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 书剑风尘

第37章 第 37 章(修改) 有人状告。

小说: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

作者:

书剑风尘

分类:

现代言情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与江重涵一同露出惊讶之色的,还有除了纪洪以外的同行之人。

只是有些是惊讶,有些是惊吓罢了。

大齐实行道——府——县三|级行政制度,大体和现代省市县相当。按这个制度,知县上面还有知府统管,可报信之人口中却说“藩台”。

“藩台”,正式官职叫布政使,是各道主官三司一道中承宣布政使司的主官。

作为刚接触社会面的年轻学子而言,突然在县衙礼房听到“藩台”二字,不管露出什么神色,都是值得被原谅的。

正当此时,县衙门口又走进来几个人,无一不是穿绸穿绒。其中一个戴的瓦楞帽上还缀着珍珠缨子,约摸是学教谕段于廷,大冷天的手里还摇着把洒金川扇儿,一摇三摆地向礼房走来。

礼房书吏一见这几人便眼睛放光,江重涵见状,便拱手道:“纪大夫,事情已经办妥,晚生想赶紧回家温书。”

“江兄!”董钰斥道:“二位先生面前,哪里有你开口的份?”

“晚生失礼。”江重涵垂目道了个歉。

“罢了。”纪洪摆手。

他哪里会不知道?江明景是看到礼房书吏的神色,担心见了富家子弟,礼房书吏便要赶他们走,让自己下不来台,这才故意冒失开口。

“既然如此,纪某就先告辞了,封兄改日再会。”纪洪拱手,留下一句话,带着众人离开了。

将要走出县衙时,还听到礼房里有人大声不满:“怎地还有一群穷酸在此?老封头,你别是老糊涂了吧?”

“郑小官人说笑了,小人哪敢?不过是马上就是三年之期,小人想着多留几个书生入考场,不碍着诸位小官人甚么,又免得明府大人遭人诬陷……”

“哼!”卓博扬狠狠地冷笑了一声,二话不说,跟纪洪告辞了。

江重涵自然也跟其余三人分别告辞,一路沉吟着回到家,先遇上了在门口下了帘子做针线的林筠娘跟杜玉娘。

“义兄回来了?”杜玉娘将针线筐放下便要去端茶。

“不用,我自己,你随意自处就行。”江重涵往案桌走去,忽然转身问道:“筠娘,我能问你一件事么?”

林筠娘停下针线:“郎君但说无妨。”

“你们从徽州到颖安,怎么过来的?路上花了多少时间?”

“都是乘车过来的,周氏雇了两辆骡车,自有一辆马车,路上走了三天。”

“好,多谢你。”江重涵笑了笑,放下茶杯,回到房间。

徽州到颖安差不多是二百五十里,马车走了三天,那么速度差不多是日行八十里。再结合古今图书馆系统里面有条资料显示,从北京飞马到南京报信走了十几天,那么快马应该跟短盘骡子相似,一天能走二百里左右。颖安到江南道省会金陵城少说三百里,哪怕是骑快马,也得四天才到,就是到知府所在的宣州府,快马也得骑一整天。

朱大昌上午才去献菜,就是邹乡宦立刻行动,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两个时辰内就能传递消息。

方才那传信人不是邹乡宦的手笔。

江重涵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垂目,在古今图书馆系统里飞快地查资料。

如果传信人没有说谎,藩台确实派人来警告戴知县,那就是另一种可能了。

有人状告。

江重涵在古大勇处听过,戴知县虽然一直在各个县平迁知县,但他只是没有考上庶吉士罢了,是正经的三甲进士出身。可想而知,拥有正经科举出身又在布政使处有关系,戴知县在颖安作威作福、高枕无忧是理所应当的,等闲连知府都不好动他。

那么……江重涵点在椅子扶手上的指尖一顿。是有人把戴知县的事,告到江南道监察御史那里了。

监察御史就是一省主官“三司一道”中的“道”,类似于纪检部门,主纠察百官,知县自然也在御史的纠察范围内。

但监察御史虽然负责纠察百官,但有时弹劾的事情太多、证据又不够硬,就不太容易成功,尤其在戴知县还有个布政使靠山的情况下。江重涵猜,就是布政使得知有人向监察御史状告戴知县,才派人前来通知的。

——你的事藏不住了,但也不要怕,本官罩着你,这段时间收敛点,知道不?

可布政使都大喇喇地派人来提醒,连避讳都懒得避讳,直接在县衙里喊了,监察御史能不知道戴知县是布政使的人?在明知此情形下,监察御史还敢有所动作,显然,这位御史没有跟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