的。
刘明迪抬起头,眼神像打磨过的黑色燧石,锐利而冰冷:“告别?跟谁告别?”
“跟书本告别吗?”他嘴角牵起一丝没有温度的笑,是冰,带着彻骨的寒意。
“她回来时,脸色白得像一张漂在水里的纸,眼神却是空的,看人直直的,一点光都没有。”
“手里捏着几张皱巴巴却沉得要命的钱——那是学校看不过眼,给的最后的助学金——就这么点钱,被她攥得比命都紧。”
他再次停顿,似乎需要从追忆的那片冰寒与空白中汲取开口的力量:“从那天起,她就扛起了本该属于一个男人的担子。”
“那时候,她……她还不到十八岁。”
刘明迪的声音微微有些发紧,“退学在家,那点子助学金能撑多久?要吃饭,弟弟要上学。那就……自己刨食!”
她站在父母的坟前,拉着弟弟的手说:‘这个家以后就靠我们俩了。你一定要继续读书,考上大学,这是爸妈最大的心愿。’”
江昭阳的目光落在刘明迪那只依旧按在桌面茶渍上的手。食指的指腹无意识地在深褐色边缘刮擦着,动作细微却带着一股狠劲,仿佛要刮掉什么洗不掉的污痕。
“从那以后,姐姐就扛起了整个家。”
“她天不亮就摸黑下地。”刘明迪的声音缓慢地碾过空气,每一个字似乎都沾满了那些沉甸甸的、灰蒙蒙的土坷垃,“别人家精壮劳力才干的活,她咬着牙抢锄头。”
“肩上勒出紫红色的道子,肿了消,消了肿,最后结了厚厚的老茧。”
“手指缝里永远洗不净带着锈红的黑泥。”
“农闲了,就用背篓背上一点点自家地里舍不得吃的细菜,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集市上。寒冬腊月,集市的地面冻得硬邦邦的,风割得人脸皮子疼。”
“她缩在墙角,手指冻得萝卜似的……呵,那还是冻裂的口子,见风渗着血!”
“就为了几**几块地凑弟弟的书费学费。”
他的叙述极其平静,不带任何煽情的渲染,越是这样,那些画面越带着原始的粗糙和疼痛,一下下撞在江昭阳心头。
他能想象那个瘦弱而坚韧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生活压得几乎佝偻,却始终挺直着肩背。
“不够,远远不够。”刘明迪的目光缓缓从桌面移开,望向江昭阳背后的某个虚空处,仿佛穿透时光的幕布看到了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女,“念书烧钱啊,高中的书费杂费,笔墨纸砚……更别说弟弟眼看着也要考高中了。”
“她还能怎么弄钱?她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替人剥棉花、糊纸盒,手指磨得一层层脱皮……”
“夏天在砖厂搬砖,手上磨出的血泡一层叠一层;冬天在河边帮人洗衣服,双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那丝冰凉的苦笑又浮了出来,“有一次她在纺织厂打短工加班到深夜,实在太累了,手指被机器绞了进去,差点整根食指都被切掉。”
“为了不让弟弟担心,她硬是瞒着他,自己找了点草药敷上,继续工作。”
见底的破败光景,看着刚上初中、瘦成豆芽菜一样的弟弟,姐姐……一声没哭……谁也没告诉。”
“就是自己默默跑回学校,没去上课,径直去了教导处……”
说到这里,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肩膀不自觉地向上耸动了一下,仿佛胸口承受着某种无形的重击,“一张退学申请书,就那么递上去了。”
“没有告别?”江昭阳的声音很低沉,近乎于自言自语。
这些细节太过真实,不可能是编造的。
刘明迪抬起头,眼神像打磨过的黑色燧石,锐利而冰冷:“告别?跟谁告别?”
“跟书本告别吗?”他嘴角牵起一丝没有温度的笑,是冰,带着彻骨的寒意。
“她回来时,脸色白得像一张漂在水里的纸,眼神却是空的,看人直直的,一点光都没有。”
“手里捏着几张皱巴巴却沉得要命的钱——那是学校看不过眼,给的最后的助学金——就这么点钱,被她攥得比命都紧。”
他再次停顿,似乎需要从追忆的那片冰寒与空白中汲取开口的力量:“从那天起,她就扛起了本该属于一个男人的担子。”
“那时候,她……她还不到十八岁。”
刘明迪的声音微微有些发紧,“退学在家,那点子助学金能撑多久?要吃饭,弟弟要上学。那就……自己刨食!”
她站在父母的坟前,拉着弟弟的手说:‘这个家以后就靠我们俩了。你一定要继续读书,考上大学,这是爸妈最大的心愿。’”
江昭阳的目光落在刘明迪那只依旧按在桌面茶渍上的手。食指的指腹无意识地在深褐色边缘刮擦着,动作细微却带着一股狠劲,仿佛要刮掉什么洗不掉的污痕。
“从那以后,姐姐就扛起了整个家。”
“她天不亮就摸黑下地。”刘明迪的声音缓慢地碾过空气,每一个字似乎都沾满了那些沉甸甸的、灰蒙蒙的土坷垃,“别人家精壮劳力才干的活,她咬着牙抢锄头。”
“肩上勒出紫红色的道子,肿了消,消了肿,最后结了厚厚的老茧。”
“手指缝里永远洗不净带着锈红的黑泥。”
“农闲了,就用背篓背上一点点自家地里舍不得吃的细菜,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集市上。寒冬腊月,集市的地面冻得硬邦邦的,风割得人脸皮子疼。”
“她缩在墙角,手指冻得萝卜似的……呵,那还是冻裂的口子,见风渗着血!”
