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愿为出海月(追妻火葬场) 江畔洲如月

3. 第3章

小说:

愿为出海月(追妻火葬场)

作者:

江畔洲如月

分类:

穿越架空

王照月被父亲问得哑口无言。这门亲事确如父亲所言是"多少闺秀求之不得"的良缘。

可她终究无法向林氏与王珏坦白:他们真正的女儿早已香消玉殒,此刻站在眼前的实则是跨越千年而来的异世之魂。

她只得作小女儿情态,轻扯父亲衣袖道:"女儿明白这门亲事极好,若非姑父需父亲鼎力相助,这般姻缘原也落不到女儿头上。只是……"

她眼波微转,声音渐低,"女儿想多在双亲膝下尽孝几年。兄长虽过了院试,往后还有秋闱、春闱要闯,女儿愿替父母分忧料理家务,好让兄长专心举业。若定了亲……"说着她便赧然垂首,"父亲是知道的,女儿于女红一道实在愚钝。"

王珏见女儿羞得低下了头,不由抚须而笑:"月儿莫忧。家中既有绣庄,届时让顶尖的绣娘替你操持嫁妆便是。定了亲,你照旧过你的逍遥日子。你姑母最是宽厚,断不会计较这些。若实在过意不去……"

他眼中闪过狡黠,"为父便多陪嫁两间绣庄又如何?"他见女儿搅着手中帕子,又正色道:"跟着你娘多学些掌家本事倒是正经。来日与你夫婿开府别居,这些都用得上。自然……"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为父查账时,少不得还要借重月儿的慧眼。"

王照月再寻不出推拒之词,况"贡品"一事迫在眉睫,实不宜在此事上多作纠缠。

她纤指绞着帕子低声道:"父亲教诲得是,女儿省得了。"垂首时鸦睫轻颤,看似羞怯,心下却暗自发愁。

"父亲、母亲,贡品筹措可有着落了?"王玉昀见妹妹终是应下婚事,忙将悬心多时的大事问出口。

林氏执起茶盏轻抿,温言宽慰道:"昀儿莫急。四年前太子开府时,你父亲进的贺礼颇得殿下青眼。太子素来仁厚,此番贡品只要比照去年份例尽心备办,再备上厚礼托人请太子周旋……"

说着将茶盏轻轻一搁,"拟给太子的礼单,便交由你来执笔。"

王玉昀心知母亲拣着宽心话说,指节不觉攥得发白。自己不过刚中秀才,莫说替父亲分忧,便是相较能帮着核账的妹妹也……

他忽地起身长揖:"筹措贡品若需儿子效力,万望遣人至书院传唤。礼单儿子定当精心拟就,届时再请姑父与夫子斧正。"

虽明白父亲让他参详是为宽心,此刻却恨不能立时为双亲扛起千斤重担。

王照月轻抚袖口暗纹,也跟着温声道:"父亲、母亲,女儿愿分忧庶务。不若让林管家将近日账册送至我院中。"

她既承了这具身躯的富贵荣华,自当与家人共渡时艰。

王珏闻言展眉,慈爱地望着儿女:"昀儿、月儿都懂事了。且先各自回院小憩,午后帮着你们母亲拾掇姑母的院落。"

他指尖轻叩案几,"这回你们姑母要在杭州长住了。先前你姑父独自赴任,她留在汴梁料理家事。如今已先行遣人修葺陪嫁宅院,待给你们祖母贺完寿辰……"说着眼中泛起笑意,"往后月儿与你三表兄相见也便宜。"

王珏虽与妹妹王蕴异母所出,但生母早逝的他由嫡母抚养成人,与仅小四个月的妹妹情同胞泽。自王蕴出阁,他常以商路所得暗中接济。

"当真欢喜。"王照月拿帕子掩唇,桃花眼眸弯如新月,"祖母最疼姑母,如今姑母可常承欢膝下了。"帕子后唇角却抿得发白。

"儿子(女儿)告退,父亲母亲且安歇。"王玉昀携妹妹行礼退出,甫一跨出门槛,兄妹二人相视苦笑,俱是长叹一声。

王照月回到闺阁,命丫鬟打了温水略作梳洗。

虽昨夜她只歇了两个时辰,但此刻躺在绣榻上却辗转难眠。

锦被翻覆间,她越想越觉不甘,这门亲事若定下,往后若过得不如意,因着原主父亲与姑母的情分,除非三表哥暴虐成性或是早亡,否则单凭"性情不合"四字,怕是连和离都难。

王照月思及宋史中所载:徽柔帝姬与驸马李玮感情淡漠,婚后生活压抑,徽柔帝姬嫌弃李玮“学识浅薄,市井气重”,二人性情不合,日子实难过下去。帝姬为了和离,又是自杀、又是放火烧房……

