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科举炮灰签到躺赢日常 人生若初

第 72 章 身世

小说:

科举炮灰签到躺赢日常

作者:

人生若初

分类:

穿越架空

第72章身世

【身世】

裴玄沉下脸,一声不吭。

寿国公好声好气的解释:“所以我觉得,这件事要从长计议。”

一听这话,裴玄脸色愈发阴沉。

进京之前,他已经告诉清衍,告知长辈后就成亲。

“其实我是非常赞同你成亲的。”

寿国公笑着说道:“你自小就是个孤寡的性子,跟谁都不亲,偏偏又摊上了皇家,身世复杂,更是没有能说知心话的人。”

“小玄玄能寻到一个知心人,外公我心中只有高兴。”

裴玄眉头舒展了一些:“那你为何反对?”

“不是反对,是觉得婚姻大事,应该更加慎重,不,庄重。”

这话明显说到了裴玄的心坎儿上。

寿国公将茶杯抢回来,喝了一口压压惊。

“据我所知,那孩子今年才十六,年岁尚小,正是意气风发,想干出一番事业来的时候。”

提起顾清衍,裴玄眼神难得温柔:“清衍才华过人,又勤奋苦读,已过了县试府试,都是案首,此次院试一定也能高中。”

“那按照他的心思,定是要参加秋闱,来年进京赶考的吧?”寿国公问。

裴玄点了点头。

“定了亲,等他高中正好成亲。”

寿国公一时无语。

他赶紧又喝了一口茶,不禁问:“你这些打算,那孩子知道吗,他也同意?”

裴玄拧起眉头来,不悦道:“我们两情相悦,他自然是会同意的。”

那就是不知道,没同意。

寿国公心底叹气,十分为难,虽然听裴玄的意思,这两孩子心意相通,可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那就好,不过就算明年入京,他也才十七岁。”

裴玄冷哼一声:“十五岁成亲比比皆是,当初我才十五,你便满京城张罗,如今怎么不急了?”

“自家的孩子是草,别人家孩子是宝,既然你要娶亲,自然是要慎重再慎重,慎重千万遍也是应该的,你说是不是?”

寿国公显然很知道如何对付他。

裴玄果然不吱声了。

寿国公咳嗽一声,继续说:“虽说大周不禁男妻,但也并不提倡,古往今来娶男妻的少之又少。”

裴玄打断他:“怀王与怀王妃伉俪情深,流传甚广。”

“那也就这么不对。”寿国公问道,

“若是闹得沸沸扬扬即使他日顾清衍高中状元也会被人指指点点。”

“少不得有长舌妇真小人在背后议论污蔑他没有真材实料说他靠着咱们寿国公府的裙带关系上位小玄玄你可忍心他被人非议?”

果不其然裴玄的脸色阴沉下来。

蓦的他猛地拔剑放在桌上:“谁敢说三道四我拔了他的舌头。”

话中杀气尖锐

方才那瞬间他几乎以为眼前不是外孙而是那一体双魂。

“你能杀一个两个难道能让天下人都闭嘴?就算皇帝老儿也做不到。”

裴玄脸色更加难看。

寿国公给他倒了一杯茶:“所以老夫的意思是不着急你不妨等一等。”

“等那孩子进京赶考一举高中等他入朝为官根基扎实到时候你们爱成亲就成亲谁还能说三道四?”

“为了他的名声前程声誉你忍耐一些则更好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裴玄脸色冰冷心底天人交战。

他恨不得直接把人带回来藏在寿国公府一想到还要再等就焦躁不安。

但心底又觉得寿国公说的也有道理顾清衍勤奋苦读十年寒窗怎么能因为他蒙上阴影。

“反正他还年轻你们有的是时间。”寿国公又说道“等到那时候你年纪也大了再去请旨赐婚陛下说不定也就应了。”

裴玄冷哼一声没再说话。

寿国公知道这是答应的意思。

“老夫跟你保证到时候陛下与太子还是不答应老夫就跪在殿前不起来也会帮你求到圣旨如何?”

