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死者是个越战退役老兵?”雷斯垂德不解的问道,“可这和这桩案子有什么关系——”
他话音未落,身旁的怀特·梅森探长电话响起。
致电来自一名去了汤布里奇调查的肯特郡警员。
这通电话显然引起了屋子里所有警探的关注。
怀特·梅森按下扩音接听。
警员的声音传来,“探长,我在汤布里奇的伊格尔乡村旅馆。”
“旅店经理说两天前的下午,曾有一名看起来五十多岁的美国口音的人,在这里入住过。
“他大概五尺九寸高,瘦长健壮。相貌具有爱尔兰人特征。他是红发,但头发减的很短,方下巴上蓄着短胡。”
“但这是一间B&B旅馆(Bed and breakfast旅店,不同于酒店hotel)不需要任何证件登记就能入住。因此旅馆经理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信息,而且这人面孔粗犷凶残,令人生畏,他们也不敢多问。”
电话里,这名警员的话音未落,夏洛克便问道,“他到旅馆时有没有开车?”
警员回答道,“旅店的人说没有见到。”
“经理回忆,他那天下午是从街上独自走进来的。而且他昨天早上离开时,也是步行离开的附近,没有见到他驾车。
“不过旅店经理也只是因为这人面孔凶恶,怕惹上麻烦,才多看了几眼。当然也不可能跟着对方离开,因此经理对这人离开旅店附近后,去了哪里,就完全一无所知了。”
安·博林听到这里,不由皱了皱眉。
没有驾车?
虽然她当然只坐过马车,而不是这些人口中的车辆,但这又不会对她的理解能力带来任何影响。
此时,夏洛克也在想着车的事情。
难道这名潜入城堡的复仇之人,真的是坐火车来到赫弗的?还是这件事还有其他可能?他的大脑中飞快的思考着。
而这时,电话那头。
身在汤布里奇的那名警员,继续说着他了解到的信息,“那人在昨天早上离开后,就没有再回过旅馆了。他走的时候穿一身灰衣服,和一件黑色大衣。”
“虽然M500转轮手.枪比一般手.枪都要宽大,但藏在大衣里还是很容易的。”怀特·梅森探长对此说道。
其他警探听了都点头同意。
电话那边,警员已经很快又说道,“非常幸运的是,这间乡村旅馆大门外装有监控摄像,拍到了这人的身影。”
“我正在查找他的影像,刚刚截到的一张图中他的正脸还算清晰。我马上发给你们,我再继续检查其他的监控影像。”
在场所有警探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全都面露惊喜神色。
得益于英国的监控设施密集,此时终于得到了一个足够明确的线索。
而夏洛克·福尔摩斯则认为这件事理所当然,完全没什么可值得惊喜的。这个世界上的太多事情对他来说太琐碎、太一眼分明,太见微知著——
比如他在仅仅通过那张尸体照片上,脚腕上的泥点,就一眼辨认出,那是在汤布里奇镇溅到的时。他甚至懒得再向这些人拿出手机,地图查询英国天气预报。
向他们证明在昨天早上,汤布里奇下了场大雨,而尸体腿上的泥点很可能就是那时溅上的。
Boring,it's boring,夏洛克无聊的想着。
然后他神情一顿,不由看向不远处的那个‘幽灵’小姐。
这人的出现和她身上的谜团,倒好像不算无聊。
而此时,怀特·梅森探长已经收到了警员传来的监控图像,那名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的正脸清晰可见。
雷斯垂德立刻说道,“我马上去向苏格兰场上级申请,与美国警方接洽。看能否查询到对方的身份。”
但夏洛克听了他的话却直接无聊的朝天白了一眼,声音冷酷,“我像你们一样碌碌无为、时间多的要死吗?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他说着,已经从西裤口袋里摸出黑莓手机,几下操作,直接黑进了CIA的犯罪数据科。
他速度快的简直让人没有任何反应时间,而CIA的内部数据系统,甚至竟然是他的快捷程序设定。
在场的警探没有看清他的动作,只以为他进入了美国犯罪数据库,就已经无比震惊,“你违法进入了美国警方系统吗?”
而夏洛克理都懒得理会他们,继续操作着黑莓手机。
事实上,他甚至算不上是违法进入CIA内部数据系统,因为他只不过是利用了一下麦考夫·福尔摩斯的证件信息。
而麦考夫的证件,又恰巧哪里都能进。
谁让他基本等同于英国政府呢?
