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38.第38集《天台教观纲宗》

小说:

天台教观纲宗

作者:

妙音0

分类:

穿越架空

《天台教观纲宗》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六、究竟即佛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九页,我们看六、究竟即佛。

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对法门的抉择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的法门就是你所坐的车乘。如果你车乘的速度很慢,你的进步就很慢;如果你车乘的速度很快,你的人生改变就很快。同样的烦恼,同样的罪业,它的成败,就是看你去操作什么样的法门。

所以这是为什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为什么那么多人要不断地去参学,而不是说马上去闭关,不能够这样。因为你找到一个殊胜的法门,意味着你是快速成就的。所以佛弟子要赶快找到佛陀最好的车乘来安住,这是修行者的当务之急。

天台智者大师,把无上甚深微妙法分成三大类:第一个佛法;第二个众生法;第三个是心法。智者大师根据《法华经》的学习,他认为圆教的思想就在一念心,一心真如,这最根本。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回光返照,一念三千,就是你先把一念处理好,这个外界的三千世界,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处理好了。

这个圆教名字位,他明白道理是怎么明白的呢?

古德说,“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说一个人到处参学,希望追求释迦牟尼佛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等到他看到《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以后,他真的“方听无生曲”,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就是我们一念心本来就清净,妄想从来就没有生起。它顶多也就是因缘生起的,不是真实生起,所以一念心本来清净。

“始闻不死歌”,在清净心当中,你本来具足菩提的愿力,所以生命是不会死亡,它会不断地相续下去。为什么成佛能够尽未来际?因为你的心本来就具足菩提愿。所以我们一念心,本来具足清净心菩提愿,这个就是最好的法,最妙的法门。

“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原来“无上甚深微妙法”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到处去求无上法门,结果,无上法门在我们一念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个就是无上的妙法。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把这两种法开显出来,才能够修其他的众生法跟佛法界,这是圆教的基本思想。

当我们能够回光返照,就能够从一念真如的安住随顺,到最后的法身显现,到最后的究竟成佛。

我们看究竟成佛。

究竟即佛,就是究竟的妙极,妙觉极果。他断了四十二品微细的无明,证得究竟的大般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大般涅槃。

那么这个佛是什么情况呢?他的依报环境是“以虚空为座”,前面的别教是以七宝为座,这个地方是以我空、法空这个无相的清净心为座。他的这个身,是成就清净法身,遍一切处。“居上上品常寂光净土,亦名上上品实报无障碍净土。性修不二,理事平等。”

这个清净法身,跟应化身当然就不太一样。我们看《阿含经》里面有一个公案。说有一天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说了三个月的过程当中,释迦牟尼佛用神通力把自己的消息给遮盖住了,所以所有人都不知道佛陀去哪里,包括目犍连尊者。等到佛陀要下降人间的前三天,佛陀把这种神通给解开来了,所以第一个就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知道,佛陀三天后就要回到人间来。这个时候所有的大弟子及一些在家居士,就准备了一个迎接的法会。

那么这个时候须菩提尊者在山中修空、无相、无愿的三昧,他就思考:我应该是见佛陀,还是继续地修学?他就思惟:佛陀曾经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我就在这个山中见佛。

另外在整个迎接佛陀的大众当中,莲华色比丘尼是一个阿罗汉。她就想:我要第一个见佛。但是她一个比丘尼,她不可能跑到比丘前面。她就用神通力变现转轮圣王,七宝、千子,很多的眷属,大威德的转轮圣王。当然比丘看到转轮圣王也就礼让了,所以莲华色比丘尼就超越了所有的僧团,第一个跑到佛陀面前。当然她不敢用神通来见佛,她到佛陀面前,就恢复到莲华色比丘尼的身相,跟佛陀顶礼。佛陀见面跟她说,你不是第一个见到我,是须菩提尊者。

佛陀这句话是在《阿含经》里面,所以《阿含经》里面从秘密义有圆教思想。就是须菩提见到是什么佛呢?见的是法身佛。他在心中跟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相应,这是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

你看以前台湾有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他说上帝存在我们的心中,结果引起基督教很多人的反弹。在基督教的思想,上帝就是上帝,没有什么活在你心中,他就是一个主宰者。只有佛法说,佛陀就在你的心中,佛陀的法身遍一切处嘛。

这个地方,有一点值得我们了解。就是说,圆教的佛跟藏通两教的佛差别在哪里?大乘的佛跟小乘的佛差在哪里?

