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34.第34集《天台教观纲宗》

小说:

天台教观纲宗

作者:

妙音0

分类:

穿越架空

《天台教观纲宗》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五、分证即佛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一页,我们讲到别教菩萨道的修行位次。

在《大乘起信论》,认为别教的菩萨道,整个核心在修菩提心。《大乘起信论》的菩提心,它分成三种菩提心:

第一个,叫作信成就发心。这个信成就发心指的是谁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外凡的这种十信位的菩萨。十信位的菩萨,他这个菩提心是怎么建立起来呢?“深信业果,修十善业”,他就是透过对大乘佛法一念的信仰,对无上菩提的一种薄弱的愿力,然后对因果的信心,好好地调伏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所以按照《起信论》的说法,菩萨道在前半段是谈不上六度的,也就是以自利为主了。

那么这个十信位的菩萨,他就靠着对大乘佛法的信解,对无上菩提的愿力支持着自己,摇摇晃晃地走过了十个阶位,花了一万大劫,到了内凡位,内凡加行位这就不一样,叫作解行发心。内凡位的菩萨道,他除了信仰跟愿力以外,多了一个理观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十住的空观、十行的假观到十回向的中观。

那么这种三观智慧现前以后,修六度是怎么修呢?《大乘起信论》给他八个字,叫作:“随顺法性,修学六度”。这六度怎么就随顺法性呢?举一个例子。他说这个内凡加行位的菩萨,他布施怎么修呢?他说:“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说他为什么修布施呢?他只有一个道理:因为我要随顺中道的法性,而当我的心要顺从中道的时候,法性是不能有悭贪的,有悭贪就不能有法性,有法性就不能有悭贪。我为了要随顺法性的缘故,我必须弃舍悭贪,所以我修布施波罗蜜。他是这样修的。也就是说,他整个都是法法销归真如的法性。我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法性里面没有破戒这件事情;我为什么修忍辱呢?因为法性的内涵没有瞋心这个东西。所以整个六度完全是以忆念真如法性的理观来做引导的。他这个菩提心,就是随顺法性的菩提心,这第二个,不像前面的完全是一个断恶修善的一种信仰。

那么这两个都是地前,不管外凡、内凡都是地前。到了分证即,入了初地以上的菩提心,叫作正发心的菩提心。这个正发心《大乘起信论》也给它八个字,叫作:“无有境界,法身显现”。前面内凡的理观,他观照的是法性,因地叫法性,但是你成就以后,法性转成法身。诸位!法身就是有功德的受用了,那是有果地功德了。法身是能够显现报身、显现应化身的,那是有功德相了,他这个时候,境界相脱落了,法身显现了,他从这种业报身转成法身了。所以他外凡的信仰式的菩提心,内凡的法性的菩提心,到了地上的菩萨叫作法身的菩提心,他是用法身显现菩提心。

我们来看什么叫法身的菩提心。我们看,分证即佛。

好,分证。什么叫分证呢?就是分破无明,分证法身,叫作分证。当然这个时候他的法身显现了,他不是在因地的只是随顺法性,他是有法身的妙用。这个地方包括谁呢?包括十地的圣种性及等觉菩萨。

我们知道,大乘的圣道跟小乘的圣道不一样。小乘的圣种性,他证得空观就是圣种性了。但是诸位!我们刚刚看过,内凡加行位虽然叫内凡,还是凡夫,但是按小乘的标准,这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圣人。你看初住断见惑,七住断思惑,是不是?所以我们不要看,喔,这个是大乘的内凡,那是凡夫。不是啦!因为他没有证入中道的真如,所以叫凡夫。但是如果证得空性,他肯定是够了,要以藏通两教,他早就入圣位了,所以圣道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乘的圣道,证得空性就是圣道了,入圣位了,就是分证即了。大乘的圣道,对不起!要中道的思想,要法身显现,你必须要即空、即假、即中,到了这个时候才叫圣位。

那么圣位为什么叫十地呢?这个地方它取这个大地有三种功德:

第一个,不动义。因为这个菩萨,从一种凡夫的有所得心叫随顺法性,到最后法身显现以后,他能够不动,不为一切顺逆的因缘所动,他的菩提心就像大地一样的坚固。

第二个,能生义。他的整个菩提心,乃至于他所摄受的三昧神通的功德,入了初地以后,任运地增长,他不要作意了,就像船要驶向大海时,在这个船刚开始离开陆地的时候,地心引力会把它拉回来,所以它进进退退地很辛苦,但是一旦离开了地心引力,这个船到了大海,它自然地前进。它有能生义,就是大地能够生草木,就是说这个初地的菩萨那一念菩提心,能够生起广大的三昧神通无量的功德。

