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成为科举文男配长姐后 珊瑚与夏天

2. 002

小说:

成为科举文男配长姐后

作者:

珊瑚与夏天

分类:

穿越架空

看苏缜神情就知道,他这些日所遭受的事情比他们想象中要糟糕得多。

苏宜眼色一黯,调转话题道:“私塾潘先生早先年也取得了秀才功名,只是为人清高,生性要强,在书院里受了其他先生排挤后,不愿再去外头学堂教书,才留在乡里做了私塾先生。旁的不说,教你两年考个县试也尽够了。”

和文中其他的几位学神学霸相比,苏缜在科考一事上并无多少天分,即便家人已经努力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自己也是寒窗苦读十几年,依然在通过院试之后便止步不前,后来做了荣王门客后,更是将科考入朝一事抛诸脑后。

苏缜虽然配合地点头应着,眉间仍是透了几分深深的忧虑出来。

苏宜见不得不到十岁的小孩这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抬手揉了揉他额前毛茸茸的碎发,缓声安慰道:“爹娘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没准过两日便能转圜心意,你且放宽心便是。”

苏宜从书房出来,经过隔壁卧房时见得大门紧闭,隐隐听到苏家夫妻两人几句低声私语,一看就是在商讨些什么。

她的提议的确有些超出他们二人最初的设定,他们想要多做商讨谨慎决定也属正常。

苏宜原也没想要一蹴而就,即便他们这会儿不同意也没关系,毕竟而今苏家的经济情况的确算不上乐观。等再过些时日,家里宽裕一些,总能有法子去学堂读书。

而距离男主盛祈安来金陵读书还要两年时间,事态还不算紧急,可以慢慢来。

卧房内,苏父关起门来对妻子道:“原想着缜儿去学堂能借一借他大哥的光,和先生们搞好关系,却不成想这孩子竟是这般不争气,遇上点不如意的事情就呼天抢地,吵嚷着不去上学……他当这个学是给谁上的?”

想起早亡的大儿子苏浔,林茵也有一瞬间的失神。虽然她也希望苏缜能像他兄长一样优秀上进,日后出人头地,却也不敢再逼他太多,坏了身子,最终又是跟长子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

眼看着丈夫还在等着自己回话,她幽幽叹气道:“小缜这会儿就是铁了心的不去,咱们有能什么办法?学堂远在县里,你还能日日去学堂外盯着人读书不成?”

林茵的父亲早先年曾在县学教书过,也算是当地有文化的先生,却总说女孩子读书无用,从来不许几个女儿跟着习字念书,面对着苏宜想要去学堂读书的请求,林茵此时蓦地生出来几分补偿心理,不知是补偿前些年没机会念书的苏宜,还是补偿少时没能读书的自己。

她话锋一转,道:“倒是小宜,看着是个有主意的,不论日后学得如何,有这份心气儿的确不易。我看小缜那样子,大抵是真心不想去了,要不……就让小宜试试?”

苏隅皱眉道:“她一个女孩儿,打小没出过门,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只觉得读书容易,等她真去了学堂,知道了求学不易,没准几日就回来了。”

眼见妻子脸色沉了下来,苏隅忙改口道:“不过你说得对,宜儿有这想法难得,不该折了她这份心气儿,既如此,那就先应了她便是。”

苏家过来上元县之时,多少也有些家底,房子盖得还算不错,家里统共有三间卧房可供使用。

苏缜这两年在外求学,他们兄弟两人之前那间卧房便被苏母拨给了苏宜,苏缜回来之后只能在被用作书房的小北间休息。

第二日苏宜晨起出门之时,就见得苏缜从书房走了出来,后面跟着面无表情的母亲林茵,显然今日早上二人的谈话算不得愉快。

林茵一见到苏宜就道:“我跟小缜都说好了,这半年你先去学堂。”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要是在那边不适应就回来,也别为了家里太勉强自己。”