裴玄眯了眯眼睛:“这可是你说的。”

“老夫对桃树发誓绝不食言。”

“好一言为定。”

裴玄一口饮尽杯中茶起身走人。

寿国公在他身后骂骂咧咧:“臭小子达到目的就走人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长辈也不怕我到时候不肯喝孙媳妇茶。”

等裴玄不见人影寿国公哪里还坐得住掐指一算怎么算怎么不安心。

偏偏顾清衍的命格极为特殊居然是早夭之相可人如今却活得好好的已经跳脱命运之外更难推算。

寿国公连忙将张梦怀传来。

张梦怀来的路上就知道为什么心底忐忑不安。

他怕自己一进门就被寿国公追着打问他怎么出去一

趟,回来世子爷就要娶男妻。

哪知道进门后,寿国公第一句话是:“你快跟我说说,那个顾清衍到底有没有同意嫁过来?”

“啊?”张梦怀傻眼了,这跟他预料的完全不一样。

寿国公着急:“到底同没同意?”

张梦怀只能如实说:“这我也不知道啊。”

“你不是一路都跟着,你怎么会不知道?”寿国公问。

张梦怀汗颜:“我是跟着大人办差,可我又没钻大人床底下偷墙角。”

“什么,他们竟然已经同床共枕了?”寿国公震惊了。

又觉得不对,他看孙儿的面相,脉象,童子功都还在呢。

张梦怀被寿国公语出惊人吓到,忙解释:“不不不,下官的意思是,大人与顾公子交好,但他们的私密话,下官实在是不知道。”

寿国公眉头打了结。

“他们到底如何相识,如何交好,做过什么事,说过什么话,你一一道来。”

张梦怀不敢隐瞒。

从头至尾听了一遍,寿国公的脸色变幻不定。

忽然,他发现了问题:“你的意思是,当时他们正在说话,被你打断了?”

“是啊,当时我瞧顾小公子的脸色,不像是好事儿,似乎是有难言之隐。”张梦怀说道。

“小公子待人和气,对谁都好,对身边的书童,对我,对夏柳,甚至对挑衅上门的江挽,脾气都挺好的,常跟人说笑。”

“不过他对大人确实很好,大人**,他不离不弃,同生共死,是个仗义的。”

寿国公暗道不好。

怪不得他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听张梦怀的意思,顾清衍对裴玄的,分明是兄弟之情。

否则怎么会坦坦荡荡,若真有男女私情,不得避着人一些。

寿国公脑仁一阵阵生疼,他以前怎么不知道,大外孙还挺自恋,人家对他好一些,就觉得人家喜欢他。

“行了,你下去吧。”

寿国公恨不得飞出京城,去见一见顾清衍,问问他对自家傻孙子,到底有没有心。

最后,寿国公只是长叹一口气。

抚摸着桃树,他叹息道:“可惜,老头子这辈子都没法离开京城。”

幸好,求亲暂时被他拦下,等上几年,也许少年情深,已经变成相看两厌也说不准。

没让皇帝知道,这件事就有转圜余地。

寿国公真怕裴玄一路闯进宫里头,求圣旨赐婚,以皇帝对

他的态度指不定真的会答应。

到那个时候可就真的没有后悔余地。

佳偶天成

大周紫禁城皇宫内。

一封密信送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打开一目十行扫过脸色不动似乎信上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陛下裴世子已经回京可要传召他进宫面圣?”太监总管王长德禀告。

皇帝淡淡道:“不必让他歇一歇歇好了再觐见也不迟。”

将密信丢开皇帝忽然笑了一声。

王公公躬身而战完全不敢窥视皇帝看了什么信为何而笑。

哪知道下一刻皇帝居然将密信递给他:“你也看看裴玄自小孤冷脾性乖戾不合群出去一趟竟有了朋友着实难得。”

王公公毕恭毕敬的接过来看完就说:“裴世子长大了如此陛下也能放心。”

“是啊一晃眼都二十年了。”

皇帝神色不明:“当年朕狠心将他送出宫改为裴姓那孩子心怀不满也情有可原。”

“只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知道朕的苦心。”

这是个瞒住了天下人却又是紫禁城权贵心领神会的秘密。

若顾清衍在这里一定会惊觉皇帝与裴玄有三分相似。

不过裴玄气质冷硬拒人于千里之外。

皇帝虽上了年纪极有威严却更像是一位儒雅温和的明君气度非常脸上依稀还能看见年轻时候的俊美。

王公公忙道:“陛下这些年对世子爷荣宠有加人心都是肉做的世子看在眼里定会感激。”

皇帝轻笑:“希望吧。”

“他过得好朕也就安心了。”

说完皇帝又问:“顾清衍此人你看如何?”

