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急性发作期 顾知野

第 13 章

小说:

急性发作期

作者:

顾知野

分类:

现代言情

开幕式结束之后,沈静没有讲课的任务,难得算是休了个短暂的小假期。燕城的五星级酒店条件自然不必多说,加上配备的健身房、温泉、水吧,着实是和度假没有区别。

顺便,她还肩负着整个三院针灸科大夫们“好大夫”刷学分的艰巨任务,可谓是“一人听课,全科室收益”了。

白天听康复医学界其他大佬讲课刷学分,晚上休假,沈静的小日子过得有些滋润。

这段时间,师兄徐逸也回到了燕城,就等着9月10号教师节整个师门好好聚一聚。

上一次整个师门齐聚一堂,还是在三年之前,沈静还没毕业的时候。

她的导师张中行张老,今年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和师母张蝶鹣鲽情深,多年来二人基本都是形影不离。

相比于张老沉稳大气,师母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火爆的性子,做事儿风风火火,直到老了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二人就是性格相补的典范。

他们俩多年无子,对自家学生都相当照顾,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有困难,都会伸手帮一帮,门下弟子们也各个不负师门众望,多少基本都有些成就。

沈静应该是师门中最年纪轻轻就当上副主任医师的;师兄方可顺当上了副院长;师姐吴晶晶现在是三甲医院针灸科的主任;从国外回来的师兄钱坤更是相当知名的中医交流学者;就算是不在医疗体系中的徐逸,自己也是坐镇一方医堂,可谓是各有所成。

张老就曾经跟他们说过,不要求他们能在哪儿就职,收入多少,只要能专心在医学方面,谨守医者本分,就可以了。

好在张老的学生们都没有辜负厚望。

当然,中医基本功是不能落下的。

就像给徐逸接机的时候,师兄方可顺开玩笑,“嫌弃”徐逸前几年躲在外面,“逃避”老师的“考试”。

这一次教师节聚会,全员到齐,一个都跑不了。

聚会当天,知道导师喜欢酒,沈静特意拎了一瓶陈年的上好花雕过来,其他师兄师姐们有带着自己老家的特产,师兄钱坤更是直接带了自己在国外交流的心得——正式出版的纯英文针灸行医记录。

张老拿着新书反复翻阅,笑得合不拢嘴。

看着师门弟子们各有所长,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自豪。

酒足饭饱之后,重头戏来了。

张老笑眯眯开口:“我没记错的话,去年是考的《伤寒论》,你们每个人都回答上来了,去年的问题是不是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

方可顺和吴晶晶俩人相互对视一眼,隐隐倒吸了一口凉气。

毕竟年纪也摆在那里,早就不是年轻时候过目不忘了。

“那先来点简单的,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下一句是什么,晶晶从你开始。”[1]

听到是背诵《黄帝内经》原文,吴晶晶先松了一口气,随后就接了下来,把《素问·阳明脉解》整个一篇都背了一遍:

“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

张老听完吴晶晶的背诵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目光又看向了钱坤:“《内经》这段里面讲述的‘阳明热盛证’,患者弃衣而走,不避亲疏,用针灸当如何治疗?”

这是在考针灸的基本功了,钱坤同样很快给了答案:

“‘阳明热盛证’其特点是‘满’和‘实’,治疗上当以‘清法’‘下法’为主,取穴方面首选阳明经上穴位,手阳明经的曲池、合谷等,足阳明经的足三里、内庭等,手法上主要用泻法。”

眼看着张老的问题越来越深,到徐逸的时候,张老直接拿了一个自己过去诊治过的病例提问,问题已经没那么好回答了。

最后到了沈静的头上,第一个问题考了如何用药、如何组方,沈静很快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张老再次开口:“静静,你在综合性的医院工作了几年,你认为中医应当如何治疗‘急病’?比起西医又如何?”

