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安夜雨 荒台月

73. 破釜沉舟

小说:

长安夜雨

作者:

荒台月

分类:

穿越架空

于皇帝而言,若说这一世与前世有何不同,便是张司窈已死,丽妃一改前世做派,由寂寂无闻的丽嫔,转为公然承宠的丽妃,又生下小皇子。

皇帝不再遮遮掩掩,惟恐丽妃母子等受人轻视欺侮,对其呵护备至。

青罗道:“若是丽妃说情,兴许可说动圣上改变主意。”

黄珍儿显是已考虑过,闻言静默片刻,方才开口,“屠城一事,我曾辗转托人探过丽妃的口风,丽妃以为后宫不宜干政。”

“若只为保住侯爷,一则违抗圣命,圣上必不肯善了,便是丽妃出面,恐怕也无济于事,再则,若因此承过丽妃的情,日后必得涉入储位之争,圣上日渐老迈,小皇子又如此年幼。”

黄珍儿顿了顿,压低嗓音道,“倘若圣上先行一步,小皇子即位,丽妃恐会干政,更有甚者,宗室、辅臣生出异心,以致朝中再起夺权之乱。”

青罗垂眸暗忖,黄珍儿的顾虑何尝不是拥立太子的朝臣所担心的,只是皇帝如今越发刚愎自用,遇事不肯纳谏,纵然史上已有前车之鉴,仍自信可免于此祸。

黄珍儿将阿佑放回榻上,担忧道:“现下大周各处近似一盘散沙,节度使拥兵自重,野心日盛,长此以往,焉知日后不会愈演愈烈,若有节使不满于割据称雄,率先起事,恐怕会将大周拖入长久的战事。”

青罗暗自心惊,喃喃道:“已到这般地步了,兴州屠城或者非但无法杀一儆百,还会激起民愤,愈加民心不附。”

黄珍儿没作声,大抵已想通此节。

“阿舅可是打算放弃大周了?”

黄珍儿神色平静,“不到万不得已,侯爷绝不会轻举妄动,侯爷只是不愿助纣为虐,惟恐牵连公主与贵妃娘娘,才出此下策,预先将公主、娘娘接离长安。”

不愿助纣为虐,又想保全自身与家眷,何其之难。可她与母妃一走,父皇即会认定阿舅欲反,青罗轻叹了一声,如何得有万全之策。

她将阿佑揽在怀中,轻声道:“太子若即位,当可免除祸患。”

黄珍儿惋惜道:“太子如今已是岌岌可危。”

青罗未接话茬,而是问:“阿舅有意为一方霸主?”

黄珍儿否认,“侯爷无此野心,只因与其愚忠,遗臭万年,不如寻一条退路。”

青罗摸了摸阿佑的小手,“容我再想想。”

黄珍儿走后,她将杜仲叫进来,吩咐道:“将鸢娘、阿宝送去东都你姑母家。”

杜仲一愣,“公主……”

青罗抱起阿佑,轻轻掂了掂,笑道:“阿佑也要送走的,以防万一。”

“公主不走么?”

青罗摇头,“须得问过我母妃。”

薛贵妃不肯离开长安。

“你与阿佑随她们走吧,叫你阿舅尽管去做,无须顾忌我,圣上不会将我如何,若是以我威胁你阿舅,我不会让他为难。”

“母妃……”

薛贵妃摆手道:“罗儿莫劝,母妃在长安住惯了,不愿过颠沛流离的日子,拖累你阿舅。”

青罗笑笑,“儿臣亦不愿走。”

薛贵妃皱起眉,尚未开口,青罗先道:“母妃,儿臣不愿一走了之。”

待得出宫,青罗设法“巧遇”了王栖恩。

盛暑余热未消,夹道上烈日炙烤得地上热浪蒸腾,柳叶丛中蝉声嘶鸣。

“公公可知,父皇为何坚持兴州屠城?”

王栖恩叹道:“前回劝公主去求丽妃娘娘,实则只盼娘娘劝陛下放过薛将军,屠城一事,丽妃娘娘亦赞同。”

青罗奇道:“丽妃娘娘素来心善,怎会赞同屠城?”

王栖恩摇头,“娘娘大抵是爱重陛下,心思又极是细腻,见不得有人触犯天颜。”

青罗心底怀疑,据她几次观察,陈丽妃不似是非不分之人。

王栖恩不便久留,说了一句,忙继续道:“圣上要动太子殿下了。”

青罗倒不意外,悬于头顶的剑终是要落下了。

王栖恩停了一瞬,又道:“殿下若要逃出长安,恐怕不易,如有用得着老奴的地方,公主尽管开口。”

青罗心头突地一跳,面上却只淡淡颔首。

太子亦是坦然,“我曾想过,有朝一日若得继承大统,我不如父皇雄才大略,不会是多贤明的君主,得以令百姓吃饱穿暖,有处容身,少受些苦便好。”

青罗坐在榻沿,慢条斯理地抚平膝上裙裾的褶痕,垂眸道:“为今之计,唯有父皇禅位于阿兄。”

太子负手立在窗下,灯焰昏昏,映着半旧锦袍上刺金绣纹残余的光华,闻言只自嘲一笑,“父皇怎会禅位于我?”

青罗语气轻缓却坚定道:“自是逼父皇退位,由阿兄践祚。”

太子倏地转过身,瘦削的面颊上满是愕然,似是以为口出此言已属罪过,“小妹……”

青罗正色道:“我知阿兄非是贪生怕死之人,可也不必一心求死,坐以待毙,阿兄若得为仁君,乃是百姓之福,阿兄倘若顾忌父皇,不如多想想大周的百姓。”

太子额上渗出密密的细汗,心神不定地走过来,隔着几案,在榻沿坐下,转头望着青罗,张了张嘴,终究未出声。

青罗将如今局势叙说一遍,太子怔怔听着,眉宇紧锁。

青罗站起身,整了整衣襟,“阿兄且等着消息,此事若成,我在禁中恭迎阿兄即位,若不成,与阿兄无关。”

这不忠不孝的恶人由她来做,骂名由她来背。

“小妹再想想,此事非同小可,”太子迟疑不决,起身叫住她,“倘若事败,兴许会害了小妹,我死足矣,怎可因我连累了小妹!”

“我是为了百姓,非只为阿兄,阿兄不必负疚。”

青罗笑了笑,转身提起裙裾,跨过门槛。

这日谢治尘下值,冯谙正抱着阿佑在庭院纳凉。

“他怎在此?”

冯谙一手抱着阿佑,一手打着蒲扇给阿佑驱赶蚊虫,朝书房努努嘴,“公主命人将小郎君送来,附了一封信。”

谢治尘转进书房,捡起书案上的信笺。

最后一抹残阳挂在西墙外,窄小的庭院里,阿佑被冯谙逗得咯咯地笑,幼儿笑声清亮,似能荡尽心间阴霾。

托付于君。谢治尘将短短四字读了又读,眉心不自觉地蹙起。

冯谙跟进来,借着暮色打量阿佑白嫩的小脸蛋,“小郎君虽非阿郎所生,倒和阿郎颇像。”

谢治尘瞥了眼朝他张开手臂的无牙小儿,心中冷笑,对冯谙道:“点灯。”

冯谙将阿佑塞给他,找到火折,吹亮,一面道:“点了灯也像,阿郎仔细瞧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