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元年春。关外,汉军营地。
一座座营帐伫立在草原上,从空中俯瞰,宛如大雁翅膀。
营地内,虽然士兵们刚进行过一轮激烈作战,但对方人数不多,己方唯有部分将士出场,打得十分顺利。
因而众人面上无半分疲惫之色,个个喜气洋洋,与有荣焉。大家该休息的休息,该训练的训练,该烧火做饭的烧火做饭。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巡逻站岗者更是身姿笔挺,精神抖擞;高台瞭望者立于望远镜前仔细观察着,目光如炬。
众将军聚集在帅帐中,商议着下一步作战计划。
“先前我们对上的是左贤王部,虽是精锐,但数目不过几千,可见只是一支小部,非匈奴主力。”
等于说这一战不过是开胃菜,真正的大菜还未上场。大汉此次出征的目的大着呢,这点战绩显然大家并不怎么在意。他们的目标是单于与主力。
“战事已起,伊稚斜单于很快会得到消息,做出布署。碰上的这队人马未必不是他派出来试探我军虚实的。”
“若是如此,我们当乘胜追击,尽早动作,最好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大将军,下令吧。兵贵神速。”
卫青轻轻点头,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确实该有所动作,起身道:“还请诸位与我一同前去禀明太子。”
在刘据的不懈努力之下,刘彻最终无奈点头,刘据如愿得以“太子亲征”。
虽然刘彻事先有令,战事决策之权仍在卫青之手,但储君在侧,卫青不可能不理,此等重要决策总需走个过场,让刘据知晓。
如果刘据有别的想法,不论是否采纳,终是要听一听的。
于是诸将跟随卫青出帅帐,前往太子营帐。
太子并不在账内,只有霍光在为其整理文书。
瞧见来人,霍光起身一一行礼,得知来意,笑道:“大将军,太子带着不疑看草去了。”
众人:……???
卫青一脸懵逼:“你刚刚说看什么?”
“看草。”霍光从桌上取出一支草束:“就是这个。”
众人:……
原来不是他们耳朵出问题,也不是他们理解错误啊。还真是草。货真价实的草!
诸将面面相觑,表情都有些幻灭。
草有什么好看的。太子又不是没见过草。杂草随便可见,上林苑更遍地都是。
嗯,太子莫不是没见过一望无际的草原,所谓看草,是感受草原之广阔,跑马吹风去了?
若是这样,倒有可能。
卫青带着诸将再次出来,前往刘据看草之地。走近才发现,所谓“看草”还真是“看草”,不但看,还挖。
前方,刘据蹲在地上扒拉着土堆挖草株,挖得特别认真,挖出来捧在手心看来看去,又美滋滋抱在怀里,欣喜若狂。
众人更幻灭了。
霍去病失笑:“一株草也值当你这么宝贝?”()
刘据轻抚草尖:“不但是宝贝,还是大宝贝。”
?想看时槐序写的《大汉第一太子》第 101 章 番外一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众人愣住。霍去病颇有几分明悟,仔细瞧了眼草株,眼睛亮起来:“与寻常杂草好像有些不同,可是有大用?这次是做什么?制糖,制盐,还是入药,或者其他”
“确实能入药。”刘据点头,“此草名唤苜蓿,能清内热、防出血。但它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入药,而在于草料。
“它是最佳牧草,不太挑生长环境。南方可以种,北方可以种,东方可以种,西方也可以种。
“它极易扎根,且根系能在地下绵延很深。所以不需要一定气候宜人,哪怕干旱,它也能自己在深层土壤汲取到足够的养分。
“它还是连续生长作物,只要不是连根拔起,那么收割一茬,就能再长出一茬。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更重要的是,它草质优良,可以供给牲畜许多养分所需,比一般的精料都要好。”
众人愣住,看看脚边的“杂草”苜蓿,再转头看看营地的战马,眸光从最初的不解一点点转变为惊喜:“那还真是个大宝贝!”
再看刘据,就更惊喜了。
他们走过路过无数次都不会多看一眼的东西,唯有太子能发现其特性。再思及此前种种“神物”,尤其是制作酒精所用之甘蔗渣。
啊啊啊,这到底是什么神仙太子,他们眼中的“废物”到他手里都能宝贝。何其厉害。他们刚才怎么会以为太子是在挖草玩呢。
脑子坏了吧。
这边众将军愧疚自省,那边刘据微微有些奇怪。
根据系统给予的资料,苜蓿原产地应该在西域,不在匈奴。那为何会在这里呢?
