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回家跟沈卓说了王有为办酒的事情,还说请他一起去吃喜酒。
沈卓听了说:“你去就好了,我不去。”
叶欣告诉他:“人家叫你去呢。不是王有为,是李光耀,他是女方的堂弟。”
沈卓知道这个,但还是兴趣缺缺:“我不去。”
叶欣本来是没想让他去的,但是之前听有人喊他去,就觉得他去也好。现在见他竟然死活不去,她就起了逆反心,非要带他去不可。
他这人平时在外人面前就是冷冷清清的,只知道埋头干自己的事情,不爱跟人交际。但他现在不论年纪还是身形都渐渐是大人了,以后又是要做医生的,怎么能还这么孤僻?
她非要拉他去人堆中走走,交际交际不可。
就对他说:“人家李光耀惦记着一起培训的情谊,好心好意叫你过去吃饭聊天,你竟然一点儿也不领情,白瞎了人家以前的照顾和帮助了。”
沈卓微微皱起眉头,道:“我都感谢过他了。”
叶欣道:“感谢过就完了?难得人家惦记着你,你也别这么冷淡,走动走动,交个朋友也好啊。”
又说:“那天我也要去的。我还没去过黑水塘呢,也没有吃过乡下的喜酒,不知道什么样的,咱们一起去,一起回,凑个热闹嘛。好不好?”
她这么娇声软语的,沈卓皱了会儿眉头,就被她说服了,“好吧,那咱们一起去。”
叶欣就露出了笑容,觉得孺子可教。
性格是讨厌了点儿,但是愿意听话,也不是无药可救。
沈卓却是又想起一件事情来,“之前说培训班最后还有一周或者两周的,安排在七月,不知道会不会冲突了。”
叶欣也想起来,有些意外:“还没有具体通知吗?”
沈卓摇头:“大队长还没来说,可能这两天的吧。”
像这种公社层面的大事,都是大队长出面的。之前是笼统说了那么一说,具体还是要等这次农忙结束再确定。现在还是六月底,离下个月还有两三天的。估计这两天大队长就会来通知的。
果然隔天傍晚,李兴国就上来通知了:七月初一到初七,再进行最后一周的培训强化,以及最后一次考核,然后七月十号结业,这一批的学员就算可以上岗了。
沈卓之前成绩一直第一,李兴国很是骄傲,面上有光,起码自己丰水大队的医生是有保障了
,所以之前建立医疗站,建得很干脆。
现在说完了消息,也鼓励道:“加油啊沈卓,最后这一周可不能掉链子!趁这几天多看看书,复习复习之前的知识,再考个第一,为咱们丰水大队争光!
沈卓自然是答应着:“大队长,我会努力的。
等大队长走了,叶欣就道:“现在时间出来了,跟王有为办喜酒的日子不冲突,你没借口了吧。
沈卓小声道:“我都说跟你去了。
叶欣白他一眼,又说:“我猜李光耀早就知道这个时间的安排了,不然也不会喊你去。估计就是提前知道了,办酒的日子才确定下来的。人家是本姓人,为人处世又妥当,应该算是年轻一辈中出类拔萃的人才,有消息肯定是先告诉他的。
沈卓细细一想,可能真是这样,点头说:“你说得对。
同时,见她把李光耀说得那么好,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欠缺很多,便不再抗拒去参加满是陌生人的酒席了。
他其实也知道自己该历练历练,学着与别人打交道,不能总是让她操心的。
越是与她相处,越是发现自己的浅薄。
得听她的话,跟上她脚步才行。
既然确定要参加人家喜酒了,就要准备一个礼金,也就是份子钱。叶欣不知道此时此地的行情,于是问沈卓。
沈卓也是一脸茫然。他自己没经验,父亲生前也很少带他与别人家往来,就算有都是很小很小的时候了,他当然不知道。也就是因为对这些不懂,所以他才不想去,总感觉去了也不习惯,说不定还会被人一直打量议论,到时候浑身不自在的。
叶欣无奈地看着他:“你呀,一问三不知的!
