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年代大佬诱婚小怂包 木子子沐

敦促

小说:

年代大佬诱婚小怂包

作者:

木子子沐

分类:

穿越架空

第二天,太阳升。

金大红喂完鸡,一开门,愣住了。

张婆子带头,手里提着篮子。

身后还站着十几个,两手也没空着,两个蛋,三个蛋。

明显是来送礼的。

张婆子先开口说话:“之前是我们不对,不该瞎听瞎信,四木怎么可能因为有个工作就下跪呢。四木可是英雄的后代,对不对!”

马上有人应和。

气势还挺强。

不得金大红说不好,张婆子就掀开篮子,往地上一放,“这是十五个鸡蛋,少是少了点,嗯嗯额。”停了半天,张婆子还是说不出过几天再给你家送。

金大红回过神来,“不用,不用,都是一个大队的,造谣的都进去了,你们真不用。”

见金大红这么说,张婆子弯腰就想把篮子再看起来,余光看到在不远处盯着她的大儿子。

弯腰的动作一顿,立马挺直,招呼着后面人群,赶紧把鸡蛋放篮子里,道歉就得有个道歉样,干愣着干嘛,舍不得啊,快点,全放进去,当大红赶紧收好回去做早饭。

等门口人群一散。

金大红想追着人还鸡蛋,就不知道先追谁。

提着鸡蛋进屋,正好和出来洗漱的婆婆遇上。

“她们该给,咱们该收,今个早上就一人一个鸡蛋,姓温的就不用了。”

“娘,思远提过来的俩罐子,一罐子是油,一罐子就是鸡蛋,怎么着也有二三十个。思远怎么还不能吃个煮鸡蛋了。”

“鸡蛋多,那就多煮几个,我带着中午吃。今个我和小二小三去县里逛逛,你早上再多做几个饼子,我们也带上。”

金大红皱眉,“娘,你们去县里买啥?”

陶亦秋摆摆手,“啥也不买,咱家没钱,干逛。”

吃完饭,陶亦秋由刘木森载着就走了。

温思远和刘家小哥俩腿着进城。

路上温思远和刘自牧一直在说一些刘君谦似懂非懂的理科问题。

弄得刘君谦很是郁闷。

像在一声声骂他,笨蛋。

终于进城,在武装部门口看到等待已久的奶奶。

刘君谦兴奋地问:“奶,咱进去不?”

陶亦秋摇头。

“咱不进去,我已经让人进去闹了,也是军烈,西河村的,正好今个过来领补贴。”

刘君谦瞬间颓了,那他想了半宿的词全用不上了。

刘自牧却暗自送了口气,他是真不擅长动嘴的活。

“咱走吧,陪奶逛逛,前天来没逛完。”陶亦秋语气有些哀怨。

刘君谦更像怨妇,“奶,你是不是就没打算亲自进去闹一通。”

陶亦秋摇摇头,“要是在门口遇不上合适的,我就只能带着你俩进去了。这不正好,有个嘴皮子利索,心还热的,一听是昨个就在县城传开的事,特乐意去里面问个清楚。”

刘君谦瘪嘴,心里的失落无处安放。

没一会儿,奶奶就带他们闲逛到了公安局。

刘君谦觉得他被奶奶耍了,这才是奶奶今个想来的。

奶奶派他进去打听钱建国判了多久。

这事不大,但传得厉害。

土皇帝造谣被抓。

谁听谁觉得新鲜。

刘君谦随便找了个戴大帽檐的就问,“土皇帝要在里面蹲多久?”

王成功兴味地看着刘君谦,“你谁啊,我凭啥告诉你。”

“我是被造谣的那人的大儿子。”

“哦,一个月就放回去了。”

“就一个月!”

“对,就一个月。”

刘君谦蔫蔫地出去了。

和奶一说。

奶竟然点头说好。

“奶,钱建国一个月后就成没事人了。”

陶亦秋淡淡道:“他再回去,可就不是大队长了。”

回庄后,陶亦秋让俩孙子去王家一趟。

刘君谦不解,钱建国只蹲一个月笆篱子的事,为何要告诉王奶。

王家是和钱家有仇。

但那是之前死过人。

刘青青见只有奶奶回来,就随口问道:“弟弟们去上学了?”

问完才惊觉,还不到上学点呢。

她这才刚做上午饭。

陶亦秋把篮子里的饼子和鸡蛋拿出来,递给孙女,“热热再吃。”

刘青青接过后,接着问:“君谦他们呢?”

