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木暁爻

22. 上位要烧三把火

小说:

天幕直播朕的恋爱史

作者:

木暁爻

分类:

穿越架空

天幕对明臻实至名归的盛赞犹在耳边,然而,朝堂之上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与晋升规则,却让这份赞誉在不少官员心中打了个折扣。

即使真的靠真才实学轮转了六部,但从底层的从七品司务一下升迁至从三品的吏部侍郎,其间跨越了十余个官阶品级,简直是闻所未闻!擢升过骤,有违官常。

黎昭自然也感受到了这股潜流。他心中非但没有觉得这晋升有何不妥,反而为明臻感到一丝委屈。

若不是明臻替他出头,得罪了人,以他三元及第的状元身份,再加上有明相背书的家世,本该是跨马游街、直入翰林,前途一片光明,何至于被发配去坐那冷板凳,如今升迁还要受人非议!

这般想着,他一方面怪自己,一方面又忍不住带着点幽怨,悄悄抬眼瞥向御座上的皇帝——老爹太小气了,明臻这么好的一个状元郎,堪比文曲星下凡,居然就这么闲置了,太不惜才了。

幸好天幕提前到来,明臻还未科考,这一次他会是京城里最风风光光的状元郎。不对,他老爹应该不会小心眼到拿如今未发生之事来迁怒明臻吧?

皇帝何等敏锐,正好将黎昭那“大不敬”的眼神逮个正着。知子莫若父,他瞬间就明白了这小子肚子里在编排自己什么。当下便没好气地回瞪了过去,这儿子不能要了,哪有这么胳膊肘往外拐的。

从天幕的言语中也知道,齐王案牵连甚广,自己身为皇帝,被逼得赐死亲子,心中岂能不痛不愤?但民意汹汹,为了朝局稳定,他只能忍痛处置。

在那等情形下,明臻虽是仗义执言,但在他眼中,无异于是逼死皇子的“帮凶”之一。不把他逐出官场都算是看在他父亲右相的的份上,格外开恩了。还想让他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和颜悦色、委以重任?简直是异想天开!

越想越气,目光扫过位于文官队列前列,始终眼观鼻、鼻观心的右相。没看到右相这个当爹的对此都没有异议,小兔崽子,就知道坑老子。

明臻听着天幕对自己坐冷板凳的评判,清俊的面容上却无波无澜,这个结果在预料之中。

他是最合适的人选,黎昭此前一直没有夺位之心,一旦出面即使不想也必然会被卷入夺嫡风云中,他们为此还起了争执。明臻目光悠长,似是穿透了这喧嚣天幕,落在了三个月前,秋意萧瑟的午后……

瑞王府,秋风卷着枯叶,打着旋儿掠过庭院,百禄殿再次传来的争吵声惊起了几只正为南飞忙碌的雀鸟。

“不行!明臻,这届科考你要下场,绝不能强出头!”黎昭眉头紧锁,“你若在舞弊案中当了那个领头人,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父皇必定对你心生芥蒂。

那徐通早已和齐王做了交易,以我对他的了解,流言一起,他自会露出马脚。我的名声反正已经那样了,到时候就说我看徐通不顺眼,故意找茬。凭着我的皇子身份和父皇的宠爱,后续我只要一问三不知,装傻充愣,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殿下,正因为你是皇子,才绝不能出面!”明臻的声音依旧温和,“我们要要借力打力,借的是天下士子之心力,此事便不能有丝毫党争的嫌疑。

你无法代表千万寒窗苦读的学子,他们不会因一位皇子的仗义执言而产生真正的共鸣。一旦有人搅混水,将此事定性为皇子倾轧,转移焦点,我们便前功尽弃,也辜负了那些蒙冤之人。而我,本身就是参考的学子,由我来带头,合乎情理,更能引起共鸣。”

“我说了,不行!”黎昭猛地背过身去,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执拗。

明臻看着他紧绷的背影,眸光微软,轻声唤道:“阿昭。”

黎昭身体几不可察地一颤。

明臻缓缓道:“想想那些十年寒窗,却因权贵舞弊而前程尽毁的学子。”

果然,黎昭最是心软。他肩膀垮了下来,声音也低了下去,带着担忧:“那万一父皇真的迁怒于你,将你发配出京怎么办?”

听到他语气松动,明臻唇角牵起一抹自信的笑意:“这不是还有殿下您吗?届时,少不得要劳烦阿昭为我多方周转了。实在不行……”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玩笑的试探,“就只好麻烦殿下,屈尊陪我一同出京上任了。”

以他明臻之能,从不担心自己的仕途会永远沉寂。他最终用这份自信与看似轻松的承诺,说服了那个为他着想的少年皇子。

思绪收回,明臻心下微叹。天幕将未来种种和盘托出,他得想想之后怎么安慰阿昭了。

【圣祖这一手‘你走你的,我换我的’,可真是让那些请假的朝臣们彻底傻眼了。他们这才惊觉,陛下是真不在乎他们撂挑子啊!

你跟他玩文的,他直接给你换人。你想动武?除非是项上人头不想要了。皇权平稳过渡,禁军与京卫营可不是摆设。

加之科举改革主要触及文官,武举本身考的就是实打实的武功和兵法,武将们乐得看文官吃瘪,根本拉拢不动。】

这番分析,让当下朝堂中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想着借集体力量施压的官员瞬间共情了未来的自己。文的不行,武的不敢,还能如何?难道这官真不做了?