“能入世子爷的眼定然是个才华出众俊朗无双的青年才俊。”

皇帝微微点头:“能连中案首想必不差。”

“只是年纪小难免有些年轻气盛若不是裴家庇佑只看他胆大包天与洪山书院作对恐怕科举仕途便折断至此。”

王公公头越发低不知道皇帝这话是赞赏还是贬低。

他跟随皇帝多年但依旧摸不准这位君王的心。

不过王公公知道陛下对洪山书院是有些不满的尤其是洪山书院进入朝堂上的那些大人颇有几分结党营私的意思。

“年轻人朝气蓬勃正是无所畏惧

的时候,反倒是比圆滑世故讨喜。”王公公试探着说。

果然,一听这话,皇帝便笑了起来。

“也是,若圆滑世故,也入不了裴玄的眼。”

“不惧权威,心怀大义,这样的年轻人入朝为官,才能为朕所用,不错。”

王公公松了口气,自己的马屁拍准了。

同样的消息传到了太子宫中。

与皇帝不同,俊美无双的太子爷看完信,嗤笑出声。

正值壮年的太子英俊异常,有几分男生女相。

比起皇帝的儒雅俊朗,裴玄气质冷硬,太子却色如春花。唯有一双眼睛与裴玄颇为相似,同样带着寒意。

“蠢货。”

太子骂得不知是谁,迅速落下几笔,走到窗边放飞信鸽。

他在窗边站了许久:“有趣。”

秋风拂过,卷起他的发丝,太子眼神晦暗不明。

远在京城的变故,顾清衍一无所知,他只一个劲学习,淹没在名望值和积分中。

事实证明,人一旦忙起来,就没有办法胡思乱想。

一晃眼,院试时间就到了。

晨光破晓,顾清衍就坐上了牛车,一路到了贡院巷子口。

刚到巷子口,他就得下车步行,因为考生太多,牛车马车将巷子挤得满满当当。

许多人家跟他一样,见实在是走不了,索性将车丢在半道儿上,步行过去。

章念没经验,没想到能堵成这样,偏偏他们就两个人,丢下车不放心,不跟着还是不放心。

顾清衍拎着考篮,直接跳下车:“别送了,熟门熟路,考完我自己回去就成。”

说完快速穿过车队,没给章念犹豫的机会。

“章兄。”顾清衍刚走进去,就瞧见也步行赴考的章程。

章程瞧见他高兴异常,低声道:“我原以为府试已经够夸张了,没想到院试更夸张,居然有这么多人。”

顾清衍也觉得人多。

不过一想,院试是科举的门槛儿,过了院试就是秀才,得到了古代的第一个功名,获得了士族的入场券。

都说老童生,许多人考过府试后,一辈子都没考中秀才,七老八十还在赶考。

顾清衍不禁想起去世的父亲,顾童生就是其中之一。

曾经也是年少成名,早早考中童生,以为官运亨通。

哪知道一辈子都只是童生,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只能寄希望于子孙身上。

两人一边说这话

,一边往前走。

贡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顾清衍站在队伍中,四下环顾,果然看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童生。

甚至有几个走路都已经微微颤颤,却还在参加院试。

顾清衍哆嗦了一下,心想自己要是一直考不上,倒不如直接放弃,仗剑走天涯。

走到哪儿,签到到哪儿,那不比当官还痛快。

条条大路通罗马,总不能在一条路上死磕到底。

胡思乱想的顾清衍并不知道,此刻贡院之内,正提起他的大名。

“听闻此界考生中,有一位来自陵川县的书生,恃才傲物,完全不把洪山书院放在眼里。

说话的人乃是应诏而来,负责阅卷的山长。

洪山书院鼎鼎大名,与各地书院常有联络。

显然陆院长的事情已经传开,前来阅卷的山长幕友们都知晓此事。

这位山长会提出旧案,却是因为负责此次青州府院试的,乃是当地学政,正是出自洪山书院。

论起来,还是陆院长的学生。

有了出头鸟,立刻有人附和:“不过是刚过县试府试,便如此张扬,没有半点读书人该有的谦逊内敛。

“虽然丁知府查明真相,下毒之人自尽而亡,但这桩案子蹊跷的很。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