“就为了几**几块地凑弟弟的书费学费。”
他的叙述极其平静,不带任何煽情的渲染,越是这样,那些画面越带着原始的粗糙和疼痛,一下下撞在江昭阳心头。
他能想象那个瘦弱而坚韧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生活压得几乎佝偻,却始终挺直着肩背。
“不够,远远不够。”刘明迪的目光缓缓从桌面移开,望向江昭阳背后的某个虚空处,仿佛穿透时光的幕布看到了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女,“念书烧钱啊,高中的书费杂费,笔墨纸砚……更别说弟弟眼看着也要考高中了。”
“她还能怎么弄钱?她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替人剥棉花、糊纸盒,手指磨得一层层脱皮……”
“夏天在砖厂搬砖,手上磨出的血泡一层叠一层;冬天在河边帮人洗衣服,双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那丝冰凉的苦笑又浮了出来,“有一次她在纺织厂打短工加班到深夜,实在太累了,手指被机器绞了进去,差点整根食指都被切掉。”
“为了不让弟弟担心,她硬是瞒着他,自己找了点草药敷上,继续工作。”
见底的破败光景,看着刚上初中、瘦成豆芽菜一样的弟弟,姐姐……一声没哭……谁也没告诉。”
“就是自己默默跑回学校,没去上课,径直去了教导处……”
说到这里,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肩膀不自觉地向上耸动了一下,仿佛胸口承受着某种无形的重击,“一张退学申请书,就那么递上去了。”
“没有告别?”江昭阳的声音很低沉,近乎于自言自语。
这些细节太过真实,不可能是编造的。
刘明迪抬起头,眼神像打磨过的黑色燧石,锐利而冰冷:“告别?跟谁告别?”
“跟书本告别吗?”他嘴角牵起一丝没有温度的笑,是冰,带着彻骨的寒意。
“她回来时,脸色白得像一张漂在水里的纸,眼神却是空的,看人直直的,一点光都没有。”
“手里捏着几张皱巴巴却沉得要命的钱——那是学校看不过眼,给的最后的助学金——就这么点钱,被她攥得比命都紧。”
他再次停顿,似乎需要从追忆的那片冰寒与空白中汲取开口的力量:“从那天起,她就扛起了本该属于一个男人的担子。”
“那时候,她……她还不到十八岁。”
刘明迪的声音微微有些发紧,“退学在家,那点子助学金能撑多久?要吃饭,弟弟要上学。那就……自己刨食!”
她站在父母的坟前,拉着弟弟的手说:‘这个家以后就靠我们俩了。你一定要继续读书,考上大学,这是爸妈最大的心愿。’”
江昭阳的目光落在刘明迪那只依旧按在桌面茶渍上的手。食指的指腹无意识地在深褐色边缘刮擦着,动作细微却带着一股狠劲,仿佛要刮掉什么洗不掉的污痕。
“从那以后,姐姐就扛起了整个家。”
“她天不亮就摸黑下地。”刘明迪的声音缓慢地碾过空气,每一个字似乎都沾满了那些沉甸甸的、灰蒙蒙的土坷垃,“别人家精壮劳力才干的活,她咬着牙抢锄头。”
“肩上勒出紫红色的道子,肿了消,消了肿,最后结了厚厚的老茧。”
“手指缝里永远洗不净带着锈红的黑泥。”
“农闲了,就用背篓背上一点点自家地里舍不得吃的细菜,走几十里山路到县城集市上。寒冬腊月,集市的地面冻得硬邦邦的,风割得人脸皮子疼。”
“她缩在墙角,手指冻得萝卜似的……呵,那还是冻裂的口子,见风渗着血!”
“就为了几**几块地凑弟弟的书费学费。”
他的叙述极其平静,不带任何煽情的渲染,越是这样,那些画面越带着原始的粗糙和疼痛,一下下撞在江昭阳心头。
他能想象那个瘦弱而坚韧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生活压得几乎佝偻,却始终挺直着肩背。
“不够,远远不够。”刘明迪的目光缓缓从桌面移开,望向江昭阳背后的某个虚空处,仿佛穿透时光的幕布看到了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女,“念书烧钱啊,高中的书费杂费,笔墨纸砚……更别说弟弟眼看着也要考高中了。”
“她还能怎么弄钱?她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替人剥棉花、糊纸盒,手指磨得一层层脱皮……”
“夏天在砖厂搬砖,手上磨出的血泡一层叠一层;冬天在河边帮人洗衣服,双手冻得跟胡萝卜似的。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那丝冰凉的苦笑又浮了出来,“有一次她在纺织厂打短工加班到深夜,实在太累了,手指被机器绞了进去,差点整根食指都被切掉。”
“为了不让弟弟担心,她硬是瞒着他,自己找了点草药敷上,继续工作。”
见底的破败光景,看着刚上初中、瘦成豆芽菜一样的弟弟,姐姐……一声没哭……谁也没告诉。”
“就是自己默默跑回学校,没去上课,径直去了教导处……”
说到这里,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肩膀不自觉地向上耸动了一下,仿佛胸口承受着某种无形的重击,“一张退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