而麦考夫这个中年发福的特务头子,除了掌控英国情报事务,美国中情局也让他渗透的差不多就快要改姓福尔摩斯了。
夏洛克想,既然这本来就不是一桩公平的案子,麦考夫手下的那群走狗特工,可以清理抹除此案的无数线索。
那他为什么不能作弊,尽快得知这个死者的身份呢?
虽然几乎就在夏洛克用麦考夫的证件信息,进入CIA系统的同时,他就收到了对方的短信——
【你又在干什么
Sherlock?
M 】
看来‘大英政府’先生在屡次被弟弟偷取证件信息、侵入情报系统后,搞不好将不少情报系统都设置了特殊提醒。
才会在第一时间就得知此事。
而咨询侦探当没看见一样,继续操作着黑莓手机。
显而易见,如果夏洛克想,他早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段,获得这个案子相关的无数信息。
但他却在通过他的演绎推理,已经基本确定整个案件真相后,才选择这样做。
似乎对他来说,重要的从来不是为英国警方抓到凶手。而是用他的基本演绎法抽丝剥茧,推理真相的整个过程。
至于警方是否受到了愚弄,这关他什么事?
此时,夏洛克已经找到了这名在冬山帮卧底事件中入狱罪犯的信息——
“特德·鲍德温,1982年以二级谋杀重罪,被判处二十五年监.禁并不得假释。”他一眼扫过CIA档案上,特德·鲍德温的所有记录——
“出生于1953年,南波士顿人。五十四岁,入狱前住址「VFW Pkwy,Vincent Rd」街区。”
“十八岁被强制征兵送上越南战场,回国后产生战后综合征,曾经自杀。”
美国民众对越南战争的痛恨,使越战士兵受到无数的唾弃与歧视,被视作美国的耻辱。
无数越战老兵找不到工作,生活极为贫穷。
而美国政府对越战退役士兵的冷待,和糟糕稀薄的退役补贴,令无数越战老兵开始成为反政府人士,沦为罪犯或是流浪汉。
“而正像是无数沦落黑I帮谋生的越战老兵一样,在特德·鲍德温当年被捕后的自述中说:他在多次受到歧视排挤,找不到工作,并且发现自己患上“橙剂后遗症”后,加入了冬山帮,帮派个人代号为VV341.”
“而在1982年,波尔蒂·爱德华(道格拉斯)卧底冬山帮事件中,鲍德温被判入狱。”
直到二十五年后,他在一周前出狱。
夏洛克皱眉,“鲍德温在一周前刚刚出狱?”
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波尔蒂·爱德华的踪迹,从美国来到英格兰肯特郡意图谋杀他?
夏洛克意识到这其中明确隐藏着更多的信息。
于是他在CIA的内部系统中,开始查询波尔蒂·爱德华的所有信息。
他看着一瞬闪出的文字记录,嘴角不由勾起一个带点玩味的笑容——
“波尔蒂·爱德华,1953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其父亲康纳·爱德华,美籍爱尔兰裔。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较约翰·肯尼迪低两学级。两人同为爱尔兰裔,私交甚笃。”
“康纳·爱德华成为约翰·肯尼迪最早期的支持者之一,在其竞选团队中担任高级助手。并在肯尼迪入主白宫后,康纳·爱德华成为白宫幕僚团队总统班底之一,担任高级顾问与白宫行政办公室主任。”
“1963年,约翰·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此后数年间,康纳·爱德华多次公开质疑总统遇刺事件的调查结果。”
“并为此竞选美国国会议员。在进入国会后,与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黑尔·博格斯一道,成为全美呼吁重开‘肯尼迪总统遇刺案’调查的多股力量之一。”
黑尔·博格斯多次公开表示对FBI在遇刺案调查中,销毁隐瞒证据的质疑(遇刺案中被捕的枪手奥斯瓦尔德,与FBI探员有电话联系,证据却被FBI销毁。以及奥斯瓦尔德的一些信件中表现出的通信方法,是FBI一惯使用的方式,奥斯瓦尔德被怀疑替FBI工作。类似的事情还有一些),以及FBI与CIA的失职、FBI局长胡佛在总统遇刺案调查中,多次进行干涉。
到了1971年,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黑尔·博格斯,发表了在华盛顿引起数周轰动的演讲——