小乘的佛他没有发愿,关键在这里。其实空性的智慧也有浅深的差别,但是最根本就是藏通两教的佛为什么入偏空涅槃?这个愿力很重要。因为成佛以后,后半段在做什么?就是在修应身佛。

有人问智者大师说,在成佛以后做什么呢?成佛是成就法身佛,后半段就修因缘所生法的佛,这跟他的愿力有关。他是怎么修呢?诸位可以详细看《法华玄义》。它是说成佛以后,他有能力来到人世间,但是他刚开始来的时候,他不能现佛身。你不能够说你跟众生没有缘,结果你作佛陀,都没有人跟你出家,那不是惨了?

所以刚开始他要先作佛陀的眷属,要跟人家结缘,慢慢地发愿,慢慢地积集你的个人这一期的因缘。慢慢慢慢你因缘成熟了,你跟众生多生多劫结了很多缘了,喔,该你作佛了,你就现佛身,就很多人跟你出家,变成僧团,很多人跟你学习了。你这一期的教化结束了,你就把过去所累积的因缘花完了。花完干什么呢?开始再修另外一个因缘的应身佛。你又跑到了没有佛法的地方,作某一尊佛的正法、像法、末法的一个弟子。然后你又跟众生结缘,在结缘当中又发愿,又开始——我以后成佛以后是怎么怎么地。然后你慢慢慢慢积功累德,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欸,你这个缘又修圆满了。你跟这些众生得度的因缘都成熟了,喔,你又变现一尊应身佛,就很多人跟你学习。那么你这期教化结束以后,你的法又分成正法、像法、末法,你这尊应身佛的因缘又用完了,用完以后,再修因缘。

所以他成就佛陀以后,我们在因地的菩萨道叫“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做两件事;成佛后的菩萨道只有做一件事——下化众生。度化众生,你就不能安住清净法身了,你就必须要慈悲,从法身走出来,从空出假来到因缘法,陪着众生成长,跟众生结缘,不断地发愿,等到你的眷属缘成就了,你就现出佛身,开始你又一期的教化。

所以佛陀成就法身以后,他就是一段、一段、一段地修因缘,这个就是所谓的从法身佛而去修应身佛的因缘。

辛二、明观法分二:初、明初门接前。二、明十法成乘。

壬一、明初门接前

好,我们看辛二的明观法。

明观法当中分成两段,初、明初门接前;二、明十法成乘。

看初门接前。

这个地方是把前面的整个修行位次,以观法作总结。

这个圆教,是“最上佛法”,它是一个无上甚深微妙法,是成佛的最简单最快速的捷径!“亦名无分别法”,因为它的整个理性是不思议理性,它的中道不是透过思惟创造出来的中道,而是你的心本来就是中道,只是你自己觉知而已,所以它是一种不思议境。

它的修行“以界外的灭谛为初门,当体即佛”,它是以直接直观我们涅槃的佛性为所观境,那么当体即佛,直接安住一念的清净心跟菩提愿。

这个以灭谛为初门,当体即佛,我们看补充讲表的第十五面最后一个,修学应用。

在圆教的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有两种修法:

第一种,圣道门。它可以称性起修,全修在性,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藏通别的三教,只有修德没有性德,这个是他们吃亏的地方。他直接修一切的法门,但是他没有安住一念心性,也可以说是心外求法,所以他们的过程不善巧,功德不圆满。

