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单独召见了池泱,这次池泱为安城作出了重大贡献,立下汗马功劳,再加上池泱险些丧命于安城,皇帝对池泱的愧疚感越来越深。
皇帝下定决心要好好补偿池泱。
经过这一次,池泱成功赢得了皇帝的信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父女俩的感情深厚了不少。
“父皇,儿臣听闻父皇近来政事繁忙,亲自熬了些汤给你。”池泱坐在皇帝的对面,将食盒中的汤端了出来。
“绾绾,你有心了。”皇帝接过汤,用勺子舀了一口吞下,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意,“味道很不错。”
自从后宫熹妃、娴妃接二连三地出事后,皇帝肉眼可见地苍老了许多。
“咳咳。”皇帝重重地咳了两声,这才说出今日召池泱前来的目的,“朕今日唤你前来,主要是想问问你对自己的婚事有何看法。”
闻言,池泱低下头,摆出一副乖顺的模样,认真回道:“婚姻乃人生大事,儿臣全凭父皇做主。”
听到这话,皇帝忽然想起半年前准备派池泱嫁去乌苏和亲的事情,当时的池泱为了这件事情还冒犯到了他,不曾想,这才过去半年,池泱就变得越发懂事起来了。
思及此,皇帝心中原本还摇摆不定的想法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定论,他不准备将池泱这个女儿送去南疆和亲了。
池泱这个女儿有更大的用处,她需要留在京中。至于南疆那边,便让五公主嫁过去吧。
先前皇家围猎上闹的那一出丑事,导致五公主在京中的名声尽毁,这高门大户里,还有谁敢娶五公主过门?
更何况经过娴妃那一出,皇帝现在看五公主是愈发不顺眼,谁知道五公主是不是他的亲生女儿?
皇帝收回思绪,再度看向自己眼前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儿。对,三公主必须留在京中,这是一颗好棋子,她必须被用来平衡朝堂势力。
皇帝拍了拍手,示意太监们将提前就准备好的画像呈上来。于是太监们鱼贯而入,井然有序地站成一排,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副高门子弟的画像。
皇帝站起身,从太监们身前缓缓走过,一一介绍起来,“这位是宣平侯的嫡二子谢怀时,目前在大理寺卿任职。”
“这位是骠骑大将军的嫡长子江泽......”
“这位是前些日子刚高中的新科状元郎卫蔺,从二品,就任内阁学士一职。”
......
皇帝站在最后一幅画像面前,“这位你肯定不陌生,镇国大将军的嫡长子,现如今的宁朔将军萧京墨。”
皇帝介绍完,扭头看向池泱,询问道:“绾绾,你可有钟意的?”
池泱踱步走过,观察着每一幅画像,她若有所思道:“儿臣觉得新科状元郎卫蔺不错。”
不等皇帝说话,池泱又继续说道:“宣平侯的嫡二子也尚可。”
皇帝点了点头,“这些可是朕为你精挑细选的儿郎。”
池泱最终停在萧京墨的画像前,她伸手拿起萧京墨的画像,细细观察着画像上人物,半晌,她出声道:“真要说的话,儿臣还是觉得宁朔将军不错。”
池泱抬眼看向皇帝,皇帝当即会意,于是挥了挥手示意所有人都先退下。
待偌大的殿内只剩下池泱和皇帝两个人时,池泱这才开口说道:“父皇,在这京中,儿臣本就没有心仪之人,因此在儿臣眼中,嫁给谁都是嫁。”
“儿臣明白父皇的意思,”池泱说着,在皇帝面前跪下,掷地有声地说道,“儿臣愿意为了父皇、为了朝堂,完成自己该有的使命。”
皇帝一听这话,当即感动得不能自已,他连忙上前几步,扶起池泱,有些感慨,“朕的绾绾真的长大了......父皇确实是有这个心思,你能想明白就好。”
“你身在帝王家,从小到大受尽了荣华富贵,自不当辱了皇室公主的使命,实话实话,父皇本想将你送去南疆和亲,后来想想觉得不太合适。”
“现在天下大乱,京中局势愈发紧张,父皇需要你啊——”
池泱将手覆在皇帝苍老的手上,试图宽慰他,“儿臣明白。”
池泱将萧京墨的画像递给皇帝,“儿臣觉得宁朔将军是最佳人选。”
“哦?你来说说看。”
“近些年来,镇国大将军和宁朔将军守卫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民心。更何况他们的手中掌管二十万大军,若是他们有意——”池泱故意停顿了一下,没有说出“造反”二字。
“这对于父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父皇忌惮萧家手中的兵权,独居高处自是要防不胜防。”
池泱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若是父皇将儿臣嫁进萧家,皇家就可以和萧家捆绑在一起,倘若萧家真有异心,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不仅如此,儿臣还可以帮父皇监视萧家,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儿臣将立马禀告给父皇。”
伴随着池泱的尾音落下,殿内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皇帝眉头微皱,认真地思考着池泱说的这一番分析。
片刻,皇帝朗声大笑起来,“绾绾所言极是,不愧是朕的女儿啊!那便依你。”
眼见自己的计划达成,池泱微微一笑,“儿臣谢过父皇赐婚。”
“王公公。”皇帝出声唤道。
“奴才在。”
“将纸笔拿来,朕要亲自写圣旨。”
“是,陛下。”
于是皇帝坐下,池泱亲自为皇帝研磨,再亲眼看着皇帝一笔一划写下圣旨。
待一切全部大功告成,池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切都在按照她的计划进行着。
“陛下,户部侍郎刘大人求见。”小太监匆忙上前来禀报。
“宣。”
只见白发苍苍的老臣刘茂迈着步子走进来,即使他年过半百,看上去依然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刘茂鞠躬,作揖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三公主。”
皇帝因着下午赐婚之事,一桩心事终于了结,他难得心情大好,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刘大人快请起。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刘茂如实说道:“微臣今日听闻临安一带遭遇饥荒,饿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