最终官家介入才和离成功,但他们和离后又被逼着复婚,可见封建时代便是金枝玉叶的帝姬要和离,那也是难上加难......

她忽地拥衾坐起,眸中闪过一丝决然。

横竖要寻个法子推了这婚事,待过几年摸清这个异世世道深浅时,再或觅良配,或立女户,总比如今这般任人摆布强。

主意既定,她再无心安寝,轻叩床栏唤道:"碧桃、夏荷,进来。"

王照月轻拢纱帐,低声道:"碧桃、夏荷,且近前来。"

她独唤这二人自有考量:碧桃乃乳母之女,与原主同食同寝十余载;夏荷六岁被牙婆卖入府时,原主尚在垂髫之年,原主眼见这丫头从洒扫婢女凭着心细如发,一步步挣得大丫鬟的体面。相较之下,秋桂三年前才从林氏院里调来补缺,虽识得几个字,终究是隔着一层。

"姑娘但请吩咐,奴婢们自当尽心。"碧桃不假思索便应下,眼睛亮晶晶的盯着王照月,夏荷也跟着点点头。

王照月眸中流光微转:"待三表兄过府,碧桃替我留心他的言行嗜好。"又转向夏荷:"你且探听三姐姐在这段日子,可曾对哪位夫人、公子格外留意。"

两个丫鬟相视而笑,只道姑娘终于知晓要投未来夫婿所好,连三姑娘可能会使绊子都防着了。

她们二人若晓得主子实为退亲筹谋,怕是要吓得直奔主母院里告禀。

日影西斜还未至申时,林氏已遣人来唤兄妹二人。

王照月正将新调的苏合香并时兴胭脂置于姑母厢房,王玉昀则往表兄们下榻处摆上澄心堂纸、李廷珪墨等。忽闻门外一阵急促脚步声,小厮喘着粗气报喜:"姑太太的车已到仪门!"

林氏带着众人疾步至正门时,但见王珏正扶着王蕴下牛车。

这位姑母未覆面衣,檀色襦裙上绣着的双凤穿牡丹在夕照里熠熠生辉,朱红披帛随风轻扬。细看那龟背纹罗裙下隐约露出蹙金绣鞋,腰间白玉禁步叮咚作响。头上那顶缕金银冠映着晚霞,累丝步摇随她转身划出两道金弧,脸上还画着精致的檀晕妆,分明赶了一个多月路程,妆容竟比汴梁闺秀赴花朝宴还要精致三分。

王照月正暗自惊叹,忽觉有道目光灼灼。姑母身侧立着位穿靛青褙子的妇人,虽只簪着素银簪子,打量人的眼神却似能穿透罗衣。

此时马蹄声近,三位锦衣少年已勒马门前,马蹄声、玉佩铿锵声惊飞了檐下栖雀。

"昀儿、月儿,快来与姑母见礼。"王珏含笑招手,王玉昀忙拉着妹妹快步走到姑母身前。

王照月敛衽行礼时,眼波不着痕迹地扫过三位表兄。

距原主与三位表哥上回相见已隔两载寒暑,与原主记忆中相较——大表兄赵子端身量愈发颀长,立在阶前如青竹临风,俊秀雅致;二表兄赵子卿那双承自姑母的桃花眼顾盼生辉,腰间蹀躞带缀着的银鱼符随他动作叮当作响;三表兄赵子潇生得唇红齿白,面白如玉,是个美如画的美少年。

王照月垂眸掩去眼底思量,若单论相貌,原主三表兄这般温润如玉的郎君,任谁家小娘子见了都要脸红心跳。可她思及往后数十载的晨昏相对,那点绮思便如春雪遇阳,转瞬消融在"性情相契"四个沉甸甸的大字里。王照月银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