圆教的思想是在修德之前,先有一个性德,安住一念的清净心、菩提愿,站在本来清净的角度,站在本来具足菩提愿的角度,去修一切法,叫圆融不碍行布。圆融当然是指性德,一念心性本来是圆融,但是也不妨碍这种对治的法门,藏通别的对治,在对治当中又能够安住。

也就是说,当我们是乞丐的时候,我们不能够马上去找工作,不可以!你第一件事情要先回家,再去找工作。你要先承当你的家业,然后在你家业中的相关部门,再去工作,这个叫作捷径。就是说,当你要修德之前,请你先安住性德,这个是圣道门的思想,当然你这个就日劫相倍。

那如果套在净土宗呢?佛力跟自力的两种力量,我们当然顺从佛力,就是佛力有两种:一个是本愿功德力,我们未来的净土;第二个是名号功德力,当下的佛号,这个是感应。我们透过当下佛号的信仰,而发愿求生净土,以名号为信心,以净土为愿力,这个就是能应。但是如果你要启动佛力之前,多了一个程序叫作自性功德力,那么这个就不一样了。你跟弥陀的感应道交,如果通过一个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具足的过程,再去忆佛念佛,那你的功德就更加的坚固圆满。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有一句话,说佛力跟心力的关系。他说:离开了现前一念心性,哪里有名号的功德?离开了名号的功德,何由彻证一念心性?愿深思之!愿深思之!他提出两个深思。这个佛号如果不是放在一念心性,它的功德是不能完全表现的。你用妄想去念佛,你这个功德就很有限了,因为你的心态没有准备好,心心不相印。佛陀是安住在一念心性,你安住在一种有所得攀缘的妄想,这当然就很难相应了。所以离开了一念心性,哪里有名号功德?但是你完全走自力的角度,没有弥陀本愿的摄受,你在娑婆世界容易受到业力的干扰、业报身的干扰而退转。所以离开了名号功德,你也何能、何由亲证一念心性?

心力跟佛力互含互摄。没有心力你很难启动佛力,没有佛力你也没办法加持你的心力。所以你看蕅益大师他在信他之前,他是先信自。我们把信自的后半段念一念。他说,什么叫信自呢?他说:“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就是说,我虽然现在的情况是昏迷倒惑,但是关键在下面这句话——一念的回心。所以当你要念佛之前,你要先做一个动作叫作“回光返照”,先把心态准备好,再提起佛号。就是说,你必须要先把你的心力准备好,再把佛力现前。你要先信自,才能够信他,这个时候你对佛陀的信仰就更坚实。

如果你没有透过自性功德力来念佛,那你的佛是在十万亿佛土,是心外的佛,因为你没有法法销归一念心性,那你操作起来就很困难。第一个时空的障碍,第二个阶位的障碍。你今天是业障凡夫,佛陀是万德庄严,这个地方落差太大。你是一个乞丐,他是大富长者,你这个相信就很难了,信得很虚了。

当然大富长者慈悲会救拔你,你这种信仰也是可以,但是你这种信仰是向外,心外的信仰,你今天回光返照,这个信仰就不是。你把人生缩到一念心性,佛陀就在你的心中,那你不管它是什么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你临终的时候,你根本就不要管佛来不来,你只要你的心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的心准备好,佛陀就出现了。

所以你临终的时候,你的心是向内安住的。如果你今天没有用自性功德力来念佛,你今天是遥望十万亿佛土,你的心是虚的,向外则虚,向内则实,这两种信仰就不同了。

所以为什么蕅益大师的六信,先信自才信他?就是你必须把阿弥陀佛拉到你的心中来,来谈感应,你不能够把佛号放在外面来跟你感应,你这样跟佛陀距离就太遥远了。把佛陀拉到你一念心性中来,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要求转他成自,净土宗就是把佛陀的功德转给你嘛。你要转他成自,你要先成就自他不二,找到你跟佛陀共同的平台,从自他不二而建立感应道交,从自他不二而能够成就转他成自,这个就是一念心性的操作在圣道门跟净土门之间的差别。

