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忙着做饭的时候,叶欣就坐在一边,悠悠地跟他说了这次招工的事情。
这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好机会。
新建的化肥厂招普通工人,大部分工人从城里招,给出少数的名额给下乡知青通过推荐参与招工。公社只分到了两个名额,却有一百多名知青,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而且说是推荐,这要怎么推荐?公社主任也好,各大队长也好,对所有知青都是应该一视同仁的,有任何偏颇都会被人抓住话柄。
今天刚刚知道这个消息,在知青队伍里确实炸开了锅。
上山下乡多少年了,总算是听到一个可以回城的消息。虽然竞争很激烈,机会很渺茫,当总算是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
但是要怎么决定这个推荐的名额,公社和生产队里还没有出一个章程,估计上面都在头疼呢。
叶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跟其他知青一样激动,这些零散的招工、招生消息,都不是很好的选择。比如这次化肥厂的性质,就决定了不是什么轻松的岗位。所以她也就是一听,根本没放在心上的。
现在,跟沈卓说了这些,叶欣再次强调:“以后再有什么事情,你别在半路听人说了,回来我细细跟你讲清楚。我又不瞒你,又不骗你,别把我想得那么坏。”
沈卓很是羞愧。
他确实听李光辉只说了招工的事情,不知道只招两个,那这个机会确实很小。早知道是这样,他也不会那么急——当然,叶欣根本不参加,他本来就不用急的。
听别人说果然没有听她说的清楚,而且她不仅是说事情,还会分析,讲得清楚明白。
他握着她的手,再次跟她道歉:“我错了。”
叶欣抽回手,指挥他赶紧去炒菜,又说:“这事儿闹得知青人心浮动,我看不会拖很久,这两天就会解决的。我是不参加,估计其他人都参加,也不知道咱们大队有没有被选上的。我关注关注,到时候有结果了跟你说——你继续好好学习啊,不要胡思乱想的。”
沈卓一边切菜,一边乖乖点头:“嗯。”
这事儿解决得确实快。
隔天,大队长李兴国匆匆去了一趟公社开会,然后又匆匆回来把会议研究的推选方式告诉知青们。
首先,原则上,这次招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下乡年限,所有知青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当然不想参与招工的也可以自动放弃机会。
其次看知青个人平时的表现择优推选。这个表现主要包括个人能力比如身体素质如何工人也需要强健的体魄身体不好被淘汰是自然的。还有性格品德方面比如平日出工勤快不勤快、与生产队员相处如何——不是说要与所有人为好但起码不闹人、不给人带来麻烦。若是有助人为乐、好人好事那更是加成了。
对此大家没有多大意见其实也是一套传统的、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约定俗成的判断。
见九个知青都没有意见李兴国就问:“你们都要参与这次招工不?有没有不参加的?”
这其实只是例行问问李兴国知道他们大约都是要参加的不放过一个离开农村的机会。
没想到那年纪最小、个子也最小的叶知青举手了脆生生地说:“大队长我不参加。”
包括李兴国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了叶欣。
虽然知道她已经跟本地队员定亲了但是没想到她在回城的机会面前
现在她这么一说各人神色各异。
郑文文到底是跟她交情不错了人也心直口快这会儿就过来劝她:“叶欣你可想清楚了?就算你现在跟沈卓过得不错但终究比不上回城的。别说我利己主义人还是要为自己打算的。你年纪小又没跟沈卓正式结婚现在分开还是好的。”
叶欣回答:“我知道的。只是化肥厂工作想必也不轻松我这么小的个子和身板恐怕不能胜任。利己主义没有什么人为自己打算是天性你不用多想。谢谢你。”
这下倒是叫郑文文无话可说了皱着眉头道:“还用得着你谢我我才要谢你呢少一个竞争对手。”
虽然她俩说话声音不高但是这会儿安静大家都听到了一时也是心情复杂。
李兴国之前也不是没有担忧过万一叶欣也要参加离开会不会对正在关键培训时期的沈卓造成影响。现在见她表明了态度李兴国就问:“叶知青你确定了?”
叶欣点头:“大队长我确定的。”
李兴国就有些赞赏能够遵守约定是一种美德“好。你想明白了就行。”
接着李兴国又看向其他知青再问一句:“你们谁还有不不参与招工的?”
大多数人都是坚定要参加的,自然无话。
倒是站在一起的张康明和江静雨有几分纠结,看看大队长,又看看叶欣,最后对视一眼,做了决定。
两人一起开口说:“大队长,我们也不参加。”
这下大家又是一阵惊讶。
不等他们询问,江静雨就开口解释:“我觉得叶欣说得不错,化肥厂的工作不一定比种地轻松。”
张康明道:“最主要是这次招工名额太少了,竞争也激烈,希望不大。我们还是等下次机会吧。”
李兴国也没想到自己大队知青竟有三分之一不参与这次招工的,不过参加不参加其实对他没影响,他只是把工作做好罢了,就点点头,“好,你们三人我就不报上去了。”
接着再问一遍没有不参加的之后,就当场告知:“明天,二月初九,所有有意愿参与本次招工的知青同志在上午十点到公社,进行推荐表决,选出两个名额。”
说完,李兴国就先离开了。
知青们这时才叽叽喳喳地说开了话。
孙维强看了看站在一起的张康明和江静雨,又看了看叶欣,很是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真是糊涂,被小情小爱蒙蔽双眼。”
刘红霞也有话说了,“你们现在不抓住机会,将来可别后悔!”
