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木暁爻

2. 金手指?

小说:

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作者:

木暁爻

分类:

穿越架空

黎昭边走心里好奇,前世也没听说过有天裂一般的天象啊,还是哪路反王搞出来的?

福王走在黎昭旁边,一手搭上黎昭的肩膀,凑到他的耳边兴致冲冲道:“十哥,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难道是......。”后面的话没再说出来被黎昭手动闭麦了,这熊孩子正值中二期呢,万一说出什么不该说的就麻烦了。

“嘘,此事还没有定论,先把你的嘴巴闭起来。”黎昭一根食指放在唇前,那双遗传自皇帝的凤眸笑眯眯的看着他,福王深刻体会到了那些贵女们为什么要把十皇兄排在美人榜第一了,可真是男女通杀啊。

“唔唔......”福王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把黎昭的手扒拉开,撇了撇嘴,“皇兄,你以后不要这样笑了,容易误人子弟。”

黎昭一巴掌拍在蠢弟弟的头上,“胆肥了啊,敢调侃皇兄了。”

福王气愤道:“十哥,你以后不能拍我头了,我听闻拍头长不高的,我以后可是要当大将军的。”

黎昭一副好兄长的样子,故作又要拍他,“弟啊,这个你放心,据我观察,父母高则子女普遍高,与拍不拍头无关,你肯定还能长高的。”这话可不是欺骗,他们老爹至少有190厘米,他们几个弟兄平均180厘米以上,福王母妃大概有170厘米,在后宫中是名列前茅的。福王如今才十五岁,已经有170厘米了,骨骺线还没闭合,绝对还能长。

福王一脸疑惑,“皇兄你莫不是诓我吧。”

黎昭一脸真诚,“皇兄怎么会骗你呢,你想想我们兄弟姊妹的身高,再对比一下父皇和他们各自母妃的身高就知道了。”黎昭冲福王摆了摆手,乖啊,自己想。

这时文武百官已随皇帝涌出大殿,齐聚汉白玉广场上。只见苍穹之上,好像天空生了一个的小孩般形成了一片小的灰色天空,远远望去,重叠的部分就像是一道裂缝,压抑得令人窒息。

大臣们惊诧不已,骇然失色,交头接耳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有甚者身形摇晃,需倚靠同僚方能站稳。

黎昭微微眯了眯眼,仰头望去。心下却是一奇:这景象感觉怎么也不像天裂,倒是跟他前世看的五毛钱特效仙侠剧中的水镜一个德性,而且断断续续的,有点接触不良的样子。

“难道我穿越的不是什么平行世界,而是一个玄幻修仙世界?穿错频道了,从宫斗权谋秒变玄幻修仙!”

但随着水镜的扩大,逐渐稳定下来,黎昭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他在水镜上居然看到了前世某个很火的短视频软件Logo!

汉堡、炸鸡、可乐、Wi-Fi、空调......来自现代社会的记忆如潮水般冲击着黎昭的神经。破案了!这哪是什么异象,分明是他那迷路了十八年的金手指终于到货了!

但看着周围群臣的惊恐以及皇帝老爹凝重如铁的侧脸,黎昭觉得头皮发麻:这金手指的出场阵仗,是不是搞得太大了一点?不知明臻此刻是否也在观看,会不会被吓到?

他赶紧在心里默念:“Hello?系统在吗?主神?客服大哥?客服小姐姐?能私下联系吗?”

皇帝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沉声道:“众卿家,有谁能解此天象?”

就在此时,福王突然猛地一拍手,脱口而出,“啊,我知道了。”

他这一声惊呼,在惶恐的百官中显得格外清晰响亮。皇帝立刻循声望去,只见自己的十一皇子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霎时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福王身上。黎昭也疑惑,据他所知他这个弟弟平常除了对练武,看兵书上心外,不曾有过观星堪舆之举啊。

福王猛地从对自己身高的想象中惊醒,意识到自己失言,且父皇问的是那天降异象,他根本什么都没看,什么都不知道!总不能告诉父皇他在想他能长多高吧!