好,我们回到讲义。

这个就是所谓的无上法,无分别法。这个法门除了当教的修学以外,它也可以接一些别教跟通教的利根人。

我们看它是怎么接别教的。别教是接贤不接圣。上根人在十住位从假入空的时候,从假入空观就被接了,就悟入了清净心了。他观一切法空,就知道一念心性本来就清净,这个空观是多余的;中根的十行被接,他从空出假发菩提心以后,他就悟入了一念心性的清净心;下根的十回向被接,到了空有无碍再被接。

那么被接有两种:第一种,按照平等的阶位来接,就是十信;第一种,如果是增上的阶位,就直接登到圆教的初住,破无明证法身。一般能够胜进接,这个人他过去生肯定修过圆教的善根,他只是今生没有遇到圆教,但是他的善根受到别教的激发,把他的圆教善根激发出来,就直接地通到初住。

接通,已如通教中说。

好,我们再往下看。

故曰:别教接贤不接圣,通教接圣不接贤。以别若登地,乃名为圣,证道同圆,不复论接。

通,八人上,便名为圣,方可受接。若干慧性地二贤,仅可称转入别圆,未得名接。

在接别教跟接通教不一样,因为别教是接贤不接圣。别教在贤位的时候接,就是因为你别教入了圣位,别教圣位是哪一个阶位?考考诸位,(学员:初地。)对不对?初地还需要接吗?不需要了!初地就破无明证法身了,所以他直接进入圆教了。所以他只接贤位,就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

通教只接圣位,不接贤位,这个为什么呢?它下面说明,为什么通教不接贤呢?因为别教初地乃名为圣,那么证道同圆,不必再接了,因为初地以后,你不可能初地了以后证的真如跟圆教真如不一样。你这个过程在含糊笼统相似位的时候,有可能大家见道不同,但是你真的真如现前的时候,那真如佛性只有一个。所以别教可能一开始是心外求法,他破无明以后,一定会还是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如。

但是通教为什么只接圣?因为通教八人地以上,“便名为圣,方可受接”。那如果没有八人地,在圣位之前的贤位干慧地、性地,“仅可称转入别圆,未得名接”。因为这个阶位太低了,圆教没有这个阶位。你看圆教修行最低位的五品观行位,都比干慧、性地贤位那个更高,所以,藏通两教的贤位接进来的时候,它根本就没有地方让它接。

那如果藏教,藏教要转入,就要小心了。如果没有认证初果,还有可能回小向大。藏教的最大特别,他一旦证得初果,“保果不前,永无接义,直俟法华,方得会入圆耳”。因为藏教人他在一念清净的心中,他自己捏造一个法叫作涅槃的法,他就住在这个涅槃法里面,就产生法执,所以这个时候他不愿意出来。这个跟他的发心有关,因为他的出离心太强。所以他一定要等到法华会上,佛陀亲自为他说法,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说佛陀所说的藏教法门是一个方便,这个时候一定要佛陀亲自教化,他才能够入圆教,他不可能自己觉悟的。

这个一佛乘的意思,为什么叫作只有一乘法?就是说,可能你过程会不同,但是你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你迟早一定要入一佛乘,你就是最晚进来也要初地,别教初地进来。就是“方便有多门”,但是最后“归元无二路”,最后一定要入一佛乘的。既然是这样,你早走比晚走好,所以你因地的时候,就必须要把圆教的种性先确定下来。

