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过,江一晗从穿越醒来到现在,已经过了五月有余。
来的时候是春耕,现在就要开始秋收了。
杨旭这几日经常去地里,看看稻子的长成情况。
因为播种比别家晚,村里其他户已经开始秋收了,江家地里的稻子却还差点火候。
看着杨旭每天忙忙碌碌的往外跑,热的满头大汗的,江一晗心疼的不行,伸手帮杨旭擦了擦脸上的汗滴。
来到江家这半年,杨旭每日饭食跟上,身体缺失的营养跟了上来,不再一脸青黑。
再加上少年人恢复快,江一晗又有意的养着杨旭的皮肤,就这半年时间,杨旭就白了不少。
以前若是个漆黑的皮包骨难民样,那现在就是个肌肤略深,腰细腿长,眉目俊朗的帅气少年郎。
杨旭难民样儿的时候,就能把江一晗给迷的五迷三道的。
现在好不容易养成这样子,江一晗恨不得每天都把眼珠子挂杨旭身上。
尤其是杨旭身上长肉之后,因着常年干着体力活,腰腹上逐渐显现的一层薄薄腹肌,说不出的迷人。
一到晚间,身上只剩里面最轻薄的里衣,杨旭动作间那轮廓若影若现,更是勾的江一晗的粉红少女心变成了色女心。
可惜惦记着杨旭年龄还小,只敢在杨旭晚上睡着之后,偷偷摸一把腹肌,过过手瘾。
江一晗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养好点的少年郎,脸色越来越红,有些担忧,“阿旭,你是不是中暑了,怎么脸越来越红了。”
“下午你就不要出去了,地里稻子就让它再长两天,到时候村里其他户忙完了,我们多请几个人,两三天就能全部收完。”
但凡能用钱解决的事儿,就不是个事儿。
已经挣钱了,可以财大气粗的江一晗如是想到。
被江一晗越擦越热的杨旭,退后一步,避开了妻主的手,面色微窘的偏头看向一边,结果......
正屋屋檐下,李氏刚好出来,就看到大热的天,还黏黏糊糊的两人,表情一言难尽。
杨旭缓缓移开视线,感觉自己更热了,声音有些气虚,“妻主,我知道了,下午不去了。”
江一晗没看到李氏就在身后,但就算是知道了,她厚脸皮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害羞的。
见杨旭乖乖听话,就欣慰的拉着杨旭先回房里,休息一会儿。
休息过后,江一晗说要过几天请人做,就真的压着杨旭,没让他往地里跑。
每天最多让他早上出门看一下地里稻子的情况,就得回来。
这种有人疼有人护着的日子,美好的让杨旭觉得这就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美梦。
那潜藏在梦境之下的黑暗,越发的压的他喘不上气。
***
接下来的几天,天公作美,连着好几日的大晴天。
等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忙好了秋收,江家地里的稻穗大多都已青转黄,可以收割了。
以往江家,江母江一晗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李氏嫁进江家,从公公手里接过掌家权后,管理家里的土地都是李氏在管理。
现在的江一晗没以前的清高样儿,本想自己出面去处理这些事,但一想到杨旭今年刚进门,由李氏带着杨旭去了解这些正好,就没有去接手这件事。
因为江一晗的交代,李氏出门去找村长的时候,就带上了杨旭。
江家一脉单传三代人,在小河村没有其他亲人,这里的乡里乡亲相处几十年,勉强也算亲友了。
这次带着杨旭处理村子里土地的事,也算是正式把人介绍给乡亲。
李氏带着杨旭到了村长家,村长夫郎在院子里忙活,看见李氏带着杨旭过来,忙打开门把人迎进来,“李家弟弟,今日怎么有时间过来了,可是有事。”
李氏带着杨旭走进来,跟着村长夫郎到了堂屋里坐下,“哥哥你坐,我这来找你确实是有点事。”
村长夫郎示意女婿去倒水,自己挨着李氏坐下,“什么事你说就是,拿不定主意的,老何等下也该回来了。”
村长女婿端了茶水上来,给三人上了茶,就在旁边站着,目光还时不时的打量杨旭。
倒也不是恶意,只是还没见过这么高,这么结实,这么不像男子的男子。
杨旭嫁来这半年,因为江家进出门不需要路过村子里,杨旭本就不爱走动,所以这也导致了村子里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人都只听过杨旭的传闻,但从没见过本人到底长什么样。
村长女婿偷偷摸摸自己柔软的腰肢,再看看杨旭板正的腰身,感觉自己长见识了。
原来一个男子真的可以长得......,长得比女人还女人。
杨旭垂下眸子,已经习惯被这种目光打量。
李氏没注意一旁的小动静,专注的跟村长夫郎说着话,“哥哥,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家那地今年不是全都收回来了吗,这几天不是抢着秋收,就想说找村里忙完农活的妇人们做点活。”
“至于工钱......”
李氏来之前本想按市面上,一天十五文的工钱给,但江一晗想着自家从江祖母带着家人搬来小河村,不管是看着江家读书人的身份,还是什么,村里总归也算是处处照料江家了,邻里乡亲之间也和谐,就跟李氏商量,给涨到了二十文。
江一晗现在自己能挣钱了,每次拿回来的钱都交了一半给李氏做家用,手里有钱,李氏也不想驳了女儿的面子,“工钱就给二十文。”
村长夫郎一惊,“二十文,可比市面上多了五文钱呢。”
村长女婿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
李氏点点头,“之前晗儿生病,村里顾及着我家,地也帮着说收回就收回了,晗儿成亲,虽没大办,但各家上门帮忙的情面,我都记着呢。”
说到这,李氏看着村长夫郎的眼神也多了份真心,“这次秋收,也算是给各户回个礼。”
没有直接拿钱给村里人,也是怕升米恩斗米仇,像这样这样请人做事多给点工钱,反而是最好的。
江家一脉单传,在小河村没有其他的亲人,若是江一晗走了,就剩李氏一个寡父,倘若遇到难缠的村邻,想方设法的想霸占江家良田,李氏说不得真得吃点亏吐出点东西。
可江一晗出事以来,村里一直被村长压着没有人到李氏面前多嘴多舌,李氏接亲需要帮衬的,也都没人含糊,招呼一声就去了。
虽说李氏后来挨家挨户都补了银钱,但能在危难的时候不落井下石,这已经是难得的品质了。
就算是以前的江一晗,她性格虽然清高傲慢,不会与村里人闲聊,但碰到了面上该招呼的还是会招呼一声。
小河村,是几十年前一群逃难的人落脚建立的村庄,村里人多姓杂,当时流落到这儿来,想在这儿安家立户,还和周边几个本土村子起过摩擦。
后来还是江家搬来,靠着读书人的身份,才勉强让小河村在这里有了点底气,安定下来。
所以小河村和江家,也算是互相依靠,互相成就。
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不是你付出就能被看到领情。
现在,李氏说的这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