疑惑一秒,刘据晃了晃脑袋丢开。不重要。
兴许是行商路过,不小心夹带遗落的;又或许是空中飞鹰迁徙落下。总归,如今被他们发现了,就会将之收入囊中,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将挖出的草株递给卫不疑收好,刘据看向众人
:“此事不急,回头可直接交给养马寺研究种植。舅舅与诸位将军是特意来寻孤的吗?可是有正事?”
卫青回答:“是。”
刘据点头,带领众人重回营帐,一边让人取水净手,一边听卫青回禀。
等卫青说完才开口询问:“出征前,父皇似乎曾有拟定布署,让去病表哥寻访匈奴主力,主攻伊稚斜单于。
“若途中发现单于行踪变动,已然东去,便由舅舅策应前往,表哥直出代郡。舅舅可是打算沿用此法?”
“是。”
刘据想了想。方法没问题,单不管怎么策应调动,最终由谁面对伊稚斜单于,都需先确定一件事,找到伊稚斜单于的准确驻地。
草原大漠宽广无垠,不好找啊。
他思忖着,又问:“先前击杀的那支匈奴兵并非全歼,还俘虏了数百人,这些人里地位最高者是谁?”
霍去病答道:“左贤王部下当户,似乎叫布和。
() ”
“放他走,剩下数百俘虏也可放走。”
霍去病顿住:“你想让他们做引路人,跟着他们去?”
卫青蹙眉:“此法不妥。这群人隶属左贤王部,放走去的也是左贤王驻地。布和实力不弱,未必发现不了我们有人跟踪。
“匈奴驻地亦有瞭望台与斥候。即便没有我军所用之望远镜,也不是草莽之辈。这一去他们即便发现驻地,也恐怕没办法活着把消息带回来。
“而他们一旦被发现,我们的目的就暴露了,左贤王会立即禀报单于,改变行迹,令择驻地。”
如此一来,即便知道也无用。
刘据微笑着,没有立即回答,提笔铺纸写了一封信,吹干墨迹递过去。
“把这个给布和,让他交给伊稚斜。这是我大汉太子亲笔。火漆封口,左贤王不敢私拆,更不敢擅专,必会带他去见伊稚斜,当面上呈。”
卫青接过书信,看到上面的文字,身形凝滞。
霍去病与众将军凑过去一看,个个睁大眼睛。
偏刘据还在笑:“诸位将军觉得,我若约伊稚斜和谈,怎样?”
众人吞了口唾沫,无力吐槽。
太子,你嘴上说着和谈,可内容实则……实则是在挑衅啊。
对于这点刘据心知肚明,毕竟“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至少现在不能。
“那诸位觉得,伊稚斜单于收到这封信会是何等反应?”
还能何等反应。众人几乎一致回答:“视为奇耻大辱,暴怒而起。”
刘据一拍桌子:“要的就是他暴怒而起。孤如此辱他,他怎能不动?更何况,孤不只要给他送‘和谈书’,还要把‘和谈书’上的内容传遍天下。
“西域诸国都会等着看伊稚斜的反应。他若硬生生忍下来,便是怕了大汉,怕了孤这个太子。连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太子都不敢惹,只能懦弱退让,那面对大汉天子又当如何?
“他要真当乌龟王八,缩着脑袋,那他这个匈奴单于的威严也就到头了。彼时,他还拿什么去震慑西域?西域诸国又怎么还会心生畏惧?
“再有。数百俘虏归来,动静太大,必会引来军中众人试探询问。‘和谈书’的内容不但在西域瞒不下去,本国军中也会议论纷纷,军心动荡。
“伊稚斜若还想稳定军心,威慑西域,唯有撕毁‘和谈’,约孤一战。但这一战可不简单。两军对垒,是赌上两国命运与尊严的。于我们而言输不得,伊稚斜更输不得。
“匈奴前些年在我们手上屡次吃亏,本就气焰不比当年,去岁更是对我们多次动手,但不论行刺还是探子,都一败涂地,颜面尽失。
“此次大战,伊稚斜若想提高胜率,挽回尊严,增强军心,必须亲征。单于亲征,匈奴主力自然会全部出动。
“与其我们去寻他的驻地,不如诱他自己现身。”
众将军沉默。这法子确实不错,可行性很高。
他们不是想不到
(),而是没人敢想。因为计划中有个致命的要素?()?『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需太子亲自上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太子亲自上场,风险极大。
谁人敢想?即便刘据自己提出来,众人也不敢应。
将军们纷纷进言劝阻:“伊稚斜没那么好骗,太子若不露面,计划未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