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少年楚昭 家陈7

26. 土堡疑云

小说:

少年楚昭

作者:

家陈7

分类:

穿越架空

土堡大厅里,血腥气混着硝烟与尘土,在昏暗灯光里弥漫——那不是单薄的气味,是三重气息拧成的绳,铁锈味的血腥还带着尸体残留的温热腐气,硝烟里裹着硫磺的呛人劲儿,干燥的尘土又把这两股味道闷在空气里,吸进肺里时,像有细小的沙粒刮着喉咙,痒得人想咳,却又被那股子死寂压得咳不出来。横七竖八的尸体堆在地上,有的还保持着挥剑的姿势,断剑插在石缝里,指节泛白的手还攥着剑柄;有的蜷缩在角落,胸口的伤口翻着红肉,血从伤口渗出来,在地上积成小小的黑红色水洼,顺着石板的缝隙往下渗,留下一道道暗沉的痕迹。萧逸指尖捏着块布片——是从影阁头领衣襟内侧撕下来的,布片是粗麻布,边缘还带着撕扯的毛边,他指腹摩挲着布面粗糙的纹理,那扭曲燃烧的阴影图案边缘有些脱线,在油灯忽明忽暗的光里,每晃一下,图案里的“火焰”就像要从布上跳出来,舔舐他的指尖。那股诡秘不是视觉上的冲击,是从布片纤维里透出来的冷意,顺着指缝往骨头里钻,让他指尖下意识地收紧了些。

“寂灭教。”萧逸重复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像颗小石子投进静水,让在场的叶知秋和苏小荷心头一沉。连一直沉默如磐石的残碑,斗笠也微微转向那块布片,斗笠檐下的阴影更深了,只有偶尔闪过的目光像淬了冷的刀,锐利得能划破空气——他本就竖着耳朵听着,这三个字一出来,他浑身的气息都绷紧了些。

“萧兄,这‘寂灭教’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会出现在影阁的据点里?”叶知秋强压着激战与毒性翻涌的气血,胸口一阵发闷,喉间泛起腥甜,她飞快地用舌尖顶了顶上颚,把那股血气咽回去,才开口发问。她清冷的眸子里除了疑惑,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握着布片的手指微微收紧,布片边缘的线头被她捏得变形。她久居海外琉璃城,那里远离中原武林的纷争,对近年冒出来的隐秘势力知之甚少,可“影阁”已经够难缠,再加上一个连名字都透着邪气的“寂灭教”,事情显然没那么简单。

苏小荷也是一脸茫然,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指尖把浅蓝色的布帛捏出几道褶皱。她常年跟着师父隐居百花谷,谷里只有花草的清香和师父温声的教诲,江湖纷争于她而言,不过是师父偶尔提起的故事。可现在,身边横七竖八的尸体是真的,布片上诡异的图案是真的,那股子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危险也是真的——直觉像只小手,攥着她的心脏,让她后颈发僵,连看向布片的目光都带着怯意。

萧逸把布片递给叶知秋,自己走到那名昏迷的高瘦头领身边。蹲下身的时候,衣摆扫过地上的血渍,留下一道浅淡的痕迹。他先用手指碰了碰头领的颈动脉,指尖传来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的脉搏,确认人还吊着口气,才翻找他的衣襟。内袋里除了硬邦邦的影阁令牌,还有一张折叠得整齐的地图。他展开地图的时候,指尖顿了顿——地图边缘沾着点黑色的墨迹,像是刚画不久,上面的红点用朱砂标着,颜色还没完全干透,晕开小小的一圈。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惯有的慵懒不是刻意收起来的,是真的沉了下去——从百花谷遇袭时杀手衣领上的标记,到现在影阁据点头领身上的布片,寂灭教像条无形的线,把零散的线索串了起来,而“太子”这两个字,让这条线指向了更可怕的地方。

“寂灭教不是传统江湖门派,更像个只效忠于一人的影子组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眼神里没了往日的漫不经心,“只认当朝太子萧景睿。”

“太子?!”叶知秋和苏小荷同时低呼,叶知秋的声音里还带着点没压下去的气血翻涌,苏小荷则是纯粹的震惊,美眸里满是不敢相信。江湖与朝廷向来有不成文的界限,就像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江湖人不插手朝廷事,朝廷也少管江湖纷争。可太子这等站在权力巅峰的人,竟暗中养了这么个诡秘的江湖势力?这道墙,显然已经被打破了。

残碑沙哑的声音响起,像磨砂纸擦过老木头,带着常年不怎么说话的粗粝,还裹着丝冰冷的嘲讽:“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腥风血雨。太子殿下,看来也不是表面那副恭顺仁德的模样。”他斗笠下的目光更冷了,不是针对谁,是对“朝廷权贵”这四个字的本能排斥。他当年跟着阳顶天走南闯北,见多了官员的虚伪狡诈,那些冠冕堂皇的“仁德”,背地里藏的都是算计。他放在身侧的手微微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忽然想起阳顶天失踪前说的话,那时候他只当是大哥多虑,现在才明白,所谓的“更大的漩涡”,原来是皇权绞杀的漩涡。

萧逸点头,继续道:“寂灭教藏得极深,知晓内情的人没几个。教里人身份成谜,可能是街边的小贩,也可能是某个门派的弟子,行事却狠辣决绝,最擅长刺杀、刺探、下毒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他顿了顿,想起之前百花谷遇袭的杀手,“听说核心成员都以‘寂’为代号,武功路数诡异得很,还悍不畏死——就算被围杀,也不会吐露半个字,只会当场自尽。太子就是用他们清除异己、巩固权位,处理那些朝廷明面上不好出手的脏活。”

他走到大厅墙壁挂着的油灯旁,油灯的火苗晃得更厉害,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他借着光,指尖捏着布片的一角,仔细看上面的图案:“这标记是寂灭教的独门印记‘阴影焚心’,意思是如影随形,一旦盯上目标,就会像火焰一样焚灭对方的异心。之前在南疆百花谷袭击我们的杀手,衣领内侧也缝着这个标记,只是当时没在意。如今它又出现在影阁据点头领身上……”

叶知秋冰雪聪明,立刻抓住了关键,连胸口的不适都忘了:“萧兄是说,影阁和太子的寂灭教早有勾结?这处据点不是纯粹的影阁地盘,是两者一起经营的?甚至……影阁本身就受太子掌控?”