“我让他们去秀菊嫂子那一趟。”

刘青青反应了会儿,才想起来奶奶叫嫂子,她得叫王奶。

王家和钱家有仇,全庄都知道。

当年是王奶先嫁来柳树庄的,几年后,王奶最小的妹妹王秀梅也嫁来了柳树庄,嫁的是钱建国的爹——钱和平,现在的郑氏是钱建国的亲娘,王秀梅生的是钱建业。

当时保媒拉纤的正是王奶。

但嫁过来第九年,就失足落水死了。

当然这是钱家人的说法。

西河庄的娘家人来钱家闹了一通,得到十块大洋,认了。

王奶不认,那是她唯一的妹妹。王奶坐在钱家门口,骂了三天,钱家愣是一个人都没出来。

但王奶说的那些话,到现在庄里很多老人还记得。

王奶说,小梅会游水,游的还特别好,怎么会溺水走了?小梅最爱笑,被喝醉的亲爹打个半死,第二天还能饿着肚子笑着去地里干活,所以小梅不可能自杀。小梅还说过,女人只要嫁人了,给男人生了男娃,日子就好了。

小梅嫁进钱家第二年就生了儿子,被淹死时,肚子里还有一个。

时隔七八年,再有娃,小梅干嘛往河边跑。

但王秀菊没有证据证明小梅的死是钱家人干的。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但王秀菊和钱家人的仇算是结下了。对整个钱家都没好脸色。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秀菊的男人走得早,只给她留了一个儿子,儿子儿媳走得又早,给她留个了唯一的孙子王大壮。王大壮十五岁上山捡柴踩空,脚瘸了。

而钱家,钱和平很快娶了新媳妇,娃娃一个一个的生,孙子又一个一个的来。

三年困难时期,钱和平竟然让钱建业去王家借粮。

钱建业还没进门就开始喊大姨,一推门没推动,直接颤巍巍晕倒在了王家门口,躺了半宿,见大姨实在不出来,竟自个爬起来走了。

这些事,庄里人看钱家不顺眼时,就偷偷拿出来念叨。

刘青青听过好几个版本,但大方向差不多。

那奶奶让君谦自牧去王家干嘛?

看出孙女的疑惑,陶亦秋抛出王秀梅的死亡时间,“1945年,阳历7月。你会想到什么?”

刘青青条件反射般回答:“抗日成功,不对,是马上要彻底成功。”

被奶奶这么一提醒,刘青青也不由开始多想。

难道王奶妹妹的死,和抗日有关?

好像有什么东西闪过,但太快,刘青青没抓住。

点拨完孙女,陶亦秋就进屋躺着了。

还是老了,走这么一圈,是真的会累。

午饭时,刘青青和俩弟弟不停对视,三人满肚子疑惑,但很明显,奶奶并不想帮他们解答。

或者说奶奶也只有猜测,所以不好和他们说。

午饭过后,刘青青让君谦把打猪草的娃娃们都叫过来,钱家的除外。

刘君谦瘪嘴,“这还用嘱咐。教他们认草药采草药,可是好事,咱家的好事干嘛让钱家人身沾边。”

刘青青连忙解释,“我没想连坐,是咱现在和钱家的关系几乎水火不容。我怕钱家借此弄幺蛾子玩栽赃。大人品行,和小孩无关。”

刘君谦脸上的不屑更甚,“小孩是被家里大人教出来的,大人坏了,小孩还能自己学好。”

这样想来,弟弟说的似乎没错。

但总觉得这样一竿子打死,有点不地道。

刘君谦转头去通知自个的小弟们。

别说钱家那几个小的,爱当钱家娃娃跟屁虫的那几个,刘君谦也不想让他们和好事沾边。

下午,刘青青就带着娃娃们上山了。

身后的娃娃们左顾右看,非常忙活。

刘青青纳闷,“你们提防谁呢?”

“还不是钱红武,万一被他看见了听见了,一定会闹着跟着学。”

听其中一个嘴快的娃娃这么说,刘青青突然抓住了重点。

钱建国的儿子才九岁,钱建国今年28,是1946年生人。

具体生日,刘青青不知道。

但钱和平在前妻去世后一个月就再婚,然后立马有了孩子。

这是不是太凑巧。

王奶的妹妹去世时,肚子里也是有娃娃的。

“青青姐,你怎么不走了。”

“哦,咱走。”

刘青青回神。

没几天,沈支书就出院回庄,宣布重选大队长。

杨老三找到刘青青,求她出主意。

刘青青就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

中心思想,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让柳树庄的公分更值钱。

选举安排在月底下午,参加选举的,除了杨老三,还有钱家的钱红文,钱建业,钱家三房的钱建安,钱家这是要人海战术,还有沈支书家的大儿子沈大进。

沈支书站在最前面,先表明,他因为身体原因,下个月将卸职。

庄里人只以为,这是在给儿子让路,他不下台,公社不会让父子俩一个当支书,一个当大队长,那还怎么相互挟制。

沈支书当然不会说出陶亦秋曾去他病房串门的事。

他让老婆子也别往外说。

为此他同意大儿子竞选大队长。

其实他觉得大进根本不适合当带头的,性格软,没主意。

当儿子,是能讨长辈开心,因为听话。

但太听话的,当了带头的,要听谁的话。

上面的话,是要听。

那下面的话,各个都有小九九,大进那样的,根本搞不定。

但儿子要上进,他不能拦着。

晒谷场最前面,空出一片,一会儿谁上去讲话,就站那。

空地后面,摆了几张桌凳。

公社来了俩人,朱副主任和一个办事员,坐在了最中间。

钱家那几个,抢先上去讲话,一个个的,似在主持钱建国批斗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