第三个,负载义。这个大地菩萨,就像大地能够负载一切的万物,不管你是干净的东西、脏的东西,大地是概括承受,就比喻大地菩萨这个大悲心,平等地教化一切的善因缘、恶因缘的众生。

这指的是带有法身的菩提心的三种功德:不动义、能生义、负载义所以叫大地。

我们看第一个,初欢喜地。

那么初地为什么叫欢喜呢?因为亲证法身,生大欢喜。前面的外凡、内凡,都是在思惟中道的法性,在这个地方如理思惟,但是到了欢喜地,他经过长时间的一大阿僧祇劫的修习,终于亲证法身,所以他觉得这一路走来,终于有了成果了,所以生大欢喜,叫见道位,已经亲证中道的实相。他以中观的智慧,见第一义谛,开佛眼,成一切种智,行五百由旬,初入实报无障碍土,就是初住,初到宝所,跟佛陀住同一个家了。就是可以说是生在佛家。

生在佛家他有三种功德:第一个,证念不退。他的念头很自然地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跟中道的实相相应。不像前面的内凡位,他必须要不断地靠回向。当他偏空的时候,他必须用众生跟佛道的相状把他拉出来;他如果偏有的时候,他必须用空观的智慧把他相状再消一消,所以前面内凡位的菩萨,要不断地修正自己,他的念头经常会失念——失去中道的正念。但是初地菩萨,他任运地就能够跟空有的思想平衡,得无功用行,他的进步是自然的,不用刻意了,这是第二个。第三个,从利他的角度,有因缘的话,初地菩萨可以在一百个没有佛的世界,示现作佛,八相成道,利益众生。

我们说明一下。如果这个众生是该他教化,那么初地菩萨就现佛身,其他的菩萨就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就做他的弟子。法身菩萨是互相帮助的。等到:欸,这个众生的因缘是归另外一个初地菩萨——那你就现佛身,我就做你的弟子。就是说,只要跟他有缘的众生成熟了,法身菩萨就互相帮助。那么初地菩萨可以在一百个世界,二地在一千个世界,乃至于十地,地地十倍地增长。干什么呢?利益众生!在没有佛教的地方建立佛教,出现三宝来利益有情,这个是初地。

我们看二地到十地。

二、离垢地;三 、发光地;四、燄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

这个十地菩萨的功德,古德把它用十波罗蜜来配对。就是说,初欢喜地是布施波罗蜜圆满;离垢地是戒波罗蜜圆满,就是说这个人乃至于在梦中都不犯戒了——离垢地,他的戒行清净;发光地是忍波罗蜜圆满,他的智慧可以使令他安忍不动;四燄慧地是精进波罗蜜圆满,他能够不断地保持进步;第五难胜地,难胜地是禅定波罗蜜,禅定波罗蜜圆满;六现前地,现前地是般若的智慧圆满;七远行地,这个是方便波罗蜜。前面的智慧波罗蜜偏重在空观,这个方便波罗蜜——假观,就是方便善巧。方便善巧有两个:一个是回向方便善巧;一个拔济方便善巧,这个拔济是直接地去救度众生,回向是透过间接的回向。

第八不动地是愿波罗蜜圆满,这个八地在别教是有意义的。因为阿赖耶识的业力它的转变有两个: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我们上一节课有讲到。就是你的业力什么时候改变呢?第一个八地,第二个成佛。八地是怎么改变?因为八地的菩萨,他的俱生我执被破坏了,所有的业力要得果报,一定要有一个自我的概念,就是你没有“我”,这个业怎么能够成形呢?所以八地菩萨他的整个有漏业力,第八识的因缘破坏了,他只有业,没有力了,没有力量了,它不能自己得果报了。因为他的分别我执、俱生我执都破坏了。

