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近了,秦惜音才发现,那个妃嫔她也认识,就是银镜,也就是袁采女。
银镜本是瑾妃身边的三等宫女,后来被杨昭仪要去,又被杨昭仪举荐给皇帝,受封为采女。
秦惜音上次见她,还是在杨昭仪的生日宴上。
只见银镜手上捧着食盒,对守门的小太监说道:“我只是想给皇上送点吃的,为何不让我进去?我可是妃嫔,你得罪得起吗?”
小太监不卑不亢地说道:“真对不住,袁采女,皇上在忙,您真的不能进去。否则,皇上会怪罪小的。您想见皇上,等着皇上翻牌子吧。”
“翻牌子?那我要等到什么时候?我现在就要见皇上!”
小太监朝旁边的侍卫们使了个眼色,侍卫们拦住了银镜的去路。
银镜有些生气,但没办法。
这时,小太监看见了谢尚仪和秦惜音,笑着迎了上来,道:“两位女官,皇上在里边等你们。”
谢尚仪点头道:“有劳公公了。”
说着,谢尚仪准备带着秦惜音进去。
这时,银镜高声道:“为何这两个奴婢能进去,我却不能进去?”
小太监解释道:“娘娘,她们两个是女官,皇上特地把她们叫来,商讨公务的,跟您不一样。”
“皇上就是为了跟她们两个见面,才把我拒之门外的吗?凭什么?我位份虽低,好歹也算是主子,她们不过是奴才……”
这小太监却一改讨好的语气,有些严肃地说道:“娘娘慎言。这两位是女官,跟奴婢可不一样。她们谦虚,自称一声奴婢,您还真把她们当奴才看了?她们凭自己的本事当女官,虽然跟真正的官员没法比,但也是很受人尊重的。
别说是您,就算是更高等级的妃嫔,或是像我们这种御前伺候的人,见了女官们也都是很尊敬的。您怎么能随意羞辱?”
“你……”
银镜哑口无言,自顾自地离开。
秦惜音感激地朝那小太监看了一眼。如果不是这小太监出言维护,自己和谢尚仪刚才被银镜羞辱,也毫无办法。
表面上,女官是有品级的,但是,后宫妃嫔的地位还是要比女官稍微高一些。
谢尚仪对刚才的事,倒是不以为意,冷静地带着秦惜音进御书房面圣。
皇帝询问了古籍注解的事,谢尚仪说,这件事是秦惜音一人做的。
皇帝十分欣喜,对秦惜音道:“秦女官,朕早知道你有才华,但没想到你的才华还在那些学士之上。之前你跟朕说,想做贤臣,朕还觉得你说大话。如今看来,你确实有做贤臣的资质。”
秦惜音赶紧说道:“皇上谬赞了。古籍注解一事,臣能胜出,不过是比旁人多了几分细心而已。若论学识,臣不敢跟那些学士相比,以后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难得你满腹才华,却又十分谦虚。你想要什么赏赐?”
“皇上,金银珠宝都是身外之物。如果皇上愿意赏赐臣,可否容许臣提前参加六品司籍的考试?”
皇帝点头道:“女官一般要干满一年,才能参加晋升考试。不过,这次的任务你完成得很好,足以证明你有六品女官的水平。这样吧,朕准你半年之后参加晋升考试,不必等待一年时间了。”
秦惜音喜出望外:“谢皇上。”
接着,皇帝又赏赐了秦惜音一些东西,包括几本珍贵的书籍。
秦惜音十分开心,带着自己的赏赐离开了御书房。
不远处,有两名文士打扮的人在看着秦惜音。
其中一个人身穿月白色圆领袍,身姿挺拔,眉目俊朗,嘴角噙着三分笑意。不过细看之下,又会觉得他有几分精明。
他问另一个文士:“那个姑娘就是惜音?”
另一个文士圆头圆脑,身材较矮,回答道:“是的,我特意打听过了。顾兄,这次咱们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们,竟然输给了一个小丫头,你怎么看?”
“她写的注解都是靠自己吗?有没有别人帮她?”
“应该没有,我查过了。她一个人注解了七本古籍,而且几乎没有错漏,堪称全才。”
高个子文士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那她倒挺有本事的,我倒希望她能为我所用。”
“为你所用?这是何意?”
“如果我有一个博古通今的妻子,她一定能成为贤内助,教好我们顾家的后代。这对延续顾氏的荣耀是很重要的。目前,我那些同族堂兄弟娶的妻子,通通都是贤惠有余,学识不足,只能操持家务而已,对顾氏的百年大计,没有多大的助益。”
矮个子文士露出敬佩的眼神:“顾兄,没想到你想得这么长远。”
高个子文士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秦惜音回到房中,把皇帝的赏赐都收好,心情非常雀跃,脸上的笑都收不住。
现在,她的各种赏赐加起来,也是个小富婆了。只是,这事却不能跟别人分享,毕竟财不可露白,自己知道就行。
更让人高兴的是,她还可以提前半年参加晋升考试。
她暗暗发誓,这半年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皇帝的提携。
她觉得,距离自己跟高毅的未来,又近了一步。
如果她能成为五品女官,再找个合适的机会,请求皇帝让自己成为朝中官员,那她就不用跟高毅分隔两地了。
想着高毅俊朗的面庞,秦惜音红了脸。还好此时屋子里没人,她收回了心神,脸上的红温才退去一些。
她给自己泡了一壶茉莉花茶,又拿出一些没吃完的糕点,吃了起来,算是犒劳自己这一个月来的辛苦。
等以后有了空,得去宫外的酒楼好好吃一顿,最好是靠近江景或园林的酒楼,这样风景好……
秦惜音畅想着未来,心中十分欢喜。
这时,她发现自己的妆奁下面压着一封信。
她把信拆开,发现是自己的大姐、大姐夫写来的。
信中说,她们知道秦惜音在宫中当了女官,觉得当女官不是长久之计,恐怕皇上见秦惜音的次数多了,又想起秦家当初夺嫡时站错队的事情。万一皇帝因此迁怒于秦惜音,恐怕不妙。
因此,秦惜音的大姐、姐夫询问,是否要打点关系,让秦惜音出宫投靠她们,她们会给秦惜音找一门合适的亲事。
秦惜音知道,她们在为自己考虑。但是,秦惜音有自己的打算,决定拒绝她们的好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