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年的大雪给了村民们一个惊喜,因为有弄回来的物资,这个年过得也不错,依然延续了去年的政策,让大家在过年那几天都能吃饱,因此村民的脸上也是喜气洋洋。
大雪开了一个好头,等到第二年春天,可谓是风调雨顺,大家都知道艰难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式,今年会是个丰收之年,在地里干活也是分外有劲。除了原本的土地之外,老支书也另外组织人手进行开荒,实在是被吓怕了,趁着天气好,想多种点粮食。
原本被收归集体的自留地,现在也重新分给村民,每天除了上工,就是收拾自家的地,商量着要种点什么,增加一下家里的粮食储备。
年前,老支书又给村里人发了点物资,主要是吃的和二手衣物,被子,同时也说了是用村里的资金买的,现在账上没多少钱了,等以后收了粮食,交完公粮以后,手里才会有钱。
村民们倒是没说啥,也理解老支书的难处,就这三年过得,别说吃的怎么样,村里人能不断了口粮,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那时候,粮食又难弄,还不得花钱买。大家的工分基本上也都拿来抵粮食了,手里也没啥余钱。
像是村里的木匠大高家里还好说,毕竟有儿子在县城工厂上班,有工资拿,手里也宽裕一点,有时,村民手里困难,会过来借钱,大高会看情况借出去一些,救急不救穷。虽然穷,但总算熬过来了,也不用背井离乡。
说道背井离乡,就不得不说起,当初逃荒来到村里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虽然第一批只留下了十几个人,但后续又过来了不少人,如今算算也有几十个人了。对于这些人,吃的倒是和村民们差不多,但是一些额外的福利那是没有的,能每天有点东西吃饿不死就算了。
为了消除村里人对他们的敌意,也为了能在这里更好的生活,逃荒来的一些男同志或者女同志,会选择在村里找对象,当初结婚的时候,手头都紧张,就想着不扯证,只简单吃点东西,告诉大家他们结婚了就好了。
结果老支书听到张建军的建议后,觉得还是扯证比较保险,要不然还是会有隐患。当初村里强制让扯证的时候,还有人不愿意,觉得乱花钱,但碍于老支书的威信,还是去了,这才算是让老支书稍稍放心了一点。好容易嫁个人或者娶个媳妇,到时候要是都走了,可不得了。
就在当大家忙于开荒种地的时候,一队人马悄悄来到了张家沟村,来的时候,村民们正排队打饭呢!因为开荒是辛苦活计,所以菜里是有油水的,村民们也十分期待每天的饭菜。
“小江,小高,你们怎么来了?事先咋没通知一声?还没吃饭吧?跟我们一块吃点儿……”来人对于老支书和民兵们来说,都不陌生,正是上次一起破获过间谍案的同志们,来了五个人,就算不熟悉,但也都是熟脸。
“行,那我们就打扰了。”几人倒是挺痛快的答应了,这更让老支书心里存疑,以前是请都请不来,如今这么好说话?老支书心里也清楚,来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老支书,我们也不瞒你,确实是有事!”打完菜,一行人没在村里的大食堂吃饭,而是回了村委。快速的吃完饭后,小江率先开口,打破了有点尴尬的氛围。他开了头之后,又看向了跟他一块来的警察小高。
“是这样,之前咱们县里来了一批逃荒的人,当时都做了记录,大都是周围县市的人。如今干旱已经过去,境况也有所好转,因此上级领导决定,要让这些逃荒的同志回去,建设家乡,要不然好好的地可要抛荒了。同时,也会提供一些补助……”
小高简单的说了下经过,事实上他们已经去其它村子宣讲过政策了,张家沟村也只是其中一个。虽然是逃荒来的,但在异地也生活了不少日子,肯定是有感情的,如今突然要回去,很多人心里接受不了,又怕回去种不了地,收不了粮食,总之就是顾虑重重。
而政策是已经定好的,不能更改,小江和小高也是下乡来宣讲政策,动员回乡,顺便还得做做思想工作。
“这没结婚,没怀孕生娃的都好说,我们村可好几对都接了婚,还扯了证,有的还怀孕了,这咋走?总不能把人家小夫妻强行给扯开吧,这可不行!”
听完小高的话,老支书心里咯噔一声,还真让张建军给说着了,那些逃荒的人真要回去啦!其他人他可以不管,但是村里那些结了婚的,他可不能不顾。要是回家了,难不成还得离婚?
“老支书,您别冲我发火啊,我又决定不了。至于您担心的事情,与其在这里跟我们说,倒不如联系一下周围的村子和公社,那也有结婚生子的,你们去反应反应意见,要是真有了好结果,我们也不用两头为难不是!但我得提醒您,回乡的政策是不会变的。”
见老支书情绪有些激动,小江连忙劝解,他们也知道工作难做,一路走下来,老支书都算是文明的了,要不是看在他们是公家人员的份上,有些人都想动动手了。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提前得到了信息,据小江说,后续会安排火车或者汽车将人送回乡,自愿回去是最好,要是不愿意,那还有的谈。老支书有点无奈,等小江他们走了以后,将张建军和民兵们叫来村委开会,商量对策。
但商量来商量去,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用小江给的法子,先去反映一下意见再说。
于是,村里的事情,老支书暂时交给了文书和民兵们,而他自己则是去了其它的村子,先去打听一下情况。等老支书说了打算之后,他们打算联合起来争取一下,至少不能让结婚的夫妻又离了婚啊!
对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领导们还是听取的,最终决定要是结了婚的,领了证的或者有了孩子的,可以不回去。但是地方的建设不能停,如果不能回去,那就要帮忙种地,也就是在完成自己村里的种地任务后,还得去娘家或者婆家帮忙。虽然条件苛刻,但为了不离婚,孩子有爹妈,也只能暂时辛苦一些,熬过这一年就好了。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暂时也只能这样。
至于那些对外宣称是结了婚的,但没领证没有孩子的,那就对不起了,只能先会原籍,要是不想断了关系,等过段日子,重新补上手续,也能再续前缘。但同时,大家心里也清楚,有的夫妻两个人的家乡个的非常远,要是有心,那自然是能做到,但如果无心或者觉得家乡的生活更好,不愿再回到以前,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老支书将自己得来的消息告诉了那些逃荒的人,结了婚领了证的自然是放下了心,她们已经习惯了村里的生活,不愿意再突然改变,为了以后,辛苦些也是值得的。而那些没结婚,却想留下的,也只能说句抱歉了,该走还得走。
很快的,在一天的早晨,还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