九、善慧地,善慧地是力波罗蜜,包括修习力跟思择力。修习力指的是修行的行动,思择力指的是慧解。也就是说,善慧地的菩萨,成就四无碍辩。

十、法云地。法云地是智波罗蜜圆满,他的大法智云,含众德水,他能够有两种的功德:第一个,受用法乐智;第二个,成熟有情智。

以上各断一品无明,各证一分中道的法身。

我们看最后。更破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亦名有上士。

那么到了十地以后,最后再破一分的生相无明。无明有生、住、异、灭,这个生相是最初的一念妄动,最微细的最坚固的那个无明,就入等觉位,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为什么等觉后心叫金刚心呢?因为那一念禅定跟智慧的心,不为一切烦恼所坏,而能够坏一切法。他那个禅定生起中道—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已经是非常坚固了。这个时候叫一生补处,就尚差一生就补佛位了。又亦名有上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智者大师把菩萨道,他是用初地来分判。他认为地前菩萨道菩提心叫缘修,不管你是智慧也好,不管是菩提心也好,都是要假借因缘——外在的因缘,你必须要藉一种力量,你的心要藉一种力量,或者藉空观或者藉假观或者藉中观,来让你保持中道而成就菩提心,叫作缘修。

到了地上的菩萨,他的心不必靠空观,也不必靠假观,也不必靠中观,他的心跟中道的法身直接接触,叫作真修。那么他在真修的过程当中,肯定要经过断见思惑,要修空观,前面的十住他修空观断见思,那么他断见思跟一般的声闻人断见思有什么不同呢?

古德讲出一句话,来形容大乘菩萨是怎么断见思。他说:“能证慧解不取证,永伏性障如阿罗汉”。菩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的智慧有能力来取证于小乘的这种偏空涅槃,但是他不取证,他从阿罗汉的偏空涅槃门前走过,他借用小乘的空观,来断除如梦如幻的见思。他的慧解足够取证,但是他不取证,他是永伏性障,他永伏——断见思的烦恼,就跟阿罗汉一样。所以说断烦恼不一定要入偏空涅槃,小乘的圣人错解了这个道理,他以为不入偏空涅槃,好像烦恼又会再出来活动。菩萨也没有证得阿罗汉,他照样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他还是没有烦恼。所以它这个地方说,能证慧解而不取证,永伏性障如阿罗汉,就是说这个菩萨道一路走来,到初地之前,他也经过小乘的阶位,但是他修而不证。

六、究竟即佛

好,我们看最后的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者,妙觉性也。从金刚后心,更破一品无明,入妙觉位。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

究竟即佛是妙觉,他的法身从初地的法身到这个时候,破了十二品的无明,证得十二品的法身,这个法身叫不思议法身,叫妙觉法身。那么他从等觉金刚后心以后,更破一品最后的生相无明,入了妙觉的佛果。

那么他的佛身是怎么现的呢?坐莲华藏世界现大宝莲华,在七宝的菩提树下。大宝法王座,这指的他的依报,他的正报现圆满报身。前面的藏通两教,不管是劣应身或者带劣的胜应身,都是有老病死的,佛陀的教化是短时间的;但是别教的佛陀那不是,那是有始无终,尽未来际广度有情。因为圆满报身,他是没有结束的一天的。那么现这个报身佛为钝根的菩萨,就是说这个菩萨他修中道必须要缘修,他要空、假、中次第三观的因缘,才能够顺入中道的法性,转无量四谛法门。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藏通两教在修行上,跟大乘的菩萨道的思考模式不太一样。就是说藏通两教他知道人生很多痛苦,但是他觉得解决痛苦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消灭它。你给我痛苦,那我就把你给三界的因果消灭了,入偏空涅槃。大乘菩萨他也知道人生是痛苦的,你每一次在三界受生,都有老病死的折磨,他也知道,但是他的态度是转变它,他着重在心态的改变,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太一样。

但是我们明显地看得出来,大乘菩萨在外凡资粮位乃至于内凡加行位的前半段,在十住之前的菩萨是共声闻修学的,很多地方跟声闻法没有太多差别,除了他的菩提心以外,他的智慧操作是以空观为主的,甚至于他在整个外凡的资粮位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几乎等同凡夫,但是他们的心态不一样。他们要改变生命而不是断灭生命,这个很关键!

