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屯和青河镇是两个方向,因为驻军,要比青河镇繁华,距离十二屯稍近一点,也有八十里左右的路程,现在出发,晚上八九点应该能到。
“赵静宜,怎么还不回家?”赶来的傅言陵看了半天,她竟还要往前走,连忙出声。
赵静宜回头看他一眼,“你怎么来了?”
傅言陵没说话,夺过她手里的牵绳,把驴车掉头,“时间不早了,明天再来。”
“我要去五屯卖卖看,你要么一起去,要么就先回家。”
——
驴车咣当咣当走在朝五屯去的官道上,时不时碰上个地里回家的路人,也碰上几个驾车的货郎,也有村里收粮食的行脚商。
快到五屯的时候碰上一个马帮,赵静宜向把头推销自己的辣白菜,最后和健谈的胡二把头说上话。
听他说现在天气渐渐地冷了,他们要回中原,待来年二三月春暖花开,又会来关外做生意。
“东家以前主要做药材和皮子生意,多用茶叶和渤海国商人互换,来回十几个马帮,一次能带上千斤的货,只是近些年,生意不太好做。”胡把头看眼赵静宜的驴车,叹气说。
“为什么?”
“朝廷在西北用兵,徭役重,钱粮都花在战场上了,去年张家战败,我朝士气大伤,草原各部蠢蠢欲动,连带着北境也不安稳。我都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再来这边收货。”
赵静宜点了点头。
说话间,传说中的五屯到了。
土城墙有三米高,城门已关,城墙上火把燃烧着,照见城楼底下数十家茶水摊。
见胡把头这十几个人的马帮到来,一个年轻人赶上来问生意。
“客官,城门已经关了,可要住店?”
“我家客栈是今年才开的,大炕热乎,也有饮马的院子,就在旁边那个村里。”
胡把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眼,这边他熟的很,笑着说:“我们有相熟的客栈老板,你问问他们两个!”指的是赵静宜和黑胡巴差的傅言陵。
“客官,我叫刘三子,我家真的是才开的客栈,你们住一次就知道了。以后再来,我给你们算便宜点。”刘三子避开男人犀利的目光,对他以为好说话的赵静宜说。
“行啊。你们家可有热水,提供晚膳吗?”赵静宜看了眼一路都很不高兴的傅言陵。
“有的,都有。”看有希望,刘三子连忙答应着。
“胡把头,再次别过。”赵静宜给胡把头拱了拱手,跟着刘三子走了,傅言陵牵着驴车跟上来。
等三人走远,文总管靠近胡把头低声说:“你觉得他们两个是什么人?”
“看着像是从盛京来的,那男子会些功夫,看上去像是官差,女子神态举止落落大方,像是官眷,又不像,还真猜不出来,有些神秘。”
“傅太傅发配充军据说就在此地。”
文总管点到即止。
“为张焕说情的那位耿直太傅?”这话勾起了胡总管的好奇心,按说西北兵败,不是一人之错,可惜了。
“就是。”
那这位是大公子还是三公子?胡把头想了想,说:“应该是三公子。”
“是三公子,曾有过一面之缘。”文总管点头。
刘三子带着赵静宜傅言陵走了半个小时,在一个新修的四合院停下,“这就是我家客栈。”
“刘三子,你回来了,怎么又往村里带陌生人呢!”对门大娘听到响动,开门便道。
“王大娘,这是我娘的亲戚,准备明儿进城做点小买卖。”刘三子赶紧请两人进来。
正屋出来一个提灯的老妇人,笑着说:“三子,快请人到西厢房住。”
“知道了娘。”
看了屋里确实热炕,赵静宜和傅言陵合力将两口大缸搬进来,傅言陵跟三子去喂驴,刘大娘提着一个瓦罐和碗过来送水。
“妹子,你们夫妻从哪里来?”
“我们是十二屯的军户,自家做了点辣白菜,准备明天进城摆摊。”赵静宜接过她手里的碗,先倒了两碗水。
“你们真能干。”三子娘笑着说,“我们家住一晚十个铜钱,吃食另算,素面5个铜钱,肉丝面要8文一碗。你想好了,我让大儿媳给你们现做。”
“大娘,来两碗肉丝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