苏宜不知道她和苏隅二人如何夜谈,但这个结果的确顺利得有些超乎预期。

事情到了这里也算告一段落,林茵再开口时声音也轻快了几分:“早膳我做好了,去叫你阿婆过来吃饭。”

看着大清早被批评后耷拉着脑袋已是死人微活状态的苏缜,苏宜主动起身承担这个任务:“我去把阿婆叫来。”

这年头的人结婚生子都早,窦氏虽说已当了祖母,但只有四十几岁的年纪。

窦氏虽然为人固执嘴上不饶人但手脚麻利,尤其是在林茵这一年来所做绣品卖上价格后,更是帮着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和活计,也算是充分整合家中人力资源,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让一家五口过上好日子。

只是今日的祖母实在有些反常,辰时过半依然没有起身出门,苏宜推门进去时,见她正倚在床头一脸不忿,就知道苏隅夫妻两个大概一早把决定告诉了她。

跟这乡里其他做了婆母的妇人相比,窦氏还算做得不错,不会在多年媳妇熬成婆后,就把支使儿媳干活当成理所应当。

但作为一个在封建时代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乡间妇女,她的思维仍有一定局限,连带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作祟,认为孙子有出息苏家才有未来,进而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苏缜身上,对苏宜这个孙女总是差着几分。

苏宜倒也不恼。

毕竟窦氏虽然在吃饭穿衣这些小事上大都时候向着孙子,但在关键时候却没掉过链子。

一次是原主五岁时和松乡地震,窦氏睡得轻,第一个醒来,想都不想就将睡在门边的苏宜带了出去,才抽身回来抱苏缜出门;还有后来一家人赶路进京遇到匪徒之时,窦氏也是先拉着身体不好的原主逃难,连苏缜都没来得及管。

后来苏缜在朝中站队错误,被宁王牵连抄家后,窦氏将仅剩的一点银子都拿来给原身做了嫁妆,并没有给孙儿苏缜添补。

综上所述,窦氏大事上还知道一碗水端平,甚至会更向着弱者,并不糊涂,所以这些无伤大雅的小事,苏宜都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只要生活还能过得去,并不同她较真。

窦氏抬眼打量着这个刚过十岁的孙女。

自打去年落水被救回之后,大姐儿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伶俐得不像话。

先是提出爹爹木匠手艺做得好,只是大半时间要用于种地没时间出去帮工,便建议他去城里接活的同时,将家里田地低价租给村里最缺粮的大有家来种,不光让家里的进项翻了一番,还收获了乡亲们一致好评,都说苏家人厚道,见不得大有家三个小子没有粮吃,才愿意施此援手。

省了一半租金的林家人更是时不时的帮衬苏家耕种,出门逢人见客都道苏家人好。

后来苏宜看母亲林茵针线功夫好,绣活做得精细,叮嘱苏缜跟着先生前往金陵城游学之时,去书肆买了时新绣册带了回来,又在隔壁大有出门时,托他将新做的绣品带去各地成衣铺子比价售卖,足足翻了两倍的价钱。

窦氏也不得不承认,苏宜的主意确给家里带来了一定财运,如果真像之前夫妻二人规划的那样,送她去私塾念书,多认识几个字,日后找个好人家,凭着她这头脑日子准过不差,但要去城里学堂念书这事……那就出格了。

毕竟这十里八乡可从来没有女娃去学堂念书的先例。

苏宜看窦氏神情便知她如今心中思绪也是千回百转,好在这一年来已经深知对方脾性,想要拿捏这个祖母并不是难事。

苏宜刚要开口叫人之时,就听得母亲和外头客人说话声音传来,窦氏更是在听清之后脸色一沉:“她又来做什么?”

“奚家阿婆来了。”苏宜探头看了一眼,缓声道,“阿婆前儿过来说是纳鞋底没线了,跟借了阿娘两股麻线,今儿大概是过来还的。”

窦氏冷哼一声,不情不愿起身迎客。

苏家母子大概是十五年前搬来和松乡的,窦氏在这其中大概有十四年都跟奚家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