张康明和江静雨都不想跟他们论,到一边自己说话去了。
叶欣倒是笑着说了一句:“你们难道不应该为少了竞争对手而高兴吗?说这些话干什么。还是郑文文清醒,都知道感谢我。”
那两人就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了。道是这个道,但是看着她一脸轻松笑意,怎么都觉得别扭。
郑文文无奈地看了叶欣一眼,又瞥了那两人一眼:“就是,说人家糊涂,我看你们也挺糊涂。老说那些讨人厌的话干什么?得空忙自己的事情吧。”说着她就回屋了,也许是为明天做准备。
倒是王小薇把叶欣送了送,也顺便跟她说几句:“我也知道一百多个人里选出两个名额,竞争太激烈,我估计是很难选上,不过还是想试试。我这个年纪了,好不容易等到一次机会,不参与不甘心。”
叶欣安慰道:“小薇姐,我明白的。你明天就安心去吧,祝你好运。”
王小薇真是羡慕她的好心态:“也就你还能这么轻松惬意的。你看——”转头指了指在说悄悄话的张康明和江静雨,“他们俩其实也纠结呢。还有王有为,本
来准备说亲的兴头也被这次招工的消息冲淡了一些。”
叶欣心平气和道:“这是正常的。我也是知青知道大家的难处能回城还是回城好向往更好的日子是本能谁也没错。我也是老实说了我可能没法胜任工厂的工作才退出的。要是有更好的选择那我不一定退出了。”
王小薇想问问要是真有好机会了她要离开到时候沈卓怎么办?但是看看她的神色又觉得不必多问了。她这么聪明通透的人相信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处好的。
最后王小薇只是叹了口气把她送出了知青宿舍区。
晚上沈卓回来叶欣就把白天的事情告诉他。
沈卓听着也有些意外主要是意外于还有一对知青不参与招工的。同时他也觉得心里更安定了心情很好地切菜。
哪知叶欣这时又说一句:“明天我也去公社看看。”
沈卓心中一跳差点就把自己手指头切下来了他连忙转头问:“你不是说不参加的吗?”
叶欣瞪他一眼“我去公社就代表我要参加吗?——你拿刀冲着我是什么意思?赶紧放下!”
沈卓立刻把菜刀放下了有点手足无措自觉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一着急就……”他绝对没有要伤害她。
叶欣忍不住说他一句:“你这么慌慌张张的一点儿也不沉稳!”
沈卓只能低头听着没法反驳。
却又忍不住拿眼睛看她想知道她干嘛还要去。
叶欣这才告诉他:“不参加但是去听听看看也知道更多信息开阔眼界和山村外面的世界接轨不做一个时代的瞎子和聋子。你到底懂不懂?”
沈卓受教地点头十分羞愧。
羞愧于自己的沉不住气
他越来越觉得她优秀这种优秀是他远远赶不上的。
最后他只能讨好地说:“那我明早载你去你就不用走那么远了。”
叶欣这才点点头放过了他:“这还差不多。”
沈卓这才回头继续忙活。
叶欣却是突然想起:“你天天带饭的怕也是有些腻了。难得明天咱们都在镇上也不忙什么去国营饭店吃午饭吧!”
沈卓起先想说不腻自己吃得比别人好已经很满足了不用费那个钱。但是他突然机灵了是她自己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就没扫兴点
头:“好。”
于是隔天一早叶欣就背着背篓和沈卓一起出发了。
为了避免和其他知青碰上面的麻烦叶欣还专门早起了早早出发。
本地气候暖和二月已经是春暖花开山路旁的草木纷纷抽新芽、开花吹着清晨微凉的风让人头脑清醒心旷神怡。
沈卓被她从后面搂着腰就觉得一阵甜蜜和安定又好奇地问她:“你背篓里背了什么?”
叶欣直接道:“你别管我自己折腾一下。”
沈卓猜她估计是捣鼓了什么卖不过分量不是很重就听她的话不问了“好
他知道她都是为了赚钱补贴生计她脑子总是那么灵活很多好点子。
而且她做事最是稳妥应该没什么风险的。
到了镇上叶欣也不让他跟着自己催他去学校。沈卓也听话了跟她说了这期车就放在学校车棚那边这次没人敢使坏了就不再麻烦徐大夫。叶欣听了只是点点头这些小事他自己决定就行也不多干涉。
最后再次确定中午在校门口见面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才分开了。
等他走了叶欣才往农副产品市场走。
今天又是集日人不少。
她找了个位置把背篓放下来拿出里面已经用稻草捆好的一把把的西瓜苗。上次赶集她就了解过市场菜苗的价格多是一毛钱一把或者一毛半或者两毛钱都很便宜。
西瓜苗集上没人卖她空间地里又不少嫌麻烦就每一捆捆多了卖贵点。
摆开架势之后叶欣在头上围了块布半遮住脸早上清凉也不算很奇怪。
然后她就吆喝开了:“卖西瓜苗嘞三毛钱一把!早上刚从地里拔的西瓜苗带着泥土根苗茁壮种下就能活!三毛钱一把!来看看嘞!”
以前她是绝对不好意思喊的但是来到这里之后摆摊的经验也不少了吆喝几声就自然而然。
摆摊真是挺锻炼人的。
很快就有人被她吸引过来:“西瓜苗?真是稀罕了没见有人卖的。”
“咱们这儿地里能种不?”
“我看种不了哪是好种的!”
“试试呢。这稀罕物要是活了哪怕结一个果也是赚了。”
“姑娘这种出来的西瓜红不红?甜不甜?”
叶欣利索地回答:“熟了肯定红的!也甜!大爷买一把?
回去种了给孙儿吃,多好啊!
有人心动的,开始说价了:“三毛钱一把,有点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
叶欣笑道:“大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