比起张老前几年考验基本功,像这样的问题,才是最考验对中医理解的,也是最为棘手的。

没想到居然最终是落在了沈静的头上。

沈静沉思了片刻,开口回答:“中医在治疗‘急病’方面,有些地方确实不如西医。”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隐隐就瞥到了自家师兄师姐们悄悄摇头的样子。

沈静心里面很清楚,在这样难得的聚会上,又是当着自己导师的面前,这样说确实有些不妥当。

“不像西医有相对完整的流程规范,中医在治疗‘急病’方面,医者本人更占据重要的部分。医者不仅要遵从辨证论治,因证立法,依法选方,随方遣药,按证施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胆有识,敢于出手诊治,这样才能以常测变,得心应手。”

“就像‘急病——阳明热盛证’,临床上很多时候是以不明发热和神智方面的问题来医院治疗的,查不出来具体的病因,往往就收效欠佳。但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抓住病证关键所在,合理遣方,搭配针灸治疗,通常会取得不错的疗效。”

“所以说,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各有所长,可以作为互补。”

听完沈静的回答之后,张老眼睛笑得弯了起来,拍了拍手:“今天的回答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这个问题,问在场的五个学生,没准能得到五个不同的答案。

方可顺和吴晶晶俩人答案可能差不多,没准会引经据典,再结合张老多年的行医经验,讲讲中医治疗“急病”的具体病例。

徐逸已经彻彻底底走了纯中医的路子,对西医的熟悉程度远不如其他几人,回答也会有所偏颇。

钱坤在国外呆了多年,可能这个问题的答案更会偏向西医一些。

目前在座的真正科研、临床、中西医两手抓的,只有沈静一个人,所以她会给出这样一个尽量彼此兼顾的答案。

张老点评:“我以前一直觉得以你的性格,或许去学西医更好,没想到你已经走出自己的道路了……”

张中行张老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别的名老中医,虽然是传统中医学徒出身,但后来在战争年代到教会医学院认真修习过外科,所以在当时可谓是难得一见的“中西医兼修”的大家。

或许,这也正是最后张老在退休之后,破格收了沈静作为自己关门弟子的原因了。

在张老眼中,沈静可能才是他这些弟子们中真正能走得最远的那一个……

接下来几个问题相对就比较简单了,也没有再为难大家,最终还是师母张蝶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好的日子就别难为孩子们了!今天的考较到此结束!”

五人立刻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这一关闯了过去。

下面的时刻就轻松不少了,师门几人就像一家人一样聊起了家常。

张老的目光更多落在了沈静送过来的“花雕酒”瓶子上,显然是想来上一杯,但很快就被师母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认了怂。

老爷子悄悄地咽了下口水,眼神显然又有点畏惧,有些不服气。

“老师,秋日燥热,不宜多饮酒,还是来杯茶吧!”师兄钱坤笑嘻嘻地敬了一杯茶。

张老气得吹了吹胡子,哼了一声:“小酒怡情,大酒才伤身呢,再议,再议!”

很快,聊天的话题就从自己的工作,转到了家长里短上面,师母张蝶不是学医的,工作事儿听不懂,她又是个喜欢聊天的,几个学生家里情况基本上关心一溜够。

从方可顺家孩子明年高考,到吴晶晶家娃今年上初三,再到钱坤金发碧眼的的外国媳妇儿,最后落在了徐逸和沈静身上。

“静静,你什么时候结婚啊?”

沈静没想到这把火这么快就烧到了自己的头上,原本嘬着吸管喝果粒橙,差点没被里面的果粒呛到了嗓子眼里去。

“师母,我分手了。”

师母张蝶立刻眉头皱了起来:“怎么回事儿?上次不还跟我说挺稳定的吗?”

“到底是哪个小子那么不识货?!”

从刚才开始一直插不进话的张老也终于找到了聊的话题:“就是!要不是你有对象了,你知道当初你师母给你拒绝了多少相亲吗?”

沈静愣住了。

还有这种事儿?

师母一阵痛心疾首:“都是特别好的小伙子,我都帮你拒绝了,早知道你那对象不靠谱,就不应该都帮你拦着!”

“不,不用……”一向沉稳的沈静简直是受到了惊吓,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容。

她知道师父、师母是好意,但也只能当做是有缘无分了。

“徐逸你小子呢?是不是也一直单身?”

这把火转头又烧到了徐逸的身上,吓得徐逸打了个哆嗦,“我现在医馆刚起步,实在是没有时间谈恋爱。”

师母一拍手合计:“既然如此,你俩不如凑一对儿?”

沈静眼中立刻闪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