这推测太过惊人!要是影阁这个在江湖上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背后真的站着当朝太子,那二十年前阳顶天的失踪就不是简单的江湖仇杀,如今对《残阳剑谱》和“九转还魂针”的争夺,也不是单纯的秘籍之争——这背后牵扯的,是最高层的权力斗争!一旦卷进去,就不是输赢的问题,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苏小荷听得脸色发白,嘴唇都没了血色。她虽不太懂朝廷争斗的险恶,却也知道“太子”二字代表着何等庞大的势力——那是能调动千军万马,能一句话定人生死的力量,远非江湖门派能比。她下意识地往昏迷的师父苏言所在的角落挪了挪,小手轻轻碰了碰师父的手背,师父的手还是凉的,让她心里更慌了——她只想找到赤阳仙草救师父,可现在,他们好像不小心闯进了一个根本逃不出去的大网里。

萧逸没直接回答叶知秋的猜测,转而看向残碑,语气里多了几分敬重:“前辈当年追查阳前辈失踪线索时,有没有发现过和朝廷有关的蛛丝马迹?哪怕是一点点不起眼的细节也行。”

残碑沉默了很久,石室里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他像是在翻找尘封多年的记忆,那些碎片散在脑子里,得一点点拼凑起来。最后,他缓缓摇头,声音里带着点怅然:“那时候查了大半年,线索大多指向江湖仇杀,要么就是冲着《阴阳和合秘要》来的秘籍争夺,没过多关注朝廷那边——毕竟大哥一生都在江湖,和朝廷没什么牵扯。”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但大哥失踪前半个月,确实跟我提过一句,说最近江湖上的动静有点怪,不像是寻常的纷争,还说‘江湖风波恐难独善其身,或许会卷进更大的漩涡’……现在看来,他那时候就已经有预感了。”

线索渐渐串了起来,像散落的珠子被线穿起。阳顶天或许是因为《阴阳和合秘要》,触到了某个足以威胁到太子的大秘密——这个秘密不仅引来了影阁的觊觎,更让太子动了杀心,才导致他失踪。而他们现在追查的,就是这个被掩盖了二十年的秘密。

“要是影阁真和太子有关,”叶知秋思路清晰,越想越觉得后怕,“他们抢《残阳剑谱》,目标可能不只是剑谱本身,更是为了找和‘玄元秘籍’相关的线索——毕竟《残阳剑谱》和阳前辈有关。而太子想要‘九转还魂针’,目的恐怕也绝非治病救人那么简单。”她转头看向苏小荷,眼神里带着期盼,希望能从苏小荷这里得到更多线索,“苏姑娘,令师有没有提过‘九转还魂针’除了起死回生,还有什么特殊之处?或者……它和‘玄元秘籍’有没有关联?”

苏小荷努力回忆,秀眉蹙得紧紧的,脑子里翻找着师父说过的每一句话:“师父很少提针法的具体来历,只说这是上古传下来的秘术,藏着阴阳造化的玄妙,不是寻常的医术。”她顿了顿,想起师父偶尔演示针法时的样子,“他还说过,这针法修炼到极高境界,据说能激发人体最深处的潜能——不是简单的强身健体,是能突破自身极限的那种。还有……还有就是能触及神魂之秘,具体是什么,师父没细说,只说太过玄妙,说了我也不懂。”她又想了想,补充道,“至于‘玄元秘籍’,我好像听师父醉酒后含糊提过一次,说什么‘万法归宗,玄元为始’,当时我以为他喝多了胡话,没敢问,现在想来,或许不是胡话。”

“激发潜能……触及神魂……万法归宗……”萧逸低声重复这几个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角,眼里先是闪过一丝明悟,随即又添了更深的忧虑。要是“九转还魂针”真有这么神妙,还可能和传说中的“玄元秘籍”有关,那太子志在必得的原因就很明显了——这哪里是针法,分明是能让他获得更强力量、巩固统治的钥匙!有了这钥匙,他不仅能掌控朝堂,甚至能掌控江湖。

“此地不宜久留。”残碑突然开口,打断了几人的沉思,他的耳朵比常人灵敏得多,已经听到了远处的动静,“刚才的打斗动静不小,恐有援兵赶来。先搜搜这石室,看看有没有其他线索,找到就走。”

四人立刻分头行动,叶知秋和苏小荷负责大厅,残碑守在门口警戒,萧逸则进了最里面的石室。大厅陈设简单,除了几张破桌子和散落的兵器,就只有些装着干粮和水的袋子,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苏小荷一边搜,一边时不时看向师父,生怕有什么意外。叶知秋则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连桌子底下都没放过,可还是一无所获。

而萧逸所在的石室,比大厅更暗,只有一盏小油灯放在桌角,光只能照到半张桌子,剩下的地方都浸在黑暗里。萧逸的目光扫过墙壁,没放过任何一处细节,最后停在一块颜色略深的石头上——那块石头和周围的石壁颜色差不了多少,但边缘有细微的划痕,是经常触碰留下的。他走过去,用手指敲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