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菜全上齐,孙婆子招呼看灯的大家伙儿吃饭,众人这才把目光依依不舍地从窗边挪开,齐聚到桌前吃团圆饭。
圆桌上摆着六道菜兼一道甜品,如酒楼伙计说的那般,果真份量够足,且色香味俱全,这也让花钱肉疼的孙婆子心里舒坦不少。
中间摆的大彩瓷汤碗里飘着白胖的浮元子,上面撒了一层金黄的干桂花。孙婆子怕人多不够分,就将四个娃娃的碗拿来,率先给他们一人盛了几粒,“喏,你们几个爱吃的汤圆。”
宝金两兄弟和宝珍两姐妹依次称了谢,一家子纷纷开动筷子吃起来。
盘中的焖肘子炖的烂糊,轻轻一夹便骨肉分离,颤巍的皮儿丝毫不腻,都不用多加咀嚼,轻轻一吸溜就滑到了嗓子口;瓷实的肘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同样软嫩,不会让人吃起来梗脖子。
李兰香因要开食铺,吃饭时免不了在心中暗自点评,看自己的手艺是否与其他酒楼的师傅比起来有欠缺。她吃下一块肘肉,想道:葱姜与花椒、冰糖、豆酱的份量搁少了,因此里面的肉没有完全入味,滋味稍显寡淡。
不过葱姜鸡与酥炸黄鱼做的十分好,姜是用的特地从岭南运来的沙姜,自带一股独特的混合芳香,且辛辣味不重,口感柔软,不似其他饭馆为图便宜就用嫩姜代替,味道淡雅不说,还不能压住鸡味、突出鲜味,光选食材这一点就赢过了不少酒楼师傅。
小黄鱼是小鲜,一路从近海打捞上来,用船只活运到这里。师傅对火候的把控好,外层面衣酥脆,里头鱼肉多汁,连鱼刺都炸透了,完全不用担心卡喉咙。只不过小黄鱼要在清明与谷雨时节间才最肥美,所以桌上的这盘酥炸黄鱼都略显瘦小,一盘子约有十一二只,应只有两斤左右。
其余的虾米冬瓜粉丝煲、萝卜肉丸汤、清炒荠菜都较寻常,没有太大的亮点。
李兰香将菜一一细尝过去,大概知道这家酒楼师傅的手艺:善煎炸、选材好,火候的把控非常到位;不足之处在于调味小心、不够大胆,不擅长炒烧和焖炖的烹饪手法。
这让她稍微放下心来,看来自己并没有太过自大,还是有亮点可循的,同样也对自己独立开食铺更加的有把握了。
吃过饭结账,孙婆子本想她来结,结果被家里四个小的拦住,驱使自家爹娘赶紧去付钱。一桌共七道菜,付了近一两的银子,可把两个老人心疼的呀,嘟囔说下次再不赶节庆外出用饭了,瞧新鲜的劲儿一生来上一次便够。
酒楼的伙计开心地引他们去另条街,说是舞龙的人马上就要开始,叫他们赶紧去看。
宝珠年纪小,若是走在路上,那就只有看行人屁股的份儿了,于是罗水林把她架在肩膀上,这样不但可以瞧到热闹,还不用怕人多走散。李兰香将宝珍抱怀里,其余的两兄弟大了,就自己跟在大人们旁边优哉游哉地走,左顾右盼,眼睛都瞧花了,实在不够用。
街上的人们均着盛装,打扮的一个赛一个漂亮,走过他们身边,能隐约闻到阵阵香风。
人群中时不时能遇见有小娃娃提一个莲花灯笼或者柿子灯笼,牵着自己父母的手在走着。
更华丽一些的也有,给身上画着各色彩绘的兔子灯笼底部安上四个木滚轮,只要娃娃拽住绳子就能拖着走;另外还有可以举在手上的金鱼灯,不晓得工匠是咋个做的,还能随风左右摆动,把宝珍和宝珠的眼睛都给看直了。
正边走边瞧着,城中主街忽然有一群少年人冲出来,手里全部举着鱼灯,这是嬉鱼出街了。他们沿着街巷跑动,呼呼啦啦地一大伙人,身后还跟着敲小鼓和打擦的,丁零当啷哐哧作响,手里鱼灯光彩流动、变幻无穷,热闹的不得了。
街上的行人纷纷避让到两边的店铺檐下,等嬉鱼队伍过去,后面又跟上了舞龙队。于是罗家人全部停下脚步,守在街边驻足翘首观看。
整条龙十分庞大,约有二十个穿着红衣的青壮在操纵。巨龙的头部宏伟,眼睛熠熠生辉,张着大嘴的样子很是霸气,身上画满了金红相间的龙纹。青壮们时高时低地操纵着它倒腾跳跃,不停舞动,从这条街到那条街一路游过去。
“蒋大哥!是蒋大哥!”宝银眼睛好使,一下就瞄到了舞龙队伍里的蒋多福,跳起脚来招手,“蒋大哥,是我们呀,我们在这里!”
蒋多福被他的声音吸引住,手中不停,眼睛看过来,见到是李家人,便高高的吆喝一声:“诶!恭贺新禧呀!”然后又笑着随队伍游走了。
最后边是一队踩高跷的杂耍人,穿着各种戏曲的行头,扮演不同的神话或历史人物,脸上画着夸张的油彩,拿着刀枪和扇子,踩在高高的高跷上,且还能做出颇具难度的动作。宝银认真看了,惊讶道:“果真有二层楼高呢。”
在这三队人过去时,人们全都欢呼雀跃,不停喝彩,楼上吃饭的有钱人家还会探头出来,往下面撒糖块和彩绢,沿街的铺子里则会拿鞭炮出来打,预示迎接新一年的福气。
等热闹过去,行人们恢复原状,继续往河边走,每年元宵节都要去送花灯和上桥走百病的,罗家人听了伙计的介绍,因此也跟着去。
县城的城东和城西间夹着一条河,上面架了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板桥。罗家人到时,河中已经有不少人放了莲花灯下去,晃晃悠悠地漂在水面上,映照的河流如同头顶的天幕一般,水为夜色灯为星,美丽而浪漫。
河边摆了不少摊子,全是卖莲花灯的小贩,石拱桥上也有书生,悬起明亮的灯笼,挂了灯谜在木架子上,供人花钱去猜,若是猜中了,就能选一盏拿走。
宝珍宝珠被自家爹娘放下地,跟大哥哥和二哥哥过去凑趣。
猜灯谜的摊子前聚集了不少人,都是做富贵人家或者读书人的打扮,猜灯谜需十文一次,交了钱便在架子上抽题,难度不一,有人猜一次便中,有人猜十次才能中一次。
宝珍见到一个带着侍女的漂亮姐姐交了钱抽题,便凑过去看,听到她念谜面:“当路一颗麻,下雨开花,刮风结子①。猜一物品。”
少女应是猜不出,眉头紧紧皱起,宝珍同样猜不着,听得云里雾里。
时间一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