只见福王脸上激动的红光迅速褪去,转为惶恐和羞愧。他立刻出列,疾步走到御前,毫不犹豫地撩起衣摆,跪倒在地,将头深深叩下: “父皇恕罪!儿臣……儿臣不知!”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刚才不是还恍然大悟吗?怎么转眼就不知?皇帝疑惑道:“哦?那你方才说‘知道了’,知道了什么?”

福王也不敢抬,声音充满了懊悔和诚恳,略微发颤:“回父皇!儿臣愚钝,方才心神被那天象所慑,惶恐不安之际,脑中却仍在思索昨日父皇训诫儿臣‘遇事需静心,察实情而后动’之圣训,一时神思不属……竟……竟恍惚间与昨夜苦思未解的一局残棋幻象重叠……”

他顿了顿,似乎羞愧难当,语速加快:“就在方才,儿臣于棋局上一窍豁然开朗,欣喜忘形,竟忘了场合,失口惊呼……惊扰圣驾,欺瞒父皇,儿臣实则对天象玄机一无所知,请父皇重罚!” 说完,他再次深深叩首,伏地不起。

皇帝沉默,然后叹口气道:“朝堂之上,心神竟系于棋枰之间,成何体统!看来朕对你的教诲,你还是未能真正入心!罚你闭门读书三日,将《慎思录》抄写百遍,静思己过!”

福王松了口气,“是,儿臣定好好抄录。”

“众卿家......可有何解?”皇帝负手而立,将问题再次抛了出来,低沉的嗓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皆是为难与惶恐。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嘴唇嗫嚅了几下,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纷纷低下了头。

黎昭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下明了。这些大臣们并非毫无见解,而是在“吉凶”二字上进退维谷。古人笃信天人感应,却不知所谓灾异祥瑞,多半是事后附会。异常天象总是有一定规律的,吉凶祸福也是无法避免的常态,只是恰巧吻合罢了。

眼下这前所未见的天象,说吉,若日后有灾祸,便是欺君之罪;说凶,若天下太平,便是危言耸听,动摇国本。这千斤重担,谁也不敢轻易去抗。

而龙椅上的老爹,此刻更不能亲自定调。金口玉言,一旦误判,损失的不仅是天子颜面,若被有心人将这天象与他当年推翻前朝之事牵连起来,大作文章,引起人心浮动,那对于立国仅二十余载、根基尚未完全稳固的大晟王朝而言,无疑是场风波。

思绪既定,黎昭深吸一口气,稳步出列,躬身行礼:“父皇,儿臣有奏。”

当前首要之事,并非纠结天象本身的吉凶,而是必须立刻稳定住这朝堂之上已然浮动的人心。他相信这些跟随父皇打下江山的重臣们并非不懂,只是需要一个台阶,一个打破僵局的契机。

皇帝闻声,锐利的目光倏地落在黎昭身上。他微微眯起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玉扳指,沉默一瞬后,才从喉间逸出一个简短的音节:“讲。”

“父皇,儿臣冒昧认为天象之吉凶,在于人心之所向。此刻最重要的并非天象本身,而是京城乃至天下千万百姓之心。速将此事定为祥瑞,广而告之,化动荡为祥和,使万民之心更紧系于朝廷,紧系于父皇!此乃稳定社稷、安抚民心之当下至要!”

“是啊,瑞王殿下说的有理啊。”大臣纷纷点头。

左丞相闻言,立即手持玉笏,声音沉稳而迅捷:“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即刻起草安民告示,着京兆府广贴于市井通衢,先行稳住民心。同时,应命京兆尹加派兵丁,上街巡逻,密切监视民间动向,以防歹人借机生事,酿成民乱。”。

皇帝听罢,紧锁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但紧抿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细微的弧度,似乎对这番老成持重的应对颇为认可。

“准。”他吐出一个字,声调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便依丞相所奏。此外,火速查明此番异象所及范围,究竟止于京畿,还是遍传天下。”

“传朕的口谕给钦天监:限他们三日之内,理清此乃何兆,呈上应对章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