壬二、明十法成乘

好,我们看最后的十法成乘。

十法成乘者,一、观不思议境;二、真正发菩提心。

在整个圆教的修行有两大根本:第一个,观不思议境。圆教的思想第一个,一定是内观的,就算净土宗也是内观真如,外顺弥陀。它是这样——所有的修行,先把你的平台铺出来,先把这个一佛乘的车乘铺出来,就是念佛在一念心性念佛,修无常观也是在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念心性,在清净心、菩提愿的角度修无常无我观。

也就是说,它要先建立一个无上甚深微妙法的平台,先把一念心性展开,然后再把藏通别的法再加进来,这是圆教的思想。所以第一个,它是观不思议境。这个“观”就是把不思议的一念心性把它现出来。阿弥陀佛在你的一念心中,凡夫的颠倒、生死的果报也在你一念心中,所以你可以通过你一念心性的操作,去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皈依弥陀。这个就是观不思议境。第一件事情先把你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清净心菩提愿把它现出来,再做其他的操作。

第二个,就是发菩提心,真实发起菩提心,一念的清净心跟菩提心。

好,我们看后面它的整个修行的过程。

三、善巧安心止观;

四、以圆三观破三惑遍 ;

五、善识通塞;

六、调适无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

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

八、知次位,令不生增上慢。

前面的“观不思议境”,按照智者大师的说法,这个把一念心性铺陈出来,是大白牛车的车体;“发菩提心”是车里面的装饰,里面的布幔、幢幡、种种的雕刻,就是里面的装修;那么“善巧安心止观”,就是在这个车子里面安住一个床座,你要么就安住在“止”,要么就安住在“观”。一般来说,我们先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如果你要增上,你要修对治,就必须要观,修无常观、 无我观来对治,但是对治以后又安住在一念心性,所以它是由“止”跟“观”来安坐的,这是车上的床座。

“以圆三观破三惑遍”。这个地方指的是它的车速是很快的,它能够同时的一念心性的操作,同时调伏界内的烦恼跟界外的无明,它是圆破的。

“善识通塞”。虽然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但是你也不能够去招惹烦恼跟罪业,因为这对你一念心性的开展会有障道,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也是要避免这种过失的出现。

第六“调适无作道品,七科三十七分”,这是你要把戒定慧调得均等,就像大白牛车的两个轮子,你止观要把它速度调一样,车子才能够走得顺畅。

第七“以藏通别等事相法门,助开圆理”。这个就很重要了!这大白牛车旁边的眷属。其实圆教只论安住,不论调伏,因为它是不思议境。但是在操作的时候,圆教很少单独操作,它一般是要配套藏通别。

比方说,你今天安住一念心性,这个当然是止了,但是你有如梦如幻的妄想,不断地干扰你,你就必须要修无常无我观,来对治如梦如幻的妄想。那对治过以后,你安住了一念心性,就比前面的一念心性更加的清楚了。你这个时候从一念心性的安住,再修无常无我观,你又安住了一念心性,就比前面又更好了。所以它就不断地安住调伏、安住调伏,就是以这个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在方便门跟真实相里面,要相互的操作。

第八“知次位”。虽然你一开始就站到佛陀的一个平台,虽然六而常即,但是即而常六,还是有浅深差别。当我们把一念心性的平台展开以后,理论上我们跟佛陀是同一个鼻孔出气,就是佛陀也是在一念平台里面展开他的波罗蜜,虽然同一个平台,但是还是有它的浅深差别。就是你虽然知道六而常即,也要知道即而常六。

好,我们看最后九、十。

九、能安忍,策进五品,而入十信。

十、离法爱,策于十信,令入十住,乃至等妙。

“九”就是安忍不动,使令从内凡的五品而进入到十信位。离法爱这两个跟前面都一样。

我们把这个安忍解释一下。所有安忍最难的,就是圆教的安忍。圆教的特点——力道大;但是它的缺点,相续也太难,我们很难一直安住在不生灭心。所以一般来说,圆教人修到最后都念佛,因为你在名字位的时候,你一观心性,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就不需要向外攀缘了,那个东西本来就是虚妄的,只有一念心性是真实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但是你没有多久又忘掉了,相续也太难。

