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垃圾场的嗡鸣似乎都降低了频率,仿佛在敬畏那即将到来的、无声的风暴。夜鸮整合着网络中流淌的所有信息碎片:系统的疲劳、资源的倾斜、人心的浮动、观测者的冰冷警告、以及那份令人胆寒的“硬重启”报告。所有这些,在她那由痛苦残响重塑的意识中,被灰烬棱镜冰冷地剖析、重组,最终凝聚成一个极度危险的、剑走偏锋的计划雏形。
于悬崖边缘递出刀柄,我的生存提案即是邀请他共舞于毁灭的钢丝之上。
这计划的核心,并非对抗陈默或系统,而是利用二者之间那致命的僵持,利用观测者对“稳定性”的苛求,利用那个男人自身岌岌可危的处境,去创造一个极其脆弱的、三方制衡的新平衡。
一个将“锈蚀信标”从需要清除的“灾难”,转变为可供“利用”的危险资产的计划。
她开始起草“提案”。没有使用语言,而是纯粹的数据包形式,里面包含了:
1. 当前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基于网络收集的数据建模):清晰指出持续压制信标所需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及对整体系统的拖累,暗示“硬重启”风险正在升高。
2. “锈蚀信标”能量波动模式分析(部分真实,部分经过谨慎夸大):强调其能量特性的“潜在可利用价值”(如:用于强化某些规则结构?用于“淬炼”某些特定类型的“演员”或“道具”?),同时“坦诚”其极端危险性和不可控性。
3. “协同抑制与引流”初步构想(计划的核心):提议不再试图“清除”或“完全封印”信标,而是由系统提供基础框架和资源,由她们这个网络(自称“底层规则自适应维护单元”)尝试进行初步的、小范围的能量引导与稳定试验。美其名曰:利用她们与信标的“特殊共鸣特性”,以极低成本实现“可控抑制”,并将溢出的能量引导至“非关键”区域消耗,甚至尝试“转化利用”。
4. 风险与收益评估:赤裸裸地指出失败可能导致信标提前爆发,但成功则能极大缓解系统压力,并为“观测者”提供一种“管理高危变量”的新思路。重点强调——此举所需资源远低于持续压制,符合“效率”原则。
这是一份疯狂的提案。将自身置于最危险的位置,主动要求去驯服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每一步都走在毁灭的边缘。
但这也是唯一可能引起那个男人兴趣的提案。因为它直接回应了他的困境:资源、效率、稳定性,以及……向“观测者”证明价值的可能性。
夜鸮反复推演着每一个细节,寻找着可能存在的逻辑漏洞和表述方式,确保提案看起来像是一个绝望系统下的“激进解决方案”,而非一个陷阱。
最终,她将这份沉重的数据包加密、压缩,将其嵌入另一条流向导演室次级接口的、关于“系统性能优化建议征集”的低优先级数据流中。这条通道比上次更加隐蔽,但也更加不稳定。
发送。
没有回头路。
整个网络再次进入绝对静默,所有节点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那纯白空间的回应。这一次,不再是试探,而是摊牌。
……
纯白空间内。
男人刚刚用一套极其繁琐复杂的报告暂时应付了“观测者”的质询,代价是又一支高纯度信息素制剂和额角跳动的神经痛。架构图上,代表信标压制消耗的资源曲线依旧刺眼地高企,系统的各项指标在危险线附近艰难徘徊。
他揉着眉心,目光扫过那条新收到的、“优化建议征集”的反馈数据流。这种低优先级通道通常只会收到一些毫无价值的垃圾信息。
然而,当他的指尖习惯性地过滤掉噪音时,一个加密结构异常熟悉、却更加复杂的数据包,引起了他的注意。
又是她们。
他灰色的眼瞳微微眯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掠过。她们似乎不懂得什么是适可而止。
他本想直接将其作为垃圾数据粉碎。
但某种直觉,或者说,某种对那“回响”顽强生命力的病态好奇,让他停顿了一下。
他解密了数据包。
然后。
他整个人僵在了沙发前。
透明的灰色眼瞳快速扫过那份“提案”的内容,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凝固在那份“协同抑制与引流构想”上。
空气仿佛冻结了。
没有愤怒,没有惊诧,甚至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他的脸上,只剩下一种极度冰冷的、机器般的分析状态。
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快速点动,调出无数虚拟屏幕,开始疯狂验算提案中的数据模型、风险概率、资源对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纯白空间里只有数据流无声闪烁和他指尖敲击虚空的微弱声响。
他验算了一遍又一遍。
结果一致。
这份提案……从纯粹的逻辑和效率角度出发,竟然具备相当高的……可行性?甚至可以说是目前困境下,一个极其……优雅?或者说……疯狂的破局思路?
她们不仅活着,不仅在学习,竟然已经能站在他的高度,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他的思维定式(一味压制),看到了一种危险却可能更有效的可能性?
这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噪音”了。
这已经成了……需要严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