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开更 祈祷君

四平八稳

小说:

开更

作者:

祈祷君

分类:

现代言情

在卢毅架空的历史里,陆秀才的时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改革了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书籍开始被大量普及,知识也不再是被特权阶级垄断的产物,即使是最普通的百姓也能买得起书。

但买得起书,不代表就有书可买,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缘故,市面上流通的书籍,大部分还是经史子集的圣贤文章。

传统书籍被大量传播,普通老百姓日益迫切的阅读需要却无法被满足,因为虽然书籍普及了,但阅读却是有门槛的。

于是通俗易懂的“话本”应运而生。

就像戏剧有剧本一样,话本是供说书人讲故事的“稿本”,既然是给说书人和普通人阅读的,用的当然是市井语言,讲的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故事。

此时,话本刚刚兴起,写话本的却没有几个正经的读书人。

举凡名士大儒都在著书立传,秀才举人又为了投身官场而奔波,就算刚刚学业有成的童生都瞧不起这样“低等”的工作,宁愿去做账房先生或书记,所以写话本的,不是迫于生计的落魄文人,就是喜欢听戏听书的浪荡之人。

陆秀才是话本文人里的异类。

他从小学的是圣贤文章,写的文章是四平八稳,起承转合讲究的是“格局”,他在诗词歌赋上颇有天赋,引经据典也信手拈来,写的话本就自带“逼格”,一眼就能看出底蕴深厚。

以前陆秀才写文章,总是被老师可惜少了那么点“灵光”。

如今他写话本,为了害怕被株连,用的是化名,他腹中又有一腔戾气,自然是怎么痛快怎么写,怎么直接怎么来,“灵光”却开始闪现。

再加上他又屡试不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那话本子里“普通学子”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不平事被写得活灵活现,更是将那些被“圣贤之言”包裹的遮羞布一举扯下,引起了不少读书人和供养学子之普通人家的共鸣。

陆秀才的第一本话本《求官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功后,陆秀才察觉到自己的话本风格正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于是再接再厉,笔耕不辍,又连续写了两三个披着历史故事的皮却痛斥时弊的故事。

因陆秀才是正经文人出身,故而文辞犀利而冷厉,有文人的风骨。可他写东西却没什么文人的架子,故事新颖有趣,用词通俗易懂,哪怕是没读过书的老头老太太也能听懂,所以他的话本是出一本热销一本,颇有“洛阳纸贵”的架势,很快就风靡当朝。

一时间,街头巷尾的茶馆酒肆里,那些说书人如果不能说两段陆秀才话本里的故事,都会被人笑话“不合时宜”。

坊间的说书人要说陆秀才的话本,那是要给抽成的。无论是打赏还是茶水费,陆秀才都能分得一杯羹。

很多听了书的听者不知道下文如何分解,却抓耳挠腮地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只好去书局买一本陆秀才的话本自己寻找答案。

于是陆秀才的话本加印了一次又一次,看他书的人越来越多,每本话本还未结束,就有忠实的读者在书局催促预定下一本了。

陆秀才供书的书局把他奉为上宾,很多其他的书局也斥巨资来邀稿,邀请陆秀才去他们书局。

水涨船高的陆秀才,荷包渐渐丰厚起来,很多事情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

在写话本之前,陆秀才只是松江府里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拿着一份可以养家糊口却绝不可能大富大贵的月钱。

谁料无心栽柳柳成荫,一走上写话本的路子,顿时转了个盆满钵满。

拿到第一笔润笔费时,陆秀才将这笔钱捎给了自家娘子。

原本,因为陆秀才不肯再参加乡试,陆家娘子和陆秀才已经冷战了好几个月,就差收拾东西回娘家了。

收到润笔费的第二天,陆家娘子把已经收拾好的东西又悄悄塞了回去,决定再观望一阵。

有了第一笔润笔费,就有第二笔、第三笔、第四笔,随着陆秀才的名气越来越大,看他话本的人越来越多,润笔费也越来越丰厚。

陆家娘子不但没回自己娘家,还把已经习惯在茶馆写作的陆秀才叫回了家,尽心尽力的照顾起陆秀才的话本子事业。

从此以后,陆秀才除了写话本养家,不需要再操心任何事情。他的贤内助和他供书的书局,把他的一切内外事务都理的顺顺当当。

陆秀才和陆家娘子又重新琴瑟和鸣起来。

又过了没多久,本朝最大的戏班子看上陆秀才的话本,想要以它其中的一幕为基础,改一出大戏。

陆秀才允了。

本朝最大的戏班子是被各种达官贵人捧着的,出手也阔绰,见陆秀才答应的干脆,一出手就是三千两银子的“谢仪”,抵得上陆秀才五年的润笔费。

此戏一出,大获成功,每到大戏上演之时,可谓是万人云集。

如此一来,原本没看过陆秀才话本的人也纷纷蜂拥而至,将书局里仅剩的话本一扫而空。

这一年,陆秀才托书局的关系,上下奔波,终于办妥了所有的文书,用这几年的积攒在松江府买了一处宅院,有了户籍。

第二年,陆秀才和陆家娘子的孩子在新宅院里呱呱落地。

有房子,有银子,有娘子,还有了孩子,人到中年,终于在松江府安身立命的陆秀才觉得自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当浮一大白。

可惜好景不长,陆秀才就有了新的烦恼。

***

卢毅新买的房子在魔都的核心地段,虽然只有一百二十平,但周边名校云集,下楼就是地铁和医院,生活极为便利。

魔都房价高得可怕,为了买这套房子,即使卢毅这几年赚的版权费不少,也将家底掏空了大半。

结婚之前,卢毅的工资就是全交给刘慧打理的。

写书后,为了让妻子“回心转意”,卢毅的每一笔稿费都是到账就打给刘慧,之后刘慧生了孩子,做了全职妈妈,家里的内外大权更是刘慧一把抓了。

眼见着买房花光了卢毅这几年的积累,孩子又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刘慧又开始着急起来。

“你下本新书什么时候开?”

刘慧问。

“最近没什么灵感,我想再查查资料,想想写什么题材。”

大部分作者刚完结一本书的那段日子都属于“贤者时间”,一旦完结了,那几天就想躺着,什么都不相干。

“网文圈的淘汰率那么高,再等一段日子,读者都把你忘了!别想那么多了,先开更再说吧!”

刘慧又劝。

“让我先歇一礼拜吧。”

卢毅躺在沙发上,逗弄着儿子的小脚丫,懒洋洋地说。

“就一个礼拜啊,不能闲太长时间。孩子还小,到处都需要用钱,不能坐吃山空!”

刘慧一边收拾着家里,一边提醒丈夫。

说着说着,刘慧从茶几上翻出一封邀请函,看了眼日期,气不打一处来。

“成都书展邀请你去当嘉宾,你为什么不去?”

“我……不太想参加这种露脸的活动。”

卢毅看到妻子的脸色,不自觉的紧张起来,“我是真不适应这种场合。之前几次去拿奖,要不是创梦的老总陪着我,我肯定都出丑了。”

“谁一开始就适应这些的?趁着你现在还红火,早点把名气打出去!”

刘慧一提到这个话题,就一肚子火。

“你说你,又不是长得见不得人,为什么就是不愿意露脸呢?你看看和你一样写历史题材的老马识途,天天一下子上这个采访,上那个节目,全国人民都认识了,谁提起来都说一声‘知名网络作家’。再看看你……”

刘慧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