沈卓很羞愧:“那你去打探打探?反正她跟村里婶子很熟了……
叶欣叹了口气,“不然还能怎么样?不急,家里先忙会儿。下个月初三那天有几个人赶集,一起回来的时候问问。
忙起来快有两个月没有赶集了,一个是因为忙,一个也是因为太热了。
现在已经到了一年之中暑气最盛的时候,早早的太阳就升起来了,炙烤着大地,一直到很晚才下山。
因为天气热,叶欣胃口都不怎么好,肉也不想吃了,也就不急着赶集买,这也是她瘦了的原因。
五月中的时候,叶欣就收到了家里的来信,是邮递员送来的。信上大姐说妈生了个小弟弟,母子平安。叶
欣当时看了,觉得男孩挺好,这样的家庭,要是生了女孩又是一个被剥削的苦命人罢了。
之前打算是寄点东西回去的,现在想想算了,费那个钱干嘛,她还是攒着改善自己生活吧。
加上又赶上农忙时期,谁也没空去,就直到现在还没有写回信。
现在闲一点了,倒是可以去一趟镇上,买买东西,补充吃的用的,再写一封回信。
其他人也是,一口气憋了两个月,现在都想去赶集放松放松。不过也不好一窝蜂扎堆去,有一批在月底二十九去,另一批在下个月初三。叶欣知道王小薇、郑文文、江静雨、张康明四人都是初三去,她也就初三去。
那时候正好沈卓去培训班,顺便早上载她去就好,不用再多跑一天了。
这个暑热天气出门,可晒可累呢。
说起来这个赤脚医生培训班断断续续的,时间分散安排在冬天、春天、夏天,可算是严寒酷暑都体验过了,潮湿泥泞的春天也淌过了,何尝不是对学员的一种考验。要是心性不够坚定、意志不够坚强的学员,都坚持不到现在的。
七月再去培训班的时候,叶欣让沈卓早出晚归,避开炎热的时候,也叮嘱他带上草帽和凉茶,别让自己中暑了。
沈卓也听话,反正现在又不是特别忙了,最后一周,他再努力冲刺,煎熬一下,很快就可以彻底结束了。
培训班上李光耀见了他,笑道:“我让堂姐夫喊你喝喜酒,到时候一定要来啊!”
沈卓心道不是现在就天天见面,怎么好久不见要去吃饭聊天了?他只是点头:“来。”
初三那天,叶欣就背着筐被沈卓载着早早出发了。
现在天亮得早,早上也热出一身汗了。
到了镇上分开,沈卓去学校。叶欣还是去农副产品市场。
她这次也带了一些菜,以及这段时间攒的不少鸡蛋。为了带这些鸡蛋,可是小心翼翼,用她冬天最厚的衣服裹着,不然一路颠得都要碎了。
就是她冬天厚衣服就这么一件,到了年底要重新买了。不过也不必可惜,那衣服本来就穿旧了,还破了口子,加上她毕竟长高了些,不太合身了,去年勉强再穿一年已经是极限,今年就买新的吧。
所以现在赶紧挣钱吧!
叶欣把筐上面的青菜都拿出来摆开,然后露出上百个鸡蛋,吆喝开了:“卖鸡蛋,卖青菜——”
熟悉的买菜人一听到
她的声音,立刻就赶过来了,“哎哟,今天运气不错,又碰上你这小姑娘卖菜了!来来来,青菜鸡蛋我都称几斤!
没有多久,叶欣带来的东西就售空了,收入五块多。
其中大部分都是卖鸡蛋的,果然还是要比买菜多赚一点的。
她收了钱,拧开杯子喝了点凉茶,然后趁早不挤,先去供销社买了东西,再去邮局寄信。
信也简单。先是祝贺一句妈妈和弟弟母子平安,然后解释一句自己这么迟才回信的原因——因为农忙,抽不出空来。最后就是惯例一句祝姐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搞定!
寄了信,她也不走了,就在邮局待着。
之前跟王小薇她们说了,自己就在这等她们。因为他们一般来了镇上也会来一次邮局的。天那么热,她就不跑来跑去的了。
坐在这的时候,不免想到了上次帮一个老大爷写信的事情,内容是一个男知青的口吻,说要结婚了和家里要钱办酒的。叶欣之前想着打听一下,一忙起来也是忘记了。这二三个月过去了,想必他家里已经接到消息又回过来了,不知道办了没,或者有没有什么变故的……
坐着等了没多会儿,九点多,王小薇一行人就来了。
现在天亮得早,她们六点多出发,八点多就到了,买了会儿东西就过来,寄信找信,然后和叶欣碰头。
王有为也来了,他要结婚了,更是要去采买一番,只是他要去县城的。他过来也是先来取信,之前婚事商量好,他就写了信回家告知,现在家里的信已经寄过来了。
现在王有为一边拆了看了,一边告诉几人说:“山长水远的,这里又太偏,交通不便,我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让他们长途跋涉,家里两个弟弟妹妹也成家了走不开,我就说让他们都别来了。以后找一年,我带媳妇回去见见面就是了。
王小薇道:“你一番孝心,家人也解的。
王有为点点头,就要跟他们告辞了,准备上县城买东西。
叶欣及时提了一句:“有为大哥,之前说你亲事顺利的话,我赞助你办酒席的鸡蛋,你要多少鸡蛋别买了。还有瓜子、青菜这些,我那也有不少,你要的话我都赞助了,算是我这个知青小辈的一点心意。
王有为闻言就笑道:“那好,我不跟你客气,都知道你的鸡蛋好吃。办的大概五桌这样,鸡蛋你给我留出三十个够了。青菜倒是不缺,她家
也种了不少。瓜子倒是也要的,不过不好再白要你的,市面上卖多少钱,到时候给你,也省了我再买了费劲背回去。
叶欣觉得他也干脆,就笑着点点头:“那好,等回去了再说。
随后王有为去等班车去县城了,几人再一起逛逛看了会儿,实在很热,没有什么兴头,十点多就一起回去了。
王小薇、郑文文、江静雨、张康明,加上叶欣五个人,一起背着背篓往回走。
路上,叶欣就询问份子钱的事情。
跟知青们熟悉了之后,能问她们的自然问她们。村里婶子们有时候过分热情,也毕竟是结了婚生孩子的,偶尔会说一些叶欣不想听的话,又因为是长辈,还不好不听。
王小薇虽然也没有参加过这儿的婚礼,但是在这久了,听说得多,就知道:“一块钱是寻常的,大多数人都是包一块。两块钱就是多的了,算是情谊深厚的。再多就超过了。
叶欣点点头,又问:“那我和沈卓一起去,包一个还是两个?
