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问秋声

11. 第十一章

小说: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作者:

问秋声

分类:

古典言情

这一闹村里的人都来了。

眼下只有报公安这一个办法,魏华安将一旁看戏的陈溯华拉出来,让她维持住场面。

自己则去报警,再给魏山和魏跟顺说一声,村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不能瞒着不说。

坐在地上的王婶子也不哭了,她声音犀利且尖锐:“不能叫公安!”要是公安来,她儿子这辈子就毁了。

“大队长,这是咱村的事,就在村里解决,不用叫公安。”她讨好地看向众人,希望有人能帮她说两句好话。

围观群众,纷纷避开她的目光,唯恐被她缠上。

晒谷场灯火通明,每个人各怀心事,思考着自己最近有没有和魏永金有交集。

“公安来了!”

不知道人群中谁喊了一声,大家都扭头看去,并让开路。

为首的女子,一身正装,头顶着白色警帽,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

她身后跟着一名穿着同样衣服的男子。

“你们谁报的警?”女人扫视众人一圈,最后锁定在陈溯华的身上。“是你?”

陈溯华也没想到能在这遇到熟人。

眼前的公安正是上次她在镇上遇到扒手帮她处理后续的同志。

“同志,”她伸出手和对方握住:“我是小康大队的预备支书,我们村有人举报,村民魏永金和黑市的人有勾结。”

余知玉听到黑市,脸上的神情瞬间严肃起来,这个时候任何破坏集体的行为,不是不可饶恕的。

听完她的陈述,她目光沉沉地看向蹲在地上的两人。

“你是魏永金?”

蹲在地上的魏永金抬头只能模糊地看到她的身形,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一股压迫感。

“警官,我没有和黑市的人有勾结,都是她骗人的,是他们两个合起伙来骗人的。”

这个时候他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要是这样下去,恐怕阴阳头都轮不到他。

“他俩合伙?”余知玉对他的话没放心上,但还是饶有兴致的问:“那你说说他们怎么骗人的。”

这是她上班以来第一个案子,还是个大案。余知玉暗暗摩拳擦掌,没办法此时魏永金此时在她眼里就是奖章,金疙瘩。

一旁的魏平“呸”的一声,“警官这都是他的主意,他害怕被发现才放把工具到我家。”

“水泥也是他买的,我在黑市看到他从一个胖子那买的。”

“胖子?”余知玉重复道。

魏永金听他说黑市时就想拦他,魏平才没那么傻让他捂嘴。

眼见他俩又要打起来,余知玉对跟过来的警员说:“一人一个带走。”

她拿出手铐,铐在魏平手上,又踢了一下他的屁股,“老实点。”

王婶子想要阻拦,男警员看出她的动作,直接挡在她身前。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路又不好走,陈溯华送他们到村口。

余知玉将魏平交给另一个警员。

陈溯华猜她有话对自己说。

“余公安。”

余知玉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刚才的话你也听见了,我怀疑他刚才说的胖子和我们这段时间调查的人口拐卖有关。”

“人口拐卖!”陈溯华冷静下来,“余警官,你要我怎么做。”

*

陈溯华从村口回来时,围观的村民已经被魏华安给赶了回去。

今晚发生太多事了,他叮嘱了几声就回去休息了,明早还要找人把水井修修,还要到公社挨吵,他想想就头大。

隔天上午,被关了一夜的魏永金又被放了出来。

相比于魏平被剃了阴阳头,他只被教训了几句。

出来后他还专门买了一串鞭炮,跑到魏平家门口放。

正在家吃饭的魏平,气得拿起铁锹就要出去,他娘将手里的碗重重地摔在桌子上,“你是还想再进去一次,还想让我们再丢脸!”

魏平跟泄了气的皮球,“我就是不服气,凭什么他只用被关一天。”

“爱吃吃不吃滚,你要是再给老子惹事,你就滚出去,老子不认你。”

站在屋外的魏永金听到里面的吵嚷声,得意的笑。

这段时间村里发生了太多事,村民也被搞得有些疲惫,眼下只有陈溯华正在修建的工厂还能给他们些慰藉。

工厂这边已经修建好了,晒红薯干用不了太多工具,木盆和蒸笼是找村里老木匠做的,晾红薯的簸箕是找魏山编的。

陈溯华还专门去镇上找了块木头,让老木匠帮忙做副匾,挂到工厂门口。

这些都准备好后,日子也来到了腊月。

大雪飘落,小康大队顷刻间被染成了白色。

林青红将今天的日历撕掉,“后天就是元旦了。听说公社元旦大会,镇上还有样板戏,你们去不去。”

季时将脸从信纸里抬出来,闷声说道:“去。”

还有一个月,她们这些知青就要回家了。要提前将准备好的东西寄回去,季时每次寄东西总要写几封信,写信的时候又总要哭一场。

陈溯华从旁边递来一张手帕,她也在写信,自从下乡后她就没给家里写过信。

当然,走之前说好的寄粮食也没寄。

信上她诉说着自己这段时间的不容易,说自己在这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每天都靠对他们的思念才能支撑下去。

