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白鸽吻乌鸦 顾青姿

6. 吴城是家乡

小说:

白鸽吻乌鸦

作者:

顾青姿

分类:

现代言情

话题从北京又回到了寨子里,刀杰和岩召说起葡萄地里的事,也讨论隔壁镇种植花卉的收益。

冯豫年也跟着说:“这是我第一次下乡,第一次指导种葡萄,你们也知道,我本来是学花卉的。”

岩召说:“我知道,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来我们这里屈才了。”

李劭忱温柔的看着她,见她笑笑的,心情好像不错。

冯豫年喜欢这里的原因,很难说,有很大部分是她自己的个人原因。至于究竟是因为什么,她不想细究。

晚上聊到很晚,杨渊送了几个人走后,回来帮她收拾东西,低声问:“真不想回去吗?老师那里有个助教的活儿,我帮你留着。”

冯豫年笑笑说:“我的任期还没满。”

杨渊戳穿她:“这都五月了,不到七月就到期了。你别说你又续上了。咱们做的是农业技术顾问。他们本地有农业局的人。咱们是农林科技研究所的人,和人家本地人不一样。一没津贴,二没职位。其实和实习也没差别,但是比实习要负担大的多的责任。”

冯豫年:“对啊,我是搞扶贫的嘛。这一批葡萄树确实长起来了。”

杨渊趁机说:“职位我给你留着了,老师暂时也不招助教。九月开学之前,你务必考虑好。我主要是不放心你,一个女孩子千里迢迢的在这里的乡下。北京毕竟熟悉,亲朋好友也多。”

冯豫年笑笑:“谢谢。”

杨渊又教育她:“你是女孩子,我其实还是建议你回你的本专业。”

冯豫年叹气:“其实很难,毕竟对口的就那么几个地方,而且这两年都不招人。”

主要是收入太低了。

杨渊:“我替你看着,有合适的工作通知你。”

冯豫年见他操心,催说:“快去休息吧,明天跟着他们一起回去。”

杨渊收拾起东西,问:“他们是和你一起长大的?”

冯豫年诚实的说:“算是吧,都是一个大杂院里的邻居,比我小一点。”

结果第二天一早起来,有点下毛毛雨,李劭忱一晚上都没睡,开着电脑工作。等天蒙蒙亮的时候听见外面的似有若无的雨声,才起身,他用手机照明上楼,楼上的空间只是虚隔着,并没有门。

他开了楼梯口的灯,冯豫年被他上楼的声音吵醒来。

迷迷糊糊的问:“谁?”

他低声说:“我上来在躺椅上休息一下。”

他被酒醉打呼的叶潮,吵得睡不着。

冯豫年在氤氲的灯光里,看他像是特别精神,问:“你一夜没睡吗?”

他笑笑,没说话。

冯豫年:“这么日理万机,你们干嘛跑这里来遭罪?回北京舒舒服服多好。”

他看着她睡意朦胧的脸,问:“你是不是一点都不喜欢北京?”

冯豫年睡意正浓,根本不想谈人生,催:“别磨叽了,你在我这儿凑合一会儿吧,等会儿天就亮了。”

曾经肌肤相亲的人,如今,打心里依旧觉得她不是外人。

看她吃苦,觉得心疼。看她过得不好,心里不是滋味。

更何况,到如今,他心里还没有过去。

冯豫年从床对面的柜子里拿了毯子扔床上,在另一侧翻身上床,给他腾开一半,她还属于半迷蒙的状态,人都不太清醒。关了灯,留了一盏小夜灯,之后整个人缩起来,自顾自的继续睡了。

李劭忱站在床边,伸手关了灯,看着她,并不上床。

冯豫年才不管他,倒头就睡着了。

等她再醒来,听见窗外还有雨声,李劭忱早不在房间里了。她看了眼好像人根本就没上床睡觉。

等她下楼,几个人也都不在,她进厨房看了眼,也不知道人去哪了。

厨房里有个小陶炉,她经常只用那个煮米线,她平时不太用柴火灶,主要是她点不着火。

她蹲在地上点火点到一半,就见李劭忱站在门口看着她,她回头问:“你们去哪了?雨还不小,等等吃了早饭再出发吧。”

李劭忱也不进来,就看着她蹲在那里点火,冯豫年已经习惯了在乡下的生活,干活虎虎生风,边倒水边说:“五个人,米线,然后把剩下的牛肉炒一下就可以了。”

李劭忱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口,问:“扶贫工作好做吗?”