就是说,你这个人是不是大乘种性,就看你对三界是什么态度。你想消灭它,你有这种概念,那你的思想导向应该不是往菩提的方向走了,除非你改变。你的思想可能会先到涅槃去一趟,就是你成佛之前,肯定要先到偏空涅槃去一趟,因为你想消灭它嘛。第二个,你想改变它,那就不一样了,那你的跑道是往菩提的方向走。就是在这个地方有区别:一个断灭的概念,一个转变的概念。

第二个,别教的佛还是有位无人。前面藏、通、别的佛都是有位无人,因为没有一个人证得初地以上还落入别教,没有这种情况。按照天台的判教,当然天台宗它必须根据它的教法,一路的这样顺过来,但事实上,没有人证得法身了还在别教的思考,还在次第三观,没有这回事情。过程可能他空假中,但是一旦入初地,诸位!法身只有一个,你不能说别教的法身跟圆教法身不一样,没有这回事!缘修可能不一样,过程不一样,法身只有一个。

所以他一旦入了初地,对不起,他入了圆教了,他可能前面的思想是不圆满的,是次第三观,一旦入了法身,他一定入圆教一心三观,因为“如”只有一个,一如无二如。其实按照天台的判教,别教的佛等同圆教的二行——十住、十行第二行,他破了十二品无明。圆教的初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等于是第二行,这个我们到后面再说明,你先知道一下,别教的初地以上都是有位无人,没有人到了初地还待在别教,没有这回事情。

辛二、明观法分二:初、入道初门。二、十成法乘。

壬一、入道初门

好,我们看观法。

此教名为独菩萨法,以界外道谛为初门。

无复二乘,而能接通。通教三乘,既被接后,皆名菩萨,不复名二乘也 。

好,这个观法分两段:一个入道初门跟十法成乘。那我们看这个别教的初门。

“此教名为独菩萨法”。别教没有二乘人,没有声闻人也没有缘觉乘,因为他一定要发菩提心,甚至于《大乘起信论》的说法菩提心是主修,空假中只是兼修而已,所以你不发菩提心你不可能做别教的,就是说你的观念还留在断灭生命,那你不可能入别教了。

“以界外的道谛为初门”。它以三界的道谛,道谛当然指的是菩提心修学六度,以六度,直接修六度为初门。“无复二乘,而能接通”。当然观一切法空的通教的利根人,他如果能够观到一切法不空而发起菩提心,这个菩萨就能够转入别教。那么通教的三乘既然被别教所接,那当然是大乘菩萨了,就不再是二乘了。

大乘的菩萨道,按照别教,古德把它分成四个阶段:外凡的菩萨道叫作事相的菩萨道——深信业果,修习十善;内凡的菩萨道是理性的菩萨道——依止法性,修学六度,因为法性没有悭贪,所以我修布施等等;圣位的菩萨道,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叫法身的菩萨道,是理事无碍的菩萨道——即空即假即中;第四个是佛位的菩萨道,那是事事无碍,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所以整个别教的菩萨法,那个道谛,就六波罗蜜,它有四个阶位:外凡、内凡、圣位到佛位,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四种的不同,这个菩萨道越来越圆满,越来越精妙。

壬二、十法成乘

好,我们看壬二的十法成乘,我们先念一小段。

十法成乘者,一、缘于登地中道之境,而为所观,迥出空有之表。二、真正发心,普为法界。

那么每一个教派都有它的乘,当然佛法的修学,不是像哲学家只是想出一个道理,佛教是要去实践,要去改造生命的,改造生命当然你就必须要有车子坐。那么前面藏通两教的车乘,只能够从生死运到偏空的涅槃,这个车子就全盘休息了;别教以后的乘,能够从生死而经过涅槃,最后趋向无上菩提。这个车乘不是走三百由旬,而是走五百由旬,直趋宝所。

那么这个车乘要启动之前,你必须把车子的资粮准备好,准备一些油,准备里面的资粮,大乘菩萨也是这样,你要准备两种资粮:

第一个正知见,中道的知见。他缘中道的理性为所观境,而超越空有之表相。大乘佛法,你要走之前,先知道什么叫中道。就是说,先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至少你讲得出什么是中道。什么叫作“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当然我们凡夫一做事情就落入极端,可能要么就什么事都不想干,要么就执着,一做事就执着,要么就是我不干了,就这样。但这都没关系,就是说你做得到做不到是一回事,但是你的思想要正确,就是至少你知道什么是中道。

那么这样你有什么好处呢?你会保持进步,因为你的思想就是你生命的引导。如果你连什么是中道都不知道,你就不会进步了。就是说我们会犯错,这个很正常,关键是你犯错以后,你有没有能力自我调整。