所以长养圣胎是圆教最难的地方,就是你要如何安忍不动,没办法只好靠事修了,因为理性的安住很难,所以它必须要有一个事相。就是你一天到晚,在无相的清净心里面住只能够瞬间。当然如果临终的时候,你想到这个一念的清净心,那就不可思议了,一念就够了。所以我们现在是,能够培养多少念算多少念。

但是,这个地方提醒大家:你不能只单独修圆教,不可以!因为你没办法,你没有那个实力,因为它很难相续。所以它一定要跟念佛、持咒配合,因为我们的心长时间习惯在一个有相的地方安住,你突然间跑到那一个无相的清净心,这种概念你很难住下去的。这个就是要我们说明的地方。

好,我们看最后。

上根,观境,即于境中,具足十法。

中根,从二展转至六,随一一中得具十法。

下根,须具用十也。

上根人在一念心性展开以后,他自然就发菩提心,自然就修止观,乃至于自然安忍,离法爱;中根人必须从发菩提心以后,二到六,或者是到了第六个调适道品,最后才成就十法;下根人是十法都要具足,因为他烦恼粗重,有所得的攀缘心也重,所以他十个东西都需要。

乙三、结归示偏指正防非

我们看最后的,结归示偏指正防非。这是最后一段的《教观纲宗》的本文。

就是说,圆教既然是成佛的捷径,佛陀为什么不直接说圆教就好,要说藏通别呢?因为防止偏曲,防止我们执理废事。我们前面说过,理观的圆教一定要配合事修。如果没有藏通别的对治法门,那你这个圆教也就不够圆了,变成执理废事了。

但是文意所归,一切佛法真正的根本法门,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在圆教里面。就是诸佛的解脱,要从众生的妄想中求,你只要把妄想拨开来,你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没有把妄想拨开来,你就是乞丐。那你一个乞丐再去找工作,你就很难。

所以就是说,先把妄想拨开来,回光返照以后,再来处理所有的问题。这就是佛陀说藏通别的意思——先把心带回家,再来修一切法门。

甲四、结示法要

好,我们看结示法要。

所以在整个圆教的一佛乘思想,先求安住,先求一心再求万行。这个性德就是一心真如——清净心菩提愿,再修藏通别的对治。整个对治当中,全修在性很重要,法法销归心性。

这个我们解释一下。圆教的殊胜,它不仅是因地殊胜,果地也殊胜。

藏通别的修行,他一开始在凡夫位的时候,他的因地很容易落入人天果报,而在果报当中产生颠倒,产生退转。

圆教不是这样,圆教是拒绝人天果报,他整个修行是用来开显心性。他不求人天果报,只求真如的回报。所有的修行只是让你对真如更加地理解,更加地透澈,所以他整个修行是自我完善,跟外境没有关系。他是依止第一念的心性,去修广大的功德。最后这个功德,始令他变成第二念的清净心,更加地清净,更加地庄严;这个第二念清净心再去修习种种的修德又变成第三念的清净心。所以他的整个资粮,完全没有跑到人天福报去,他是求真如的回报,真如的增上,他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他因地也殊胜,果地也殊胜,这个就是一佛乘的概念。

甲五、举颂劝修

好,我们看最后的举颂劝修。

众生知见佛知见,如水结冰冰还泮。

戒力春风佛日晖,黄河坼声震两岸。

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

——《灵峰宗论》——

好,这是蕅益大师把圆教的理论跟修行做一个总结。

他说,圆教的人,首先你要把众生的心跟佛陀的心,先看到它们的差别。当然众生的心一天到晚打妄想,佛陀的心那是清净庄严,但是这两种作用虽然不同,但体性无二。它们两个是什么比喻呢?就像水结成冰,而冰又变成水。这个“泮”就是溶解。

凡夫的心怎么就从水变成冰呢?就是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