冯豫年问:“米线的汤有点辣,你们吃不吃辣?”

反正就是不想和他深聊。

李劭忱问不出来,最后说:“冯豫年,回北京去吧。读博也好,留校也好,别窝在这儿。你读了六七年的大学,难道就为了呆在这个村子里吗?”

冯豫年停下手里的动作,问:”那不然呢?像你们一样,指点江山,挥斥方裘?”

李劭忱深深的看她一眼,问:“为什么非要和我唱反调,就算咱们没能走到最后,但是也不用这样。我希望你好好的,过的万事不愁。”

两个人分手的时候,其实闹得很大。

那时候的李劭忱怕是恨不得杀了她。

冯豫年听的笑笑,说:“我的扶贫工作有年限。到期了我自然就回去了。”

李劭忱笑起来,又说:“你若是觉得不好找工作,那就换个行业,不用非要在这行耗着。”

冯豫年将汤里用的配菜切好,笑问:“你成熟了很多,我以为咱两就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命了。没想到还能这么聊天。”

神色里都是释然。

李劭忱收起注视的目光,看着雨 ,说:“你也不是从前的那个冯豫年了。”

冯豫年笑问:“哪不像?”

李劭忱不说话。

哪里都不像,劲劲儿的说话会呛人,会动不动发脾气。脾气还挺硬的。

从前的冯豫年可不是这样的。

杨渊带着叶潮去看蘑菇了,等回来,冯豫年的米线正好出锅。

叶潮尝了口,舒服的长舒了口气说:“真是山珍海味都没这一口来的舒服。雨天吃这个真的不错。”

冯豫年知道他们其实都不娇气,能享福,也能吃苦。矜贵在了别处,不在吃喝上。

饭后几个人出发,车就停在大路上,叶潮山河湖海的朋友到处都有,从大理出发就是开朋友的车过来,冯豫年打着伞,嘱咐驾驶位置的人:“路上注意安全。”

李劭忱扭头看她问:“你什么时候回北京?”

冯豫年对他,其实有很多情绪。但是都不适合讲出来,轻描淡写说:“不知道,回北京联系你。”

李劭忱看了她两眼,没说话。

叶潮这趟乡村游逛的非常满意,趴车窗上,语重心长的和她说:“这地方好归好,但是不适合常呆。你回北京了一定和我说。不行咱干点别的。甭和这行较劲了。”

冯豫年听的开朗的笑起来。

没接他的话,和杨渊说:“师兄路上注意安全。”

李劭忱最后和她说:“东西我放你桌上了。”

冯豫年等反应过来问:“什么东西?”

结果,他已经一脚油门,就扬长而去了。

她回去后看了眼,桌上放着一枚素银戒指,是当年他送的,她还回去了。

戒指大概是从钱夹里掏出来的,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她还没来得及笑,父亲的电话就来了。

电话一接,那边的人就问:“年年,你有时间吗?你奶奶想你了。”

她下意识问:“奶奶没事吧?”