我讲实在话,修行人,别人跟你讲什么通通没有用,因为你不会听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自己改变自己,因为别人跟你讲话,你就认为他站在对立面在讲你。所以你最好知道什么是真理,然后你有一种自觉、自省、自调的能力。你不要奢望别人会纠正你,不可能!因为讲你,你也不会听的。一个人在菩萨道要进步,只有一种可能——自己去要求自己,你没有这种自觉,你就没有希望了。

而自觉来自于正见。就是说,你做不到中道,你起码中道是长得什么样子你要知道啊。什么叫作不偏空,不着有?什么叫作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你先把这个平衡的中道道理了解,当然你做不到,但是先了解,这第一个,正知见。

第二个,真正发心,这个也很重要!你先不要管自己做得到做不到,你能够为整个法界,先把你的自我意识放下,为了佛道,为了众生,许下你心中的目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就是说,你在行菩萨道之前,你的菩提心跟中道的正见,这两个是基本的,先不要管做得到做不到,先把这两个目标确定下来。

好,那么你这两个资粮有了,我们就有资格来看看往后怎么走。

三、安心止观,定爱慧策;四、次第遍破三惑;五、识次第,三观为通,见思、尘沙、无明为塞,传传检校,是塞令通;六、调适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入三解脱门,证中无漏;七、用前藏通法门,助开实相;八、善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差别,终不谓我叨极上圣。

这个地方三到八,这是一个过程。

这过程第一个,安心止观,定爱慧策。当我们有了正知见跟菩提心以后,当然第一个菩萨道都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人说你一开始就走出去想干什么,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你要先面对自己的颠倒妄想,就修止观。但修止观一开始都先修止,先修定,在寂静当中再去修观慧。

但是修禅定的时候要注意“定爱慧策”,因为寂静会有种快乐的感受。因为你一个人很躁动,你的内心会有很大的压力跟负担,因为你这个不随顺法性,那么他心静下来的时候,他会产生贪爱,这个时候你要用空性的智慧来调伏自己。这个禅定的寂静也是虚妄,也是遍计执,躁动相是执着,寂静相它也是执着。所以你看大乘佛法,“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它远离两边。那么当然他也可以用菩提心来策发自己,用空性的智慧来策发自己。总而言之,你在修禅定的时候不能产生贪爱。

四、次第遍破三惑,以空观破见思,以假观破尘沙,以中观破无明。当然它前面的空观破见思,它断惑而不取证,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

第五、你要知道修学次第。三观是通达的,见思、尘沙、无明是闭塞的,你要“传传检校,是塞令通”。什么叫传传检校呢?我们前面说过,你一开始走路,就要有正见,有愿力,如果你觉得你很长的时间,都没有办法突破,这个时候你要静下心来,先不要往前走了,到底你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个障碍,这个妄想,我老是过不去,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我的禅定跟智慧的不均等,或者空观跟假观的不平衡,太空性、太沉闷了,或者太躁动了,太攀缘了,你一定要传传检校。你在每一个阶位有障碍的时候,你都要自我检查,自我反省,找到问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情况,让你闭塞不通。

第六、调适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入三解脱门,证得中道的无漏。我们前面说过,大乘菩萨修行在前半段的时候,是共声闻学的,他还是要把声闻法的三十七道品——声闻的戒、定、慧拿来,当作菩萨的一种光明,用以破除黑暗,使令成就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对三界的果报不生爱着。前面的识次第,传传检校,是了解问题所在,这个地方的调适道品,是实际地去解决问题,用三十七道品来解决你的前面的障碍。

第七、用前藏通法门,助开实相。你要知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凡是藏通别圆四教,后后一定涵盖前前,不可能说别教就完全拒绝藏通两教,也不可能圆教去拒绝别教,没有这回事情。后后一定含摄前前,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我们看第八,善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差别,终不谓叨极上圣。你要知道位次,避免以凡滥圣。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下,菩萨道有一个很重要的规矩,就是避谈个人的果证,我们说明一下。

因为你不是声闻人,声闻人他不积集六度的资粮,他对佛教没有太大影响,他可能一辈子就在山中过,所以他知不知道位次对他顶多影响到自己。但是菩萨道一旦修到末期的时候,你有资粮力,你的讲话有影响力,不管在家出家都是这样子。那么你一旦谈到你个人的果证,不管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