他指责胡佛无能老迈,要求司法部解雇胡佛。指控FBI窃听他以及多位国会议员的电话。
而仅在一年之后,“1972年,黑尔·博格斯飞往阿拉斯加的航班离奇失踪。在飞机上一起失踪丧生的还有波尔蒂·爱德华的父亲——时任国会议员康纳·爱德华。”
但这远不是波尔蒂·爱德华唯一一次失去亲人,CIA内部档案中,显示他1983年加入‘蒸发密令’,隐姓埋名改换身份为“约翰·道格拉斯”——
约翰·道格拉斯的个人信息写着父母去世,并且他没有兄弟姐妹。
但真实的波尔蒂·爱德华,有一位哥哥——
肖恩·爱德华。
肖恩·爱德华,这位追随父亲,同样毕业于哈佛的天之骄子。在1976年,年仅二十九岁当选为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众议员,进入国会。
与爱德华·肯尼迪(肯尼迪家族第四子。长子二战殉职,次子总统遇刺,三子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遇刺身亡)一同为废除种族隔离做出许多努力。
却在1977年,“肖恩·爱德华遭受白人至上主义者黑I帮报复,车祸身亡。当时在车上的,还有他的母亲。”
波尔蒂·爱德华一夕之间失去仅剩的两位亲人,这似乎让他性情大变。
他从耶鲁法学院退学,加入中情局成为CIA特工。
在1982年进入黑I帮卧底,九死一生。后移居英格兰,再未回到美国。
此时,夏洛克看着这份波尔蒂·爱德华的记录,脑海中闪过无数的信息——
“肯尼迪遇刺案,堪称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最阴谋论甚嚣尘上的事件。”
相信刺杀案调查结果的人少的可怜,阴谋论说法倒是有几十种之多。”
“很多人认定,因为肯尼迪对战争态度十分谨慎。不愿扩大越战规模,不愿美国军队直接参战,甚至想要在第二个总统任期从越南撤军。以致触犯军火商利益与军界鹰派,被阴谋刺杀身亡。”
“而在肯尼迪遇刺后,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上位总统后,确实转而下令美国直接参战。”
而这直接导致越南战争的全面升级(1965年),致使数百万士兵与平民在战争中丧生。
那些脑满肠肥的政客和上位者,是在全世界平民、普通士兵的性命与血肉中攫取血腥的利益。
夏洛克继续说道,“而这位在肯尼迪遇刺后,上位美国一号人物的约翰逊副总统,更是刺杀阴谋论中的一大主角。”
并且可以堪称占据着阴谋论半壁江山——
约翰逊作为德州人,与美国南方石油大亨来往密切。
而肯尼迪的财政政策,不但令德州石油巨鳄利益受损,约翰逊本人更是卷进肯尼迪下令调查的相关贪腐案中。
这位‘每天唯一要思考的事儿,就是中午吃什么的副总统’,眼看就要连这唯一的事儿都要没得想了。于是他直接铤而走险,设计刺杀肯尼迪。
此时,站在四周的警探之中,夏洛克注意到。
在他开始说起这些案子背后的政治阴谋与权力斗争后,他眼前的那位‘幽灵王后’,神情间明显变得要感兴趣的多。
夏洛克想,她可真是权欲极端旺盛。
他声音继续,“而除了时任副总统约翰逊,FBI局长胡佛。同样被怀疑是刺杀事件的策划者之一。”
由于肯尼迪试图削弱FBI权力,胡佛极为憎恨,于是转而协助老朋友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上位。
许多人认为,肯尼迪能够如此轻易的被刺杀,与FBI特勤局的失职与刻意放任脱不开关系。
而除了这位FBI局长,FBI的老冤家CIA也是阴谋说主角之一——
“1961年,CIA策划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堪称无比失败。令美国政府颜面尽失,肯尼迪因此解雇CIA局长。这导致CIA极为不满,因此策划了刺杀事件。”
而肯尼迪遇刺城市-达拉斯的市长,正是被肯尼迪解雇的CIA副局长的弟弟。
很有趣的一件事是,FBI和CIA这对几十年的老冤家,在肯尼迪遇刺案调查中,却达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