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廊下挂起了雅浣剪的红纸福字,窗棂上糊着新换的素色窗纸,连院角的小桃树都被我们缠上了几圈红绸,添了几分喜气。我和雅浣忙着给各宫送刚蒸好的年糕,糯米的甜香混着冷空气,在宫墙间慢悠悠地飘着。
给容妃送饭时,她正坐在窗边翻一本旧画册,画册里夹着几片干枯的花瓣。看到我们进来,她连忙把画册合上,指尖有些慌乱地拢了拢鬓发。“容妃娘娘,尝尝我们做的年糕,刚蒸好的,还热乎着呢。” 雅浣把装着年糕的粗瓷碗递过去,眼睛亮晶晶的,“再过几日就过年了,张嬷嬷说宫里会给冷宫送些年货,到时候咱们就能一起守岁了。”
容妃接过碗,小声说了句 “谢谢”,用勺子舀了一小块年糕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我注意到她的目光总不自觉地飘向窗外,像是在盼着什么,又像是在发愁。“娘娘,您是不是在想家里的事?” 我轻声问道。
容妃的动作顿了顿,眼眶微微泛红,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我听说…… 今年边关的官员会回京述职,我爹娘…… 也会回来。”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们已经三年没回京城了。”
雅浣连忙说:“那太好了!娘娘就能见到爹娘了!” 容妃却摇了摇头,把碗放在桌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他们回来,是为了妹妹。”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终于鼓起勇气,慢慢说起了自己的往事。
“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爹娘还在京城任职,后来父亲被调去边关,说路途遥远,不方便带我,就把我留在了京城的祖宅里,让管家和嬷嬷照顾我。” 容妃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我小时候总盼着爹娘回来,可他们每年只派人送些东西,从未回来过。直到我十岁那年,他们才回京一次,身边还带着个三岁的妹妹。”
她 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画册,轻轻翻开,里面是一张画得稚嫩的全家福,画上的小女孩梳着双丫髻,依偎在父母身边,旁边站着个孤零零的小姑娘,正是小时候的容妃。“他们说妹妹从小在边关长大,条件苦,比不得我在京城锦衣玉食,让我多让着她。” 容妃的声音带着几分苦涩,“可我也想爹娘啊,我一个人在祖宅里,看着别的孩子都有爹娘疼,我只能对着管家和嬷嬷笑。”
雅浣听得眼睛都红了,拉着容妃的手说:“娘娘,您太可怜了。” 容妃摇了摇头,继续说:“后来皇上选秀,我本不愿入宫,我想留在祖宅里,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可我父亲找到我,说这是我欠妹妹的。”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说妹妹性子活泼,受不了宫里的规矩,我若是不进宫,妹妹就只能入宫。他让我认命,说这是我作为姐姐的责任。”
“我不明白,为什么姐姐就要让着妹妹?为什么我没得到过的疼爱,还要让我拱手让人?” 容妃的眼泪掉了下来,砸在画册上,晕开了淡淡的墨迹,“我不想入宫,更不想欠谁的。可我没有办法,我若是不答应,父亲就跪在我面前,说我不孝。我只能点头,求皇上把我贬到冷宫,这样我就不用见任何人,也不用争任何东西了。”
我递过帕子,心里满是心疼。原来这个总是害羞、不愿与人交流的女子,心里藏着这么多委屈。她不是天生孤僻,只是从小缺爱,害怕再次被抛弃,才把自己裹在坚硬的壳里。“娘娘,这不是你的错。” 我轻声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没有欠任何人的。”
容妃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小声说:“谢谢你们,这些话我从来没跟别人说过。在冷宫里,你们是第一个愿意听我说话的人。” 雅浣抱着她的胳膊,小声说:“娘娘,以后我们就是你的家人,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从容妃住处出来,我们去了贤太妃那里。她正和苏妃、丽嫔一起整理年货,看到我们,笑着招手让我们过去。我把容妃的事简略说了说,贤太妃叹了口气:“这孩子,苦了这么久。父母偏心,最是伤人,她小小年纪就一个人守着祖宅,心里的委屈可想而知。”
丽嫔放下手里的红纸,轻声说:“我小时候也见过容妃的父亲,他是个很严厉的人,对下属要求严格,对家人想必也一样。容妃妹妹性子软,怕是受了不少委屈。” 苏妃点了点头:“往后我们多陪陪她,让她知道,冷宫里有人疼她,不用再一个人扛着所有事。”
过年那天,慧嫔果然带着秦兰来了。她还特意带了许多年货,有精致的点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