王小薇笑道:“你们算是一家的,包一个就行。
叶欣看向江静雨和张康明,“那他们俩呢?
那两人就红了脸。张康明说:“我们不像你跟沈卓是订了亲过了明路的,就还算是两个人的。
郑文文打趣道:“那你们也赶紧定亲吧,到时候也算一家了,也能省一份钱了!
张康明就不好说了,只转头看江静雨。江静雨脸红地扭头瞪郑文文:“你现在净说人家,以后看我们怎么说你!
叶欣也是老被郑文文打趣的,现在就帮腔道:“就是!到时候咱们非说得她抬不起头来!
郑文文仰着头,毫不畏惧:“恐怕你们没有机会了!我可不在这里找对象,我还是要回城的!
她倒是一如既往地坚定,哪怕身边纷纷谈恋爱结婚的,也不受影响。
在这点上叶欣很佩服她,要是真能坚定等下去,终会如愿的。
她转头继续跟王小薇说起份子钱来,说:“我和沈卓毕竟是两个人,吃饭也吃两份了。要不我给包个两块的吧?
王小薇说:“也行,算是你们照顾他了。他估计起了房子之后就一穷二白了,在年底分红之前都会过得比较拮据。我也准备包两块的,算是我跟他多年同志情谊。——你们其他人包一块就行。
郑文文、江静雨、张康明都点头,对她这个知青大姐的指
点很信服就说包一块好了。
这事说定了叶欣想起之前在邮局里想起的事情来。
她就顺便问一句:“咱们公社下面有一个叫沙江大队的?”
王小薇道:“有。过年时说最盛大的江边庙会就是在那边其实算起来是我们丰水大队隔壁的
叶欣就说:“之前三月里我跟大队长一起迎接新知青当时等的时候听到一些大队长闲聊着说有些知青不老实招惹小姑娘什么的。中间好像听到过沙江大队似的这会儿突然想起来了就顺口问问。”
张康明这时候开口说道:“还真有这样的事情。不一定是沙江大队我之前一趟来的有个知青在另一边的山溪大队说有知青品行败坏男的勾搭当地小姑娘女的去招惹当地男队员搞得乌烟瘴气的。另外也有本地人不老实的去勾搭知青的也有当地风气不好欺压知青的那些人走也走不了又没有父母亲人在身边真是过得很惨。”
江静雨惊道:“还有这样的事?”
叶欣倒是知道这年头上山下乡的人许多过得很煎熬。种地劳作的辛苦就罢了忍忍还能适应生存下去可还要忍受一些之外的委屈那真是苦不堪言。甚至也有年纪轻轻死在当地的。
郑文文来多了一年应该也听过一些也不是很惊讶。
来了多年的王小薇更是听得多了叹了口气道:“其实咱们也该庆幸丰水大队虽然也是穷山恶水但是风气算好的。大队长小队长处事也算公正起码没有欺压咱们知青的。”
张康明赞同道:“确实咱们的大队长约束管得好知青和本地队员还算相安无事一直以来也没出过特别闹腾的。”最闹腾的恐怕就要数叶欣了。
叶欣也想到了自己只能若无其事地接一句:“确实咱们丰水大队目前没有特别坏的。”
只是这么一来根本打听不出可靠有效的消息。
也是大家都不认识也没有在沙江大队的熟人叶欣只能猜测是男知青招惹了本地小姑娘被人家里发现了不得不结婚;或者人家看上他了强压着结婚。
不管哪种可能吧暂且应该闹不出人命的。
她也不能莫名其妙跑去那边打听啊。
在中午回到了凉水塘个个汗流浃背。
哪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