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科举兴国 溪下绿

10. 误会 ‘同病相怜’

小说:

科举兴国

作者:

溪下绿

分类:

穿越架空

这个小插曲之后,整个学堂又渐渐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有认真背诵的,小声说话的,打瞌睡的。有几个胆子大的,甚至凑到一起,不知在玩什么游戏。

整个学堂里,就黄绩学和孟知行拿着笔。一个认认真真作画,一个专心致志写字。

直到院外传来了钟声。

学童们不知是何情况,瞬间安静下来。

小梁夫子适时走了进来,开口道:“可以休息了。一刻钟之后,钟声再次响起时,必须回到学堂。”

学童们应“是”,然后涌出学舍。

聚精会神的临摹了这么久,孟知行也有些累了,他放下了笔,顺带查看了一下积分进账。

临摹比他平日里,自己练字的成效好上许多,积分进账自然也多些。

平日里,若只单练字,没有背书加成。写这么些字顶多也就一两个积分。今日这会儿已经进账三个积分了。

孟知行心情很是愉悦。

看来上私塾是个正确的选择,确实比在家中自学赚积分快一些。

孟知行思绪渐渐飘远。

现在他靠着吃药,调养身体,暂时也死不了。直接省下了,上辈子每三日购买一次营养液的积分。

三日省十个积分,每个月就能节省下一百个。

加上穿越之后,他毫不懈怠,每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日积月累下来,获得的积分还是很可观的。

系统与上辈子一样,每五日会按照一九分的比列,扣除一次积分。

这个月初,他看着前两个月积累下来的积分,想着自己暂时也用不上。就试着与系统沟通,让系统把他这一部分积分也划走,争取早日恢复,为他开启全部功能。

系统依旧是沉睡状态,没有任何回复。

孟知行本以为沟通失败了,没想到后一次,系统就把所有的积分全都划走了。

这倒是让孟知行心情澎湃了好几日,既然系统能听到他的沟通,说明情况比他想象的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恢复了。

孟知行仿佛都看到了,自己靠着系统,在这个古代建功立业,大杀四方的日子。

他还在想着,耳边传来了黄绩学的声音:

“孟弟,走,出去玩。”

孟知行收回思绪,起身跟他出了学舍,到了角落的屋檐下。

黄绩学从怀中口袋里,掏出了几个打磨得比较光滑的小石子,知道孟知行没玩过,就详细的讲述了游戏的规则。

孟知行虽然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但也愉快地蹲下,与黄绩学玩起了抓石子的游戏。

毕竟他也需要劳逸结合。

而且学习系统对学习的定义很是广泛,就算是玩,只要是他不曾掌握的,游戏也能勉强算做学习,就是积分比较少。

得玩好多个游戏,才能凑够一个积分。

孟知行边玩边观察周围其他同窗,这会儿,虽然大多数人,都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玩儿。但也有几个,估计是因为第一天来学堂,有些不适应,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

孟知行发现没什么特别的,便又把注意力放到黄绩学身上,他压低声音开口问:

“黄兄既知这里情况,又提醒我换夫子,为何今年还选这私塾?”

黄绩学听到这个问题,直接气不打一处来,手下抓石子的动作都险些失误,他扬了扬下巴,示意孟知行看不远处,学舍旁边单独的房间:

“那是小梁夫子的书房,我们换远一点的地方。”

孟知行点了点头,两人直接到了最远的墙角。

黄绩学把石子递给孟知行,才一脸无奈的开口道:“你以为我不想换个私塾,是我爹不相信我,无论我说什么,他都觉得是我不想学习找的借口。”

孟知行听完斟酌了一下,才道:“既然黄兄有心想换私塾,定是勤学好问之辈,就没想过,通过考核进入梁秀才的班级?或是这其中还有什么内情?”

孟知行想梁家私塾,既然能有这样的名气,梁秀才定然还是有些本事,甲班教学应该是不一样的。

黄绩学冷哼一声:“你能想到的我自然也想过,我去年刚来时,偷摸去听过梁秀才的课,当时就决定通过考核进入梁秀才讲学的甲班。”

“然后呢?”孟知行心中猜测,黄绩学既然还在丁班,难道是考核题目很难?

黄绩学耸了耸肩,叹了口气。

“后面发现考核进甲班,就是个骗局,梁秀才只收六岁以下天资好的。”

黄绩学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孟知行,才接着说,“当然若是家财颇丰,或有些权势的,梁秀才也能破例。”

孟知行心中咯噔一下,石子儿都抓漏了一个。

黄绩学看他失误,倒是一乐,他接过孟知行递来的石子,也不继续,反而是凑到孟知行身边玩笑道:“我知道你与我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孟知行有些疑惑。

黄绩学胸有成竹道:

“你听到梁秀才只收六岁以下的学子,眼中有疑惑和吃惊。说明你不知道两大书院招生考核,不同年纪的学子,有不同的考核内容,而六岁以下的是最简单的……”

孟知行微微挑眉,明白梁秀才为何只教年纪小的学子了。

梁秀才本身只是秀才功名,想要再教出一个秀才,是很困难的。在苍梧县这个,遍地都是举人、秀才开私塾的地方,更是难上加难。

梁秀才的私塾没有一点竞争力,所以他另辟蹊径,只教想要考书院的,年纪小的孩子。

至于之后又定下三年考不上书院,便另寻夫子的规矩。估计因为他也清楚,自己几个儿子的水平,怕长久的耽误要考科举的学子,最后酿成大祸。

黄绩学继续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发现:“你衣领露出的里衣布料,价格昂贵,可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但外袍又是最便宜、最常见的布料做的,并且还是新做的……”

“所以我斗胆猜想,你家里和我家里一样,都信奉那什么饿其体肤,劳其筋骨,才能读好书的说法,特地把你送到这苍梧县,又选了这有些名气,但学子大多来自普通百姓家的私塾……”

黄绩学讲完,孟知行有些哭笑不得。

他这才知道,黄绩学为什么一来就对他如此热情的原因?原来是误会了,以为他俩‘同病相怜’。

还不待孟知行解释,黄绩学又说起了乙班和丙班的两个夫子。只说这两个班的夫子,虽然学问比小梁夫子稍微好一些,却也没好到哪儿去。

又说那两个夫子的个性都很古板,动不动就打手心,要不就罚站、罚抄。

劝孟知行如果不能说服家人换私塾,就与他一起留在丁班,两人有个伴。说起码小梁夫子不会干涉他们自己学习。

“你若不信,过几日我带你去看看。”黄绩学说完,见孟知行只是若有所思,并未表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