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山的冬天,仍旧漫山遍野都是绿色的。
阿哲背着唐唐,牵着两匹马,穿行在遮天蔽日的毛竹林里。
毛竹这种东西生命力极其旺盛,一年四季常青,竹枝在五六丈高的半空中连缀成片,竹鞭在地底下顶开山石纵横交错。
当年莫展行选了黛山隐居,就是看上了这一山绿影婆娑的竹林。
他信奉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对此唐唐嗤之以鼻,怀疑是他给自己抠门找的借口。他一个瞎子,竹也没赏到,肉也很少买,阿哲跟着他,就是一个苦修的小和尚跟着一个苦修的大和尚,每天清汤寡水地过日子。
阿哲长到十二岁,个头窜得飞快,瘦瘦长长像一根中空的竹竿。要不是唐唐后来下血本给他补身体,一个好好的练武苗子就废了。
唐唐回想起刚才和周秋月关于“马驹”的口舌之争,觉得有点好笑。
最近真是太闲了,才会浪费时间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阿哲,我问你。”唐唐说,“刚才你买酒掏出来的那些银子,哪里来的?”
“你给的压岁钱。”阿哲老老实实地说,“还有跑腿剩下的。”
“有这么多?”
“嗯。”
每到过年,唐唐都会用红线穿一些铜钱给他作压岁钱,有时候是一百枚,有时候是两百枚,穿多穿少不一定,看心情。她也会经常差遣阿哲替她去买东西,找回来的铜板懒得收,就随手给了他。
看来他把铜板一枚一枚地攒了下来,还去换成了碎银子。
唐唐好奇地问:“攒了好多?我看看。”
她环着他的脖颈,再便利不过的,一伸手就能摸到他怀里的钱袋子。
阿哲突然忘记怎么走路了。
唐唐冰凉软滑的手蛇一样钻进他的胸口,沿着他薄薄的里衣爬行,拇指和食指一捻,轻巧地叼走了他的钱袋子。
他两个手都被占着,根本无法拒绝。
他也不想拒绝。
阿哲两个耳朵火辣辣的,像被揪住后颈的猫儿一样顿在原地。
蛇已经游走了,但蛇爬行过的痕迹仿佛还在。
唐唐掂了掂钱袋子,赞许地说:“不错,差不多有三两银子吧?”
阿哲点点头。
“攒银子干嘛?”唐唐打趣道,“不会是预备着的老婆本吧?难怪你不愿意做周家上门女婿,原来兜里有钱了。”
“不是。”
“我同你讲,三两银子还不够,娶妻至少得十两。我给你算啊,五年攒三两,十年攒六两,十五年九两……到第十七年,你就能娶上媳妇了,到时二十九岁……”唐唐越说越没边,“还好还好,不算太老。”
“师娘!”阿哲很认真地重复说,“我不娶妻。”
唐唐一顿,口风一转,笑嘻嘻地说:“那我晓得了,你肯定是要拿来孝敬我的。你知道我刚好缺一把梳子,我想想……明州城里有个采蝶轩,卖得最贵的那把金丝楠木梳,似乎刚好是三两银子诶!”她夸张地感叹,“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阿哲窘迫地说:“也不是……”
唐唐刨根究底地问:“那你攒着钱,到底想做啥子嘛?”
阿哲低声说:“师父坟前,只有一块木板子。”
莫展行清贫半生,下葬的时候没钱立碑,村里的教书先生在一块木板上写了名字,树在他坟前权当墓碑。风吹日晒的,木板上的字迹早已经模糊不清。
阿哲说:“过完年,我想找个石匠,给师父刻一块青石板。”
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
阿哲心想,师父埋在了这座山里,用他的血肉滋养了这片泥土地,这片泥土地中又培育出这些苍劲挺拔的竹。
竹林间传来的响声,就是师父对他的回应。
此时此刻,唐唐胸臆间的恨意却达到了顶峰。
唐家坞七十四口人,别说青石板墓碑,连个单独的墓穴都没有。她拼尽全力在凌江边挖了个坑,七十四个族人的骨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在一起匆匆下了葬。
那瞎子还想身后有徒弟给他竖碑?是不是还要立个传啊?
仙人板板的。
想都不要想。
=====
阿哲察觉到唐唐不太高兴,但也没有细想。
他以为提到了师父,让师娘难过了。当下不再言语,加快脚步往草屋的方向赶去。
草屋是师父生前亲手搭建的,在黛山半山腰,一间卧房,一间堂屋,一间灶镬间,再加一个竹篱笆围起的小院子。又空置了一年,没有人气撑着,屋子更破败了一些,房顶上的茅草都吹走不少。
阿哲放下唐唐,先把堂屋里那张旧藤椅擦拭了一遍,让她坐下。
烧起一锅水,热水让师娘洗手擦脸,灶膛里的炭火盛满半个脚炉,妥帖地搁在她脚下。
然后才抱了一堆茅草出门去,在寒风中跃上房顶,把漏风的地方重新压上茅草。
他要赶在下雪前把屋顶修好。
唐唐心安理得地半躺在藤椅上,抱着暖手筒,踩着脚炉,听房顶上脚步声轻盈地走来走去。
阿哲不善言辞,但动手能力极强。
这个“动手能力”,不仅是指身手好,干活儿也利索,从做饭到修房子都会。有他在,她还有什么亲自动手的必要呢?
毕竟,那瞎子临死前可是特地嘱咐过这个徒弟的,要“孝敬师娘”。
阿哲修完房子,把鱼干和酱鸭斩成大块,分别整整齐齐码到碗里。又烧起一锅水,把活鸡提到院子里杀了,用热水褪毛。
明日一大早就要给师父上坟,供奉用的祭品要提前处理好。
唐唐冷眼看着。
阿哲忙得热火朝天的,仿佛那是他一年当中最要紧的任务。她越发不是滋味,开口唤道:“阿哲。”
阿哲满手沾着鸡毛毛,一叫就来了:“师娘。”
“我要喝米酒。”唐唐故意说,“你去拿来给我。”
阿哲很为难:“上坟要用的,师父——”
“你师父最喜欢的是竹叶青,他原来根本不喜欢喝米酒。”唐唐打断他,“是因为我喜欢,他才喜欢的,你懂了吗?”
阿哲愣怔了一会儿,想起一些往事。一些师娘还没来之前的往事。
师父没什么余钱经常买酒,但只要买,就买周家铺子的米酒。一年当中总有那么两三天,师父一个人坐在月光下,对着西面遥遥举杯。明明是清淡的米酒,却不知师父为何总是喝到酩酊大醉,从枯井一样的眼眶里涌出浑浊的泪。
“懂了。”阿哲隐约觉得自己已经解开了当年的疑惑。他没有再问,转身洗干净手,把米酒坛子从马背上解下来,送到唐唐面前。
唐唐存心折腾他,说:“我要喝温的。”
“哦。”
阿哲一点脾气也没有,回头把热水舀了四瓢在木桶里,再把酒坛子浸入木桶,让酒隔着坛子慢慢温着。还拿来了酒盅、酒吊,让唐唐可以小口抿着慢慢喝。
唐唐一肚子火没处发。
截胡了供奉给那瞎子的米酒,唐唐一盅接一盅地喝着,心想这不够。
这才哪到哪。
只要这世上有人还挂念着他,他就不算死透了。
她要他的名声遗臭万年,要他的徒弟恨他入骨。
阿哲准备好第二天上坟要用的供品,又做好晚饭,天已经全黑了。
他掌起一盏灯,走进堂屋,发现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