【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就这样僵持下去,脑子一转,就有聪明人开始服软了。有人就想了个绝妙的台阶——他要帮陛下出书!陛下您不是要加试吗?那总得有统一的官方教材吧?微臣不才,愿毛遂自荐,为您编撰教材。

圣祖一听,乐了,这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当即表示:行啊,爱卿既有此心,便官复原职,着手去办吧!

哈哈,说来也巧,这位机智的聪明人,就是后来接任的吏部尚书,咱们前边提到的那位‘半块牌匾’的获得者田圆】

唰——

当下,无数道目光,混杂着惊愕、鄙夷、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齐刷刷地射向了刚从吏部侍郎擢升为尚书的田圆,心中无不唾弃:叛徒!软骨头!

而被点名的田尚书,顶着那张人如其名、圆润富态的脸,面对同僚们目光的洗礼,非但不恼,反而笑眯眯地回望过去,神态自若。在他心中,为官之道,重在“圆”通。明知不可行,还去和皇帝硬碰硬,那不是为儒学献身,那是自寻死路。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有了田圆打头阵,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想借着编书之名重回朝堂。只是咱们圣祖陛下,可不是什么人都收的滥好人。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华国史上第一册系统化、独立成册的管理学典籍问世,主要著作者正是田圆,比西方国家早了数百年!

主播之前说圣祖一手创立了文学盛世的根源之一就在此,因为在这个时期,催生出了大量系统化的专业体系书籍与思想,为后世学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天幕这意思是,著书立说,流芳百世!

这八个字,如同带着千钧重量,狠狠砸在每一个文官的心头。这几乎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理想。他田圆,一个“叛徒”,竟能凭借这被视为不入流的实务之说,在后世的青史文脉中保留一席之地,其著作更被尊称为典籍!

先前那些对田圆“变节”行为不齿的目光,此刻已被巨大的羡慕甚至嫉妒所取代。若能参与此等盛事,名垂千古,那么暂时的政治站队,又算得了什么?一时间,看向田圆的目光复杂无比,但其中渴望与热切,已彻底压过了鄙夷。

许多原本坚定的反对派内心剧烈动摇。如果反对的最终结果是被时代无情地边缘化,而顺势而为,却能换来参与创造流传后世经典的机遇……这其中的利弊,已然清晰得令人心惊。

田圆本人那张圆脸笑得更加灿烂,仿佛能渗出水光。未来他不仅保住了官位,更获得了名垂青史的机会,这桩买卖,实在是做得太值了!他甚至颇为得意地环视一周,仿佛在说:“诸位,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至于天幕中提及的“西方国家”,想来此时必是蛮荒未化之地。尽管此时的晟朝君臣对遥远的西方具体为何概念模糊,但天幕那句 “早于西方数百年” 所带来的优越感与文明自豪感,是实实在在的。

皇帝眼中精光闪烁,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上扬。西方“夷狄”之地,文明未开化之所,其学问竟晚于我大晟数百年?

这天幕不仅预示内政革新,更昭示着大晟在文治上,亦将远迈海外,睥睨寰宇!这是圣祖的功绩,亦是整个晟朝江山的荣耀,这极大地满足了他作为天朝上国君主的骄傲。

群臣同样与有荣焉,一种“我朝乃天下文明之中心”的集体认知得以强化。之前对新政的些许疑虑,在这种宏大的文明叙事与个人青史留名的诱惑面前,顿时显得苍白而微不足道了。若能参与缔造这远超外邦的文明成果,岂不是身为臣子的无上荣光?

部分人看向黎昭的目光,充满了热切与折服。这位殿下不仅是天幕认定的君主,更是能带领帝国走向强盛、开创前所未有之局面的明主。

紧跟瑞王不仅有官做,更有千古留名的可能。而圣祖表现出的政治手腕也让他们确信,这是一位能成事、也能让追随者获得超额回报的雄主。

而在这一片激荡的情绪中,黎昭作为穿越者,心情却更为复杂澎湃。他感觉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猛地松开,奔涌出滚烫的血液。

他感到自豪,更有一丝历史的恍然。他曾在另一个时空听闻一种论调:为何许多系统化的专业知识著作起源于西方?是因为西方人更聪明吗?

不,不是的。

穿越至此,他深刻感受着这片土地上古人的智慧与深邃。并非不聪明,而是古代的知识体系大多融于庞杂的学说思想之中,侧重于服务国家治理与个人修养,讲究的是经世致用、微言大义,使得许多宝贵知识以分散的、经验诀窍式的形态存在,未能普遍升华为高度抽象化、逻辑严密的理论系统。

而他,他们,未来做的,就是亲手为这条全新的道路打下第一块基石。

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席卷了他。他甚至能“听”到历史长河在此处轰然转向的奔流之声。

他未曾想到,自己未来推动科举改革的举动,竟会成为撬动这套系统理论成型的关键支点!这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震撼人心的伟业。

他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这历史的关键岔路口,凭借自己的双手,去推动文明实现一次飞跃!

或许未来的华国学子们,在学到专业课时,导论部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