写完这些,她看到镜子中自己逐渐圆润的脸庞,又提笔写道,“我在这都饿瘦了”反正一切都往不好的说。

信纸的最后,她还暗戳戳地写,她在这攒不下钱,连买车票钱都没有,希望家里能帮衬她一些,让她好回家过年。

写完这些,她又拿到季时脸下。

季时红着眼,瓮声瓮气的问她干嘛。

陈溯华笑笑有些欠揍的说:“哭不出来,借我些眼泪。”

气的季时伸手要打她。

两人的嬉闹被推门而来的伊慧琼止住。

“别闹了,张婶让我们过去蒸馒头”

张庆红正在厨房里和面,见她们进来连忙招呼道:“快过来,帮我把锅烧起来,把那几个发好了先放进去。”

角落案板上放着几个白花花的大馒头。

陈溯华下意识地想在上面戳洞,张庆红瞥见直接拍了她一巴掌。

“去和魏英玩去,别在这捣乱。”

陈溯华年龄是知青中最小的,过完年也才刚满十七,之前她们一直以为她是因为营养不良才显小,后来才知道她是真的年龄小。

自从知道她的年龄后,村里人对她更是颇为照顾。

院子里魏英拿着麸皮在喂鸡,这是前几天她奶去镇上买的。

陈溯华也抓了一小把,蹲在她旁边,自从她当上预备支书,魏英又开始上学,两人的见面就少了。

早上天不亮,魏英就要去上学,晚上她又要处理公务到深夜。

“怎么了感觉你闷闷不乐?”陈溯华扭头看她,想着她应该还没到青春期。

“我这几天经常见到魏梅梅。”

她在脑子里思索了许久,才在记忆的深处找到这个人。

“她怎么了。”说实话陈溯华对她没有好印象。

又想到她那日凶狠的样子,连忙问:“她没欺负你吧,打你了,还是放学拦你了?”

魏英害怕被人听见,小声地安抚道:“都没有,你别担心。”

“她好像有事找我,但又好像不是找我,说不清楚。”她托着腮,仰头看天。

陈溯华想了想说:“她不是住在镇上,后天我们要去镇上,你跟着一去,到时候问问她。”

晚上张庆红做了臊子面,还专门将魏华安叫了过来。

魏跟顺在村里根基单薄,魏华安的父母又去世的早,两人算下来还有些亲戚关系,逢年过节也会有所走动。

晚饭魏华安和跟顺叔闲聊,两人嫌她们吵得慌,不愿意坐在屋里。

张庆红拿了个长条凳,让他们坐在外面。

屋里陈溯华和林青红争辩着谁做的花馍最丑。

陕北地区每逢新年都会做些花馍,现在正值特殊时期,她们就象征地在馍上贴几个枣片,或用筷子点几个红点。

“明明是你做的最丑,都发成一团了。”

“至少我发起来了,不像你做的,死面饼子。”

“你!”

最后,张庆红一手塞一个让她们都吃了,才算安静下来。

晚饭过后,魏华安叫住陈溯华。

“工厂是不是该招工了。”

陈溯华想了想里面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上个星期供销社也跟她说,这段时间需要她加大供货量。

“等过完元旦我把招工标准贴在大队部,到时候你通知大家。”

“行。”

交代完她就又急匆匆地跑回房间,停了半天的雪又下了起来。

空气清冷,雪花飘落,她踩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片刻又蒙上了一层新雪。

*

第二天一早,几人一大早起来赶去镇上。

这次去的人比较多,村里的驴车只能先送一趟,再回来接。

等到第二趟驴车回来,公社的表演早结束了,于是陈溯华提议走着去。

好在她们早就习惯了跋涉的日常。

公社外。

“你们先去看,我陪魏英买些东西。”

“等会再去吧。”林青红劝道,这个时候出来一趟不容易。

“我们很快就回来。”陈溯华将她们推进去,然后带着魏英离开。

昨天魏英和她约定好在上回的巷子见。

院里魏梅梅正在焦急的来回踱步,她担心她们爽约不来。

“吱呀”一声,门从外面被推开,两个身影从外面走进来。

站在台阶上的魏梅梅连忙过去,将两人拉进屋。

陈溯华见只有她自己,疑惑的问:“你妹妹呢?”那小孩对她可谓是形影不离。

提到这魏梅梅面带沮丧,“我妈把她带走了。”

“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她!”她突然抱住陈溯华。

被抱住的陈溯华身体僵硬,“有话好好说,你妈带走的为什么要救她。”

“他们要卖了她,现在已经找好买家了。”

“这事你应该找公安。”

魏梅梅哭着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那天她被发现偷东西后,她后爸过来打了她一顿,就将她妹妹给带走了。

后来回家拿东西时,发现她后爸正讨好地和一个陌生男人交谈。

见她回来黄荣树面带尴尬,“你来干什么。”

“我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