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声音的是第三个俘虏,他被好几具尸体压在下面。
看他面黄肌瘦的模样,估计已经被扔在这里好几天了,能活到现在也不容易。
秦惜音有些激动地问道:“是什么原因?”
第三个俘虏道:“你们……先救我……然后,我说原因……交换……”
秦惜音答应了,让高毅把那名俘虏拖出来。
高毅先把上面的死尸挪开,然后把那名俘虏抱了出来,放在地上。
秦惜音随身带了针灸针,她给那名俘虏扎了几针,让他的精神暂时好一些。
那名俘虏有些高兴地问道:“我好像又有力气了……我是不是快好了?”
秦惜音如实说道:“好不了,你快油尽灯枯了。接下来我每天给你针灸,估计还能保你五六天的性命。”
那名俘虏有些绝望,但又露出认命般的神情,道:“我就知道……活不了……不管怎样,多谢你……我家离这里不远,五六天也够了……”
秦惜音问道:“你刚才说,你知道荣国士兵过于勇猛、不知疼痛的原因,也知道荣国俘虏们很快暴毙的原因?”
“是的……刚才你问的人,是个小兵……他不知道情况的……我是个军官,我叫孙静……其实,每次开战前,我们的主帅都会给士兵服用一种‘大力丸’,揉碎了放进食物里……
吃了之后,就不会有痛感,也不会感到害怕,思维也会僵化,只能想一些很简单的事……比如主帅说向前冲,士兵们就只知道向前冲……哪怕断手断脚,或者身中数刀,只要还能动,就会一直向前,不会怯战……
而且,力气也会增加数倍……
所以,我们的士气高于你们的军队……但是,服用大力丸后,会快速燃烧寿命……往往活不过两个月……
所以,我们被俘虏后,很快就会死……这种大力丸……检测不出来……”
秦惜音问道:“既然你说服用大力丸后思维会僵化,为何你现在思维很清晰呢?”
“服用大力丸一段时间后,思维会慢慢正常,但生命的流逝是不可逆的……”
秦惜音和高毅听了,恍然大悟,同时也感到有些可怕。
怪不得荣国军队总是打赢,普通的士兵对上荣国的行尸走肉,肯定处于弱势。
如果把这件事捅出去,荣国军队可能会哗变或逃跑,战斗力肯定下降。
如果荣国的百姓知道这件事,肯定也会闹事的。
到时候,就会形成对魏国有利的局面。
秦惜音和高毅互相对视了一眼,知道对方跟自己想的一样。
于是,秦惜音对旁边的魏国士兵说道:“你们去把死人堆里还有气的俘虏都拖出来,我要救活他们,有大用。还有,现在还在劳作的俘虏,让他们停止劳作,好好休养。”
士兵们知道秦惜音是朝廷派来的女官,不敢怠慢,答应了秦惜音的要求。
他们一共拖出六个还没断气的人,加上秦惜音刚才救的,一共是七个。
秦惜音用针灸之法救他们,但其中有两个明显救不活,只好算了。另外四个暂时能吊命,秦惜音施针完毕后,让魏国士兵把这些俘虏都抬到军营里,好生休息。
接着,秦惜音、高毅没有耽搁,立刻回到酒楼,把刚才发现的一切告诉了齐威将军和其他使臣。
齐威将军皱眉道:“原来如此……荣国主帅用这种方法,提高胜率,但却大大增加了士兵的死亡率。在战场上,士兵如果判断自己不敌对方,转头就跑的话,可能还能活命。就算回到军营,也只是被处罚而已。
但是,那些服用了大力丸的士兵,就是弃子,必死无疑。如果真相大白,荣国士兵们肯定不愿意成为耗材的。”
秦惜音道:“齐将军,我目前的想法是,趁着使团出使荣国,我们把那些俘虏假扮成使团的成员,暗中送他们回家,并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人知道大力丸的事。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荣国百姓必会大乱。同时,还得设法让荣国军队也知道这件事,让军队哗变,他们就没有能力攻打我国。
之后,我们提出和谈,也会顺利一些。但是,该怎么让荣国的军队知道这件事?”
齐威将军道:“军队那边我来安排,荣国军队里,也有我军的细作。荣国的俘虏活不了多久,你们赶紧把他们带走,送回家,我们分头行事。”
众使臣都同意了这个方案。
于是,还活着的十几名荣国俘虏,被打扮成使团里的仆人,跟着使团前往荣国。
他们身体虚弱,都是坐马车的。
秦惜音也把自己的马车让了出来,自己骑马前进。
高毅特意挑了一匹比较温顺的马给秦惜音。
秦惜音的骑术也不错,一路上都没出什么岔子。
高毅时常跟秦惜音并辔而行,有时候鹿一鸣凑过来跟秦惜音说话,都会被高毅赶跑。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荣国附近。
众人商议了一下,使臣们先行进宫,鹿一鸣带领十个士兵,护送这十几个荣国俘虏回家。鹿一鸣这边都乔装一下,伪装成商人,以免被人发现。
两拨人分头行动。
秦惜音随着其他使臣们进了荣国皇宫,荣国皇帝和一些重臣亲自设宴接待。
宴席规格很高,还有歌舞表演,倒是挑不出毛病来。
荣国皇帝身边,还坐着两个珠光宝气、花容月貌的妃子,看起来都不年轻了,估计有三四十岁。
荣国皇帝介绍说,这两个妃子是丽妃和睿妃,平时宫宴她们俩都会出席。
众人便知道,这两个妃嫔一定很得宠。
一开始,双方互相寒暄,气氛还算融洽。
很快,正使高衡远提起了和谈一事:“陛下,我朝陛下认为,魏国、荣国两国连年交战,民生凋敝,士卒思归。不如解冤释结,重修旧好,则两国百姓都会感念陛下之德。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荣帝道:“并非是朕不愿息兵,只因我国粮食短缺,军中将士为了饱腹,频繁向贵国发动战争。朕虽屡屡下令申斥,但仍屡禁不止,朕也颇感为难。朕欲讨伐边境军队,无奈各地诸侯、武将,都跟边境军队有钱粮或贸易往来,不肯出力。
而百姓们吃不饱饭,常常让自家的壮丁去边境从军,致使边境军队越来越壮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朕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兴许等个十年八年,我国粮食充足了,自然不必再对外征战。”
高衡远道:“陛下,贵国的难处,我朝陛下也有所耳闻。我朝陛下有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