梁登义人应该还在店里,听到那边都是嘈杂声,断断续续的说:“人老了,总归有些不舒服,一直说想你。”

冯豫年看了眼时间,说:“那就等下个月初我回去看她,要是身体不舒服,你先带她检查一下。”

电话那边的听到有人喊:这批鱼刚到,最新鲜的……

他去接货了,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冯豫年挂了电话,给他发微信:我下个月初回来,到时候我带她去检查。你也注意身体。

梁登义前两年再婚了,再婚的阿姨姓卢,和他同岁,丈夫早逝,有两个女儿,也都已经结婚了。

她研究生第二年,梁登义才终于还完债,算是人老有所悟,再也不玩牌了。又租了商铺,依旧在做水产生意。很辛苦,也很累。他已经不年轻了,赚的钱够生活,还要攒养老本。

听着窗外的雨声,她脑子里都是这些,一时间心烦意乱,不知道上哪去赚钱。可心里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聪明,不像别人那样能赚大钱。

结果没等到下个月,没过几天,梁登义又打电话来,声音隐隐的有些沉,问:“这几天能回来吗?”

她心里一紧,问:“出什么事了?”

梁登义又觉得吓着她了,定了定说:“也不是大事,你奶奶这几天住院了,一直说想你。”

她心里一慌问:“是不是查出什么病了?”

梁登义:“不是,就是老毛病,血压高。上年纪了正常。”

尽管梁登义临时改了主意,冯豫年还是觉得不放心,隔了两天,接到农林技术所的电话,新的实习生已经到了,通知她回县里去办手续。

她接了电话,当晚就定了机票,第二天一早收拾行李就回了吴城,直奔医院。

冯豫年的奶奶叫方佩珍,七十几岁了,挺开朗的一个老太太。个子小小的,性格很硬朗。

冯豫年有两个姑姑,大姑姑早年没了,小姑姑就在医院里照顾奶奶,见她来了,惊喜的说:“你奶奶这几天就念叨着你。没想到你爸真把你叫来了。”

冯豫年见老太太坐在床上,问:“做体检了吗?怎么了?”

老太太瘦瘦小小的,一头白发卷卷的,松松的挽子后脑,看着是个精神干练的老太太。

见她回来,第一句就埋怨道:“人老了总归有点小毛小病,能有什么事。你爸也真是的,你上班本来就忙……”

冯豫年回头看了眼小姑姑,梁容这几天寸步不离的守着,深色有些疲倦,倒是看不出来那么焦虑。

等出了病房,梁容才说:“老毛病,血压有些高,暂时没什么问题。”

冯豫年这才放心了,

等下午回去,梁登义人在店里,水产市场里下午人不少,老梁见她回来惊讶的满脸喜色。隔壁的老板问:“老梁今晚的货几点到?”

他立刻笑起来高声说:“今天不接货了,你帮我看着点,我姑娘回来了,我回家去。”

几个邻居笑说:“那你先回去,我帮你看着。”

冯豫年见他眼里掩不住的惊喜,俯身帮他一起收拾地上的鱼篓,梁登义一把挥开她,呵斥:“这个脏,你别沾身上。”

冯豫年也不纠结,隔壁的人问:“你姑娘北京回来了?”

冯豫年听的笑起来,听着梁登义边笑边和隔壁老板讲她在农业大学读研究生的事。

她坐在柜台前给他收拾柜台上的账目单子。

等父女俩回家,卢姨已经做好饭了,见冯豫年惊讶的问:“年年什么时候回来的?”

冯豫年见卢姨丝毫不嫌弃梁登义浑身鱼腥味,将他脱下的外套顺手放在水池里,边进厨房说:“我正准备去医院送饭,等会儿你们父女两个先聊,我再炒个菜,马上就好。”

家里干干净净,看得出来卢姨是个很爱生活的人。

其实梁登义也是个爱干净的人……

冯豫年忙说:“卢姨我吃过了,我刚从医院过来,奶奶这会儿睡了。”

梁登义也说:“你别忙了,一会儿我去送饭。”

梁登义开口了,卢芳也不执着说:“那等晚上迟一点,我再做宵夜。这会儿凑合了晚上就不想吃了。”

梁登义问:“你放假了?”

冯豫年见梁登义自己进厨房。

就跟着他站在厨房门口说:“我本来一直下乡,这几天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